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P2P背后那些旁氏骗局你看的懂吗?
最近媒体报道,e租宝案件在北京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e租宝事件,让很多投资者意识到了当时利率极高的P2P行业的骗局。这场骗局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模式, 你看的懂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下P2P背后的旁氏骗局,以及由旁氏骗局衍生出来的其他类型骗局,希望帮助大家在投资和生活中看清楚不受骗。
P2P?
P2P即peer-to-peer 意思是个人对个人比如你有借50万的需求,愿意付10%的利息 。我有50万需要理财,想要拿8%的收益。那么这时就会有个平台来撮合你们这笔交易,将我的50万通过这个平台借给你,平台自己抽2%利息。就是用来借贷的淘宝商城。原理是这个样的,应该好理解。这种模式很好,因为满足的很多人的需求,本来是个极好的发展方向。但是问题来了。有的平台因为筹了很多想理财的资金,但是想借钱的人没有那么多,所以没有把钱借出去,所以就形成了很多资金堆压在自己的平台,换言之是很多钱在平台自己的手上,我们称为资金池。
(图片来源网络)
当钱积累到一个数目,那么聪明的平台这个时候就有个新玩法了,就是拿资金池里的钱付前面钱的利息,因为只要后面的钱源源不断的进来,那么前面的钱一直就会有利息拿,而且这个利息很高。但是问题又来了。一旦资金达到一个规模,后面的钱填不上前面的利息,并且前面的钱开始有人在取钱的时候,那么资金池里的钱会越来越少,最后达到了断裂,断裂之后应发大量的出金赎回,又形成了更大的断裂。所以这时平台们只能跑路了。而大多数p2p平台都是这么干,最后的结局也都差不多。但是也有健康的P2P平台。
那么庞氏骗局是啥?
就是空手套白狼,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这两玩意弄明白之后,我们就知道,不健康模式运行的p2p实际上玩的是旁氏骗局的套路,而健康的平台则不是 。
“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1882-1949)的人, 他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干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发大财。
他曾因伪造罪在加拿大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而蹲过监狱。
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十几年的熏陶,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
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了这种混乱。
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
(骗子鼻祖旁兹,图片来源网络)
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
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专家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
然而,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
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兹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傻子一样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
当时的庞兹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
庞兹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妻子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
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兹的投资骗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金融专家,说金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1920年8月,庞兹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此后,“庞氏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
庞兹被判处5年刑期。出狱后,他又干了几件类似的勾当,因而蹲了更长的监狱。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又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也没能得逞。
1949年,庞兹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去世。死去时,这个“庞氏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所以当大家看不清楚某个项目或者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还是先不要去碰。
巴菲特在他的投资经验中也常说,他只投自己看的懂事情。
8大衍生骗局
旁氏骗局被制造出来后,很多骗术从旁氏骗局衍生出来。小编下面先罗列下衍生出来的十大骗局。
1F
彩票骗局
诈骗者会给受骗者打电话说他们中了彩票大奖,要兑奖的话,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尽管手段拙劣,但仍有很多人会上当。上当者一般都是些老年人。
2F
传销骗局
诈骗者用虚假的公司,虚构的产品,什么都是空的,就只是让你拉人头,从入会费或者加盟费中提取少量提成。
20世纪90年代,阿尔巴尼亚2/3的人口在最具破坏性的金字塔传销骗局中失去了自己的毕生积蓄,引发街头骚乱,导致数千人死亡,差点掀起一场内战,最后导致政府垮台,因为一开始,这一骗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金字塔传销骗局的架构是:由所谓某项根本不存在的“投资”或“买卖交易”推广组织,利用几何级数的增长方式,赚取加入组织的新成员所缴纳的费用,牟取暴利。
3F
419诈骗案
你是否收到过一封英文电子邮件,写信人自称是尼日利亚政府某高官的家人,因政变或贪污行为暴露,其银行账户被冻结,需要有人帮助才能将数千万美元转移出来,然后要求你提供资金以及银行账号的细节,帮助他们转移这笔资金,并许诺给你丰厚的回报,但实际上他们会取空你的账户。
