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从《喜宝》聊性别平等
亦舒被无数的女孩子奉为“师太”她笔下的女性,无论是住在贫民窟的穷困女学生或是家中拥有大宅的阔小姐,统统美貌、聪明、独立,无数男性为她们倾倒。倾心的不止是书里的男性角色,也是”师太“本人和无数的现代女性。而喜宝又是众多女主角里面比较出名的一个。是因为书中喜宝被问到”你想要什么?“的时候,一直都回答”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有钱也是好的,如果连钱也没有,那么,我还有健康“,结局作者只拿走了她的所爱,钱和健康她都留有足够多。
严格的来说,这并不算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一本书,但是不妨碍它引发思考。喜宝生在80年代香港的一个单亲家庭,母亲变卖就房子送她出国留学,为了挣生活费,她什么都做过。回国之后发现母亲再嫁异国,她无家可归,过怕了贫苦的生活,选择了一个有钱的老头做“金主“,得到了金钱与物质上的满足。但却耐不住感情的空虚,她需要更为实在的爱情和属于自己的生活,被金主发现喜宝另有所爱,竟冷酷地当着喜宝的面,枪杀了她的男友。不久,她得知母亲去世。她近乎绝望,只有金主是她在这个世上尚有依靠的人了,她觉得自己开始真心地爱上了这个老头,在他病危,家人都崩溃的时候,替他打理家里家外的事务,悉心照料他,然而几年后,金主也离世了,喜宝变成最富有的女人。喜宝最终失去了所有的爱。
现代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似乎太多了些。”好“的女性,自己健康独立还不够,最好聪明贤惠,能给下一代足够优质的遗传基因,又能付出足够多时间精力在家庭生活中,包揽大大小小的家务、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人情送往,小孩的教育最好也能搭把手。看起来,如果自己智商情商尚可,甘心当个家庭主妇,平衡好上述诸多因素还是不难的吧。”现代“观点中,家庭主妇会被认为是没有能力,背后会被嚼舌头”啧啧,你看谁谁,还是海归咧,最后不是在家带娃,久来久去老公不晓得多嫌她是个黄脸婆“。也有声音说,只要自己能认同全职主妇的价值,可以不理会其他的声音。当然,自我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可是中国男性的认知普遍没有到达这个高度,很多人难以认识到料理家务事也是有价值的,认为自古以来,这便是女性理所应当承担的事情,再听些闲言碎语的,就变成了真心嫌弃”黄脸婆“了。在他们的期待中,女性要有自己的工作,一份体面的,收入能够与自己比肩,说出去人人都投来羡慕眼光的那种。至少也要保证经济独立,不然会被怀疑贪图夫家财产。也有不少职场中的超人妈妈能做到,可是上班如杀敌,回家依旧是另一个战场。丈夫们舒坦了,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最好还要健身美容,保持青春姿态,不然丈夫不忠也是因为妻子失去吸引力。像喜宝这种,运用非常手段在年轻时候就得到了足够多的物质资本保证,然后追求真挚的精神情感的做法是会被唾弃的,这叫做品行不端,是头条大忌,连作者也没有给她一个完美的结局。
女性在追求性别平等的路上离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所幸的是,推动性别平等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来,站在今时今日回头看,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了。男女在行业中的分布已经多元化,趋近于平等,传统的女性行业,例如护理、幼师,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男性进入,甚至“家庭煮夫“也随着数量在增多而慢慢地被接受;传统的男性占领的军队、政界、顶级商界中,巾帼英雄的的身影也频频出现。这些,都是引航的希望之星,虽然还不能落地成为现实,但是能让更多人看见,引导进一步的发展。
最后想说说我理解的性别平等。跟朋友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总是有男性说,你们要的太多,只就工作环境来说,难道给女性的照顾还不够么?婚嫁、产假、哺乳假、二胎产假、小产假,还申请生理期假,公司雇你们是来放假的吗?这在我看来就是典型的歧视,虽然形式比较隐蔽,比起招聘广告上赫然写着的”限男性“三个大字,更让人不易察觉,但是忽视男女的生理差别和对女性对家庭的付出,一味地追求工作时长的对等就是不平等的一种。真正的平等,是当一个人,依据对自己的综合评估,做出合适自己的选择的时候,不再有类似”一个女人这么要强“”堂堂男子汉不出去工作“这种单纯依靠性别来评判的声音,接受差异,尊重不同的选择,才谈平等。
