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系列之二——闲人赵姐
其实,赵姐应该是赵阿姨。她五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却不过三十多岁的样子,一来是因为她皮肤白皙,二来是因为她瘦削颀长的身材,再加上会打扮及天生城里人的气质,这就使得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夏天,一袭暗花长裙,搭配米色高根凉鞋;冬天,一领黑色羊绒大衣,搭配黑色打底裤及黑色高根长靴,脖子里松松系着通红的长围巾;春秋天,则是长风衣搭配黑色打底裤及或米色或棕色或深红色高跟皮鞋。赵姐的风采在这所美丽城市的重点大学里真的是一道抢眼的风景。这么漂亮的人物,谁好意思叫她“赵阿姨”呢?真实的原因却是,有一年新来的一个小伙子叫她“赵阿姨”她不高兴了,她半真半假的说那个小伙子,“你赵姐有那么老吗?”小伙子脑袋很灵光,立马改口叫“赵姐”。从此,图书馆的人员,无论老少,大家都叫她“赵姐”。
赵姐做姑娘时是热电厂的工人,热电厂倒闭了,赵姑娘失业了。按说,赵姑娘的日子应该是惶惶不可终日的,谁想到,命好的人好运气挡都挡不住,她的老公,当时全家人都没看上的一个外地人,在国外读了博士后被本地重点大学作为人才引进回来,不仅给近百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而且负责安排家属的就业,就这样,赵姑娘不费吹灰之力进入了大学的图书馆工作。有时候人生就是如此荒谬,一辈子最讨厌看书的赵姑娘却进入了到处充满书香的图书馆。图书馆里有很多部门,像赵姑娘这样没有学历没有专业知识的只能进阅览室这种不需要技术含量的地方。冥冥之中天注定,阅览室是最适合赵姑娘的地方。赵姑娘看到字就头痛,但赵姑娘喜欢看人,而阅览室每天进进出出的不是书就是人,形形色色的人,俊的丑的,高的矮的,老的少的。看着看着,赵姑娘看出自信来了。
因为自己从小不爱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人都是缺什么向往什么的,所以她虽然走路都是高昂着头,但内心深处还是很崇拜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尤其是高考落榜后,看着昔日同学在大学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她自卑极了,这也是她当初暗暗发誓一定要找个大学生老公的缘故。老公是外地人,看上了她的美貌和本市居民的家庭;她看上了老公重点大学的博士头衔;两人一拍即合。婚后,她还是很崇拜老公的,老公言谈之际不时冒出的深奥的专业术语,老公会写英文文章,老公不时的在学校做讲座,这都是她的小脑袋所永远无法完成的。不过,这种崇拜随着结婚时间的延长在逐渐消失。博士有什么呀,不是一样吃喝拉撒睡嘛,不是一样吃点亏就怒火冲天占点便宜就沾沾自喜嘛,不是一样股市大跌的时候睡不着觉股市大涨的时候牛皮哄哄嘛,不是一样走到大街上看到波霸两眼就放光嘛,切。但是,再怎么样,赵姑娘在老公面前总是没有底气的,那种对文化人的仰慕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进入阅览室工作之后,每天见到的不是大学生就是硕士博士或者教授硕导博导什么的,渐渐的,赵姑娘的眼界也高了,渐渐的,赵姑娘越来越觉得文化人也就那么回事,他们甚至常常比普通人还呆呼呼傻唧唧的。大学生们美是美,但男孩女孩都还没长开,青涩的像酸桃子;那些硕士博士们,整天戴着个酒瓶底翻着那些厚厚的书,一个一个死气沉沉愁眉苦脸,看着就丧气;常常来的那个中文系的老教授,据说是什么红学专家,国内小有名气呢,天哪,他哪里有个教授样子啊,常年穿条黑裤子,常年穿双黑皮鞋,更换的不过是冬天的棉袄和夏天的衬衫,走在大街上,谁能看出他是教授?卖菜的老头也比他穿的洋气。书再好看,能管饱还是能管暖?人活一辈子,图的啥,还不是吃的好穿的美?若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美,再多的知识,还不是个书呆子?赵姑娘忍不住站起来装作无意的晃到玻璃门前,就着玻璃反射回来的微弱的影像欣赏了一下自己新买的长裙,忍不住在内心赞叹了自己一句,“亭亭玉立”。就咱这打扮这气质,想不自信都难啊。
