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 追求男女平等之路上的困惑

这是《美丽的权利》一书中,收入的龙应台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她诚实说出自己在追求男女平等的路上遇到的困惑、纠结和不知所措。让你知道,你其实不是一个人。

龙应台,二十岁的时候,我以为世界上没有不可解决的问题,就是被人口贩子拿去卖了沦为军妓,我都有办法再站起来,只要有意志力,人随时可以拯救自己。堕落是弱者的自愿选择。
三十岁,我觉得女人只要有觉悟,她可以改变社会、改变自己。1985年为什么写《美丽的权利》?因为那个时候的台湾竟然还有女职员由于结婚怀孕而被迫辞职那是九年前,这情况在九年后改变了吗?没有!去年就有一桩。这等于证明,写了文章也没用。
女人只是男人的一半!其实,有许多女人喜欢做男人的一半,有许多男人喜欢做女人的全部,这都没问题,可是也有许多女人不想做人家的一半,她只想做她自己的全部;一个公平的社会必须也给这样的女人有充分发展的机会, 不是吗?
“美丽的权利”也不过就是“充分发展的权利”。我当时所希望看到的,也不过是,有一天,当你问一班外文系的应届毕业生“毕业想干什么”时,不会有三分之二的女生告诉你,她们想到贸易公司去当秘书!
我当然不是说,这些女人都该改口说“我们要去当老板”。世界上没这么多老板,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可是这个社会架构认定了老板是男人做的,秘书是女人做的,而女人又毫不怀疑地认同、拥抱社会所派给自己的角色。这个社会未免太陈腐了吧?我以为,凭着女人的自觉,凭着人的意志力量,这个陈腐的社会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它也已经有所改变,至少,没有哪个大学校长再敢在会议场合叫我“阿花”或“小姐”,你不能不说这是进步。
可是这进步算什么?《美丽的权利》还没写完,该骂的人还没骂到,我做妈妈了,美丽的权利受到空前的考验。
生了孩子之后,你可以说是荷尔蒙在作祟,我不可自已地爱上了孩子,不只是自己的孩子,在马路上走着叫着笑着闹着的孩子我都忍不住要多看两眼。几年来还一直想着是否要收养一个不幸的孩子,让他分享我满溢的母爱;只是因为对自己的体力不够信任,所以没有付诸行动。好吧,这样喜爱孩子的人,当然不愿意将孩子交出去给别人养,我自己享受都来不及呢!
谢天谢地,让我做个全职妈妈吧!
咦!为什么你得带孩子呢?爸爸到哪里去了?你应该和他50 : 50地分担呀!
一个二十二岁的绝顶聪明的新女性向我质问。她在大学里学建筑,通四种语言,将来要做世界一流的建筑师。
呃,因为我喜欢小孩,我喜欢看他们在公园里纵情奔跑,喜欢听他们牙牙学语,喜欢看他们吃得饱饱的,喜欢看他们睡着的脸庞,尤其喜欢抱着孩子的感觉……
可是爸爸的50%呢?年轻的女孩振振有词地:你的女性主义哪里去了?
我的女性主义?我有点给她惹毛了。我的女性主义所要求的,是社会给予不同需求的女性都有发挥潜能的机会。我现在想发挥的就是一个全职母亲的潜能。做爸爸的那个男人碰巧没有像我这样强烈的需求和兴趣,因此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公平分配。50 : 50是假平等,配合个人需求的才是真平等,你懂不懂?
未来的建筑师不置可否。
台湾来访的朋友。不熟的,进门来见到两个又蹦又跳的小孩马上就会问:“孩子交给谁带?”
对不起,胡美丽自己带!家里住着的所谓“保姆”,其实只管打扫。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好像受过多一点教育的女人就该不屑于做母亲似的。我生的,我爱养,怎么样?
然后,渐渐的,我觉得可以出去教一两门课。偶尔出远门旅行个三四天,透透气,带孩子既是全职,那么我也得休假呀!