这就是尼日利亚“419诈骗案”(419是尼日利亚刑典中的相关部分)。据调查,尼日利亚骗子每年在网上行骗钱财达4000万美元。
4F
征婚骗局
爱情会蒙骗人的眼睛,很多诈骗者会以结婚为诱饵,骗取受骗者的钱。
5F
连环信骗局
20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连环信从邮局发出,连环信的标题是“快速赚钱”,信中要求收信人将一定数额的钱寄到信中列出的几个名字名下,然后将这封信复制寄到其他地址。连环信中许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用小投资赚大钱,在60天内就能赚到4万英镑。
6F
克洛斯骗局
巴洛·克洛斯骗局是英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骗局之一。20世纪80年代, 巴洛·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万位私人投资者的资金,这些受骗者都认为自己投资的是没有风险的政府债券。实际上,大笔资金进入了公司的创始人彼得·克洛斯的私人账户,他把这笔钱用来购买私人飞机、豪华汽车、豪宅和豪华游艇,过着奢侈的生活,直到被揭发出来,锒铛入狱。
7F
白血病骗局
一些骗子颇懂得触动人们的心弦。几年前,美国印第安纳州有一对夫妇声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希望能够在孩子死前尽量满足她的梦想。整个小镇都被调动起来为他们捐款,最后筹集了1.3万美元。结果,事实证明,他们的孩子很健康,而他们一家人带着骗取的1.3万美元,飞到佛州的迪士尼乐园大玩了一场。
8F
虚拟银行骗局
2008年初在线游戏《第二人生》中出现了一个虚拟银行,它声称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但该虚拟银行很快倒闭,导致许多人无法拿回自己的投资。之后,《第二人生》上又出现一个银行,在吸收了众多虚拟货币之后关门大吉,银行的两位开办者把虚拟货币兑换成了现实中的货币——5000美元,再也不在《第二人生》上露面。
共同特征
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虽然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本质上都具有自“老祖宗”庞齐身上沿袭的一脉相承的共性特征。
1. 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
众所周知,风险与回报成正比乃投资铁律,“庞氏骗局”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骗子们往往以较高的回报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而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
各类案件的回报率可能存在差异,有些高得离谱,如庞齐许诺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
有些则属于稳健的超常回报,如有些诈骗者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0%,但他非常强调“投资必赚,绝无亏损”。也就是保本保息说。
但无论如何,骗子们总是力图设计出远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的投资路径,而绝不揭示或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
所以看到高回报的投资项目或者产品时,一定要清楚的知道,高回报必然会有高风险。
如果收益率高的离谱那就不用问了一定是骗子,如果说保本保息,那也是骗子了。没有任何一个正规的投资机构会告诉你保本保息,连银行都不会的。
(图片来源网络)
2. 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腾挪回补特征
由于根本无法实现承诺的投资回报,因此对于老客户的投资回报,只能依靠新客户的加入或其他融资安排来实现。
这对“庞氏骗局”的资金流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骗子们总是力图扩大客户的范围,拓宽吸收资金的规模,以获得资金腾挪回补的足够空间。大多数骗子从不拒绝新增资金的加入,因为蛋糕做大了,不仅攫取的利益更为可观,而且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大为降低,骗局持续的时间可大大延长。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项目或者产品的盈利模式,如果连对方都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盈利的,那就不用问了。如果自己听不懂的话,或者有疑虑的话还是三思而后行。
3. 投资诀窍的不可知和不可复制性
骗子们竭力渲染投资的神秘性,将投资诀窍秘而不宣,努力塑造自己的“天才”或“专家”形象。实际上,由于缺乏真实投资和生产的支持,骗子们根本没有可供仔细推敲的“生财之道”,所以尽量保持投资的神秘性,宣扬投资的不可复制性是其避免外界质疑的有效招术之一。当年《波士顿环球时报》的记者曾经撰文揭露庞齐的骗局,却被庞齐以“不懂金融投资”为由加以批驳。同时故弄玄虚,从来不向别人交代每年稳赚的投资诀窍。
信息披露很重要,你要问清楚,你如何得知对方的经营情况,如果对方以商业机密为由不能将经营情况的信息告知你,那你要当心了,很大程度上会是骗局。
4. 投资的反周期性特征
“庞氏骗局”的投资项目似乎永远不受投资周期的影响,无论是与生产相关的实业投资,还是与市场行情相关的金融投资,投资项目似乎总是稳赚不赔。万亩大造林计划仿佛从不受气候、环境、地理因素的影响,麦道夫在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也能在二十年中数次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这些投资项目总是呈现出违反投资周期的反规律特征。
所以并不是只赢不亏的投资项目和投资人才是最好的,遇到只赢不亏的情况还是要狠狠的质疑一下的。说不定是骗局呢。
(图片来源网络)
5. 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
为了支付先加入投资者的高额回报,“庞氏骗局”必须不断地发展下线,通过利诱、劝说、亲情、人脉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
塔尖的少数知情者通过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参与者而谋利。大量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下线”又发展新“下线”,滚雪球式的壮大为“金字塔”结构。
年关将至,正是诈骗盛行的时间,希望大家擦亮眼睛,识破骗局。
文章来自看荐:http://t.cn/RIQoLQO
P2P?
