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终总结
查看话题 >再见,2016;你好,2017;静待,2018 — 开篇
1/(52+1+1), 2016最后一周, 2016/12/31定稿
引言
年底了,大家都在做一年的规划。而我,要做一个横跨三年的。
时间一直走,没有尽头,只有路口。
今天是2016的最后一天。但我现在还依然清晰地记得2016年的第一天,走在华盛顿的市政广场大街上。和喵微信到,Zuck每年都有个`A Year of XX` 的计划,要不我也搞一个?那么今年就搞个`A Year of Investing`!要有15%的收益率,要会股票会基金。目标是有了,但具体要做的事却很模糊。所以也就导致了年底再来检查这个目标的完成可能也就30%左右。结果是对于美国的401k和IRA比较熟悉了,基金也大致了解了。投了美国的指数,国际的指数,还有一些国债。投资回报率7-8%。交了一份不及格的答卷。
根据2016的教训。我总结了有这么几点对于设立长期目标尤为重要。
SMART原则
* Specific: 目标要明确
* Measurable: 目标是否成功的衡量需要非常具体。
* 要设立一个一个小的子目标或者里程碑
* 要每天,每个月,每个季度去总结目标的完成度。根据情况调整 - 制作反思计划模板。
* Attainable:可达成性。我时常发现现实总是要比计划更残酷,多变。我所预估的事情能完成80%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意外的事件,自身的惰性以及对自己能力的高估这些都会影响计划的执行。所以设置一些缓冲时间,以及不断地实践,记录,总结。对于目标的可达成性才会有更好的预估。
* Relevant:是否和某个长远目标相关联。动力源自于内心的热爱和对长远目标的匹配。
* Time-bound: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 要制定时间表去计划每个月,每周具体该去做哪些事去达成最后的目标
Things of 2017
A year of iOS
1 - RW的课程
* Layout
* Advanced Topic
* iOS Concurrency with GCD and Operations
* Beginning iOS Unit and UI Testing
* Animation and Graphics
* Beginning iOS Animation
* CALayers
* Saving Data
2 - One
My own Instagram Project。
One 需要实现Instagram大部分的基本功能。
* Post Photos
* Browse Photos
* Follow/Unfollow People
* Browse people’s profile, photos
* Login, logout
* etc
Time
* Start Time: 2016.12 中旬
* Estimate Finish Time: 1月底完成
* Extended Finish Deadline: 2月底
3 - My Twitter app
Twitter API是公开的,所以比较容易可以做一个自己的Twitter。
有Twitter的基本功能
* Follow
* Unfollow
* Feed
* Profile
Time
* Estimate Time: 2个月
4 - 源代码阅读
至少要阅读2个热门的开源库的源码。
* AFNetworking
* Mantle
* ReactiveCocoa
* etc
Measure
* 阅读笔记。
* 可以复述出大致的架构,用到的技术,知道基本的运作原理。
* 记得以前有个Blog是记述源代码阅读的,可以参考
Time
* Estimate: 3个月
5 - App 发布 - 至少发布2个app在app store上。
* 学习习惯的APP
* iTips
6 - 参加WWDC
7 - 重读所有重要的Guide
* UIKit Framework Reference
* View Programming Guide for iOS
* View Controllers
* Scroll View Programming Guide for iOS
* Text, Web, and Editing Programming Guide for iOS
* Table View Programming Guide for iOS
* Event Kit Programming Guide
* Event Handling Guide for iOS
* UIMenuController
Time
* Estimate : 2个月
Blog
* NSHipster
* Objc.io
* NSMeetup
* 其他Blog
书单
*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 Kindle
Tag
`iOS`, `opensource`, `1yearofios`, `One`
A year of writing
每周写一篇日志,日志的内容很广泛:影评,随感,技巧总结以及更多有待开发的主题。
2016年底的的最后一周,2017年的五十二周,以及2018年第一周。总共54篇,童叟无欺。所以这个项目又叫`52+1+1`。以前初中的时候有本练习册叫`周周练`,顾名思义每周都有活干。所以,这个项目又叫`周周练`。
起稿这篇文章是在山景城的Castro Street上一间叫Maru Ichi的拉面店,我用Ulysses在iPhone上码字。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写作也不例外了。这倒带来几分好处:
* 随时随地有灵感掏出手机就能写,所以文章总会有点集异地之思想大成的感
* Ulysses的Markdown 格式语法让排版十分便利,又能通过云端同步让一篇文章可能在电脑和手机上无缝地编写
* 极大地利用了碎片时间。
Milestone