阅览室的工作很轻松,也就是按时开门关门,整理整理被师生们放乱的图书。每天,赵姐有大把大把的时间闲着。赵姐很快学会了上网,上网专看娱乐八卦新闻,讲起明星们的趣闻轶事头头是道,恍若她是王菲的密友林丹的经纪人,否则她怎么那么清楚的知道王菲周日和谢霆锋手挽手出门扫货了,还那么清楚林丹其实早就包养小三了,就差不知道王菲的月经规律和林丹睡觉是否打呼噜了。感谢狗仔队,他们丰富了赵姐的精神生活,赵姐每天充实的很,不是为马伊琍伤心就是为谢杏芳难过,听说林心如怀孕了,她比林心如妈妈都兴奋,逢人就说,“林心如怀孕了。你说,女人长得再好看名气再大,没个自己的孩子到老了靠谁呢?这下好了,林心如算是圆满了。”
阅览室的工作人员不少,大家表面上都笑嘻嘻的,看似波澜不惊,其实,私底下暗潮涌动。按理来说,阅览室这种地方的工作性质相对单纯,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阅览室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和老师,那么工作时间就要跟着学生的作息时间走,早晨八点到晚上九点都要有人值班,周末也不休息,这就牵扯到排班的问题。谁的值班次数多,谁的值班次数少,哪个班有值班费,哪个班没有值班费,谁值早班谁值晚班。只要有分配,就会有不公,而且各家家庭情况不同,对值班的要求也不同。小张孩子在上幼儿园,幼儿园下午四点放学,小张就喜欢值早班;老王每天早晨要晨跑,晨跑结束还要去横街买菜,老王就喜欢值晚班;小刘的儿子读小学,偏偏家里没人帮忙接送孩子,小刘就宁愿值周末的班,空出平时的时间接送孩子;老钱的女儿在上海读大学,只有周末才回家,老钱就不喜欢值周末的班。如果都像这样互补就好了,可惜,常常出现的却是冲突。小张拒绝周末值班,理由是家里没人带孩子;小刘拒绝值晚班,理由是家里没人烧晚饭。反正是众口难调,每月月初阅览室主任那真是一个头两个大。赵姐无所谓,反正女儿也大了,家务活也不多,上班就是耗时间,还可以用公家的电脑上网。
大家都说赵姐这人随和,和谁都谈得来,平日见谁都笑嘻嘻的,排班也从不挑三拣四,谁不喜欢这样的同事呢?大家都公认赵姐属于人畜无害型老好人。那天,老钱在走廊里碰到赵姐,怒气冲冲的对赵姐发牢骚,“这个月排了我六个晚班,这大冷天的,晚上骑电动车回去真是冷,凭什么小张才排了三个晚班?不会是小张和主任有什么猫腻吗?”赵姐很惊奇的说:“啊,我以为你知道这事呢,小张逢年过节都给主任送礼的,就为少值晚班啊。啊,你真不知道啊,算了算了,算我瞎说,我也只是听别人这样说。”说完,赵姐就急匆匆走了。赵姐仿佛无意之间就在老钱心里种下了一根刺。那天,赵姐值早班,小张值晚班,小张来接班的时候,赵姐无意中对小张说:“小张,你也不容易,孩子那么小,天天要接送,按理说,你这样的家庭情况应该只值早班,我是无所谓的,老钱那天说起来,他值六个晚班你却只值三个,老钱意见大的来,火气快冲到房顶了。”小张一听就火了,“老钱这人越老越坏,他就看不得别人舒服。”小张发火,让赵姐很舒服,因为这给赵姐一种感觉,小张拿她当自己人。是非这种事就是这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的山峰,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谁是?谁非?孩子的世界里,是非的标尺是硬的毫无周转余地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但在成人的世界里,是非的标尺有时是软的可以调节的,原则性的是非当然还是是非,细枝末节模棱两可的东西就很难说了。
