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食记。
这个周末终于把北京路和上下九隐匿在巷子里或坐落于闹市中的久闻其名的美食几乎尝了个遍,也算是在2017年的第一天完成了2016年说好的本来打算在2015年就实现的小目标。🌚
先放张在太古仓拍的图(为了让封面图好看点嘻嘻🌝)

周六,北京路。
彩东美食。渐渐带我去的,渐渐介绍说他家的牛腩粉不错。我点了牛腩粉和牛三星汤。尝了一下牛腩,蛮不错的,牛腩熬得刚刚好,牛三星汤也够鲜。
牛三星汤是广州的传统小吃,汤里有牛腰牛心牛肝,还有咸酸萝卜和韭菜,吃起来口感嫩滑爽口,好喜欢好喜欢。


接着,我们去了文明路的百花糖水店。
在这之前,我曾去过一次,买糖水的人排着大长龙,这次也不例外。相比百花糖水的门庭若市,旁边的玫瑰甜品店虽名声也不小,但与百花相比还是显得冷清些许。

我们点了新冬三宝和奶糊。奶糊是甜奶制品,吃多会腻,搭配着清爽的新冬三宝吃会比较好。


喝过糖水,我们沿着路继续往下走,走到达杨原味炖品店。这家店是广州的老字号炖品店,虽说店面十分简陋,但门前永远排着大长队。
我们点了他家的招牌“原只椰子炖竹丝鸡”。因为人太多,店面仅有的几张小桌子坐满了人,我们不得不打包带走。
不得不夸赞一下他家的原只椰子炖竹丝鸡,真材实料,性价比高,椰子里的汤香甜可口,浓而不腻。冬天喝好合适。不妄我们排了这么久的队。


文明路上还有一家老西关濑粉店,也是一家很有历史很出名的店,我们当时没吃。下次有机会再去吃。
周日,上下九步行街。
其实上下九的美食多聚集在第十甫路和宝华路,且都比较集中,很好找。
我们出地铁口一眼就看到对面的银记肠粉店。

店里坐满了人,我们找了一会才找到座位。他家的牛肉肠,虾肠和艇仔粥比较有名。因为想着待会还要吃其他东西,就只点了小份的牛肉肠和一碗牛三星汤。(又点了牛三星汤ʚ◡̈⃝ɞ)
肠粉没有想象中的美味,感觉跟平日里吃的味道差不多,中规中矩吧。牛三星汤倒是不错。店里的大叔服务态度很赞。


从银记出来,一直往前走,就看到了宝华面店。
店里人很多,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座位。我们点了最有名的鲜虾云吞面,把小票给了服务员,服务员立刻给我们端了面上来。
面汤很鲜,用的是虾仔面,很爽口,云吞也不错。可能是自身口味原因,我不是特别喜欢吃。我倒是很喜欢吃桌面上配的咸酸萝卜,脆脆酸酸的,好爱。(我太喜欢吃酸了(・᷄ᵌ・᷅))
他家的猪手面和京都炸酱捞面也很出名。



继续走走走,看到了路边的顺记冰室——广州四大老字号冰室仅剩的一家。
我们本来想点他家的招牌——椰子芒果榴莲雪球,但服务员告诉我们没有芒果雪球了,我们只好点椰榴雪球。
雪球很小,不起眼,没想到味道很浓郁很惊艳,特别是椰子雪球,好好吃啊,可惜份量太少。

顺记冰室继续往下走,会经过一条巷子,巷子里有一家大名鼎鼎的陈添记鱼皮。以前来吃过一次,鱼皮很爽口。
我们来到了南信牛奶甜品店。同样是人群攒动。
我们点了双皮奶和姜撞奶。双皮奶很实,口味浓厚,口感顺滑,姜撞奶稍微稀点,但味道同样很赞。毕竟是甜品,吃多会很腻。


我们在广州酒家的分岔路口往左走,无意中撞见了伍湛记。
我们走进去点了招牌及第粥和咸煎饼。及第粥的材料很足,粥也熬得很够火候。咸煎饼挺油的,味道一般。跟我们坐同一张桌子的一个老广一直在跟她同伴唠叨“莲香楼的咸煎饼才好吃,不要点这里的”。好吧,虽说如此,但毕竟咸煎饼是伍湛记的师傅创制的,还是值得尝尝的。



我们在莲香楼对面的网红牛杂店——林林牛杂屋吃了牛杂。
牛杂味道不错。不过我觉得很多店的牛杂都能做出这样的味道,所以不算很惊艳。

最后我们钻进一条小巷子里吃了据说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娟姨猪脚姜。
猪脚姜小小一碗,还有一个鸡蛋。味道不错,稍微甜了点。
最爱的还是以前在家吃的猪脚姜。


好啦,以上就是我这两日的“为食记”。
都是些只言片语。图片也都是随手一拍。
如有雷同,纯属抄袭哈哈哈哈哈哈〒▽〒
我一直觉得藏在角落里或者巷子里的美食,才是真正的生活所在。
为了探寻真正的生活所在,我这两天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去搜寻美食去品尝美食, 以至回来后拉肚子。(˶‾᷄⁻̫‾᷅˵)
嘻嘻。
谢谢你的驻足。
另,附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图几张。
顺颂春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