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
双十二购物节的时候买了一套魔兽官方小说,送了一本今年魔兽电影同名小说,晚上熬夜看完了,时隔半年这部小说给了我另一种思考,关于食物的态度有了些变化。
在《魔兽世界:杜隆坦》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剧情,杜隆坦杀死了作为食物的裂蹄牛,做了这样一番祷告:裂蹄牛之灵,我,杜隆坦,加拉德之子,杜高什之孙,感谢你献出生命。你的肉将帮助我的族人度过严冬。你的皮和毛将为我们带来温暖。我们深深感激你。
在小说中兽人的萨满让族人相信万物皆有灵,水之灵、火之灵、大地之灵、空气之灵和生命之灵,使它们让生命得以延续,这种看待世界的看法让我深深的感到触动。
我其实并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某种独立意识的神明在操控这个世界,我更相信是某种法则或者是规律在支配这个世界,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我赖以生存的一切是由某个神明在支配。
我相信的是父母用他们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来为我提供富足的物质生存条件。当然也可能是我并没有真正的同大地、植物和水打过交道,并不清楚谷物生长的艰辛,无法理解自古以来农民对老天的敬畏。
虽然自己生活在河南这个农业大省,但是自己并没有在农村度过太多时光,没有在农忙时回家帮过忙,因为家里人都已经不再种地了,基本上都包给亲戚了。
对生活艰辛的几点认识还是来自小学时的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城市中生活的小孩,看到的食物基本上都是半成品面粉,很少接触过小麦,这不仅让我想起了那个“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从某种角度看我和晋惠帝没什么不同都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并不了解生活的艰辛。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是我在初中食堂看到的。直到今天我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感觉,仿佛是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劈在心田一般,瞬间又狂风大作下起了瓢泼大雨,一瞬间整个心都被填满了。
看了一遍就背了下来,好像曾经印刻在脑中的一样,自那以后每每吃饭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到这句话,在吃饭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每一粒米都尽可能的吃掉。
有的朋友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在盘子或是在碗里面剩那么一点饭菜,其实明明是可以吃干净的,跟他们聊天的时候无意间问道这个事情时,大多都是觉得把食物吃光像是没见过世面没吃过饭一样,跟上辈子没吃饱过饭一样,像是个大老粗。
听到这种回答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有点痛心,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的美德,什么时候竟然被这种没有任何道理的虚荣所打败,要是因为饭量小吃不完到还情有可原,但这种廉价的自尊是我实在不敢苟同的。
讲到这里其实也该自责,因为小时候跟大人出去吃饭的时候,吃饱以后大人们在聊天,自己也跟弟弟妹妹们玩弄食物,泡在水里或者用筷子或者勺子肉一块一块地切开,不为了什么就是单纯的为了玩儿玩。
出门在外难免在外面饭馆吃饭,我本人其实一直在尽量控制自己的饮食,但是当饭菜端上桌的时候,我从来都不会让自己筷子停下来,我觉得这是我对食物最起码的尊重,我害怕浪费。
跟父母一起吃饭的时候,偶尔还能打包,但跟朋友或是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张嘴,毕竟不是每一次都是自己付账,而且确实不太合适,所以在外吃饭总是吃多。
也许会让人感觉有点病态,怎么会对食物有这么深的执念呢?难道不知道多吃下去一块肉,要花多大的功夫才能减下去么?其实心里很明白,所以自己在外面一个人报饭的时候尽量要小份的。
《赞美诗》中短歌第40首 “ 谢饭歌”这样写道:我们会食同心感谢,一粥一饭来处不易,上帝恩赐同胞汗血,欢喜领受为人服役。
我本人并不信仰上帝,但是我喜欢这个仪式,它让我们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食物,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
我渐渐明白我们不是货币关系,我们是协作关系,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要生活在一起是为了抵抗来自喜怒无常的自然环境,对雾霾的束手无策从某种角度上证实了我们从未将自然真正征服这一残酷现实。
我们是苦苦在生死边缘挣扎的野兽,
我们的生命接受着自然之神的鞭挞,
当大地滋养了生命,你我应心存感激,
不是感谢神灵,而是欣然接受上天赐予的一切。
段子:真正的吃货大概说的是我这种人吧,看见面包车都要咽口水(看到老婆饼就想解裤腰带!)。面包车:你他喵的上了我,还想吃掉我!
