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个人十佳电影
2016年,看过许多陌生的风景,认识很多有趣的朋友,品尝众多优质的电影。唯电影与爱,不可辜负。每天工作之余,还有着看1部片的习惯。某些比较闲的日子则看2-3部片。全年大概看了400多部电影,去电影院或者在家里用投影仪看的皆有。以下十部年度最佳电影,纯属个人喜好,权当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在留言里,说出自己最爱的十部电影 1.《爱乐之城》

年度最佳歌舞片,有希望冲击2017年奥斯卡多个奖项。虽然看过《爱乐之城》的内部放映版,国内正式上映是2017年2月14日,在此不做过多剧透了。以下为点评。
爱乐之城,镜头行云流水,音乐原创动听,舞蹈如梦似幻,叙事节奏适中。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上部作品《爆裂鼓手》,给了人很大惊喜。而此次的《爱乐之城》,可谓返璞归真之作。情节虽然有点老套,却让人感动成狗,近年来最喜欢的电影,好似中了一记回忆杀。看《爱乐之城》,你想起了谁?谁又把你想起?被本片打动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在追逐理想的途中,辜负了良人,也被良人所辜负。
电影场景设置精致优雅,好莱坞经典片场镜头再现,落日的码头,璀璨的银河,如梦似幻。配乐延续了前作《爆裂鼓手》的高质量原创表现,《Another Day Of Sun》,让人瞬间代入洛杉矶的追梦之旅。《City Of Stars》词曲悦耳,与画面相得益彰。
演员表现方面,艾玛·斯通贡献了影后级别的演出,石头姐无论是歌唱,还是舞蹈,都是上乘之选,情绪台词都拿捏的很到位。瑞恩·高斯林则成了绿叶,弹钢琴的样子简直性感到炸裂。两人在《疯狂愚蠢的爱》、《匪帮传奇》之后,再次出演情侣。这次的经典情侣形象,很能代表好莱坞的逐梦人形象。
配角方面,也颇为出彩。多次夺得格莱美奖的音乐人约翰·传奇,这次出演了乐手基思,因为音乐理念与高司令相违背,两人相爱相杀,最终共组乐队,算是本色演出。在《爆裂鼓手》获得奥斯卡最佳配角之后,光头老师西蒙斯这次出演餐厅老板,戏份虽然不多。但光头佬把高司令损的够呛,刻薄形象入木三分。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而放手和成全,有时却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唱着《City Of Stars》的模样,如此美好,眼神里充满对彼此的爱。有些悲伤却足够温暖的故事,触动了多少人的往事,让人欢喜让人心碎。谢谢电影给了我们一场好梦,把所有私密的情感回忆都放在梦里。而醒来,仍然得独自前行。 2.《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李安有中国结、有美国梦,但由于种种现实,都无法彻底落实。但是思乡之情,却终不能免。于是电影很多时候,被他当成了心灵归属,灵魂之乡。用东方的细腻去处理西方的题材,《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也是如此。虽然西方人接受度不高,但是东方人更能理解。 《爵士歌手》做为第一部有声电影,代表电影业从默片时代进入到有声时代。而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大大推动Imax3D技术的发展。多年以来,电影技术已经很久没有大的变革,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首次采用3 D/ 4K/ 120帧技术拍摄而成,堪称又一次电影技术革新。影像很逼真,体验很独特。烟花好像要飞出银幕,炮火纷飞真实度极高。演员脸上的纹理与细微表情,都清晰可见。120帧的观影效果,比24帧好太多。李安此次拍摄在高帧率上的尝试,对于电影工业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重要线索线索是少年成长。虽然每次拍摄的题材不同,但李安在作品中,很喜欢探究少年的成长,电影很多处可见人文情怀,赤子之心。在中国长大,在美国学习,让他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游离在各个文化体系下。优秀的文艺作品没有国境,《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技术以外,也是一部佳片。电影很细腻,但最打动人的,其实是李安的那分悲天悯人之情。 3.《萨利机长》

萨利机长拯救了全飞机的人,却被千夫所指,有种古希腊悲剧英雄的感觉。隐忍克制的情感,被汤姆·汉克斯诠释的很到位。电影改编自纽约哈德逊河迫降事故,不是一般的灾难电影,空难场景并不是电影想要渲染的场面,更多的是讲述美式程序正义和人性的交锋。 在结局已经注定的前提下,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将电影的重点放在英雄被委员会质疑,被相关公司指责等场景上,营造出一种紧张感。而隐忍了大半部的情绪,一直到最后才爆发。 4.《小姐》

第一部分诠释英剧原版情节极度压抑,第二部分情感纠葛渐入佳境,第三部分复仇布局干净利落。除去金瓶梅、章鱼、SM等情色因素,本片也很有看点。东方人的性压抑被朴赞郁表现的淋漓尽致,惊悚片到最后成了爱情片。 爱会伤人,也会让人充满打破这丑恶世界的力量。电影改编自BBC的迷你剧《指匠情挑》,朴赞郁加入了日本占据韩国的大时代背景,并融入了东亚文化的内核。相比原作英国故事,各有千秋,一时瑜亮。 5.《完美陌生人》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完美陌生人》剧本简直玩出花,几句对白都让人看到刀光剑影,贡献了2016年最经典的撕比群戏,来啊,互相伤害!婚姻真是复杂,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流血的厮杀。 故事基本在室内完成,依靠演员的表演和对白推动情节发展,让我不禁想起另外一部神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游戏很有趣,几对夫妻先是恩爱,陷入猜测,相互质疑,接着反目成仇。而最后反常规的开放式结局,也不落入俗套。 6.《疯狂动物城》

