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思考一点点
想要记录下来自己每天的一点思考,哪怕只是一句话也好。
如果说,在此刻,2016年12月31日,我想给自己一个Wishlist的话,放在第一位的,我想,应该可以说是写作。
说到写作,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但不管它有多大,多读多想多写是必须的。我读的还不算少,想的更不算少,写却是极少的。
为什么要写?这已经不存在太多的疑问了,这是个全民都在写的时代,有太多人为了写或为了钱或为了乐趣而写。那我呢?
我想了又想,觉得写作倒称不上,“记录”对我来说更重要。
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自己的思考纠结,记录好玩的事情或人,记录自己经历的酸甜苦辣,记录自己短暂的如萤火般的人生。
朋友说,你的公众号只有几个人看,你写了阅读量就那么点,言下之意,没什么人在乎你的想法,写点东西有什么必要呢?
记录是为了厘清思路、更畅快地活着。
即使只有我自己看,我也乐意。
适时的反省很重要。年纪越大工作资历越深,总被别人提醒着要去做调整的机会越来越少,时不时地自我反省,可以帮助自己跳出固有思维方式,不断地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沟通方式、解决方案。通过记录,就像戴上了不同光感的眼镜,记录下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利用时间差,从不同的维度来剖析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等待下一次的新尝试。如果是记录下的是错误的话,就更好了,总是回头看看犯过的错误,分析下错误的原因,想想下次再次遇到的时候会怎么处理。
我要爆炸啦!想的太多、太零碎,太多垃圾信息在大脑里。我们的大脑,需要不断优化和升级,做信息分类和垃圾信息倾倒。只有写下来,才算想得透彻。
有个说法:画家只有把一个人真正的画下来,才能算是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外貌。比如,现在让你想一个好朋友的样子,你能大致想出他的长相,但要你立刻画出他来:他的眉毛到底是什么形状,眼睛是否是双眼皮,嘴巴是什么样子……是不是有些难度了呢?
我们的思考同样如此。如果不把它记录下来,你很难说,你真的已经全面了解了一件事。每件事,每个角度看到的都不一样。或许,现在困扰你的,在将来的你看来,不值一提。
当下的结果是由过去的思维模式和过去的心境决定的。对于未来的我来说,现在就是未来的过去。我在此刻的思考,是为了未来的我。此刻激起的波澜,会化作未来的龙卷风,席卷我的人生。
这个道理,大家都不陌生。但立刻给我自己提了个醒:现在的工作,和儿童教育相关,这不乏和家长孩子打交道的各种场合,如何保持时刻的客观性非常重要。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刻,看到的事情说出来的话都可能会带着一些负能量,如果在这个时刻,不给自己提个醒,在沟通中无法给予更充分全面的说明,无意识中可能产生的伤害指数,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积极性,还会影响爸爸妈妈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甚至是一整个家庭的关系。
如何更为客观地给予反馈,这是一个教育者需要不断学习的修为。
如何客观地传递信息,这也是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需不断学习的地方。
Always on my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