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女的十年理财之路
最近在看理财红人三公子的《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提倡存钱、记账、理财。我一直是一个生活比较节制的人,不太会乱花钱,所以比较认同三公子的很多观念。虽然这些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消费支出也大了很多。从毕业开始挣钱到现在已经整整第十个年头了。十年里,有收获,也有遗憾。作为一个草根女,我的十年理财之路是饱含着艰辛和汗水的。也许有很多的草根女和我一样,仍在苦苦奋斗。分享出来是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地回顾总结一下,让自己的理财之路更为顺畅。
2007年大学毕业后我考上了上海远郊的公务员。四年大学读下来,欠了学校1万多的助学贷款,父母为我上大学借债1万多元。工作一年左右,也就是2008年,我还完了这两笔欠款,还支援家里和弟弟上大学1万多元。那时候我每月工资3000不到,加上季度奖、所有的福利,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什么钱都不舍得花,与别人合租,每月500元的租金我就觉得好贵好贵;买鞋是50元一双的达芙妮;吃的也很节俭,去超市买东西不是黄标价我是不会买的。就这样一分钱掰开两瓣花,到了2009年的时候,我手头上有了5万元左右的现钱。
这个时候工作单位附近一个新楼盘开盘,很偏僻所以很便宜,起步价4688元/平方米。本来我是没有底气去买的,但是在朋友的带动下,我也动了心。我选了一套当时面积最小的房子,80多平方米,五楼,所以是最低的单价4688元/平方米,总价约38万余元。受益于公务员的身份,首付只要付两成,其余可公积金贷款。两成的首付约要8万余元,加上各种手续费、税金大概要10万元左右。我没有这么多钱,就只好找同学借。东拼西凑总算是凑足了。工作刚两年我就完成了从负债一族到有房一族的华丽转身,我也已经是相当欣慰了。我非常感激劝我买房的那两个朋友,如果不是他们,我可能不会走出这一步,那以后房价涨上去之后再想买房可能就买不了了。当时和我同时工作的一些朋友一犹豫就错过了机会,导致到现在也没法买房。
2010年我陆续还完了借同学的钱。转正后工资有所增加,再加上阳光工资改革,这时候我的年收入大概达到9万元左右(包括公积金)。想想我每月要还1800多元的房贷,还要支援家里和弟弟读书5000元左右,还要省出这么多钱还债,一年里我用于房租、生活的钱只有2万元,多么节省可想而知了。
2011年房子交付后,我攒了几个月的工资,手头上又有了两万多元的现金流。这个时候我考虑与其每个月租房,自己的房子空在那里,为什么不抓紧装修好住到自己的房子里去呢,这样就可以省下房租了。我还记得过节回家时我爸知道我自己的房子空关在那里,外面租房花租金时心疼的表情。但是总不能住毛坯吧?要不是手上的装修资金不够,我为什么不愿意住到自己的房子里去呢?纠结了一阵子以后,我开始接触装修公司。本以为怎么也会拖上几个月,到时候工资攒一攒,钱就差不多了。但很快就被一家装修公司缠上了。得知可以分期付款后,我同意开始装修。毕竟早点装修好可以早点搬进去。当时我那房子装下来,最基本的预算也要5万元。和装修公司约定好,签订合同的时候付30%,一个月后再付30%,2个月以后再付30%,验收通过后再付尾款10%。这样我虽然钱不够,但是等到下次付款的时候我的工资发了就能凑足。我不敢讲求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毕竟房子装修是大事,我也是尽量在已有的条件里确保到最好,精打细算用到了极致。装修好了之后,每发一个月工资,我就给自己添一件家什:这个月买张餐桌和沙发,下个月买台冰箱,再下个月的工资买好主卧的五件套……能网购的基本在网上买定。就这样一个月一个月像蜂鸟衔巢似的,慢慢把新家填满。总算在年底前,我搬进了自己的新家,结束了租房时代。受网购影响,我的购买欲也大大上涨,这个时候无论是吃穿用行,都会开始会关注一些品牌了。
2012年我大概存了5万元钱。这一年好像忙工作去了,发生了重要的事情,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都在忙,一整年都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没有好好盘算怎么让我的钱生钱,只是让它静静地躺在账上。这一点我比三公子差远了。到2012年,我也算毕业五年了。三公子的5年攒足30万的计划不但如期实现,并且不断地提升自己,又是黄金定投,又是基金股票,自媒体也玩得风生水起,50万的目标也提前达成。而我在这一年里这可以说是停滞不前,不进则退。账面上只有5万多元的活期存款,而且对投资一无所知。以前听说大学毕业后第一个五年将成为人生的分水岭,我还有点不以为然。现在一对比,才发现差距就是从那时候拉开的(当然,这时候我买的那套房子也涨了不少,大约8000元/平米,也就是每平方米涨了3000元左右,总价上涨了20多万。但我的理财知识和眼光没有同步增长)。
