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开始阅读一些易经
我最近渐渐地理清了人生的两个目的,一个是摸寻人生的一些规律,一个是感悟人生的一些道理。但是绝对的出世理论其实并不适用于大众,不管是找规律还是找感悟都需要实践,凭空悟出来的理论如果经不住现实的考验其实也是纸上谈兵。
这样我松了一口气,因为每次在接触到佛教知识里要求你去禁这个,禁那个,一想就觉得头疼。
最近的第一大感悟其实来自于朱清时教授写的关于佛教和科学的文章。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分析佛教的一些现象理论我觉得非常有助于我自己的理解。他讲到事物的发生是受人的意念影响的,你的这一秒的行动和思想,会决定未来所遇到的人,事,物,而且即使是非常小的一件事,也会引起蝴蝶效应。这个是我的思想的一个巨大突破,因为我其实自从开始观察周围一些事情以后,觉得很多的事情其实有着微妙的关联,但是我又没法去证实这一切,不知道是不是受主观的思维所影响。
在这个理论成立的基础上,我会更加依赖从自我的视角看问题,因为我知道事情的运作上会有一些戏剧性的事情发生,而主观因素起了很大作用。自己的这一系列行为,从主观层面上也会导致未来结果的排列,所以就算是点儿背了,也别泄气,因为一切都是幻觉,我们只是在玩儿游戏,周围人此刻没谁在乎你,别人的眼光别看,说不定过几天有360度转变。
当然反过来,最近我领悟到的第二条理论正好可以跟上一条互补,就是人为因素只决定了事情成功与否的一部分。《易经》是一本the matrix的decode书,隐藏了各种帮你发现世间规律以及顺势而行的小绝招。我现在只是在读一本周边书籍,还没开始正式研究,但我似乎觉得《易经》还是在教你怎么合理的利用手头资源,把事情做到最好,点儿背的时候注意收,别楞去碰壁。但我觉得遇到失败搞得一团糟也不是不好?也可以把你训练成一个能力更强的人? 不知道这个理论对不对。觉得我的mindset里是冲着当loser去的,没想过成功与否。不过也想研究研究,感觉挺好玩儿的。
这8个月一连串的事情感觉都是不是一拍即合的,有的自己觉得不满意,有的人家觉得欠一点儿啥。这种阴差阳错的长期失业在刚才我换位思考后也变得比较的明朗。因为可能口头答应的快,但其实心里不是特别的满意,感觉可以找个更好的,最适合的。然后一旦话一落,利马事情就开始变卦了。所以一直都是事先谈好了,结果又没了。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特别一拍即合的事情呢,尤其在找工作方面(虽说我自己最近点儿很背),有时候对方迁就一下,肯定就是错的结果么?
即便是事情好中有坏,坏中有好,整体趋势向上走的话,除了努力,主要靠啥呢?
这样我松了一口气,因为每次在接触到佛教知识里要求你去禁这个,禁那个,一想就觉得头疼。
最近的第一大感悟其实来自于朱清时教授写的关于佛教和科学的文章。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分析佛教的一些现象理论我觉得非常有助于我自己的理解。他讲到事物的发生是受人的意念影响的,你的这一秒的行动和思想,会决定未来所遇到的人,事,物,而且即使是非常小的一件事,也会引起蝴蝶效应。这个是我的思想的一个巨大突破,因为我其实自从开始观察周围一些事情以后,觉得很多的事情其实有着微妙的关联,但是我又没法去证实这一切,不知道是不是受主观的思维所影响。
在这个理论成立的基础上,我会更加依赖从自我的视角看问题,因为我知道事情的运作上会有一些戏剧性的事情发生,而主观因素起了很大作用。自己的这一系列行为,从主观层面上也会导致未来结果的排列,所以就算是点儿背了,也别泄气,因为一切都是幻觉,我们只是在玩儿游戏,周围人此刻没谁在乎你,别人的眼光别看,说不定过几天有360度转变。
当然反过来,最近我领悟到的第二条理论正好可以跟上一条互补,就是人为因素只决定了事情成功与否的一部分。《易经》是一本the matrix的decode书,隐藏了各种帮你发现世间规律以及顺势而行的小绝招。我现在只是在读一本周边书籍,还没开始正式研究,但我似乎觉得《易经》还是在教你怎么合理的利用手头资源,把事情做到最好,点儿背的时候注意收,别楞去碰壁。但我觉得遇到失败搞得一团糟也不是不好?也可以把你训练成一个能力更强的人? 不知道这个理论对不对。觉得我的mindset里是冲着当loser去的,没想过成功与否。不过也想研究研究,感觉挺好玩儿的。
这8个月一连串的事情感觉都是不是一拍即合的,有的自己觉得不满意,有的人家觉得欠一点儿啥。这种阴差阳错的长期失业在刚才我换位思考后也变得比较的明朗。因为可能口头答应的快,但其实心里不是特别的满意,感觉可以找个更好的,最适合的。然后一旦话一落,利马事情就开始变卦了。所以一直都是事先谈好了,结果又没了。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特别一拍即合的事情呢,尤其在找工作方面(虽说我自己最近点儿很背),有时候对方迁就一下,肯定就是错的结果么?
即便是事情好中有坏,坏中有好,整体趋势向上走的话,除了努力,主要靠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