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6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编一张文字流量表,写一版年读书报告
文字流入
与其说是年度读书报告,不如说是12月读书报告。由于自己工作的周期性:一、二季度传统忙季与接踵而来的中报、净资产报告、尽职调查报告,三季度的备考与十一月等待考试结果的失眠焦虑,本年度“正经”读书时间也就是12月。排除专业性与语言类书籍,本年读“闲书”十九本,其中历史类四本、文学小说类十本、政经类四本、美学建筑类一本。推荐或值得一说的列示如下:
(一)历史类:魏晋南北朝系列
本年通过魏晋南北朝历史,对魏晋南北朝史了解个大概,并能形成思辨及结论。阅读次序为《一本书读懂魏晋南北朝》、《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十二讲》,三本由浅入深。魏晋南北朝历史我是推荐的,看点在以下三条:
(1)故事性
魏晋南北朝历史的阅读体验与观看WWE、《冰与火之歌》、《霹雳布袋戏》以及中国股市相似:即乱世大背景下两三个大阵营为主线,各种小支线穿插,并夹杂经典CP。随着故事的展开,各种前几集吊炸天的人物逐渐破格,故事收线,新人物继续“初出茅庐天下无敌,再战三年寸步难行。”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公元291年八王之乱到公元589年陈朝灭亡,故事跨度300年之久。阅读时会发现真实的历史有时候相较艺术加工更为吊诡和荒诞。
(2)思辨点
对于我,魏晋南北朝历史犹如未开垦的处(水产)女地,带来的阅读享受与大学读布匿战争与罗马内战史相仿。由于不熟悉故事,只知道个大概,没有被剧透。(只知道淝水之战和宋齐梁陈的水平)我会在阅读过程中放下书本,思辨如果自己是其中的历史人物,究竟会如何抉择。并猜测故事后来的发展。
这种思辨,在阅读《魏晋南北朝十二讲》后更甚。比如八王之乱是谁的锅,是司马炎目光放在未来增长点(司马遹)而忽视了现时的现金流负担(司马衷)、是贾南风丑人多作怪、还是溯及东汉的异民(水产)族难(水产)民问题。比如淝水之战的胜负点:苻坚的人海战术导致踩踏、恒谢两世家的和解、还是降将朱序的“北府兵一波优势很大,我看大秦药丸呐”。再延伸到苻坚的人海战术,苻坚为什么不选择江夏和合肥两路包抄,这也是个问题了。
这些问题拉一个历史同好一起入“东晋坑”便能讨论一下午了。
(3)重口味
有人对我说:“如果你穿越回去,应该想做个文人,为盛世开太平吧。”我说:“谁要穿回去做文人啊,我想穿越到南朝,做个小昏君,干各种随心所欲的事。过个两三年然后被手下军阀灌毒酒。这生活还不是美滋滋的。”
《冰与火之歌》只有一个“乔弗里大帝”,而南朝却有无数个熊孩子皇帝,他们与北方著名抖S王恺、石虎、高洋交相辉映,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我国的重(水产)口味史,为读者带来了宛如亲临的感官享受。
(二)政经类:《太祖选集:第五卷》、《乱世华尔街》
我安利过好多人《太祖选集:第五卷》,多数人一笑置之。不厌其烦推荐的理由为:要评判一个历史人物,阅读其作品是了解其思路及行为的最直观方式。第二点是,该选集行文逻辑清晰,对撰写报告和沟通邮件有极大补益。第三点,“第五卷”自带屠(水产)龙术。第四点,书中毛把邓批判一番说他对于建机场的事情胡搞毛搞不负泽任,这些话也是值得玩味的。《太祖选集》前四卷预计2017年阅读。
本年投资类书籍的阅读数量有所下降,因为觉得经典的投资类书籍也就那三十本,13年投资类书籍的阅读高峰过后,此类书籍的阅读“边际”并不会递增。有空多看看年报和研报吧。这里要说《乱世华尔街》,这是一个债券经纪(还是股票经纪)讲述的次贷危机故事。故事具有趣味性,经纪逻辑浅显易懂,运用各种趣味比喻,值得一看。
顺带一提《期货大作手回忆录》,是已故期货高手逍遥刘强的作品。故事开头是一个类似《大时代》的“结局剧透式”倒叙方式:开头写大学同寝室四个做期货的一个进了秦(水产)城、一个埋在八宝山、一个外(水产)逃美国、只有他在大理实现了财务自由。这种自带悲怆的宏大叙事颇具史诗色彩,且有让读者继续阅读的欲望。这是一种很值得借鉴的手法。然而《期货大作手回忆录》之后的故事笔力不逮,而且断更了,因为作者15年夏季自杀了。
刘强的微博断更一年后。刘强的母亲流着泪播放着刘强与客户的语音,为了3万块的私募管理费争执的故事。一直把私募作为憧憬的职业,知道3万块管理费的故事后,我听了好几遍MCR的《disenchanted》。
(三)美学建筑类:《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