P2P即peer-to-peer 意思是个人对个人比如你有借50万的需求,愿意付10%的利息 。我有50万需要理财,想要拿8%的收益。那么这时就会有个平台来撮合你们这笔交易,将我的50万通过这个平台借给你,平台自己抽2%利息。就是用来借贷的淘宝商城。原理是这个样的,应该好理解。这种模式很好,因为满足的很多人的需求,本来是个极好的发展方向。但是问题来了。有的平台因为筹了很多想理财的资金,但是想借钱的人没有那么多,所以没有把钱借出去,所以就形成了很多资金堆压在自己的平台,换言之是很多钱在平台自己的手上,我们称为资金池。
![]() |
(图片来源网络)
当钱积累到一个数目,那么聪明的平台这个时候就有个新玩法了,就是拿资金池里的钱付前面钱的利息,因为只要后面的钱源源不断的进来,那么前面的钱一直就会有利息拿,而且这个利息很高。但是问题又来了。一旦资金达到一个规模,后面的钱填不上前面的利息,并且前面的钱开始有人在取钱的时候,那么资金池里的钱会越来越少,最后达到了断裂,断裂之后应发大量的出金赎回,又形成了更大的断裂。所以这时平台们只能跑路了。而大多数p2p平台都是这么干,最后的结局也都差不多。但是也有健康的P2P平台。
那么庞氏骗局是啥?
就是空手套白狼,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这两玩意弄明白之后,我们就知道,不健康模式运行的p2p实际上玩的是旁氏骗局的套路,而健康的平台则不是 。
“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1882-1949)的人, 他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干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发大财。
他曾因伪造罪在加拿大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而蹲过监狱。
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十几年的熏陶,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
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了这种混乱。
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
![]() |
(骗子鼻祖旁兹,图片来源网络)
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
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专家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
然而,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
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兹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傻子一样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
当时的庞兹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
庞兹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妻子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
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兹的投资骗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金融专家,说金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1920年8月,庞兹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此后,“庞氏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
庞兹被判处5年刑期。出狱后,他又干了几件类似的勾当,因而蹲了更长的监狱。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又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也没能得逞。
1949年,庞兹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去世。死去时,这个“庞氏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所以当大家看不清楚某个项目或者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还是先不要去碰。
巴菲特在他的投资经验中也常说,他只投自己看的懂事情。
8大衍生骗局
旁氏骗局被制造出来后,很多骗术从旁氏骗局衍生出来。小编下面先罗列下衍生出来的十大骗局。
1F
彩票骗局
诈骗者会给受骗者打电话说他们中了彩票大奖,要兑奖的话,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尽管手段拙劣,但仍有很多人会上当。上当者一般都是些老年人。
2F
传销骗局
诈骗者用虚假的公司,虚构的产品,什么都是空的,就只是让你拉人头,从入会费或者加盟费中提取少量提成。
20世纪90年代,阿尔巴尼亚2/3的人口在最具破坏性的金字塔传销骗局中失去了自己的毕生积蓄,引发街头骚乱,导致数千人死亡,差点掀起一场内战,最后导致政府垮台,因为一开始,这一骗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金字塔传销骗局的架构是:由所谓某项根本不存在的“投资”或“买卖交易”推广组织,利用几何级数的增长方式,赚取加入组织的新成员所缴纳的费用,牟取暴利。
3F
419诈骗案
你是否收到过一封英文电子邮件,写信人自称是尼日利亚政府某高官的家人,因政变或贪污行为暴露,其银行账户被冻结,需要有人帮助才能将数千万美元转移出来,然后要求你提供资金以及银行账号的细节,帮助他们转移这笔资金,并许诺给你丰厚的回报,但实际上他们会取空你的账户。
这就是尼日利亚“419诈骗案”(419是尼日利亚刑典中的相关部分)。据调查,尼日利亚骗子每年在网上行骗钱财达4000万美元。
4F
征婚骗局
爱情会蒙骗人的眼睛,很多诈骗者会以结婚为诱饵,骗取受骗者的钱。
5F
连环信骗局
