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賣油翁》有感
《賣油翁》是徐老師乙未年文課十三,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它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 康肅公陳堯資擅长射箭,舉世無雙,然後他就當然以此沾沾自喜,經常自誇啦。有一天,他在自家院子裡射箭,然後有個賣油的老翁就放下自己挑的擔子,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裝逼,很久都不走。於是呢陳堯資就不爽了,覺得你怎麼不讚美這麼厲害的我,就開始忍不住問他:“難道你也懂射箭?你看我射箭好不?”老翁說:“一般,熟能生巧罷,我也懂這個道理。”於是老翁取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一枚銅錢蓋住口,慢慢用勺子倒油,油從銅錢的孔中進去,卻沒有沾溼銅錢。於是康肅公尷尬的把它打發走了。 所以很搞笑的就是,就怕位高的遇上不會拍馬屁的,所有自己吹過的牛逼都塵埃落定了,掉在地上之後發現什麼都不是,這就尷尬了。這篇文章呢,就告訴了我們一個秘密,一個通往成功的秘密,就是熟能生巧嘛。對於大部分人喜歡的成功,就像之前說過的作為一個儀表堂堂的紳士,作為一隻blingbling的美女,作為一個全是paper的教授,作為一枚飽讀詩書的才女,只要你堅持不懈一直往那條路上發展,一定會有所成就的。所以,對於大部分事情,如果我們可以記住這個秘訣,應該就可以無往而不勝了。 可是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摔得鼻青臉腫,有的人到死還是一事無成。以我的拙(zhuō)見,可能有四個原因。 第一個呢就是選的就不是自己喜歡的事物,自己的心和身體就沒辦法協調,就更別說往前進了。最簡單的例子呢,就是我小時候學寫字和畫畫的例子。還是小朋友的時候,那個時候什麼都想學,不過小朋友也學得快,所以喜歡的事物都能學得不錯,再加上每天有用不完的活力,所以都可以吸收很多東西。可是有一個不好的就是,我學完自己的吧,就他別喜歡瞅別的小朋友在幹嘛,然後那段時候就發現其他小朋友居然在學寫字和畫畫,然後我就也要學。然後就學了吧,可是自己確實不喜歡,就不像學其他的東西有那種沈浸其中的感覺,做那些不喜歡的事呢,我就是一直想著哎呀趕緊寫個好看的然後去鄙視其他的小朋友,所以心思特別不純。當然了,就沒有學好,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第二個呢就是太急功近利。熟能生巧,首先要熟啊,這個熟的過程呢可能是幾年,也可能是幾十年,但是大家都等不了那麼久,就想立刻看到結果,以至於忽略了那件事本身,本末倒置了。比如彈琴寫字本來是為了陶冶情操,讓自己更安定,可是這樣看不到結果啊,本來現在大家都不太看內在,再加上安不安定這個完全就可以裝出來,所以家長都覺得這個不重要。那什麼重要呢,就是證書啊,所以,你要去考級,否則學這個幹嘛呢。一旦這些好的需要長時間磨練的東西被那些快速的追求立竿見影結果的東西沾染,孩子天真的本性就很難和那些美的東西呼應,所以,wifi連都連不到,更別說往後發展了。 還有呢就是我剛才發現的。之前呢我以為我媽週末讓我上好多補習班已經很瘋狂了,再加上我一直都是那種悶葫蘆又不知道拒絕,所以週末比平時還忙。但是來香港之後,我上課的地方有個孩子他媽就在和我老師交涉,然後他的談話內容大致是這樣的,我孩子可忙了,小學就报了十多個班,什麼射箭,潛水,舞蹈,鋼琴,等他考完這些牌照,是要走入上流社會,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啊,所以,你們不能阻擋我家孩子的康莊大道,上課時間一定要調整到我們有空的時間。然後他的小孩就在一旁生無可戀的看著我們,一個上了十多個興趣趣班的小朋友,估計長大的興趣只有睡覺了吧,之後呢也聽老師說,他家的孩子變得特別的叛逆,一上課就打不起精神,本來是個很好的苗子很喜歡他,現在看著他都有些鬧心。 所以,對於很想成功的人呢,如果能摒棄這些惡習,就找准那麼一兩個口專心致志地去突破,一定可以走上人生巔峰,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了。 同樣的,除了熟能生巧呢,我們當然也會感覺到很多事情並不是這樣就會有你希望的結果的,而是因人而異,更需要保持自己天真的本性,需要自己的體會和悟性。比如就說道家提倡的那種與天地溝通的能力吧,這種相似的理論在靜坐互助會上也有提到,之前徐老師說那些經絡氣的運行並不是靠一個人熟練學習可以體會的,而是一些得道的人在靜坐中感覺到的,這點呢就很像佛教中靜坐之後開悟的狀態。所以先不說和天地溝通這麼玄妙的事情,就說與人溝通吧,當時徐老師和梁東就說到兩個人戀愛時的心靈感應,那種不需要言語就能彼此明瞭的感覺,你怎麼用物質去解釋他,所以這種東西用中醫的理論就很好理解,因為他們認為我們最原始最燦爛的那段文明,大家是可以達到心靈溝通的,那些人紀錄了下來整個宇宙的規則,寫下了很多真切的,現在看來是不著邊際的神話。但後欄這種能力我們慢慢退化了,但某些時候卻又能分明感覺得到他的存在。 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追求,愛名利的便專心於名利,愛生活的便專心於生活,最怕的就是心思太多不得空,既在名利場中,又想清閒自由,孰不知追求一件事物都要窮極一生了,又哪能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