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莆田
很多我在家乡遇到的事我都会給自己找個借口“這個落后的小城市”。
护犊子的心情大家都知道吧,也許我自己打心底地嫌弃这个城市。但是只要有人无故诋毁我也肯定是义无反顾地怼回去。但有些,我真的无地自容,比如莆田系医院那个时期,在四川读大学的我被人问到是哪里人时,我会自嘲福建省最近最出名的那个小城市,那一刻我心里是鄙视的厌恶的甚至是恶心的。钱可多可少不可缺,良心也是一样。在莆田系曝光之前,我妈也和我说过,有一家人在北京城边开医院,为了挣钱在水里投毒,生病的人一多看病的人就多自然挣得多,后来被村民们发现了大家就去把院长打死,那家人因为自己干的也是龌龊勾当也没敢报警。这只是听我妈说的,不管是不是有这件事,但善恶终有报,不行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还有莆田最出名的就是高仿鞋,大一时有想像其他人那样做微商,在微信上卖鞋,可没过多久我就不做了,鞋卖出去了几双一分钱没挣到,那几双都是卖给熟人,按我的代理价卖,就算是这样我也很慌,生怕朋友觉得我坑她,陌生人有问价格我也没有说得很贵,但是总有人问我是正品吗?我又不会说谎于是我说不是。人吧,总有那种虚荣心,喜欢受骗,大家心里都应该心知肚明,世界品牌为什么要给这些无名小卒代理,那专卖店要了有什么用。于是没过多久我也懒得做微信了。
话题回到莆田,以前有人说“你们莆田做鞋子很有名啊”。一开始我会不好意思,到后来是自嘲“我们莆田人的目标就是让全中国人民穿上名牌”,再到最后有些人开始认可莆田高仿货了,我好像也开始接受这个标志了。
来说一说人文吧,莆田与闽南一界之隔,从泉州开始就是闽南。但不管闽南不闽南,我们就是南方人,大家都知道福建广东都是属于较为迷信的地区,也是相对思想封建,尤其是小城市农村人,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宗教信仰等。很多家庭到现在都会为了要男孩子一直生育,女性的地位的确比较低,比如我妈的观念就是男人挣钱女人就得在家伺候男的,我妈还说“要勤劳一点多做家务以后才能好好服侍你老公”,她用了服侍这个词,让我特别反感。再看看现状,的确是这样的,我们这边的女性十九二十岁没有在读书的话就一定会一直逼着相亲结婚,婚后一年绝对会生孩子,之后一定是在家生孩子看孩子做家务当个全职太太。以我的想法那就是“人生结束”。
我用了肯定词汇是因为我莆田的跟我差不多年龄的朋友亲戚就是全是如此。莆田女人是值得大大赞赏的,至少我妈这一代的人是需要的,她们能够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还能在外干男人干的活,例如搬砖灌水泥(农村地方喜欢盖房子于是需要很多人手)。
莆田大部分都是信佛,也有少部分信耶稣,本来没有什么冲突的,但在婚姻上,信教不同的是绝对不可能结婚的。
我们莆田还有个奇怪的地方,就是父母领养孩子或者是抱养孩子,从来不会瞒着孩子,也从来不避讳抱养这样的话题,而且孩子可以随时和亲生父母见面,并没有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矫情。
聊一聊酒席,莆田人爱热闹,结婚做寿都是在自家院子里或者旁边空地摆桌子宴请宾客,主人亲自去市场采购食材,请个厨师,大锅大灶,宾客们围着八仙桌坐,轮着上十六道菜。前三道必定是焖豆腐卤面海蛎汤后,亘古不变,都是莆田特色菜。上菜之前会放一股鞭炮以示开席,结束也会放一股以示散席。外地人可能会觉得脏乱差不够档次,我也问过我妈为什么不去酒店,她说图的就是热闹。
其他还有莆田人爱红色,家家户户做红团,女性过年必穿红衣服。除夕夜每家每户都要放鞭炮守岁,总之过年那几天莆田的空气质量最差。元宵才是最热闹的,从正月初五至正月三十都属于元宵,至于哪一天每个村又都不一样,元宵要举红旗游山分丁饼,每个村每年都会有人做头(每个村不一样,我们村是按顺序满50岁的男人轮八个做头,没轮到的等下一年)。可以说做头是每个莆田男人人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元宵还有游园活动还有接菩萨送菩萨的活动,很多说都说不清,我爸去年刚做完头,真的好热闹!
一定很奇怪我总是喜欢强调莆田是个小地方,一个三四线城市,大人们的思想都还陈旧,我总认为它是座封建小城,我所说的带有讽刺。
总之,这个城市生我养我,我对它却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