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放假,回乡看看。我和你聊聊我老家这块地儿。
我的老家 就住在这个屯 新年放假,回乡看看。我和你聊聊我老家这块地儿。 我的童年时代,一度充斥着乱力怪神。当初那个小脑袋还分不清神话和现实,偏就赶上了封神榜热播。似乎有一个暑假,每天的中午时分都是端着饭碗看封神。就着神话吃饭,那中毒还能浅喽?拽着姜子牙喊师叔也就成了童年梦想。 后来,长了点年纪,混沌的七窍被一一凿开,梦想也就死了。再后来,知道了更多一点常识,发现姜尚和俺老家那个屯还真有点扯不断,理还乱。而且这个牵扯的缘由还堂堂皇皇,是“吊民伐罪,周发殷汤”。扯得够大吧?一语道尽夏、商、周三朝的更迭改换不说,里头还夹带着俩牛人。周朝的姬发、殷朝的成汤,都是开国的主啊。换个更有名的说法,叫“汤武革命”。这里头,又以武王伐纣的故事更为普罗大众所熟知,这可就是《封神演义》的蓝本了。 “一个神话,就是浪花一朵,一个神话,就是泪珠一颗”想当年,这首《神的传说》曾在俺们班普及,而且几乎都是无师自通。《封神演义》虽是浪花一朵,姜尚封齐可是《太史公书》。这一封,就封到了俺老家这个屯。 我一直觉得太公封齐这事儿,老姬家是暗中挤兑老姜头。当然,比起后代君王的屠戮功臣、赐食蒸鹅,甚至比杯酒兵权啥的要厚道。但明显是分赃不均。齐国当时是啥呀,书上说叫“地多泄卤”——说白了,净是盐碱地。不仅比不得中原、关中那般土润天青,连邻邦鲁国的富裕程度也能甩出齐国几条街。不过,姜是老的辣,老姜头能是兴周灭纣的首辅之臣,道行深着呢。弄块盐碱地,一样能大干快上。 “因其俗,简其礼”,说白了就是因地制宜。盐碱地多,老姜头就煮海为盐,便鱼盐之利;不利稼穑,老姜头就通商工之业,以招徕人民。几个月功夫,老姜就打马扬鞭回镐京述职去了,咱大齐国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这买卖算开张了。这效率搁在当时,那就算深圳速度。咱再瞅瞅那近邻鲁国,这可是一道受封的,时间上说是一个起跑线。鲁国上来就是新生活运动,那个生搬硬套京城繁文缛节的僵硬劲头可谓十足。三年以后,才回报镐京,算是蹒跚起步了。没有比较,就没有痛苦。看了这个情形,在京城主政的周公一声长叹,“鲁必为齐所制矣”——这么鼓捣下去,鲁国早晚得给齐国跑龙套。顺道说一句,鲁国可就是周公的封地,自己的孩子将来让人家欺负,老人家心里不得劲啊。周公乌鸦嘴,一语成谶,多年之后,齐国就黑白两道通吃,白道身份那叫齐桓公,黑道身份那叫春秋五霸。一任江湖上的扛把子,东方不败啊。不惟鲁国要俯首帖耳,“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海岱之间,尽为泱泱齐风。 南方的楚国崛起,刚探头要蚕食中原,就迎来齐国的万里征伐,真刀实枪的仗没怎么打,投鞭断流的气势把那头巨熊唬住了,抽身退回汉水以南。北方的燕国挨打,被外族威胁,要亡国灭种。又是齐国卷甲而来,兵进北地力挫强敌,那个时代的抗美援朝啊。正所谓是“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齐桓公确实是挺让人感兴趣的一个人。纵观姜齐时代,齐国领导三十二,怎么就桓公姜小白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就是姜小白让人服的地方。比如人家敢用管仲当二把手。管仲是什么人?仇人呐。在抢齐国第一把交椅的节骨眼上,身为刺客的管仲是来索桓公性命的。他弯弓搭箭,一箭直中心窝,要不是阴差阳错被衣上的带勾挡了,齐桓公必死于箭下。夺命一箭,苦大仇深。可齐桓公就有这个肚量,唯才是举,管仲有本事干宰相,老子就提你当二把手。由此成就了一段千古君相的佳话,也成就了齐国的五霸之首。连排在春秋五霸里面排老二的晋文公,都得给齐桓公当马仔。齐桓公就这么牛,不过也没牛几年。管仲一撒手,齐桓公就亲小人,远贤臣,此间乐不思蜀了。吃腻了山珍海味换口味,竟然吃小孩了。当然,这是易牙的功劳,跪舔主子,不惜将儿子宰了做菜。如此君臣,再锦绣的江山也得搞得乌烟瘴气。结果,桓公一咽气就乱了,几个儿子为接班大打出手。等兄弟们争出个山高水长,才想起老爷子还没出殡呢,进宫一瞧,老爹爹身上长虫子了。选对一个二把手,是多么重要。 好在齐国还又出了一个不坏的二把手。晏婴晏平仲。这可是诸葛亮都喜欢的人物。没被刘备三顾茅庐之前,人家卧龙先生也不下地耕田,躬耕南阳只不过诗情画意一番罢了。隐居在隆中,好为《梁父吟》。《梁甫吟》就是晏婴的智谋——“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中阴谋,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二桃杀三士,不单纯是君王与强臣之间的矛盾爆发。还隐喻着王权的衰落和地方氏族的崛起。虽然,这次朝堂之上的用计,齐王占据了一时的优势。但最终,姜齐的归宿是败给了强势的臣子,这就是日后的田氏代齐。老田家邀买人心,大斗出小斗进,散财买选票,没多少功夫,老姜家就四面楚歌了。票选结果一揭晓,老田家允执厥中,老姜家流放海岛。齐国的头儿,就姓了田,而且还升了格。自此不叫“齐某公”了,咱叫“齐某王”了,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地盘还是那些地盘,临淄还是那个临淄,但这个职称一涨,心理感觉十分良好。当然,也踏上了时代潮流的鼓点。反正各国一把手都在进职称,那魏国比咱小多了,人家都称王好多年了,也该咱过过这个瘾了。 不光过了瘾,还牛了一阵子,为啥能牛起来,是齐王知道人才可贵。魏惠王问齐威王,约吗?齐威王回话,约!于是两王相会,魏王得到了满足,自我感觉很良好,决定显摆显摆,俺魏国鸡蛋大的夜明珠有一筐子,老田,你那齐国有啥宝贝没?齐威王的脑袋会急转弯,回话皮里阳秋,俺山东没啥宝贝,就是有人。“檀子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盼子守高唐,赵人不敢东渔;黔夫守徐州,燕人祭北门;钟首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哥们的四个良臣光芒千里,能亮瞎眼,你那筐子夜明珠算球?有这个见识,齐国还能牛不起来?所以后面几次插架,围魏救赵、围魏救韩、马陵之战……齐国都是不吃亏的狠茬子。连当时最强的秦国,那可是出了名的虎狼之国,都要看看齐国的脸色。想称帝,还得拉着齐国一道来。老田,你齐国在东边,你叫个“东帝”,老赢我的秦国在西边,我来个“西帝”。你东方不败,我西方求败。能让秦国费这心思折腾的,也就齐国这一份。 拉拉杂杂扯了半天了,絮叨到这份上,该图穷匕见了。其实您也早就看穿了,我老家那个屯就是临淄。史书上说“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惟,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而富,志高而扬。”那个时代的北上广深呐。只不过,可惜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辉煌壮丽的古代城市,耐不住时光的淘洗,如今已成遗迹,成了我老家的那个屯。还好,我还能知道点儿老家这块地上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