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醒听雨后的胡言乱语
喜欢听雨,是从小就喜欢。以前住在水上,听雨的感觉很奇妙,雨点落在湖面上时那种沉稳的温柔声是与任何物体的撞击都无法比拟的。
很奇妙,雨声可以有一万种不同,落在梧桐上与打在玻璃上是天壤之别,敲在一楼的窗上和敲在四楼的窗上也有着差异。是很美的分别,闭上眼可以仔细辨别身边的一切。四季的雨声是不一样的,春日里的雨总是轻快活泼,春雷不似夏日雷暴那般猛烈有力,夏日的雷总让我觉得打在心上一颤一颤的,而春雨里的雷声更有一种青春期的女生一般的焦躁却还是躲不开少女的温柔,闷闷的也很像想要被深藏却又害怕不被发现的小心思,相比夏季里猛烈的如青春少年般的狂热,更偏爱秋季带了几分哀怨的细腻延绵,但很少在冬季的听雨,冬雨里听不到生机听不到欢快,雨声仓促冰冷如赶路一般。
上学后能听雨的机会少了很多,总不能很认真地静下来去听,雨与钢筋水泥的撞击少了点生气,仓促赶来的青春里很多美好都被焦躁不安掩盖。偶尔得空听上一小会又要借来为自己萌动的小心思矫情一番。那时候很喜欢带了雨的诗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也曾幼稚地不分场合的挪用,终归是那点微甜的悸动做祟。
都说乡愁我总觉得家里的雨声是最让我怀念的,我能记得多少个夜里我仔细分辨的雨声,连落在外头忘了收回来的铁碗都能在记忆里清脆悦耳。刚恋爱的时候很喜欢和东东在下雨的时候出去玩,穿过一片低矮的树林或是躲进咖啡厅的沙发里,我告诉他我很喜欢雨,他便记在心上也会纵容我带我去玩雨,不过被喧嚣掩去了一半的雨声,却没了让我静心的能力。而且能听到的声音实在太少,不是墙就是窗一点没有自然万物该有的千变万化。那时候痴迷于一个模拟雨声的网站,现在出了app也常常会在手头方案急又不太专注的时候拿来听,可是这多荒谬,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却要靠电子合成去弥补,而真的下雨时总是塞了耳机听歌。大概人就是这样做作吧。
窗外的雨好像小了,身边是均匀的轻鼾,客厅里的两只猫好像都醒了,听得到追逐的脚步声。不可思议的是,今夜的雨居然听起来有点春夜的味道。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