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小史
吾家小史 我们家,成员有五个,爸妈,姐姐,哥哥,我。在我开始动笔写吾家小史时,时间是2017年的1月4日,尽管酝酿许久。此时,家里的成员已经扩充,姐姐成家立业十年有余,哥哥结婚生子也五年过去。只有我,目前未婚。所以,我写吾家小史,就是要写出父辈的奋斗史,我们姐弟三的成长史,记录我们的家事。 父亲,当我这下这两个字时,停顿了下,因为我对父亲的了解其实并不多,比较惭愧。但父亲的形象在我心里是清晰的。父亲出生于1955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一,这个年份出生的人,就像那个时代的中国,在贫穷与希望里挣扎着,在激变与复杂的政治斗争里成长着,我们只能通过残存的历史资料里看到那个时代的热火朝天,感知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父亲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去,几乎没正式在我面前提起过,所以我所有的写作,都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得来,也包括奶奶生前的只言片语,母亲的某些唠叨,以及从其他亲属的聊天里获知那些我不知道的信息。这也是吾家小史的写作基调,我所有的文字都将主要是源于我的观察。 听我奶奶说,父亲出生时身体很虚弱,体质不好,他是我奶奶的第三个儿子,第六个子女,父亲兄弟姊妹共八个,他排行第六,所以,在那个鼓励生育,响应政策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年代,尽管家道已经开始没落,奶奶还是像大部分那个年代的女人一样,能生就生。可以想象,在那个物质贫乏,管控严格的历史背景下,要养育这么多子女,是多么费力的事。所以父亲一开始就在奶奶的肚子里先天“营养不良”,为自幼的体弱多病埋下引子。奶奶后来忆苦思甜,跟我们聊家常,说父亲不好养,一度濒临夭折,后来顽强的活下来了。我想,对那个时候的人来说,生死是很正常的事,病患饥饿严寒劳苦,大概是不必大书特书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子女众多的家庭,如果没有家学渊源,财力富足,是很难全部读书识字的。更何况那时,政治风暴正从北京中南海开始酝酿,历史告诉我们,一场决定和改变无数中国人命运的政治斗争正在那时开始自上而下的来了。 父亲的祖上是地主,颇有家产。到我曾祖父那一辈时,已经开始逐渐没落,由于时代变革,政治因素和力量开始介入安静了几百年的乡村,我们祖上自然也不可能幸免。所以到我祖父那一辈时,家产规模已经不大,祖父也需要谋划一些经商事业。接着,革命的风暴随着时代的变革很快席卷中国大地,变幻莫测的因素反反复复的影响着我们的家族。民主革命打倒了地主阶级,分田划地,家道自此没落已不可避免,到我父亲出生时,祖父家资已经仅够维系家用。然而,复杂的政治斗争并未因为民主革命的成功而消停,在父亲出生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反反复复的政策和阶级划分从未消停过,黑五类,贫下中农,这些冰冷奇怪的历史概念,曾经真实的改变过无数中国人的命运。这其中,包括我的父亲,以及家族里其他叔伯的命运。父亲由于是所谓的地主阶级后代,不允许读书,经商,流动也深受限制,所以在父亲很小的时候,他就辍学了,我至今不清楚他的文化程度。大概一般的读书写字是可以应付的。由于这些反复的斗地主政策,父亲自幼就见到了祖父祖母的挨批挨斗,甚至抄家,食不果腹的时候是有的,少小离家出公差,挣工分,历经种种沧桑,他就像那个时代的典型,命运由于出身紧密的被时代影响和改变着。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从新起航。但那时,整个时代由于文革和错误的斗争已经一贫如洗,包括祖父祖母的家庭。这一年,父亲23岁,在那时,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为了成家立业,父亲应该是在那时开始了不受出身影响的自我奋斗,寻找副业,离家谋生,长达数十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