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父 亲 海 ( 作者: 赵 丹 健)
我 的 父 亲 海 赵 丹 健 父亲,是我的海。 我还未满周岁的时候,父亲在工作时,因工作伙伴的不慎,牵连了父亲正在作业的电线杆瞬间倒下,父亲随之从8米高的电线杆上摔下来,脊椎有两节骨折,他在医院里躺了大半年……后来,父亲说,当时他最担心的是怕我早早地没了依靠。那时,我的父亲海上阴云密布。 也许是上天的庇佑,后来父亲病愈了,虽然留下了后遗症,可他能去工作了。休息的时候,父亲捧着他大学时油印的歌本唱《嘎达梅林》、《志愿军之歌》、前苏联的《共青团员之歌》给我听;他还为我扎小辫子,为我打上红红的蝴蝶结。那时,我的父亲海边海鸥翩飞。 我小学二年级的一天,父亲的一位同事拿着一本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作文选,告诉父亲“你女儿的作文在里面呢。”父亲很意外,因为那篇作文是我的老师悄悄推荐给教委的,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连老师也忘了。正在上班的父亲当即跑去县城买了5本作文选,到了家门口,父亲的脸上喜气洋洋,仿佛他的女儿不久就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那一刻,我的父亲海激情澎湃。 自我幼年时,父亲就说我今后适合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工作,因为我的率直的天性。小学还未毕业,他便为我辅导完了所有的初中数学课程。他最反对一天到晚地死读书,在父亲手把手的带领下,天生怕水的我学会了游泳,生来好静的我又爱上了运动。父亲的科学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生活,也影响了我。我的父亲海总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潮涨潮落,起起伏伏。 中学的时候,我的一位班主任为了谄媚于一位高官的女儿 ----- 我的一位同班同学,要求我把自己正当中的课桌椅与那个女生的偏于角落的位置作个调换。回到家,父亲听完我的陈述,一向温和的他一下子变得很激动,他坚定地说:“不换。如果是轮换,我们就遵守。但他现在这样做,是不公平的。回去跟那老师说,我不同意。如果他有意见,我跟你一起去学校找他。”……那时,我的父亲海上掀起了层层巨浪,一次次猛烈地冲击着海岸上那坚硬的岩石。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口的流动、工作的调动的困难,绝不是今日的人们可以想象的。为了改善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父亲带着我,作着一次次的迁徙,直到后来,我们回到了他阔别了几十年的美丽的故乡。父亲经常说:“环境对人的影响总是要大过人对环境的影响。” 一直变换着的生活,让我在我的父亲海边,总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 如今,父亲老了,风霜染白了他的头发,皱纹爬满了他的额头。我的父亲海变得宁静无边。 父亲的心依然年轻着,他会跟我谈流行音乐,谈现在的流行用语,谈将来的审美变化。我的父亲海蓝得深沉而舒展。 给了我依靠,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启迪,给了我智慧。顺境时和我一起欢笑,用朵朵浪花为我喝彩;逆境中陪我一起沉默,用阵阵海潮轻抚我受伤的心灵。 我的蔚蓝的父亲海,我心中永恒的那片海。

《时文精选》第2辑 (2006.6 延边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