在《魔兽世界:杜隆坦》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剧情,杜隆坦杀死了作为食物的裂蹄牛,做了这样一番祷告:裂蹄牛之灵,我,杜隆坦,加拉德之子,杜高什之孙,感谢你献出生命。你的肉将帮助我的族人度过严冬。你的皮和毛将为我们带来温暖。我们深深感激你。
在小说中兽人的萨满让族人相信万物皆有灵,水之灵、火之灵、大地之灵、空气之灵和生命之灵,使它们让生命得以延续,这种看待世界的看法让我深深的感到触动。
我其实并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某种独立意识的神明在操控这个世界,我更相信是某种法则或者是规律在支配这个世界,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我赖以生存的一切是由某个神明在支配。
我相信的是父母用他们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来为我提供富足的物质生存条件。当然也可能是我并没有真正的同大地、植物和水打过交道,并不清楚谷物生长的艰辛,无法理解自古以来农民对老天的敬畏。
虽然自己生活在河南这个农业大省,但是自己并没有在农村度过太多时光,没有在农忙时回家帮过忙,因为家里人都已经不再种地了,基本上都包给亲戚了。
对生活艰辛的几点认识还是来自小学时的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城市中生活的小孩,看到的食物基本上都是半成品面粉,很少接触过小麦,这不仅让我想起了那个“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从某种角度看我和晋惠帝没什么不同都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并不了解生活的艰辛。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是我在初中食堂看到的。直到今天我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感觉,仿佛是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劈在心田一般,瞬间又狂风大作下起了瓢泼大雨,一瞬间整个心都被填满了。
看了一遍就背了下来,好像曾经印刻在脑中的一样,自那以后每每吃饭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到这句话,在吃饭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每一粒米都尽可能的吃掉。
有的朋友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在盘子或是在碗里面剩那么一点饭菜,其实明明是可以吃干净的,跟他们聊天的时候无意间问道这个事情时,大多都是觉得把食物吃光像是没见过世面没吃过饭一样,跟上辈子没吃饱过饭一样,像是个大老粗。
听到这种回答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有点痛心,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的美德,什么时候竟然被这种没有任何道理的虚荣所打败,要是因为饭量小吃不完到还情有可原,但这种廉价的自尊是我实在不敢苟同的。
讲到这里其实也该自责,因为小时候跟大人出去吃饭的时候,吃饱以后大人们在聊天,自己也跟弟弟妹妹们玩弄食物,泡在水里或者用筷子或者勺子肉一块一块地切开,不为了什么就是单纯的为了玩儿玩。
出门在外难免在外面饭馆吃饭,我本人其实一直在尽量控制自己的饮食,但是当饭菜端上桌的时候,我从来都不会让自己筷子停下来,我觉得这是我对食物最起码的尊重,我害怕浪费。
跟父母一起吃饭的时候,偶尔还能打包,但跟朋友或是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张嘴,毕竟不是每一次都是自己付账,而且确实不太合适,所以在外吃饭总是吃多。
也许会让人感觉有点病态,怎么会对食物有这么深的执念呢?难道不知道多吃下去一块肉,要花多大的功夫才能减下去么?其实心里很明白,所以自己在外面一个人报饭的时候尽量要小份的。
《赞美诗》中短歌第40首 “ 谢饭歌”这样写道:我们会食同心感谢,一粥一饭来处不易,上帝恩赐同胞汗血,欢喜领受为人服役。
我本人并不信仰上帝,但是我喜欢这个仪式,它让我们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食物,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
我渐渐明白我们不是货币关系,我们是协作关系,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要生活在一起是为了抵抗来自喜怒无常的自然环境,对雾霾的束手无策从某种角度上证实了我们从未将自然真正征服这一残酷现实。
我们是苦苦在生死边缘挣扎的野兽,
我们的生命接受着自然之神的鞭挞,
当大地滋养了生命,你我应心存感激,
不是感谢神灵,而是欣然接受上天赐予的一切。
段子:真正的吃货大概说的是我这种人吧,看见面包车都要咽口水(看到老婆饼就想解裤腰带!)。面包车:你他喵的上了我,还想吃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