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麻花辫”
水是大自然的灵动之笔,它可以在大地上雕琢出瑰丽多样的形态。有一种河流,河道分成许多汊,从空中俯视,水流此处汇合,彼处分开,纠缠交错,就像是大地上的“麻花辫”,这种河流被称为辫状河流。
辫状河流有一些明显的共性,除了河道分汊以外,还表现为河床宽阔、河岸不稳定且不明显、河道因水位的影响而变动大等。辫状河流的一般成因是,河流的沙石补给量大于河道的输沙能力,在河床上沉积出一系列心滩(沙洲),水流侵蚀和搬运作用又切割心滩,从而形成麻花状的河道。当然,地球上辫状河流的形成和表现不尽相同,我们来看看几种“麻花辫”的“编织形态”吧。
有相当一部分的辫状河流发育在上游,宽阔的河谷两岸耸立着高大山地,当水流挟带着粗碎屑从陡峭山坡上汇入河道后,流速相对减慢,这些碎屑沉积下来,形成心滩,使河流分流。这种河道在我国西部分布很多,如西藏雅鲁藏布江,有绵延百公里的辫流,在高原阳光的照耀下,如缎带飞舞,与心滩、山地颜色相互映衬,壮丽非凡。还有一种发育在我国西北区冲积扇(山地河流出口处的堆积地貌,形似扇形)上的辫流,它是由于山谷里流出的雪山融水或洪流随着坡度的快速降低,在面积广阔的冲积扇上形成大量发散状的辫流,这种辫流跟降水或雪山融水有关,并不是长年都有,但是它也造就了辫状水道的地貌,远远望去,仿佛从雪山上垂下无数条细细而发散的麻花辫。
另一种辫状河流发育在冲积平原上,这里水流减慢,沉积作用为主,河流水平方向限制小,摆动大,河道游荡不定,形成较多的心滩,发育成辫状河流。东北松花江松原至嫩江汇合口一段,平原宽广,河道宽阔,水流交织,俨然大地上粗壮的麻花辫子。
还有一种河口三角洲呈辫状,称为辫状河三角洲,它是河流在三角洲地区发育成许多汊河,各汊河之间又容易被冲溃相连,形成了辫流。俄罗斯境内的勒拿河,发源于贝加尔山脉,向北注入北冰洋边缘的拉普捷夫海,并在新西伯利亚群岛西南方形成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接近海南岛的面积)的三角洲。河道在那里分成七个主要分支,每个分支又发育辫流水系,形成150多条的水道,1000多个岛屿,在地图上看,像一个“爆发式”的麻花辫,又非常像一支开屏的孔雀。
以上是三种辫状河流的表现形态。辫状河流只是河流平面形态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曲流河、顺直河,同一条河流可以在不同的河段表现为不同的形状,如上游较多辫流形态,下游较多曲流形态。
辫状河流有一些明显的共性,除了河道分汊以外,还表现为河床宽阔、河岸不稳定且不明显、河道因水位的影响而变动大等。辫状河流的一般成因是,河流的沙石补给量大于河道的输沙能力,在河床上沉积出一系列心滩(沙洲),水流侵蚀和搬运作用又切割心滩,从而形成麻花状的河道。当然,地球上辫状河流的形成和表现不尽相同,我们来看看几种“麻花辫”的“编织形态”吧。
有相当一部分的辫状河流发育在上游,宽阔的河谷两岸耸立着高大山地,当水流挟带着粗碎屑从陡峭山坡上汇入河道后,流速相对减慢,这些碎屑沉积下来,形成心滩,使河流分流。这种河道在我国西部分布很多,如西藏雅鲁藏布江,有绵延百公里的辫流,在高原阳光的照耀下,如缎带飞舞,与心滩、山地颜色相互映衬,壮丽非凡。还有一种发育在我国西北区冲积扇(山地河流出口处的堆积地貌,形似扇形)上的辫流,它是由于山谷里流出的雪山融水或洪流随着坡度的快速降低,在面积广阔的冲积扇上形成大量发散状的辫流,这种辫流跟降水或雪山融水有关,并不是长年都有,但是它也造就了辫状水道的地貌,远远望去,仿佛从雪山上垂下无数条细细而发散的麻花辫。
另一种辫状河流发育在冲积平原上,这里水流减慢,沉积作用为主,河流水平方向限制小,摆动大,河道游荡不定,形成较多的心滩,发育成辫状河流。东北松花江松原至嫩江汇合口一段,平原宽广,河道宽阔,水流交织,俨然大地上粗壮的麻花辫子。
还有一种河口三角洲呈辫状,称为辫状河三角洲,它是河流在三角洲地区发育成许多汊河,各汊河之间又容易被冲溃相连,形成了辫流。俄罗斯境内的勒拿河,发源于贝加尔山脉,向北注入北冰洋边缘的拉普捷夫海,并在新西伯利亚群岛西南方形成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接近海南岛的面积)的三角洲。河道在那里分成七个主要分支,每个分支又发育辫流水系,形成150多条的水道,1000多个岛屿,在地图上看,像一个“爆发式”的麻花辫,又非常像一支开屏的孔雀。
以上是三种辫状河流的表现形态。辫状河流只是河流平面形态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曲流河、顺直河,同一条河流可以在不同的河段表现为不同的形状,如上游较多辫流形态,下游较多曲流形态。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