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世界
依然睡眼惺忪,依然恍恍惚惚,我已经养成了不带知觉出门的习惯,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我已经不需要靠知觉来感知,我不会撞到电线杆或某个行人,因为我对每一条路的九曲回环,对每个行人在哪个时刻会路过哪个街角了如指掌;我不会漏掉某一句话,因为没有任何话语需要劳烦我的大脑进行思考,脚底板就可以完成的很好;我清楚所有食物和女人的味道;我明白所有套路,用怎样奉承阿谀进行回应。大多数时候我只需要保持沉默,当个木乃伊。那些原本的美好甚至一度痴迷的事物,也因为渐渐熟悉,渐渐烂熟,而渐渐消失。闭着眼睛,堵住鼻孔,遮住耳朵,缝起嘴巴我依然可以“活”的很好。
这大概就是所谓上海这座魔都的魔力,它有全世界最恶毒的利爪,在你拼命工作的时候,在你抱着枕头睡觉的间隙,掠走你的大脑,每一天,每一个梦,每一个小时,它从不停歇,一点一点,你开始变得蒙昧,变得无知,变得麻木,再变成傻子,变成僵尸,最后变成为这个城市建造更多高楼,为共产主义谋取更高GDP的机器。
这个时代是悲哀的,上海更是悲哀的,路上全是尸体,灵魂足不出户。这是加廖所未曾见识过的荒诞。
偶然看到一片草地,我呆住了,一步一步走进去。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一个农村来的孩子竟然会对草地这种儿时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的事物感到好奇?这使我大为吃惊。甚至有那么一个瞬间,我意识里会把自己当成在城里长大的小孩,第一次走进田野,为此我感到深深的罪恶。我是一个外形来客,小心翼翼的走进这片草地,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一切都是未知,陌生,恐惧,拉扯。我看到一株大大的蒲公英已经有了枯萎的态势,花已经只剩一半,另一半应该不知道飘到了远方;我看到一株被人砍剩下的整齐的树根,上面画着年轮;我看到一堆叠在一起的小虫子,头对着头围成一个圆圈,有的实在没有占到位置,而跑到别的虫子背上趴着。正椭圆形的身体上黑色和橘黄色组成的正三角形图案。如此美丽的规整的图案是哪里来的呢?我想了一万种可能,但大多不切实际,甚至想到了是某个呆呆的小孩拿着彩笔给他们画上的,画完就逃走了。就像小时候的我会天真的把泥巴捏成小汽车,给它画上轮子就以为它可以满世界跑。我再一次敬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自认为的聪明才智只能汗颜,人类所建造的哪一所建筑有它的半分美妙呢?没有。它们是那么神奇。我呆呆这看着,越看越出神,就像刘心慈所说:“越看就会越神秘。”这又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再简单的东西盯着看,看久了都会变的不可理解,甚至会看消失,就像加州那哥8岁小孩的特异功能。我自然不具备这种特异功能,但我或者是我的灵魂已经变成了它们其中的一只,缓慢的爬过去,凑到它们身边,把脑袋挤进它们中间,我头上也长出了长长的触角,摆动这跟它们的触角交织到一起,这是它们独特的交流方式,肉体与肉体的接触,亲切,温暖。我似乎能听得懂它们的窃窃私语,但我无法用语言翻译出来,它们的语言是伟大的,不容亵渎的。
“童话世界”,我唯一可以想象到的词语,虫子,草地,蒲公英,古树,落叶,泥土,还有我,一个莫名又荒诞的存在。我沉浸在一个童话世界,一个我自己发现,甚至又可以说成我为自己营造的童话世界。它真的存在吗?它是那么的不真实,那么的脆弱,只要我离开这片草地,踏出去一步,它是不是就会消失。我想,它会消失,直到下一个和我一样的像是外星来的农村小孩再一次走进这片神秘的草地,它才会出现。如若不然,它必然是不存在的。但下一个孩子多久会出现呢?我快速又轻声的拿出手机,调出静音拍照模式,记录下这童话,我怕,我怕它消失。
就在此时此刻,当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又处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的小空间里,处在上海这个大空间里,处在中国这个日渐愚蠢的国度里。我的脑子瞬间被各种流动的压抑,各种交织的噪音所占据,我甚至需要对着窗口才能呼吸。时隔几个小时的现在,悲剧依然发生了,我已经开始一点一点的迅速的将这记忆遗失,它们变成颗粒,消散,升华。我需要一遍一遍的翻动照片,一遍一遍的描摹当时的画面才能略微感受。我又回到了七窍封闭的状态。
许久我突然意识到,那童话世界就是理查德.林克莱特镜头下的场景,两个世界交织在一起,我突然明白了杰西和赛琳娜在威尼斯的夜晚那段对话的含义:“我觉得我们好像处在梦境中 / 对,这很奇怪。仿佛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只属于我们,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就像我在你梦里,你在我梦里 / 所以这一夜才会如此美妙。客观来说我们本来是不会在一起的 / 我明白,所以才会感觉像是童话世界。不过天亮之后,我们就会变回南瓜,对不对?/我明白/所以现在,你应该拿出玻璃鞋试下合不合适 / 会合适的。
我无法形容这种感觉,任凭我怎样细腻的语言来形容也是无法言说,自己为自己造一个童话,它会存在短短的时间,几分钟,几个小时,一个夜晚,随后它会模糊,暗淡,破灭,消失。但这又真的是消失吗?还是会慢慢氤氲发酵,在我们并不知情的时候,我们不曾想象的地方幻化成另一个童话呢?
