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反思
关于围棋主题的思考统统并入此文以后不再新开。
规则,胜负
1)贴目:
黑先白后,先手优势;故终局时要贴目。中国规则贴目7.5;日本韩国似乎都是6.5.
对先手优势的表达
黑先白后。
以下t均是下标
黑f(xt)
白f(xt+1)
黑f(xt+2)
白f(xt+3)
以下
黑,f(xt)+f(xt+2)+f(xt+4)+...
白,f(xt+1)+f(xt+3)+f(xt+5)
黑-白,分组。
(f(xt)-f(xt+1)) +(f(xt+2)-f(xt+3))+(f(xt+4)-f(xt+5))+....
p1 p2 p3
即每一手的先手优势之和为7.5目。‘
布局
空棋盘,上手占角;基本对称,故前几手p1,p2,p3基本为0.
只有当某一步没有对称点开始,pn才开始有正负;
所谓“最后一个大场”。
黑棋布局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产生出一种奇数类的大场数,使得占到最后一个大场;如此最后一个大场这一手-下一步的p即大于0.
中盘
好棋坏棋,即p>0等等。
或者“一个局部”结束,即p34+p35+p36+...+48,即68手到96手的局部的得失。
官子
到收官时,更可量化一些,因为目数都点的清(可能性收敛),该数字可以直接数出来。
规则中的7.5估计是大量统计得出的(或曰历史上的"经验“),胜率大约5成,如此。
规则,胜负
1)贴目:
黑先白后,先手优势;故终局时要贴目。中国规则贴目7.5;日本韩国似乎都是6.5.
对先手优势的表达
黑先白后。
以下t均是下标
黑f(xt)
白f(xt+1)
黑f(xt+2)
白f(xt+3)
以下
黑,f(xt)+f(xt+2)+f(xt+4)+...
白,f(xt+1)+f(xt+3)+f(xt+5)
黑-白,分组。
(f(xt)-f(xt+1)) +(f(xt+2)-f(xt+3))+(f(xt+4)-f(xt+5))+....
p1 p2 p3
即每一手的先手优势之和为7.5目。‘
布局
空棋盘,上手占角;基本对称,故前几手p1,p2,p3基本为0.
只有当某一步没有对称点开始,pn才开始有正负;
所谓“最后一个大场”。
黑棋布局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产生出一种奇数类的大场数,使得占到最后一个大场;如此最后一个大场这一手-下一步的p即大于0.
中盘
好棋坏棋,即p>0等等。
或者“一个局部”结束,即p34+p35+p36+...+48,即68手到96手的局部的得失。
官子
到收官时,更可量化一些,因为目数都点的清(可能性收敛),该数字可以直接数出来。
规则中的7.5估计是大量统计得出的(或曰历史上的"经验“),胜率大约5成,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