20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连环信从邮局发出,连环信的标题是“快速赚钱”,信中要求收信人将一定数额的钱寄到信中列出的几个名字名下,然后将这封信复制寄到其他地址。连环信中许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用小投资赚大钱,在60天内就能赚到4万英镑。
6F
克洛斯骗局
巴洛·克洛斯骗局是英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骗局之一。20世纪80年代, 巴洛·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万位私人投资者的资金,这些受骗者都认为自己投资的是没有风险的政府债券。实际上,大笔资金进入了公司的创始人彼得·克洛斯的私人账户,他把这笔钱用来购买私人飞机、豪华汽车、豪宅和豪华游艇,过着奢侈的生活,直到被揭发出来,锒铛入狱。
7F
白血病骗局
一些骗子颇懂得触动人们的心弦。几年前,美国印第安纳州有一对夫妇声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希望能够在孩子死前尽量满足她的梦想。整个小镇都被调动起来为他们捐款,最后筹集了1.3万美元。结果,事实证明,他们的孩子很健康,而他们一家人带着骗取的1.3万美元,飞到佛州的迪士尼乐园大玩了一场。
8F
虚拟银行骗局
2008年初在线游戏《第二人生》中出现了一个虚拟银行,它声称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但该虚拟银行很快倒闭,导致许多人无法拿回自己的投资。之后,《第二人生》上又出现一个银行,在吸收了众多虚拟货币之后关门大吉,银行的两位开办者把虚拟货币兑换成了现实中的货币——5000美元,再也不在《第二人生》上露面。
共同特征
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虽然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本质上都具有自“老祖宗”庞齐身上沿袭的一脉相承的共性特征。
1. 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
众所周知,风险与回报成正比乃投资铁律,“庞氏骗局”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骗子们往往以较高的回报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而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
各类案件的回报率可能存在差异,有些高得离谱,如庞齐许诺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
有些则属于稳健的超常回报,如有些诈骗者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0%,但他非常强调“投资必赚,绝无亏损”。也就是保本保息说。
但无论如何,骗子们总是力图设计出远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的投资路径,而绝不揭示或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
所以看到高回报的投资项目或者产品时,一定要清楚的知道,高回报必然会有高风险。
如果收益率高的离谱那就不用问了一定是骗子,如果说保本保息,那也是骗子了。没有任何一个正规的投资机构会告诉你保本保息,连银行都不会的。
![]() |
(图片来源网络)
2. 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腾挪回补特征
由于根本无法实现承诺的投资回报,因此对于老客户的投资回报,只能依靠新客户的加入或其他融资安排来实现。
这对“庞氏骗局”的资金流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骗子们总是力图扩大客户的范围,拓宽吸收资金的规模,以获得资金腾挪回补的足够空间。大多数骗子从不拒绝新增资金的加入,因为蛋糕做大了,不仅攫取的利益更为可观,而且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大为降低,骗局持续的时间可大大延长。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项目或者产品的盈利模式,如果连对方都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盈利的,那就不用问了。如果自己听不懂的话,或者有疑虑的话还是三思而后行。
3. 投资诀窍的不可知和不可复制性
骗子们竭力渲染投资的神秘性,将投资诀窍秘而不宣,努力塑造自己的“天才”或“专家”形象。实际上,由于缺乏真实投资和生产的支持,骗子们根本没有可供仔细推敲的“生财之道”,所以尽量保持投资的神秘性,宣扬投资的不可复制性是其避免外界质疑的有效招术之一。当年《波士顿环球时报》的记者曾经撰文揭露庞齐的骗局,却被庞齐以“不懂金融投资”为由加以批驳。同时故弄玄虚,从来不向别人交代每年稳赚的投资诀窍。
信息披露很重要,你要问清楚,你如何得知对方的经营情况,如果对方以商业机密为由不能将经营情况的信息告知你,那你要当心了,很大程度上会是骗局。
4. 投资的反周期性特征
“庞氏骗局”的投资项目似乎永远不受投资周期的影响,无论是与生产相关的实业投资,还是与市场行情相关的金融投资,投资项目似乎总是稳赚不赔。万亩大造林计划仿佛从不受气候、环境、地理因素的影响,麦道夫在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也能在二十年中数次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这些投资项目总是呈现出违反投资周期的反规律特征。
所以并不是只赢不亏的投资项目和投资人才是最好的,遇到只赢不亏的情况还是要狠狠的质疑一下的。说不定是骗局呢。
![]() |
(图片来源网络)
5. 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
为了支付先加入投资者的高额回报,“庞氏骗局”必须不断地发展下线,通过利诱、劝说、亲情、人脉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
塔尖的少数知情者通过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参与者而谋利。大量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下线”又发展新“下线”,滚雪球式的壮大为“金字塔”结构。
年关将至,正是诈骗盛行的时间,希望大家擦亮眼睛,识破骗局。
文章来自看荐:http://t.cn/RIQoLQ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