李乾朗作品,此人更有名的是微博上广为流传的中国古建筑剖面图系列。《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是我在台湾出差时淘到,内地尚无出版。如果去台湾旅游,不妨带一本回来,原谅我说这么轻飘飘的话,因为这本书——真的超好看。
书中分为清政府时期建筑、日据时期建筑、原住民建筑三大块。并从建筑的风格、式样、廊柱的类型、榫卯的拆分、泥瓦的选取,由宏观到微观一一说明。内容浅显易懂,看完成为“键盘/嘴炮建筑师”压力不大。书中对于巴洛克式、维多利亚式、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等西方建筑形式作出解释和辨析,用来观摩外滩的建筑风格同样适用。
书中内容的采集是作者通过采访民间老一辈工匠形成的。作者在书中专门列出采访的工匠照片,以及他们修缮的建筑一览,确实充满诚意。
(四)文学小说类:《呼啸山庄》与《包法利夫人》
夏洛特勃朗特与艾米丽勃朗特真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姐姐写《简爱》这种第一人称叙事充满独立与向上的作品。妹妹却写出《呼啸山庄》这一部阴郁、“粗野”的爱情复仇剧。以前看《哥特作品选》,前言说《呼啸山庄》广义上也符合哥特的要素:阴冷的宅子、神经质的房东、广袤空间下稀少的人物以及压抑而变(水产)态的故事。
《包法利夫人》则是一部“文艺女青年幻灭剧”,一个人不想到提升自己,却总希望享受更上一层的生活,注定是要杯具的。又或者包法利不带他夫人参加上流的聚会,就像《NANA》里,如果娜娜不安排奈奈和巧见面。使民无欲、使民无知,是否从根本上杜绝一切的发生呢?
跟着Q3的“阅读热点”,看了《北京折叠》,看完没摔书的原因系这部小几万字的小说并没有占太多的阅读时间。作者通过“空间分层”这个科幻假设来说明社会分层这个现实问题。然而排除三个空间的设定,整个故事还是成立的,这也是此书被诟病的地方。如果就科幻小说来说,应该是不合格的吧,仅从小说的角度来说,或许打分还能高一点。
文字流出
本年完成了一部自传、两部小说以及小散文若干,合计八万字左右的文字输出。由于自身水平退步、文字处理能力尚不成熟且没有自信,不会选择在公开的平台披露。
我喜欢园林建筑,一到春节就喜欢去苏州对着一草一石发呆,于是便写了《独立探园报告》系列。等17年春天,写出五六篇“探园报告”后,连同16年的文章一起发出。我觉得这个系列应该挺有趣的。
以上。
与其说是年度读书报告,不如说是12月读书报告。由于自己工作的周期性:一、二季度传统忙季与接踵而来的中报、净资产报告、尽职调查报告,三季度的备考与十一月等待考试结果的失眠焦虑,本年度“正经”读书时间也就是12月。排除专业性与语言类书籍,本年读“闲书”十九本,其中历史类四本、文学小说类十本、政经类四本、美学建筑类一本。推荐或值得一说的列示如下:
(一)历史类:魏晋南北朝系列
本年通过魏晋南北朝历史,对魏晋南北朝史了解个大概,并能形成思辨及结论。阅读次序为《一本书读懂魏晋南北朝》、《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十二讲》,三本由浅入深。魏晋南北朝历史我是推荐的,看点在以下三条:
(1)故事性
魏晋南北朝历史的阅读体验与观看WWE、《冰与火之歌》、《霹雳布袋戏》以及中国股市相似:即乱世大背景下两三个大阵营为主线,各种小支线穿插,并夹杂经典CP。随着故事的展开,各种前几集吊炸天的人物逐渐破格,故事收线,新人物继续“初出茅庐天下无敌,再战三年寸步难行。”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公元291年八王之乱到公元589年陈朝灭亡,故事跨度300年之久。阅读时会发现真实的历史有时候相较艺术加工更为吊诡和荒诞。
(2)思辨点
对于我,魏晋南北朝历史犹如未开垦的处(水产)女地,带来的阅读享受与大学读布匿战争与罗马内战史相仿。由于不熟悉故事,只知道个大概,没有被剧透。(只知道淝水之战和宋齐梁陈的水平)我会在阅读过程中放下书本,思辨如果自己是其中的历史人物,究竟会如何抉择。并猜测故事后来的发展。
这种思辨,在阅读《魏晋南北朝十二讲》后更甚。比如八王之乱是谁的锅,是司马炎目光放在未来增长点(司马遹)而忽视了现时的现金流负担(司马衷)、是贾南风丑人多作怪、还是溯及东汉的异民(水产)族难(水产)民问题。比如淝水之战的胜负点:苻坚的人海战术导致踩踏、恒谢两世家的和解、还是降将朱序的“北府兵一波优势很大,我看大秦药丸呐”。再延伸到苻坚的人海战术,苻坚为什么不选择江夏和合肥两路包抄,这也是个问题了。
这些问题拉一个历史同好一起入“东晋坑”便能讨论一下午了。
(3)重口味