2013年还是没什么长进。这一年车改,公车没有了。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我经常要出去开会或者走访,不能老是搭人家的车或是租车,就盘算着买一辆车。五一节前看好了一辆荣威350,车价89700元,连税连保险连车牌手续费一共10万多点。我选择的是24期每期2500元的分期按揭,除此之外把我原本的存款差不多花完。从此我步入了有房有车、有房贷有车贷的行列。2013年我拿到了一半的房帖9.8万元。本来可以拿这笔钱去好好投资的。但正是由于我没有学习研究,找不到投资的机会,我居然拿了这笔钱去提前还贷!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是很优惠的,很多人都要通过公积金去套取银行贷款,我却傻傻地把自己的现金流拱手交给银行。这也可能进一步拉开了我和三公子的差距吧。如果我多学点理财的知识,我就不会这么做了。工作第六年,做了一个错误抓瞎的决定。但也是在这一年,认识了我的老公,冥冥中就觉得这是要相伴一生的人。
与他交往了近一年,2014年我们准备结婚。老公比我小三岁,也是公务员,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是自己还助学贷款。研究生毕业刚工作两年,只攒了5万多块钱,我不能要求他买车买房。因我买的房子是五楼,上面还有一层阁楼。我刚装修的时候一是因为物业管得紧,阁楼不让使用;二来也是我的钱太少,动不了那个心思,所以阁楼没去想。这两年,小区里大多数的五楼业主都把阁楼打通了,装修成小复式,物业管不住,反而不管了。我买房那会儿,五楼最便宜;到了这会,五楼已经变成最贵最抢手的了。结婚是一件大事,即使不能买房,那么重新把阁楼装修起来,也会大大改善我们的居住条件。两边家里来人也不怕没地方住,收纳也会有更大的空间,同时也是为我们的婚姻多增添点仪式感。就这样开始了第二次装修。当时我七拼八凑又凑了七八万,老公手上5万,合在一起有了十三万。装修阁楼加添置家居花了七八万,这样房子装修好之后,我们手头上还剩五万元左右的现钱。领完结婚证,我拿到了另一半的房贴9.8万,这样我们小家庭组建时大概有了15万元的现金。结婚办喜酒花了5万多元,基本上和礼金持平。这么多年我送出去的红包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收回来了,当然,也欠下了新的人情债。其实2014年也是失败的一年。算算我和老公手里能拼凑起来的钱,如果不用的话也能达到20多万,当时1万元每平米的房子还是有的,我要是狠狠心叫老公买也是可以付个100平左右房子的首付的。但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贤惠,我没有给他这个压力。这笔账算起来,又亏了一大截。
2015年开始和老公一起攒钱。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我们的工资涨了。我的年收入达到14万左右(包括公积金),老公的也差不多。我的钱用老还房贷、车贷和日常消费,余钱我开始学习理财。老公的钱过一段时间凑个整数就转给我。说是学习理财,其实根本没有学习过,基本靠瞎蒙,主要就是在微信的理财通平台里面购买指数基金。刚开始投的小,赚了一点钱之后就贪心了,把自己省下的钱和老公转给我的钱全部投了下去,结果只跌不涨,我每天都心惊肉跳,却一厢情愿地等着起底反弹,等到年底忍痛割肉的时候已经亏了2万多元!!!
2016年我不再投资理财通,开始转战股票市场。但由于我对股票知之甚少,然后也比较心急,喜欢短线操作,也亏了大约7000元钱。好在我还在其它的理财APP平台里面赚了将近2万元的钱,因此2016年的理财是赚钱的,但也不足以弥补2015年的亏损。2016年,我所在地区的房价大涨,我之前买的那套房子,从9000多元每平方米一下子涨到将近2万,好点的楼盘超过3万。想想只有房子才是保值增值的最好工具,我和老公商量着买了第二套房:在上海市内环的一套老房子,30多平米,180万。为了全额用公积金贷款,我们先是还完了第一套房剩余的11万贷款,然后借了亲戚朋友近30万凑足了三成的首付和税金、手续费,到此,我们再次没有了现金流。借亲友的有些债务不能太久,再加上对现金流的需求,对理财的向往,我向农商银行申请了一笔18万元的鑫易贷,一年期,年利率4.5%。我希望在我们和家人需要看病的时候手头上有钱,在我们准备生baby的时候手头上有钱;我希望能通过合利理财,扣除银行利率后,还能有所盈余。
这就是我到目前为止的省钱史和理财史,一个草根女的奋斗史。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我已经不那么省了,但仍然会追求花钱效益的最大化。十年来,我买了两套房,家庭总资产达到250万,这无疑是值得欣慰的,但是我没有系统地学习理财,错失了很多次机会,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定,导致我目前仍然湮没在广大的草根中。以后的日子,多看书,多学习理财,有句被用烂了的话是真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希望在理财的道路上越来越轻松、越来越顺畅!
