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忠》-对比/反差/你看到的样子,只是你想看到以及想让你看到的样子
世界上总是有这样一种人,他若觉察到你对他有1分的好感,他便能把这份好感用到10分。
The wasted time 里的小六是,《不忠》里的Paul也是。
Paul一眼大概就看出Connie是一个生活千篇一律,但却依然内心期盼浪漫和与众不同的女人。初次见面他就摆出一副博览群书,浑身围绕艺术气息的样子。慵懒/随性/帅气却又贴心,随手拿起一个冰袋给她敷受伤的膝盖,这令生活如死水一般的习惯照顾家人却从来被忽略的Connie的心微微荡漾。直到Paul说要赠与她一本书,并且如念诗一般念出Connie的心声的时候:
酒,让你回复青春。
是美酒,玫瑰,把酒狂欢的季节。
要及时行乐。
此刻才是人生。
这一场不忠,便注定了。
不得不说,对异性的心思拿捏准确再有点学识,连求爱的方式,都这么与众不同,温柔地循序渐进,没有试探没有商榷只是温情的循循善诱。是个温柔的陷阱,却谁都想堕下去。
本以为Connie的丈夫会是个粗人。拜金/不体贴/愚钝/偏执,哪怕只有其中的一点恐怕都与这眼前的年轻帅气的小艺术家无法比拟。可偏偏不是,他也同样的温柔,照顾家人,放肆大胆的对爱人的表扬和呵护,甚至Connie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里,他也如此真心的欣喜,尽管工作棘手,接起电话的第一句也是:其他的电话都推掉,我不接了,现在有更重要的事。也就是此时,他也感受到了,Connie的心正与他的心脱轨,却依然不点破,笑笑撒娇道:你说啊,你还没说,我像不像个大老板。不得不感叹,一个成熟男人的爱,像是泡了舒服的温泉,浑身经络畅通。这也是他的解决方式。
从一个人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端行。
善逃避则自卑。
善激进则自狂。
善周旋则圆滑。
善直接则无所畏惧,不怕失去。
Paul在Connie发现自己和其他女子同时交往暴怒的时候,没有最初温柔的解释和平时缠绵时充足的前戏,而是简单粗暴的求欢。在这个时候,他的心里一定是是这样想的:你不用再闹了,那是没有意义的,不管你怎么闹,起码你的身体是离不开我的。
直接而卑劣,但是对女人好像蛮有效。
Connie在丈夫面前的端庄和Paul面前的不羁,就像是感情细水长流时候和热恋时候的对比。说不出哪种好,也说不出哪种不好。但是人总是这样,刺激的生活过多了,开始向往细水长流平稳度日;日子过的太四平八稳了没有波澜又会开始向往跌宕起伏的日子。一个不满足接着另一个不满足,永远都在寻找满足,却永远到搞不懂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活的一点都不通透,也永远都不知足。
Connie的家算得上幸福美满,一栋别墅,一个聪明的儿子,一个多金体贴的丈夫。但是这既是前提也不是前提。若是放在一开始,我就交代了Connie如此的背景,那么一定会先入为主觉得Connie不忠的行为真的是愚蠢之至,她简直贪婪,她拥有了所有女人想要拥有的一切还有什么不满足。大概,她就是太满足了,所以才会想要给生活故意制造一些枝桠,没想到就此脱轨。
结局有些令人唏嘘有些俗:丈夫平静的与Paul对话,却最终在看到自己送给妻子独一无二的纪念品摆在Paul家的时候情绪失控杀死了他。他最终也没有和妻子对峙,在警察询问时也依然维护Connie。最后,Connie知道了自己想守护的是什么,丈夫决定自首。真的是,不值得。
现实生活中,如果是我,没准会把两个人都杀了,因为在看到自己全新全意维护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却如此不在意时候巨大愤怒和悲伤会涌上头颅,当然这更不值得。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才能更好的知道怎么活好自己的生活,这真的是讽刺。但是这也才是电影和读书的意义:它们带你走你不曾去过的地方,带你考量你不知如何解决的事情,带你体味你不曾体验过的人生,带你重温你曾经走过的路。然后你学会更好的拥抱过去,更好的拥抱未来。是的,如果真的要脱离过去,最好的办法不是甩开它,是拥抱它。
片子的最后Paul才说,自己是一个生意人,做些小买卖。再回过头甄别他说过的话,他似乎也从没说过自己博览群书,只是说过他又一个雕刻家的朋友最近去了法国。还说过一本书,原手稿,现价是他买的时候的4000多倍。这一切突然理所应当起来,就连我这个旁观者的观众都被骗。一个爱书的人,怎么会对一本书现在的卖出价值有多在意,一副待价而沽的样子。我至今还在找《红楼梦》的珍藏版,我愿意用4000倍的价格买入,也绝对不会待价而沽。在一开始,我心中也在疑惑,他如此的博学,应该不会是个肤浅的衣冠禽兽。却不想,禽兽和衣冠禽兽,是两个概念。是禽兽,就承认,反而显得洒脱,若披上一层皮,那就是虚伪了。
突然想起来一句话:你所看到的我的样子,是我想让你看到的样子。