是非的挑拨是个技术活,就像烧火,风太小不利于氧气与燃烧物的结合,风太大直接把火源吹灭了,风不大不小才能使火势更旺,甚至使死灰复燃都有可能。这个大小的度很难把握,赵姐却很擅长把握这个度,其实,诀窍只有四个字,“点到为止”。大家都不傻,聪明人都是一点就透的,说的太多了人家会觉得你是长舌妇。而且,点,可以凭想象扩充成面,而想象的威力是无穷的,岂非远胜过你一五一十的传话呢?其实,是我饶舌了,赵姐做这些活的时候根本没想那么多,她仅仅依靠自己的本能和生活阅历就可以把这个活做的很漂亮。
赵姐很满意自己的日子,上班轻松,下班做做家务,有吃有喝有车有房,逢换季买几件新衣服,偶尔出去旅旅游,人活一世,还图个啥?知足常乐,够了。
赵姐做姑娘时是热电厂的工人,热电厂倒闭了,赵姑娘失业了。按说,赵姑娘的日子应该是惶惶不可终日的,谁想到,命好的人好运气挡都挡不住,她的老公,当时全家人都没看上的一个外地人,在国外读了博士后被本地重点大学作为人才引进回来,不仅给近百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而且负责安排家属的就业,就这样,赵姑娘不费吹灰之力进入了大学的图书馆工作。有时候人生就是如此荒谬,一辈子最讨厌看书的赵姑娘却进入了到处充满书香的图书馆。图书馆里有很多部门,像赵姑娘这样没有学历没有专业知识的只能进阅览室这种不需要技术含量的地方。冥冥之中天注定,阅览室是最适合赵姑娘的地方。赵姑娘看到字就头痛,但赵姑娘喜欢看人,而阅览室每天进进出出的不是书就是人,形形色色的人,俊的丑的,高的矮的,老的少的。看着看着,赵姑娘看出自信来了。
因为自己从小不爱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人都是缺什么向往什么的,所以她虽然走路都是高昂着头,但内心深处还是很崇拜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尤其是高考落榜后,看着昔日同学在大学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她自卑极了,这也是她当初暗暗发誓一定要找个大学生老公的缘故。老公是外地人,看上了她的美貌和本市居民的家庭;她看上了老公重点大学的博士头衔;两人一拍即合。婚后,她还是很崇拜老公的,老公言谈之际不时冒出的深奥的专业术语,老公会写英文文章,老公不时的在学校做讲座,这都是她的小脑袋所永远无法完成的。不过,这种崇拜随着结婚时间的延长在逐渐消失。博士有什么呀,不是一样吃喝拉撒睡嘛,不是一样吃点亏就怒火冲天占点便宜就沾沾自喜嘛,不是一样股市大跌的时候睡不着觉股市大涨的时候牛皮哄哄嘛,不是一样走到大街上看到波霸两眼就放光嘛,切。但是,再怎么样,赵姑娘在老公面前总是没有底气的,那种对文化人的仰慕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进入阅览室工作之后,每天见到的不是大学生就是硕士博士或者教授硕导博导什么的,渐渐的,赵姑娘的眼界也高了,渐渐的,赵姑娘越来越觉得文化人也就那么回事,他们甚至常常比普通人还呆呼呼傻唧唧的。大学生们美是美,但男孩女孩都还没长开,青涩的像酸桃子;那些硕士博士们,整天戴着个酒瓶底翻着那些厚厚的书,一个一个死气沉沉愁眉苦脸,看着就丧气;常常来的那个中文系的老教授,据说是什么红学专家,国内小有名气呢,天哪,他哪里有个教授样子啊,常年穿条黑裤子,常年穿双黑皮鞋,更换的不过是冬天的棉袄和夏天的衬衫,走在大街上,谁能看出他是教授?卖菜的老头也比他穿的洋气。书再好看,能管饱还是能管暖?人活一辈子,图的啥,还不是吃的好穿的美?若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美,再多的知识,还不是个书呆子?赵姑娘忍不住站起来装作无意的晃到玻璃门前,就着玻璃反射回来的微弱的影像欣赏了一下自己新买的长裙,忍不住在内心赞叹了自己一句,“亭亭玉立”。就咱这打扮这气质,想不自信都难啊。
