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负面反馈的正确姿势
不知道你有没有打保龄球的经验,反正这项运动对我来说就是灾难。第一次去的时候,作为好奇宝宝的我还满心期待,结果因为先天不足,后天也不够努力,那一次我是全场打得最差的一个。闭路电视上一直显示着全场的排名,我记得我从头到尾都是最后一个。
更糟糕的是,旁边的热心同学们不停的纠正我的错误,哎Echo啊,你应该手腕更用力一点;你试试把身子放低一点?;你出手的时候应该再靠右边一点,膝盖弯曲一点更好发力…我试着照做,不过手心发汗,脚跟发软,眼睛还是不住的望着记分牌——过了几个回合,我发现自己已经毫无悬念的跟倒数第二名拉开了差距。。。
刻意练习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反馈”,没有反馈的练习是盲目的,也很难推你走出舒适区。而很显然的是,负面反馈应该更有帮助,因为仅仅说:做的好!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帮助。但为什么负面反馈接受起来这么困难?
以保龄球为例,这些热心的同学给我的建议都是好建议,但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而言,在这样的环境里,被这些负面反馈所包围着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甚至觉得别人都在注视着这个全场倒数第一名,好像我头上长了角一样。这让我很难集中注意力关注纠正动作本身,而是眼巴巴的盯着记分牌,显然这样只能让我更加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那么正确的姿势是什么?
作为新手往往更需要鼓励,不过有一些人之所以能够更好的接受负面反馈,是因为他们知道: 自己本身跟负面评价的客体不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他们能对事不对人,明白自己打不好保龄球,并不代表自己就是loser。
想想看,如果你把所有的尝试和失败都看成是一场实验,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更糟糕的是,旁边的热心同学们不停的纠正我的错误,哎Echo啊,你应该手腕更用力一点;你试试把身子放低一点?;你出手的时候应该再靠右边一点,膝盖弯曲一点更好发力…我试着照做,不过手心发汗,脚跟发软,眼睛还是不住的望着记分牌——过了几个回合,我发现自己已经毫无悬念的跟倒数第二名拉开了差距。。。
刻意练习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反馈”,没有反馈的练习是盲目的,也很难推你走出舒适区。而很显然的是,负面反馈应该更有帮助,因为仅仅说:做的好!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帮助。但为什么负面反馈接受起来这么困难?
以保龄球为例,这些热心的同学给我的建议都是好建议,但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而言,在这样的环境里,被这些负面反馈所包围着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甚至觉得别人都在注视着这个全场倒数第一名,好像我头上长了角一样。这让我很难集中注意力关注纠正动作本身,而是眼巴巴的盯着记分牌,显然这样只能让我更加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那么正确的姿势是什么?
作为新手往往更需要鼓励,不过有一些人之所以能够更好的接受负面反馈,是因为他们知道: 自己本身跟负面评价的客体不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他们能对事不对人,明白自己打不好保龄球,并不代表自己就是loser。
想想看,如果你把所有的尝试和失败都看成是一场实验,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