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
十九世纪伟大的著作放在现在仍然有很高借鉴意义。这是一本让我们很好认识到人类的贫穷与疾苦的书,正是这本书让我正视自己的环境跟生活。穷困与苦。压力与责任。也是一本醒悟书。
悲惨世界描写了一副社会底层受苦受难受迫害的穷人。让瓦尔让本是个善良纯朴的工人,一年冬天,失了业,七个外甥嗷嗷待哺,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了五年苦役,由于一再越狱,坐了十九年牢,命运从此被决定了。后受教主的感化,力求做好事。创办托儿所,创设救济金,开设药房等等。但社会不能容忍一个曾经是犯人的人改变身份,一再受到官员的追铺。可悲的是,让瓦尔让向马里于斯透露身份时,竟遭到马里于斯鄙视。最后一刻得到原谅但已为时晚矣。
如果瓦尔让是一个圆满结局,芳汀则是彻底悲惨。她有美发皓齿多情而又年幼无知,爱上逢场作戏的轻薄儿,失身怀孕,生下珂赛特。遭人告发被市长解雇。没人雇用,后来不得已卖掉秀发跟门牙,沦为娼妓。相比让,显示妇女比男人的命运更悲惨,因为妇女是弱者中的弱者,更容易受到摧残。
珂赛特是芳汀的女儿,三岁起就开始干活,受到泰纳迪埃夫妇辱骂、殴打。破衣烂衫,夏天令人怜悯,冬天令人吃惊。
男人、女人、儿童代表了所有的穷苦人,代表了这个悲惨世界。作为人道主义者的雨果,试图唤起人们的思索,铲除愚昧和困苦。力图以仁爱精神去对抗社会的恶。以米里埃主教为化身,使让醒悟,做善事,救济穷人,感化沙威。雨果除了人道之外,还有共和的思想,在马里于斯身上寄托了雨果的对共和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这是一部现实的炼狱,只要还有贫穷和愚昧,这部作品永远有意义。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