阅览室的工作很轻松,也就是按时开门关门,整理整理被师生们放乱的图书。每天,赵姐有大把大把的时间闲着。赵姐很快学会了上网,上网专看娱乐八卦新闻,讲起明星们的趣闻轶事头头是道,恍若她是王菲的密友林丹的经纪人,否则她怎么那么清楚的知道王菲周日和谢霆锋手挽手出门扫货了,还那么清楚林丹其实早就包养小三了,就差不知道王菲的月经规律和林丹睡觉是否打呼噜了。感谢狗仔队,他们丰富了赵姐的精神生活,赵姐每天充实的很,不是为马伊琍伤心就是为谢杏芳难过,听说林心如怀孕了,她比林心如妈妈都兴奋,逢人就说,“林心如怀孕了。你说,女人长得再好看名气再大,没个自己的孩子到老了靠谁呢?这下好了,林心如算是圆满了。”
阅览室的工作人员不少,大家表面上都笑嘻嘻的,看似波澜不惊,其实,私底下暗潮涌动。按理来说,阅览室这种地方的工作性质相对单纯,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阅览室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和老师,那么工作时间就要跟着学生的作息时间走,早晨八点到晚上九点都要有人值班,周末也不休息,这就牵扯到排班的问题。谁的值班次数多,谁的值班次数少,哪个班有值班费,哪个班没有值班费,谁值早班谁值晚班。只要有分配,就会有不公,而且各家家庭情况不同,对值班的要求也不同。小张孩子在上幼儿园,幼儿园下午四点放学,小张就喜欢值早班;老王每天早晨要晨跑,晨跑结束还要去横街买菜,老王就喜欢值晚班;小刘的儿子读小学,偏偏家里没人帮忙接送孩子,小刘就宁愿值周末的班,空出平时的时间接送孩子;老钱的女儿在上海读大学,只有周末才回家,老钱就不喜欢值周末的班。如果都像这样互补就好了,可惜,常常出现的却是冲突。小张拒绝周末值班,理由是家里没人带孩子;小刘拒绝值晚班,理由是家里没人烧晚饭。反正是众口难调,每月月初阅览室主任那真是一个头两个大。赵姐无所谓,反正女儿也大了,家务活也不多,上班就是耗时间,还可以用公家的电脑上网。
大家都说赵姐这人随和,和谁都谈得来,平日见谁都笑嘻嘻的,排班也从不挑三拣四,谁不喜欢这样的同事呢?大家都公认赵姐属于人畜无害型老好人。那天,老钱在走廊里碰到赵姐,怒气冲冲的对赵姐发牢骚,“这个月排了我六个晚班,这大冷天的,晚上骑电动车回去真是冷,凭什么小张才排了三个晚班?不会是小张和主任有什么猫腻吗?”赵姐很惊奇的说:“啊,我以为你知道这事呢,小张逢年过节都给主任送礼的,就为少值晚班啊。啊,你真不知道啊,算了算了,算我瞎说,我也只是听别人这样说。”说完,赵姐就急匆匆走了。赵姐仿佛无意之间就在老钱心里种下了一根刺。那天,赵姐值早班,小张值晚班,小张来接班的时候,赵姐无意中对小张说:“小张,你也不容易,孩子那么小,天天要接送,按理说,你这样的家庭情况应该只值早班,我是无所谓的,老钱那天说起来,他值六个晚班你却只值三个,老钱意见大的来,火气快冲到房顶了。”小张一听就火了,“老钱这人越老越坏,他就看不得别人舒服。”小张发火,让赵姐很舒服,因为这给赵姐一种感觉,小张拿她当自己人。是非这种事就是这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的山峰,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谁是?谁非?孩子的世界里,是非的标尺是硬的毫无周转余地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但在成人的世界里,是非的标尺有时是软的可以调节的,原则性的是非当然还是是非,细枝末节模棱两可的东西就很难说了。
是非的挑拨是个技术活,就像烧火,风太小不利于氧气与燃烧物的结合,风太大直接把火源吹灭了,风不大不小才能使火势更旺,甚至使死灰复燃都有可能。这个大小的度很难把握,赵姐却很擅长把握这个度,其实,诀窍只有四个字,“点到为止”。大家都不傻,聪明人都是一点就透的,说的太多了人家会觉得你是长舌妇。而且,点,可以凭想象扩充成面,而想象的威力是无穷的,岂非远胜过你一五一十的传话呢?其实,是我饶舌了,赵姐做这些活的时候根本没想那么多,她仅仅依靠自己的本能和生活阅历就可以把这个活做的很漂亮。
赵姐很满意自己的日子,上班轻松,下班做做家务,有吃有喝有车有房,逢换季买几件新衣服,偶尔出去旅旅游,人活一世,还图个啥?知足常乐,够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