揭秘最强大脑
偶然间看到一本书,书的名字是《与爱因斯坦月球漫步》(Moonwalking With Einstei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Remebering Everything)。作者就是这哥们儿,Joshua Foer
很多截图发不了,查看完整文章及视频,想得到电子书,请关注公众号“Norah徐的英语角”。
第一次知道他是几个月前看到他在Ted的演讲。当时对他的演讲印象也蛮深刻的,但买到他的书纯属偶然。完全是因为单买某一本英语书觉得运费不划算便稍带买了一本书名让我感兴趣的汉语书,然后打开来看的时候才知道是他写的。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因为正如书的前言部分某个杂志社编辑所说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记者,他因为要写记忆力大赛的报道而去观看比赛,继而认识了一些比赛选手。通过对这些选手的采访,他产生了参加记忆力比赛的想法,因为这样可以写出更深入的报道。没想到经过一年的训练,他成了那一届比赛的冠军!
这本书的前言部分就通过一个故事讲述了记忆术是如何诞生的。然后正文部分第一章一开始描述的是他在参加美国记忆力锦标赛(the U.S. Memory Championship
),记忆扑克牌时大脑想象的画面:
说实话,这样的场景对于不熟悉他说的这些人物的人来说,印象并不会非常深刻。如果把这些人名都换成中国的历史人物或明星的话,大家就更能想象出那个画面了,好黄好暴力,但也更能记住故事内容。
之后讲了一些他遇到的参赛选手的故事,提到了有超凡记忆才能的人,提到了选手们所用的记忆术:
还提到了《思维导图》的作者:
第一章结尾作者介绍了本书的内容以及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
后面的章节基本都是讲他准备记忆大赛的过程,中间穿插着旁征博引,很精彩地向读者介绍了人类对记忆力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当中我对下面这张图印象深刻,因为之前看到过:
通过这个遗忘曲线我们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单词和文章学习,复习的时间。这本书的后面稍微提到怎样去安排时间,以便让短时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不过这张图并不是重点,作者重点是说有个有超强记忆力的人S,他的记忆力并不遵循这样的规律。
通过上面一段话,我们就能知道普通人和记忆天才之间记忆方式的差别。
书中还提到:
所以即使是普通成年人,经过科学的训练,记忆力也是完全可以提高的。
第三章的题目是高手中的高手,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的话我觉得其实就是“熟能生巧”。
第四章略过,第五章重点讲的是作者的教练埃德怎样训练他通过记忆宫殿进行记忆力训练。
第五章很精彩,通过这一章我们可以尝试按照这种方法记住自己想记的内容。
第六章的标题是怎样记住一首诗,这个标题蛮吸引人的,特别是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
但是记诗歌真的比记扑克牌,数字和单词要难好多。
作者参加的那次比赛,记忆诗歌的第一名是个女孩子,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科琳娜。
第七章,记忆的终结,讲的是现代科技对人们记忆力的影响以及书本的进化史。
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关于阅读的探讨。
第八章讲的是瓶颈期:
想要突破瓶颈期,心理暗示也很重要。
还有就是勤做记录和分析。
不管用什么方法,集中注意力都是必须的。
这一章关于如何记住更多扑克牌的方法就不是我所关注的了。
第九章讲一个中学老师对他的学生进行记忆力训练,以及让他们参加记忆力比赛的事情,借此探讨教育,记忆力对学生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作者还写了他对东尼博赞的采访经历:
以及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关系,
还有作者对思维导图的认识:
再次提到教育的目的,以及记忆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
第十章探讨学者综合症:
第十一章讲了作者参加记忆力锦标赛的经历。单从这次比赛来看,参赛的男选手多,女选手少。男选手记忆扑克牌,数字比较强,女选手记忆诗歌比较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总体上来说,男性逻辑思维能力强,而女性想象力更强。
后记讲了作者的感受。
这本书能够让人们知道记忆术发展史,记忆力大赛的比赛内容以及选手用了哪些记忆力训练方法,是如何备赛的。通过本书我们还能了解到思维导图及其作者的成长历程(发家史),现实生活中的“雨人”是什么样子。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明白不管用什么方法,集中注意力都是必须的。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利用时间的效率却不同,想充分利用时间,就要集中注意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就要做专注的长时间的努力。
结尾附上该作者的Ted演讲视频:视频请查看公众号“Norah徐的英语角”
看完纸质书,为了发文时方便截图,我找到了PDF电子书,进而又找到了这本书的英文版PDF电子书。
感兴趣的话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回复“月球漫步”便可获得该书中文版和英文版的PDF电子书。看后觉得有价值的话建议购买正版书支持作者。
![]() |
很多截图发不了,查看完整文章及视频,想得到电子书,请关注公众号“Norah徐的英语角”。
第一次知道他是几个月前看到他在Ted的演讲。当时对他的演讲印象也蛮深刻的,但买到他的书纯属偶然。完全是因为单买某一本英语书觉得运费不划算便稍带买了一本书名让我感兴趣的汉语书,然后打开来看的时候才知道是他写的。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因为正如书的前言部分某个杂志社编辑所说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记者,他因为要写记忆力大赛的报道而去观看比赛,继而认识了一些比赛选手。通过对这些选手的采访,他产生了参加记忆力比赛的想法,因为这样可以写出更深入的报道。没想到经过一年的训练,他成了那一届比赛的冠军!
