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传》
16.12.15—16.12.21
终于读完了《林肯传》
五天时间,零零碎碎的读完,导致读到中途一度想放弃
大概是翻译得让你尴尬症都范了,实话说,初读这本书,确实觉得摸不着头脑,私以为对林肯或者美国历史多少有些了解的人大抵也不会有以上困惑了
终于花一个晚上,大概三个小时的时间将书的后一半一气呵成。终究书还是得静下心来一气呵成的,慢慢磨,可能你自己都不愿意继续。
越读到最后,对整体的把握更加清晰,其实也没有那么清晰,到目前为止罢。但总体还是清晰了许多。之前对林肯的全部印象大概就是,美国总统,伟人。
简单、肤浅
但没有这样的简单、肤浅,可能也来不了现在的惊讶,感慨
一米九大高个的林肯,究其一生却是布满悲伤的。少年丧母,父亲的"不作为",青年失去一生的挚爱Ann。后半生与个性乖张,脾气暴躁,旁人都难以忍受的Mary相伴;中年丧子。
书中写道: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永久的悲伤表情。无论走到哪里,忧伤都能从他身上滴落下来。
就是这样一个被悲伤包围的林肯是如何成为被后世后代所敬仰的伟人。
受教育程度不高,自己的不断钻研,好学。尤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甚至自己自学几何原理。
喜欢讲故事,一个故事不断思考,不断打磨润色,不断的找旁人演练。讲故事是林肯的强项,有时一个幽默故事能让听众笑上一个小时之久。
讲故事大抵之于演讲是差不多的。
没有之前的一切打磨,后来扬名万世的《葛底斯堡演讲》也就不复存在了吧。
让林肯从一个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小律师成为美国总统,可能有时世造英雄的因素。但与林肯本身的努力以及天性的慈悲容忍也是有极大关系
《解放奴隶宣言》,第十三修正案。
林肯对于美国几百万百年来被残酷奴役的奴隶来说,是无以为报的存在,像是老一辈的中国人民对于毛主席将其从战争中解救出来
看过太多的讲奴隶制的影片《被解放的姜戈》《为奴十二年》……再多的影片也只是当时的触动人心。其中的残酷又有几人能体会。
林肯被视为伟人也是实至名归
没看书之前,对于林肯夫人从未了解。看书的过程甚至觉得或是不实之辞?然而,事实却果真如此。
“悍妇玛丽”竟是真实的存在,但她既部分成就了林肯,也部分摧毁了林肯。

以前对林肯完全不了解的时候,看林肯简直一头雾水,对于其获得奥斯卡奖不能理解
看完《林肯传》之后,重拾《林肯》。相比当初的一头雾水,如今却是每个情节都无比激动,甚至内心满腔泪水。
但有些情节仍旧比较模糊,大抵也是和人文底蕴不无关系。
好书值得多看!
2016.12.2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