来来往往,还知道自己本来是什么样子吗。
醒来不知身是客,唯独惊醒梦中人。
祝好。
The wasted time 里的小六是,《不忠》里的Paul也是。
Paul一眼大概就看出Connie是一个生活千篇一律,但却依然内心期盼浪漫和与众不同的女人。初次见面他就摆出一副博览群书,浑身围绕艺术气息的样子。慵懒/随性/帅气却又贴心,随手拿起一个冰袋给她敷受伤的膝盖,这令生活如死水一般的习惯照顾家人却从来被忽略的Connie的心微微荡漾。直到Paul说要赠与她一本书,并且如念诗一般念出Connie的心声的时候:
酒,让你回复青春。
是美酒,玫瑰,把酒狂欢的季节。
要及时行乐。
此刻才是人生。
这一场不忠,便注定了。
不得不说,对异性的心思拿捏准确再有点学识,连求爱的方式,都这么与众不同,温柔地循序渐进,没有试探没有商榷只是温情的循循善诱。是个温柔的陷阱,却谁都想堕下去。
本以为Connie的丈夫会是个粗人。拜金/不体贴/愚钝/偏执,哪怕只有其中的一点恐怕都与这眼前的年轻帅气的小艺术家无法比拟。可偏偏不是,他也同样的温柔,照顾家人,放肆大胆的对爱人的表扬和呵护,甚至Connie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里,他也如此真心的欣喜,尽管工作棘手,接起电话的第一句也是:其他的电话都推掉,我不接了,现在有更重要的事。也就是此时,他也感受到了,Connie的心正与他的心脱轨,却依然不点破,笑笑撒娇道:你说啊,你还没说,我像不像个大老板。不得不感叹,一个成熟男人的爱,像是泡了舒服的温泉,浑身经络畅通。这也是他的解决方式。
从一个人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端行。
善逃避则自卑。
善激进则自狂。
善周旋则圆滑。
善直接则无所畏惧,不怕失去。
Paul在Connie发现自己和其他女子同时交往暴怒的时候,没有最初温柔的解释和平时缠绵时充足的前戏,而是简单粗暴的求欢。在这个时候,他的心里一定是是这样想的:你不用再闹了,那是没有意义的,不管你怎么闹,起码你的身体是离不开我的。
直接而卑劣,但是对女人好像蛮有效。
Connie在丈夫面前的端庄和Paul面前的不羁,就像是感情细水长流时候和热恋时候的对比。说不出哪种好,也说不出哪种不好。但是人总是这样,刺激的生活过多了,开始向往细水长流平稳度日;日子过的太四平八稳了没有波澜又会开始向往跌宕起伏的日子。一个不满足接着另一个不满足,永远都在寻找满足,却永远到搞不懂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活的一点都不通透,也永远都不知足。
Connie的家算得上幸福美满,一栋别墅,一个聪明的儿子,一个多金体贴的丈夫。但是这既是前提也不是前提。若是放在一开始,我就交代了Connie如此的背景,那么一定会先入为主觉得Connie不忠的行为真的是愚蠢之至,她简直贪婪,她拥有了所有女人想要拥有的一切还有什么不满足。大概,她就是太满足了,所以才会想要给生活故意制造一些枝桠,没想到就此脱轨。
结局有些令人唏嘘有些俗:丈夫平静的与Paul对话,却最终在看到自己送给妻子独一无二的纪念品摆在Paul家的时候情绪失控杀死了他。他最终也没有和妻子对峙,在警察询问时也依然维护Connie。最后,Connie知道了自己想守护的是什么,丈夫决定自首。真的是,不值得。
现实生活中,如果是我,没准会把两个人都杀了,因为在看到自己全新全意维护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却如此不在意时候巨大愤怒和悲伤会涌上头颅,当然这更不值得。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才能更好的知道怎么活好自己的生活,这真的是讽刺。但是这也才是电影和读书的意义:它们带你走你不曾去过的地方,带你考量你不知如何解决的事情,带你体味你不曾体验过的人生,带你重温你曾经走过的路。然后你学会更好的拥抱过去,更好的拥抱未来。是的,如果真的要脱离过去,最好的办法不是甩开它,是拥抱它。
片子的最后Paul才说,自己是一个生意人,做些小买卖。再回过头甄别他说过的话,他似乎也从没说过自己博览群书,只是说过他又一个雕刻家的朋友最近去了法国。还说过一本书,原手稿,现价是他买的时候的4000多倍。这一切突然理所应当起来,就连我这个旁观者的观众都被骗。一个爱书的人,怎么会对一本书现在的卖出价值有多在意,一副待价而沽的样子。我至今还在找《红楼梦》的珍藏版,我愿意用4000倍的价格买入,也绝对不会待价而沽。在一开始,我心中也在疑惑,他如此的博学,应该不会是个肤浅的衣冠禽兽。却不想,禽兽和衣冠禽兽,是两个概念。是禽兽,就承认,反而显得洒脱,若披上一层皮,那就是虚伪了。
突然想起来一句话:你所看到的我的样子,是我想让你看到的样子。
来来往往,还知道自己本来是什么样子吗。
醒来不知身是客,唯独惊醒梦中人。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