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过的最有趣的梦
查看话题 >梦中的自我保护机制
【water的梦析】 2016.12.29
一条陌生的巷子,其实有一个车道宽,但是很冷清,所以更像小巷子。我在一家陌生的店里吃饭,老板是熟识的人,高中经常在他家饭店吃。但跟他俩口子并不亲近,而且这么多年没见,相当于生疏,我都不确定他是否记得我。我只吃饭并不说话。
吃完就赶着就去大学学校。到了宿舍,但有点点像高中宿舍布局,里面的人都是高中同学。我还迟疑了会,记不得这些人到底是大学同学还是高中同学。
跟他们也不是很熟了,所以我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整理我的东西。而且好像马上就要开学上课,这种紧迫的感觉让我不爽,只想公事公办的干掉手上的事,不想做其他有的没的。
我看到旁边床上的小个(彭宇Y)正在摊被子,我突然想起,来的时候手里提的四个袋子都忘记拿,落在那家店里了。
分析了下,觉得那店的老板人应该挺憨厚老实,但也说不准会出什么乱子,我也不能说我有多了解他,或者其他客人。总之,我还是得去拿,不然床上什么都没有我睡都睡不了。
哎,想想就觉得麻烦。从这里走到那店还得至少20分钟,好麻烦好麻烦。丢了东西,犯了错,也好麻烦。
这特么是个梦吧,不然我怎么会做这种丢三落四的事。
干脆醒了吧,我实在不想从这又走回去,还要走回来。
然后。。。我就醒了。
真的醒了。
觉得轻松了很多,知道自己没丢东西。
过了几分钟又睡着了。
结果,还是在那个巷子场景里。
我心满意足的找到了我的袋子。为了感谢老板,我决定 把里头一些(没用的)东西送给他。于是我送了一只玩具小熊,觉得他儿子大概会喜欢。然后又翻了下,找到了双小女孩的穿的又像凉鞋又像皮鞋的鞋子。(现实里是有的,只是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它的类型)。
东西都已经到他手上了,我突然想到,妈的不行啊,这鞋子不就是他多年前送给我的么,我现在又送回去给他,一说明我对他送的礼物不上心,二是说明我把二手的礼物给了他。不管哪个角度分析,都显得我很傻逼人渣。
我实在觉得过意不去,但木已成舟,我只希望他过了这么多年已经记不得了。
从他的反应来看,他好像的确有点懵。
我收回那双鞋子,看了下,发现鞋底像是被太阳曝晒了好多年,融化得变了形,还又黑又脏。不知道是不是我保管不当造成的。
解析:
1. 这条萧条的街我在现实里去过一两次,有一种特别的不现实感,出现在我的梦里到不难解释。而且因为对细节没有记忆,所以在创作梦的时候,其实只有一种“不现实”感,但整条街都是暗淡而光滑的。
2. 在梦里丢东西的次数不少不多,在现实里我对这方面可能比较注意,所以会有一定精神压力,折射到梦里发现东西丢了,并不奇怪。
3. 很有意思的一点现象是,我用醒来的策略逃避丢东西给我带来的压力和不悦。这种情况以前也有过几次,直到今天我才能想到一个比较好的解释,明明不是噩梦,压力和刺激并没有那么强,为什么我能那么迅速的醒来?
4. 我在前面的梦里说过,关于自我保护机制。一种利用剧情间隙稍微修正环境设定,一种是增强自己,还有一种强夺身份,这三种的共同点:都有一定程度的“理性”参与控制。现在要再加一种,“理性清醒”,与之并列的是被动的“刺激清醒”,如噩梦。
5. 我在《床梦》里提到过。在梦里,理性的表意识和随性的潜意识维持合适比例时,人可以保持在“清醒梦”的状态,任意一种元素超过一个阈值后,便会崩坏。潜意识超出,便回来普通梦境,表意识超出,即“清醒”。
6. 所以为什么我能在没有受到强刺激的情况下清醒呢?因为思考造成的“理性超载”。 这个梦里,我并不是有意识的这么做,而是习惯性的,因为丢了东西,我会想怎么解决,这个过程中,我的思维完全集中在需要逻辑推理的表意识上,剧情已经被我忽略了,当我如此过度的逻辑分析,我已经知道我梦里,而且表意识已经超出阈值。于是一拍即合,我醒了。
7. 更让我惊艳的是,我居然在醒了之后,还延续了上一段剧情,完成了我的心愿。所以,抛开我“清醒”的这个现实因素来看,整个的战略其实还是“自我保护机制”里篡改剧情这一套。
自我保护机制:
1. 篡改细节。如:湍流的水上突然出现了桥。
2. 增强自我。如:会飞,会弹跳,或其他超能力。
3. 强夺身份。如:由被追杀者变成追杀者
4. 刺激清醒(被动)。如:噩梦(我倒是比较少被吓醒)
5. 主动清醒。如上
6. 转移剧情。如:在有压力(悲伤,惊吓等)梦里,有意识的跳过这一段故事性
7. 主动觉醒。把本来在逆境中的梦,转变为清醒梦(没经历过,或忘了)
除了刺激清醒是被动技能,基本没有理性参与,其他的都需要理性参与。 参与程度的比例由高到低大概是: 7>5>3=2>1=6>4
我觉得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基本不可能在梦里进行训练。唯一只能在现实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Inception和Rick and Morty第二集里的保护机制完全有理论基础。但恐怕真要做到那种程度,梦中人早就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