- 阅读一本写作技巧的书。比如Elements of Style
- 让自己的文章至少上简书首页一次
- 有一篇文章能有100个赞
What to do
- 54篇日志,每周一篇
- 阅读Ulysses的blog,看看有没有写作技巧的文章
- 在简书上学习那些写的好的作者
- 摄影,投资,影评,美国生活,喜马拉雅评论每个主题至少写一篇
Tag
`52+1+1`, `周周练`, `再见,2016;你好,2017;静待,2018`, `writingof1year`
A year of Photography
每天一张图的想法源于Instagram大神级的摄影师lithium42在知乎上的一篇讨论用iPhone每日一图的实践。刚开始,总是有很多东西拍。日子久了,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所以缺少了动力。但即使是同一个湖,它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角度与视野拍出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42兄最后凭借一年的积累,获得了IPPAwards Top 3。
以前读《20位人性见证者》,很喜欢一位战地摄影师卡帕的话: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我所要成为的就是那样的摄影师,第21位人性见证者。总觉得,照片这东西是有灵魂的。伟大的照片就像伟大音乐,文字,电影,能够直抵人心。
透过镜头前的人、事、物,在平凡人间看到不平凡的意义!
What to do
* Pixelmator, VSCO, Snapseed, Enlight 修图软件的熟练掌握
* Projects
* Photo Essay (至少要有2个)
* Common DSLR Project (至少要有12个,每月一个)
* Class learning
* Lynda上的摄影课程
* Udemy上的摄影课程
* Instagram - 每日一图,每周至少要拍一个路人。
* 只读经典 - 挑出5本最经典的摄影书研究
* 在豆瓣,Lofter,Flickr,VSCO,500px建立相册 — 每周上传照片
Milestone and Measure
* 豆瓣摄影有温度 - 采纳了我的投稿
* Instagram posts my photos - Instagram的官方账号能够采用我的照片
* IPPAwards - 希望能在IPPAwards上能够有所建树
* My Instagram : 365+1+1 Project is Achieved - 2016年的最后一天,2017年365天,2018年的第一天
* 国家地理杂志采用我的照片
* 认识至少5个牛逼的Photographer
书单
* 透过镜头
* 传世佳作
*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
* 纽约摄影学院
* 摄影的艺术
* 论摄影
Tag
`再见,2016;你好,2017;静待,2018`, `365+1+1`, `photosof1year`, `天天拍`
A year of Investing
What to do
- 每月支出分析记录
- 制定长期的投资计划
- Personal Capital 使用
Milestone
- 投资至少两支股票
- 读懂一家公司的财报
- 投资回报率能达到10%
书单
*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 微信读书
*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 - Kindle
* 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 Kindle合集里
* 穷查理宝典 - 微信读书
后备
* 七天读懂宏观经济学
* 伟大的博弈 - 微信读书
A year of workout
What to do
- 每周workout至少两次
- 听完健身的喜马拉雅音频
- 能够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每周健身计划,每个月大概减几斤。如何有效地在工作中健身
书单
* 硬派健身
写在最后
这个计划总感觉写不完,而且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但,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所以,先写个`Rev0.1`版本也是好的。这个计划应该会不断地修改,不断会有下一个版本。
2013年底,我去三番看了新年烟花。同行的还有博士哥,大神,发哥,小橙子。那时,我们刚去FB的第三个月。三番的烟花比起上海真实弱爆了,也没有音乐。但现场的人不得不说比国人high很多,似乎烟花这东西在国外是很少见的。毕竟也不是随便就能买和放的。末了,我们一群人还赶着去坐末班的Caltrain,跑了十几个街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站在Caltrain的自行车车厢里。硬是站回了Sunnyvale,那时已是2014年凌晨2点了。
2014年底,我和爸在去LA的公路旅行中。那时应该在San Diego的Best Hotels旅馆里静静地睡觉。
2015年底,我在东海岸。那时在纽约上西区Airbnb房东Jose家里睡觉。
2016年底,我在家里听着Vivaldi的四季,写完最后的这些字。
2016年底是终点,也是起点
Happy New Year!
再见,2016;你好,2017;静待,2018

写作位置Tag
`maruichi`, `bumaruby`, `miokisushi`, `home`, `office`
at `Silicon Val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