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台湾|微醺埔里
![]() |
埔里位于台湾地理中心,行政区划上属于南投县。也许对大陆人来说埔里这个地方并不出名,但这里却吸引了很多台湾当地的能人异士,除了艺术家们被这里的好山好水吸引而来,也有很多灵修之士被这里的“强烈磁场”所引领聚集在此。至于我,则是被酒香牵着鼻子带到了这里。所以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的私家景点,不喜酒的可以直接去阿里山、日月潭了。
桃园至埔里,先乘台铁由中坜到南投,再由南投乘长途客运至埔里,到达预定的民宿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好在民宿老板提前已经把详细的路线发了过来,好贴心,连门口的寿司摊都说到了。说实话,那家民宿的确不太好找,一个巨大的卷帘门,进去之后啥都没有,黑着灯,墙边停着几辆单车,跟个仓库似的。但虽然门面不起眼,房间却一点不含糊。顺着“仓库”角落的楼梯爬到二楼,别有洞天啊!整个房间都是台湾当地的桧木建成的日式榻榻米间,由于台湾现在已经不允许砍伐桧木建房了,所以这样的房间是相当难得的。
![]() |
![]() |
一推开门就惊艳到了有没有!淳朴典雅的日式家具,整洁的被褥,一应俱全的设施,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桧木香,太完美了!而且老板和老板娘也特别热情,可以说是过度热情了,对大陆初到台湾的旅行者来说肯定会不习惯,用黄老师的话来说,“大陆人戒备心太重”。怎么可能不呢?你们都懂的。
老板黄老师是当地一家中学的老师,我到达的时候他正带着两个四川来旅游的姑娘去山上看萤火虫,老板娘则在家等我。跟民宿老板进山?虽然来台湾之前听说了好多关于台湾人热情友好的话,但听老板娘这么说的时候心里还是小小颤了一下,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跟台湾当地人打交道,之前几天都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shopping状态。当时的我心里不住打鼓,如果我早来一小时,那我会跟他们一起进山看萤火虫吗?真的不好说,我从小的安全教育不是这样的啊~此时的我还在为那两个四川姑娘的大胆感叹,完全不会想到短短几天后我会做出比她们更大胆的事。不过对于仍对台湾社交法则处于蒙昧状态的我来说,当时着实是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有点遗憾,毕竟我印象中最后一次看到萤火虫应该还是学龄前了,估计现在95后的小孩都没见过吧。盗张黄老师的图给你们感受下童年。
![]() |
第二天一早,顶着灼热的太阳,开启暴走模式。我之前说过台湾的公车要半小时一班吗,我说过有些车要一小时一班吗?所以与其晒着太阳等车还不如靠自己的双腿趟出一条路,在杭州时常年抽风满城走锻炼出的强健双腿终于派上用场了!而且对于旅行来说,城市徒步应该算是了解当地生活最简洁有效的办法了,所以,一举多得。
![]() |
埔里街头的红香蕉,第一次见 |
步行在埔里街头,沿街店铺都还没开门,只有勤劳的小商贩推着小板车在路边贩卖水果。镇长的照片随处可见,硕大的招牌上是镇长热情的笑脸,旁边配上什么“埔里欢迎您”之类的标语,看上去特别搞笑,却也显得亲近,镇长的电话就印在照片上,好像只要需要随时都能找到他,有那么一瞬间我真想给他打个电话看看会发生什么,说不定给我派个私车呢。
步行大概半小时,到达埔里酒厂。酒厂建于日大正6年,当时的地方仕绅组织了埔里第一个民间酒厂,成立 “埔里制酒株式会社” 。1922年日本将其收归公有改名 “埔里酒工厂”。 1945年成立 “台湾省专卖局” ,后改隶为 “台湾省专卖局酒业公司台中酒厂埔里分厂” 。1947年改制为 “台湾省烟酒公卖局 ” ,并研发生产芬芳酒、白露酒等特色酒品。1957年改名 “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埔里酒厂” 迄今,研发生产介寿酒、陈绍、状元烧、状元红等特色酒品。1996年埔里爱兰白酒欢喜上市,成立台湾首座 “酒文物馆” 。现在的酒厂主要作观光之用了,一楼大厅售卖各种当地名酒及米酒冰棒、酒酿蛋等衍生品,而且基本所有酒品都可以试喝,厚着脸皮足可以把酒虫喂饱(温馨提示:这里的酒虽多为黄酒、清酒,但酒精度数一点不低,试喝的时候悠着点,一饮而尽很容易把自己闷倒。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二楼展厅详细讲解了台湾的酒文化及制酒工艺演变,有模拟酒窖。平心而论,这里甚至算不上什么景点,更像是展销会,家里置办些酒品什么的来这里会比较合适。
![]() |
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
酒足饭饱,回程转往下一站。本打算速战速决,结果在酒坛子里泡了太长时间。预留出前往下一站的路程,竟几乎没有时间去日月潭了。估计应该没有第二个大陆客会抛下日月潭而跑去一个乡村酒厂吧,怪不得我只能自己玩。。。
预告:下一站,台南。入住“鬼楼”,半夜遇地震。刺激的嘞!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