2007年大学毕业后我考上了上海远郊的公务员。四年大学读下来,欠了学校1万多的助学贷款,父母为我上大学借债1万多元。工作一年左右,也就是2008年,我还完了这两笔欠款,还支援家里和弟弟上大学1万多元。那时候我每月工资3000不到,加上季度奖、所有的福利,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什么钱都不舍得花,与别人合租,每月500元的租金我就觉得好贵好贵;买鞋是50元一双的达芙妮;吃的也很节俭,去超市买东西不是黄标价我是不会买的。就这样一分钱掰开两瓣花,到了2009年的时候,我手头上有了5万元左右的现钱。
这个时候工作单位附近一个新楼盘开盘,很偏僻所以很便宜,起步价4688元/平方米。本来我是没有底气去买的,但是在朋友的带动下,我也动了心。我选了一套当时面积最小的房子,80多平方米,五楼,所以是最低的单价4688元/平方米,总价约38万余元。受益于公务员的身份,首付只要付两成,其余可公积金贷款。两成的首付约要8万余元,加上各种手续费、税金大概要10万元左右。我没有这么多钱,就只好找同学借。东拼西凑总算是凑足了。工作刚两年我就完成了从负债一族到有房一族的华丽转身,我也已经是相当欣慰了。我非常感激劝我买房的那两个朋友,如果不是他们,我可能不会走出这一步,那以后房价涨上去之后再想买房可能就买不了了。当时和我同时工作的一些朋友一犹豫就错过了机会,导致到现在也没法买房。
2010年我陆续还完了借同学的钱。转正后工资有所增加,再加上阳光工资改革,这时候我的年收入大概达到9万元左右(包括公积金)。想想我每月要还1800多元的房贷,还要支援家里和弟弟读书5000元左右,还要省出这么多钱还债,一年里我用于房租、生活的钱只有2万元,多么节省可想而知了。
2011年房子交付后,我攒了几个月的工资,手头上又有了两万多元的现金流。这个时候我考虑与其每个月租房,自己的房子空在那里,为什么不抓紧装修好住到自己的房子里去呢,这样就可以省下房租了。我还记得过节回家时我爸知道我自己的房子空关在那里,外面租房花租金时心疼的表情。但是总不能住毛坯吧?要不是手上的装修资金不够,我为什么不愿意住到自己的房子里去呢?纠结了一阵子以后,我开始接触装修公司。本以为怎么也会拖上几个月,到时候工资攒一攒,钱就差不多了。但很快就被一家装修公司缠上了。得知可以分期付款后,我同意开始装修。毕竟早点装修好可以早点搬进去。当时我那房子装下来,最基本的预算也要5万元。和装修公司约定好,签订合同的时候付30%,一个月后再付30%,2个月以后再付30%,验收通过后再付尾款10%。这样我虽然钱不够,但是等到下次付款的时候我的工资发了就能凑足。我不敢讲求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毕竟房子装修是大事,我也是尽量在已有的条件里确保到最好,精打细算用到了极致。装修好了之后,每发一个月工资,我就给自己添一件家什:这个月买张餐桌和沙发,下个月买台冰箱,再下个月的工资买好主卧的五件套……能网购的基本在网上买定。就这样一个月一个月像蜂鸟衔巢似的,慢慢把新家填满。总算在年底前,我搬进了自己的新家,结束了租房时代。受网购影响,我的购买欲也大大上涨,这个时候无论是吃穿用行,都会开始会关注一些品牌了。
2012年我大概存了5万元钱。这一年好像忙工作去了,发生了重要的事情,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都在忙,一整年都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没有好好盘算怎么让我的钱生钱,只是让它静静地躺在账上。这一点我比三公子差远了。到2012年,我也算毕业五年了。三公子的5年攒足30万的计划不但如期实现,并且不断地提升自己,又是黄金定投,又是基金股票,自媒体也玩得风生水起,50万的目标也提前达成。而我在这一年里这可以说是停滞不前,不进则退。账面上只有5万多元的活期存款,而且对投资一无所知。以前听说大学毕业后第一个五年将成为人生的分水岭,我还有点不以为然。现在一对比,才发现差距就是从那时候拉开的(当然,这时候我买的那套房子也涨了不少,大约8000元/平米,也就是每平方米涨了3000元左右,总价上涨了20多万。但我的理财知识和眼光没有同步增长)。
2013年还是没什么长进。这一年车改,公车没有了。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我经常要出去开会或者走访,不能老是搭人家的车或是租车,就盘算着买一辆车。五一节前看好了一辆荣威350,车价89700元,连税连保险连车牌手续费一共10万多点。我选择的是24期每期2500元的分期按揭,除此之外把我原本的存款差不多花完。从此我步入了有房有车、有房贷有车贷的行列。2013年我拿到了一半的房帖9.8万元。本来可以拿这笔钱去好好投资的。但正是由于我没有学习研究,找不到投资的机会,我居然拿了这笔钱去提前还贷!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是很优惠的,很多人都要通过公积金去套取银行贷款,我却傻傻地把自己的现金流拱手交给银行。这也可能进一步拉开了我和三公子的差距吧。如果我多学点理财的知识,我就不会这么做了。工作第六年,做了一个错误抓瞎的决定。但也是在这一年,认识了我的老公,冥冥中就觉得这是要相伴一生的人。