小小的动物城里,装着全世界。反种族歧视,男女平权,在《疯狂动物城》里都有体现。作为一部动画片,构建了独立的世界观,有着不亚于真人电影的深度。若能获得2017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实质名归。 电影可看性也很高,和狐狸老司机学撩妹,看闪电卖萌,不但有浪子回头,还有着女性英雄拯救世界的梗。细节部分致敬了《教父》、《罗宾汉》等多部电影。叙事节奏快,但却丝毫不乱,有着清晰的故事主线。画面华丽,观赏性高,细节方面埋了很多彩蛋和暗线,让人回味无穷。 7.《罗曼蒂克消亡史》

纸醉金迷旧上海,战乱纷争大时代。没有一个废镜头,没多一句烂台词。每个镜头,都非常唯美。每个画面,都让人回味无穷。堪称是上海版《教父》,中国版《布达佩斯大饭店》。在《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看到了昆汀的暴力美学,看到了王家卫的文艺优雅。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不是常规线性叙事,而是夹着插叙倒叙。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很丰满。电影中的细节很迷人,里面的人物都有着原型可去考证。在上海呼风唤雨的陆先生,原型人物是青帮大佬杜月笙。电影皇后吴小姐是火遍十里洋场的胡蝶,权势滔天的戴先生是军统局长戴笠。程耳作品里的音乐品味很不错,梅林茂与郭思达在电影里面的配乐则恰到好处,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影像和音乐相辅相成,有时候画面没有表达的东西,音乐可以表达出来。两者相互刺激,一加一大于二,最终完成了升华。 程耳的这部作品极具个人风格,将众多元素融合成了一个成熟的作品。暴力和杀戮,情感与色欲,忠诚和背叛,责任与欺骗。荣耀和衰败,恩情与仇恨。相处和离别,偷生与死亡。黑帮大哥和交际花,电影皇后与渣男老公,日本间谍和中国主妇,交际花与男明星,黑帮大哥和电影皇后,属于他们的罗曼蒂克都消亡了。电影中唯一没有消亡的童子鸡与妓女,在小说版中也消亡了。让人想起了《红楼梦》,也让人想起了《了不起的盖茨比》。 8.《血战钢锯岭》

电影场景均采用实景拍摄,太平洋战场被还原的很真实。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本片有着梅尔·吉布森导演一贯的风格,将气势蓬勃的战争戏,以及细腻动人的亲情戏,爱情戏,结合的很到位。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反战题材,更为动人。 男主表面软弱,实则比谁都勇敢,救了75位伤员那段,感觉出场自带勇敢的心BGM。积蓄了大半部电影的情绪,在这个瞬间得到爆发。梅尔·吉布森导演虽然作品不多,但部部都很有特点。《血战钢锯岭》作为一部反战片,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风格截然不同,各有千秋。 9.《隧道》

韩国电影最近几年发展迅猛,学习了香港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长,加上独立的电影审查制度,形成独特的韩国电影风格。《隧道》这个电影,有着东亚文化的内核,以及媲美好莱坞电影的精美制作。就电影技法而论,比今年的《釜山行》,要成熟一些。 作为一部灾难片,情节紧凑,却又不失幽默。还嘲讽了韩国政府的低效救援工作,揭露了社会的丑闻。后半部分,关于人性的探究,更是入木三分,河正宇始终演技在线。金成勋导演在《走到尽头》之后,贡献又一部佳作。 10.《路边野餐》

充满诗意的台词,充满诗意的电影,导演毕赣受侯孝贤导演影响颇深,片中很多镜头有《南国再见,南国》的味道。但整体风格更像泰国独立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充满了新魔幻主义的色彩。 用充满诗意的叙事方式,罕见的超长镜头,讲述一个魔幻现实主义故事。电影铺垫很多,埋下各种伏笔,很多细节都关系着后续情节的发展。凯里代表了现实,荡麦代表了魔幻。男主角陈升乘着绿皮火车,从现实迈向魔幻,与记忆和时间对话,去找寻记忆中的故人。陈升在寻找侄子的过程中,进入了非线性的时间空间,遇到了去世的爱人,长大后的侄子,场景如梦似幻。42分钟的超现实场景长镜头,连接起过去、现在和未来,模糊了现实和梦境的区别,浪漫诗意的电影语言,有几分《追忆似水年华》的感觉。那盒带给老医生情人的歌曲磁带,象征着过去的岁月。出现数次的钟表和手表元素,则预示着时间的变幻。 毕赣通过电影来表达自己对于凯里的情感羁绊,对于时间的乡愁,以及独特的生活感受。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描写离别之情,抒发忧伤的蓝调,更像一首迷幻摇滚乐,探讨回忆与时间这一永恒主题。 ——————————————————— 个人微信公众号:cmf2015 ,也许有点逗,还有点贫嘴。聊聊影视,写写故事,讲讲话剧,动漫游戏,不定期送电影周边。文艺有趣可兼得,酒逢知己么么哒。欢迎同好来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