这本书的前言部分就通过一个故事讲述了记忆术是如何诞生的。然后正文部分第一章一开始描述的是他在参加美国记忆力锦标赛(the U.S. Memory Championship
),记忆扑克牌时大脑想象的画面:
说实话,这样的场景对于不熟悉他说的这些人物的人来说,印象并不会非常深刻。如果把这些人名都换成中国的历史人物或明星的话,大家就更能想象出那个画面了,好黄好暴力,但也更能记住故事内容。
之后讲了一些他遇到的参赛选手的故事,提到了有超凡记忆才能的人,提到了选手们所用的记忆术:
还提到了《思维导图》的作者:
第一章结尾作者介绍了本书的内容以及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
后面的章节基本都是讲他准备记忆大赛的过程,中间穿插着旁征博引,很精彩地向读者介绍了人类对记忆力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当中我对下面这张图印象深刻,因为之前看到过:
通过这个遗忘曲线我们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单词和文章学习,复习的时间。这本书的后面稍微提到怎样去安排时间,以便让短时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不过这张图并不是重点,作者重点是说有个有超强记忆力的人S,他的记忆力并不遵循这样的规律。
通过上面一段话,我们就能知道普通人和记忆天才之间记忆方式的差别。
书中还提到:
所以即使是普通成年人,经过科学的训练,记忆力也是完全可以提高的。
第三章的题目是高手中的高手,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的话我觉得其实就是“熟能生巧”。
第四章略过,第五章重点讲的是作者的教练埃德怎样训练他通过记忆宫殿进行记忆力训练。
第五章很精彩,通过这一章我们可以尝试按照这种方法记住自己想记的内容。
第六章的标题是怎样记住一首诗,这个标题蛮吸引人的,特别是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
但是记诗歌真的比记扑克牌,数字和单词要难好多。
作者参加的那次比赛,记忆诗歌的第一名是个女孩子,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科琳娜。
第七章,记忆的终结,讲的是现代科技对人们记忆力的影响以及书本的进化史。
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关于阅读的探讨。
第八章讲的是瓶颈期:
想要突破瓶颈期,心理暗示也很重要。
还有就是勤做记录和分析。
不管用什么方法,集中注意力都是必须的。
这一章关于如何记住更多扑克牌的方法就不是我所关注的了。
第九章讲一个中学老师对他的学生进行记忆力训练,以及让他们参加记忆力比赛的事情,借此探讨教育,记忆力对学生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作者还写了他对东尼博赞的采访经历:
以及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关系,
还有作者对思维导图的认识:
再次提到教育的目的,以及记忆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
第十章探讨学者综合症:
第十一章讲了作者参加记忆力锦标赛的经历。单从这次比赛来看,参赛的男选手多,女选手少。男选手记忆扑克牌,数字比较强,女选手记忆诗歌比较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总体上来说,男性逻辑思维能力强,而女性想象力更强。
后记讲了作者的感受。
这本书能够让人们知道记忆术发展史,记忆力大赛的比赛内容以及选手用了哪些记忆力训练方法,是如何备赛的。通过本书我们还能了解到思维导图及其作者的成长历程(发家史),现实生活中的“雨人”是什么样子。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明白不管用什么方法,集中注意力都是必须的。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利用时间的效率却不同,想充分利用时间,就要集中注意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就要做专注的长时间的努力。
结尾附上该作者的Ted演讲视频:视频请查看公众号“Norah徐的英语角”
看完纸质书,为了发文时方便截图,我找到了PDF电子书,进而又找到了这本书的英文版PDF电子书。
感兴趣的话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回复“月球漫步”便可获得该书中文版和英文版的PDF电子书。看后觉得有价值的话建议购买正版书支持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