有人对我说:“如果你穿越回去,应该想做个文人,为盛世开太平吧。”我说:“谁要穿回去做文人啊,我想穿越到南朝,做个小昏君,干各种随心所欲的事。过个两三年然后被手下军阀灌毒酒。这生活还不是美滋滋的。”
《冰与火之歌》只有一个“乔弗里大帝”,而南朝却有无数个熊孩子皇帝,他们与北方著名抖S王恺、石虎、高洋交相辉映,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我国的重(水产)口味史,为读者带来了宛如亲临的感官享受。
(二)政经类:《太祖选集:第五卷》、《乱世华尔街》
我安利过好多人《太祖选集:第五卷》,多数人一笑置之。不厌其烦推荐的理由为:要评判一个历史人物,阅读其作品是了解其思路及行为的最直观方式。第二点是,该选集行文逻辑清晰,对撰写报告和沟通邮件有极大补益。第三点,“第五卷”自带屠(水产)龙术。第四点,书中毛把邓批判一番说他对于建机场的事情胡搞毛搞不负泽任,这些话也是值得玩味的。《太祖选集》前四卷预计2017年阅读。
本年投资类书籍的阅读数量有所下降,因为觉得经典的投资类书籍也就那三十本,13年投资类书籍的阅读高峰过后,此类书籍的阅读“边际”并不会递增。有空多看看年报和研报吧。这里要说《乱世华尔街》,这是一个债券经纪(还是股票经纪)讲述的次贷危机故事。故事具有趣味性,经纪逻辑浅显易懂,运用各种趣味比喻,值得一看。
顺带一提《期货大作手回忆录》,是已故期货高手逍遥刘强的作品。故事开头是一个类似《大时代》的“结局剧透式”倒叙方式:开头写大学同寝室四个做期货的一个进了秦(水产)城、一个埋在八宝山、一个外(水产)逃美国、只有他在大理实现了财务自由。这种自带悲怆的宏大叙事颇具史诗色彩,且有让读者继续阅读的欲望。这是一种很值得借鉴的手法。然而《期货大作手回忆录》之后的故事笔力不逮,而且断更了,因为作者15年夏季自杀了。
刘强的微博断更一年后。刘强的母亲流着泪播放着刘强与客户的语音,为了3万块的私募管理费争执的故事。一直把私募作为憧憬的职业,知道3万块管理费的故事后,我听了好几遍MCR的《disenchanted》。
(三)美学建筑类:《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
李乾朗作品,此人更有名的是微博上广为流传的中国古建筑剖面图系列。《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是我在台湾出差时淘到,内地尚无出版。如果去台湾旅游,不妨带一本回来,原谅我说这么轻飘飘的话,因为这本书——真的超好看。
书中分为清政府时期建筑、日据时期建筑、原住民建筑三大块。并从建筑的风格、式样、廊柱的类型、榫卯的拆分、泥瓦的选取,由宏观到微观一一说明。内容浅显易懂,看完成为“键盘/嘴炮建筑师”压力不大。书中对于巴洛克式、维多利亚式、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等西方建筑形式作出解释和辨析,用来观摩外滩的建筑风格同样适用。
书中内容的采集是作者通过采访民间老一辈工匠形成的。作者在书中专门列出采访的工匠照片,以及他们修缮的建筑一览,确实充满诚意。
(四)文学小说类:《呼啸山庄》与《包法利夫人》
夏洛特勃朗特与艾米丽勃朗特真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姐姐写《简爱》这种第一人称叙事充满独立与向上的作品。妹妹却写出《呼啸山庄》这一部阴郁、“粗野”的爱情复仇剧。以前看《哥特作品选》,前言说《呼啸山庄》广义上也符合哥特的要素:阴冷的宅子、神经质的房东、广袤空间下稀少的人物以及压抑而变(水产)态的故事。
《包法利夫人》则是一部“文艺女青年幻灭剧”,一个人不想到提升自己,却总希望享受更上一层的生活,注定是要杯具的。又或者包法利不带他夫人参加上流的聚会,就像《NANA》里,如果娜娜不安排奈奈和巧见面。使民无欲、使民无知,是否从根本上杜绝一切的发生呢?
跟着Q3的“阅读热点”,看了《北京折叠》,看完没摔书的原因系这部小几万字的小说并没有占太多的阅读时间。作者通过“空间分层”这个科幻假设来说明社会分层这个现实问题。然而排除三个空间的设定,整个故事还是成立的,这也是此书被诟病的地方。如果就科幻小说来说,应该是不合格的吧,仅从小说的角度来说,或许打分还能高一点。
文字流出
本年完成了一部自传、两部小说以及小散文若干,合计八万字左右的文字输出。由于自身水平退步、文字处理能力尚不成熟且没有自信,不会选择在公开的平台披露。
我喜欢园林建筑,一到春节就喜欢去苏州对着一草一石发呆,于是便写了《独立探园报告》系列。等17年春天,写出五六篇“探园报告”后,连同16年的文章一起发出。我觉得这个系列应该挺有趣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