M.K
2016.12.19
这大概就是所谓上海这座魔都的魔力,它有全世界最恶毒的利爪,在你拼命工作的时候,在你抱着枕头睡觉的间隙,掠走你的大脑,每一天,每一个梦,每一个小时,它从不停歇,一点一点,你开始变得蒙昧,变得无知,变得麻木,再变成傻子,变成僵尸,最后变成为这个城市建造更多高楼,为共产主义谋取更高GDP的机器。
这个时代是悲哀的,上海更是悲哀的,路上全是尸体,灵魂足不出户。这是加廖所未曾见识过的荒诞。
偶然看到一片草地,我呆住了,一步一步走进去。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一个农村来的孩子竟然会对草地这种儿时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的事物感到好奇?这使我大为吃惊。甚至有那么一个瞬间,我意识里会把自己当成在城里长大的小孩,第一次走进田野,为此我感到深深的罪恶。我是一个外形来客,小心翼翼的走进这片草地,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一切都是未知,陌生,恐惧,拉扯。我看到一株大大的蒲公英已经有了枯萎的态势,花已经只剩一半,另一半应该不知道飘到了远方;我看到一株被人砍剩下的整齐的树根,上面画着年轮;我看到一堆叠在一起的小虫子,头对着头围成一个圆圈,有的实在没有占到位置,而跑到别的虫子背上趴着。正椭圆形的身体上黑色和橘黄色组成的正三角形图案。如此美丽的规整的图案是哪里来的呢?我想了一万种可能,但大多不切实际,甚至想到了是某个呆呆的小孩拿着彩笔给他们画上的,画完就逃走了。就像小时候的我会天真的把泥巴捏成小汽车,给它画上轮子就以为它可以满世界跑。我再一次敬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自认为的聪明才智只能汗颜,人类所建造的哪一所建筑有它的半分美妙呢?没有。它们是那么神奇。我呆呆这看着,越看越出神,就像刘心慈所说:“越看就会越神秘。”这又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再简单的东西盯着看,看久了都会变的不可理解,甚至会看消失,就像加州那哥8岁小孩的特异功能。我自然不具备这种特异功能,但我或者是我的灵魂已经变成了它们其中的一只,缓慢的爬过去,凑到它们身边,把脑袋挤进它们中间,我头上也长出了长长的触角,摆动这跟它们的触角交织到一起,这是它们独特的交流方式,肉体与肉体的接触,亲切,温暖。我似乎能听得懂它们的窃窃私语,但我无法用语言翻译出来,它们的语言是伟大的,不容亵渎的。
“童话世界”,我唯一可以想象到的词语,虫子,草地,蒲公英,古树,落叶,泥土,还有我,一个莫名又荒诞的存在。我沉浸在一个童话世界,一个我自己发现,甚至又可以说成我为自己营造的童话世界。它真的存在吗?它是那么的不真实,那么的脆弱,只要我离开这片草地,踏出去一步,它是不是就会消失。我想,它会消失,直到下一个和我一样的像是外星来的农村小孩再一次走进这片神秘的草地,它才会出现。如若不然,它必然是不存在的。但下一个孩子多久会出现呢?我快速又轻声的拿出手机,调出静音拍照模式,记录下这童话,我怕,我怕它消失。
就在此时此刻,当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又处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的小空间里,处在上海这个大空间里,处在中国这个日渐愚蠢的国度里。我的脑子瞬间被各种流动的压抑,各种交织的噪音所占据,我甚至需要对着窗口才能呼吸。时隔几个小时的现在,悲剧依然发生了,我已经开始一点一点的迅速的将这记忆遗失,它们变成颗粒,消散,升华。我需要一遍一遍的翻动照片,一遍一遍的描摹当时的画面才能略微感受。我又回到了七窍封闭的状态。
许久我突然意识到,那童话世界就是理查德.林克莱特镜头下的场景,两个世界交织在一起,我突然明白了杰西和赛琳娜在威尼斯的夜晚那段对话的含义:“我觉得我们好像处在梦境中 / 对,这很奇怪。仿佛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只属于我们,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就像我在你梦里,你在我梦里 / 所以这一夜才会如此美妙。客观来说我们本来是不会在一起的 / 我明白,所以才会感觉像是童话世界。不过天亮之后,我们就会变回南瓜,对不对?/我明白/所以现在,你应该拿出玻璃鞋试下合不合适 / 会合适的。
我无法形容这种感觉,任凭我怎样细腻的语言来形容也是无法言说,自己为自己造一个童话,它会存在短短的时间,几分钟,几个小时,一个夜晚,随后它会模糊,暗淡,破灭,消失。但这又真的是消失吗?还是会慢慢氤氲发酵,在我们并不知情的时候,我们不曾想象的地方幻化成另一个童话呢?
M.K
2016.12.19
![]() |
草地上一株遗失多年的蒲公英 |
![]() |
童话里的虫子 |
![]() |
精灵?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