与他交往了近一年,2014年我们准备结婚。老公比我小三岁,也是公务员,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是自己还助学贷款。研究生毕业刚工作两年,只攒了5万多块钱,我不能要求他买车买房。因我买的房子是五楼,上面还有一层阁楼。我刚装修的时候一是因为物业管得紧,阁楼不让使用;二来也是我的钱太少,动不了那个心思,所以阁楼没去想。这两年,小区里大多数的五楼业主都把阁楼打通了,装修成小复式,物业管不住,反而不管了。我买房那会儿,五楼最便宜;到了这会,五楼已经变成最贵最抢手的了。结婚是一件大事,即使不能买房,那么重新把阁楼装修起来,也会大大改善我们的居住条件。两边家里来人也不怕没地方住,收纳也会有更大的空间,同时也是为我们的婚姻多增添点仪式感。就这样开始了第二次装修。当时我七拼八凑又凑了七八万,老公手上5万,合在一起有了十三万。装修阁楼加添置家居花了七八万,这样房子装修好之后,我们手头上还剩五万元左右的现钱。领完结婚证,我拿到了另一半的房贴9.8万,这样我们小家庭组建时大概有了15万元的现金。结婚办喜酒花了5万多元,基本上和礼金持平。这么多年我送出去的红包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收回来了,当然,也欠下了新的人情债。其实2014年也是失败的一年。算算我和老公手里能拼凑起来的钱,如果不用的话也能达到20多万,当时1万元每平米的房子还是有的,我要是狠狠心叫老公买也是可以付个100平左右房子的首付的。但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贤惠,我没有给他这个压力。这笔账算起来,又亏了一大截。
2015年开始和老公一起攒钱。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我们的工资涨了。我的年收入达到14万左右(包括公积金),老公的也差不多。我的钱用老还房贷、车贷和日常消费,余钱我开始学习理财。老公的钱过一段时间凑个整数就转给我。说是学习理财,其实根本没有学习过,基本靠瞎蒙,主要就是在微信的理财通平台里面购买指数基金。刚开始投的小,赚了一点钱之后就贪心了,把自己省下的钱和老公转给我的钱全部投了下去,结果只跌不涨,我每天都心惊肉跳,却一厢情愿地等着起底反弹,等到年底忍痛割肉的时候已经亏了2万多元!!!
2016年我不再投资理财通,开始转战股票市场。但由于我对股票知之甚少,然后也比较心急,喜欢短线操作,也亏了大约7000元钱。好在我还在其它的理财APP平台里面赚了将近2万元的钱,因此2016年的理财是赚钱的,但也不足以弥补2015年的亏损。2016年,我所在地区的房价大涨,我之前买的那套房子,从9000多元每平方米一下子涨到将近2万,好点的楼盘超过3万。想想只有房子才是保值增值的最好工具,我和老公商量着买了第二套房:在上海市内环的一套老房子,30多平米,180万。为了全额用公积金贷款,我们先是还完了第一套房剩余的11万贷款,然后借了亲戚朋友近30万凑足了三成的首付和税金、手续费,到此,我们再次没有了现金流。借亲友的有些债务不能太久,再加上对现金流的需求,对理财的向往,我向农商银行申请了一笔18万元的鑫易贷,一年期,年利率4.5%。我希望在我们和家人需要看病的时候手头上有钱,在我们准备生baby的时候手头上有钱;我希望能通过合利理财,扣除银行利率后,还能有所盈余。
这就是我到目前为止的省钱史和理财史,一个草根女的奋斗史。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我已经不那么省了,但仍然会追求花钱效益的最大化。十年来,我买了两套房,家庭总资产达到250万,这无疑是值得欣慰的,但是我没有系统地学习理财,错失了很多次机会,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定,导致我目前仍然湮没在广大的草根中。以后的日子,多看书,多学习理财,有句被用烂了的话是真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希望在理财的道路上越来越轻松、越来越顺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