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无穷魅力的时间隧道!
![]() |
诗的韵味教会我欣赏,诗的意境教会我妄想,诗的含蓄教会我深刻,诗的永恒教会我呵护。诗歌是如此的富有魅力,它仿佛是一条时间的隧道,通过它我与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们产生了心灵的碰撞,让我仿佛徜徉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长河中,沐浴着知识的阳光,吸取着文化的营养。加入#博客中国2017中国诗歌助力计划#,让我们共同去寻访这条时间的隧道,一起去领略诗歌的无穷魅力吧!
![]()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支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戴望舒——诗评
《雨巷》朦胧而不晦涩,“我”是一个梦的追寻者。忧郁的情调是基于对有限生命的自我意识、对感性存在有限性的超脱。丁香姑娘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超越现实的自我;是对未来的期冀;是对同路人的呼唤。丁香姑娘和“我”一样哀怨又彷徨,“彷徨”不仅仅意味着迷茫,更阐释了寻找出路的执着,还给处在彷徨之际的人们以走向光明的启示与勇气,让我们在深远的意义上去关切自身的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博客中国2017中国诗歌助力计划公布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歌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是供养我们心灵休养生息的栖息地,诗歌是中华民族精神延续的重要血脉。但是,在当代纷繁复杂的中国“土壤”中,诗歌面对金钱都低下了它昂贵的头,“变色”的诗歌在充斥着我们本该健康的诗歌土壤,“诗歌”的面具成为某种“经济诗人(沈浩波、潘洗尘显然不是)”的权利与交易,而诗歌的意义因为“经济诗人”的狰狞面目而变得无所适从,诗歌面对着生存的诗人们,却显示出了无奈,诗歌也开始从徘徊到选择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境地,真正的诗歌土壤开始松动,中国诗歌进入乌七八糟甚至与我们的生命、生活毫无关系的“黑洞”之中,严重影响了诗歌的精神传化,而更多致力于诗歌写作的诗人们却因为经济的贫寒而被“经济诗人”排斥,无力展示自己的优秀诗歌,尽管在自媒体开放的今天,即使发到自己的媒体里,他们的诗歌得到阅读也是寥寥无几。因此,博客中国,特别是博客中国诗歌频道有必要来为这些诗人们完成更宏大的诗歌愿望,为他们完成各种诗歌形式的仪式,让健康的、力量的、永远生长着生命血液的诗歌有温度的传播下去,我们相信,我们倡议“干净的诗歌,有生命的诗歌,有温度的诗歌,”是推进中华五千年诗歌发展血脉的必要举措,是开启中国诗歌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服务于诗人,服务于诗歌,为中国当代诗歌新起点打开起跑线,让我们和健康诗歌一起共同奔跑。
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评选
中国的诗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是中国文化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历史性变革,每个时代的文化变革,诗歌的作用都举足轻重,具有领航的关键作用。今天,博客中国没有忘记诗歌这一非常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没有忘记那些影响几代人的诗歌阶层,更没有忘记胡适、鲁迅、戴望舒、徐志摩、艾青这些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博客中国在倡导全民读书的同时,也开始梳理着具有生命性、创造性与进步意义的精彩生命与思想。
2016年是中国现当代诗歌100年,我们将用一颗敬畏之心打开这一百年的诗歌光景,博客中国将举办“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评选”活动。这不仅仅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诗歌、诗人们的敬意,更重要的是梳理中国现当代诗歌的价值体系,以保证中国诗歌的纯洁度,让更优秀的诗人和诗歌点燃今天和我们永远的未来!这样的评选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是中国人重新找回精神境界的一次重要的“聚会”。
诗歌,从来都没有缺席
当今时代是一个伟大的诗歌时代,尽管更多人认为诗歌已进入没落期,但是,他们并没有看到自己实际上正在诗歌的土壤里活着,被诗歌包裹着,呵护着;这些人我想也只是从社会的表面理解诗歌,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诗歌影响,没有看到浮躁背后那股甘甜一样的诗歌生命,正在努力的与阳光一道,为我们的生命与人类的文明提供着精神的养分。诗歌永远是不声不响的成为5000年来中国人的生命与创新的力量。
一直以来诗歌的力量鼓舞许多人前行
在我看来,博客中国的力量一直是自下而上的,此次博客中国诗歌频道出版是在举办了“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评选活动”后响应诗人们的需求而创立的。目前诗人们报名也非常踊跃,如果能在此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将诗歌重新爆发出一个新高度,为什么不呢?真诗人就别这里唠唠叨叨了,赶紧去整理诗集参与吧,像我这种读诗的就等着看大作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