严格的来说,这并不算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一本书,但是不妨碍它引发思考。喜宝生在80年代香港的一个单亲家庭,母亲变卖就房子送她出国留学,为了挣生活费,她什么都做过。回国之后发现母亲再嫁异国,她无家可归,过怕了贫苦的生活,选择了一个有钱的老头做“金主“,得到了金钱与物质上的满足。但却耐不住感情的空虚,她需要更为实在的爱情和属于自己的生活,被金主发现喜宝另有所爱,竟冷酷地当着喜宝的面,枪杀了她的男友。不久,她得知母亲去世。她近乎绝望,只有金主是她在这个世上尚有依靠的人了,她觉得自己开始真心地爱上了这个老头,在他病危,家人都崩溃的时候,替他打理家里家外的事务,悉心照料他,然而几年后,金主也离世了,喜宝变成最富有的女人。喜宝最终失去了所有的爱。
现代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似乎太多了些。”好“的女性,自己健康独立还不够,最好聪明贤惠,能给下一代足够优质的遗传基因,又能付出足够多时间精力在家庭生活中,包揽大大小小的家务、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人情送往,小孩的教育最好也能搭把手。看起来,如果自己智商情商尚可,甘心当个家庭主妇,平衡好上述诸多因素还是不难的吧。”现代“观点中,家庭主妇会被认为是没有能力,背后会被嚼舌头”啧啧,你看谁谁,还是海归咧,最后不是在家带娃,久来久去老公不晓得多嫌她是个黄脸婆“。也有声音说,只要自己能认同全职主妇的价值,可以不理会其他的声音。当然,自我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可是中国男性的认知普遍没有到达这个高度,很多人难以认识到料理家务事也是有价值的,认为自古以来,这便是女性理所应当承担的事情,再听些闲言碎语的,就变成了真心嫌弃”黄脸婆“了。在他们的期待中,女性要有自己的工作,一份体面的,收入能够与自己比肩,说出去人人都投来羡慕眼光的那种。至少也要保证经济独立,不然会被怀疑贪图夫家财产。也有不少职场中的超人妈妈能做到,可是上班如杀敌,回家依旧是另一个战场。丈夫们舒坦了,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最好还要健身美容,保持青春姿态,不然丈夫不忠也是因为妻子失去吸引力。像喜宝这种,运用非常手段在年轻时候就得到了足够多的物质资本保证,然后追求真挚的精神情感的做法是会被唾弃的,这叫做品行不端,是头条大忌,连作者也没有给她一个完美的结局。
女性在追求性别平等的路上离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所幸的是,推动性别平等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来,站在今时今日回头看,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了。男女在行业中的分布已经多元化,趋近于平等,传统的女性行业,例如护理、幼师,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男性进入,甚至“家庭煮夫“也随着数量在增多而慢慢地被接受;传统的男性占领的军队、政界、顶级商界中,巾帼英雄的的身影也频频出现。这些,都是引航的希望之星,虽然还不能落地成为现实,但是能让更多人看见,引导进一步的发展。
最后想说说我理解的性别平等。跟朋友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总是有男性说,你们要的太多,只就工作环境来说,难道给女性的照顾还不够么?婚嫁、产假、哺乳假、二胎产假、小产假,还申请生理期假,公司雇你们是来放假的吗?这在我看来就是典型的歧视,虽然形式比较隐蔽,比起招聘广告上赫然写着的”限男性“三个大字,更让人不易察觉,但是忽视男女的生理差别和对女性对家庭的付出,一味地追求工作时长的对等就是不平等的一种。真正的平等,是当一个人,依据对自己的综合评估,做出合适自己的选择的时候,不再有类似”一个女人这么要强“”堂堂男子汉不出去工作“这种单纯依靠性别来评判的声音,接受差异,尊重不同的选择,才谈平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