现在,轮到那个做爸爸的男人振振有词了:你怎么能走?孩子怎么办?
我说,保姆可以暂代呀!你可以早点下班帮忙呀!
不行,男人说,孩子需要母亲(这可是你胡美丽自己说的),保姆无可取代。而我呢,我下班回来已经累惨了,不能再带小孩。
胡美丽当场呆掉。
于是我对男人咆哮,嘿,平时我担负了教养孩子90%的责任,那是因为我喜欢,不是因为我“活该”,你懂吗?现在,我只想把我的部分改成70%,你挑上30%,你竟然抱怨?太过分了吧你!
在和男人斗争的同时,有一天带着孩子去一个澳洲朋友家的聚会。女主人安妮把我介绍给另一个客人,一个五十来岁看起来是个成功的商人的男人。(凡“成功”的人都会有一种让你知道他“成功”的眼神和姿态。)当安妮说,“美丽是个作家”时,成功的男人慈祥地答道:
“很好!那您可以赚点儿外快帮孩子付幼稚园的学费!”
我张口结舌地看着这个面带慈祥微笑、自信满满的五十岁的成功的德国男人。
如果安妮介绍的是个男人,如果安妮说:“这位李大伟先生是个作家。”这个成功的男人会不会慈祥地说:“很好,李大伟先生,那您可以赚点儿外快帮孩子付幼稚园的学费?”
看着这个男人的嘴脸,真可以给他一巴掌,可是,我只是由于太过惊讶而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同时理解,这真的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他的背后站着成千上万的男人德国男人、中国男人、世界上的男人以同样的眼光看着女人,慈祥的、友善的、绝对屈尊的眼光。在金殿酒店将女秘书灌醉尔后强暴她的男人,想必也有着类似的眼光。
回到家,想跟家里的这个男人继续抗争。晚上,男人回来了,两眼浮着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血丝,他头痛欲裂,他心情沮丧,他的手因为工作压力而微微颤抖,他的心脏因为缺少新鲜空气和运动而开始不规则的跳动,他像一个泄了气的球,被弃置在角落里。
你说我应该去和他争回我应有的权利吧!现在,我应该对他说,我带了一天孩子,现在轮到你男人了。然后“砰”地关上门,我去看电影,或者,拎起行李上机场去了。
可是我没这么做。我给他倒了杯葡萄酒,放了热水在浴盆里,在热水中滴上一些绿油精,准备好一叠睡衣,然后呼唤他。在他入浴盆时,我说:“你再这样下去。不到五十岁你就会死于心脏病。”
那么,你问我,我是不是就从此心甘情愿地让孩子锁在家里呢?没有,我出门的时候,保姆代劳。
保姆代劳,和我分担了对孩子的责任,而那精疲力竭的男人也得到一点休息;用这个方式暂时解决了我的难题,但是并没有为这个时代的新女性回答任何问题:有了孩子的男人和女人如何在养育儿女和追求事业之间寻找平衡?国家必须介入到哪一个程度?(不要告诉我像中国大陆那种“全托”制度有任何优点,我坚持我的偏见。)“男主外,女主内”,如果不是自由选择,就不公平,但是男女都主“外”的时候,“内”由谁来主?如何平等地主“内”?
谢天谢地我负担得起保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用我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我喜爱孩子,所以不忍心将孩子托给他人照顾;我喜爱我的工作,所以我舍不得为了孩子完全放弃我的事业。我主张男女平等,所以不允许男人认为“男外女内”是天职;可是当我面对男人因工作压力而疲惫不堪的脸孔,我又不忍心在他肩上再堆上一份压力,即使那是本属于他的一份。
也就是说,我矛盾、我困惑,我这个所谓新女性一旦受到考验,竟然不知所措。(别告诉我西蒙波伏娃懂什么;她根本就不知道小孩是个什么东西。给我一个更好的例子!)
一个如此矛盾、困惑、不知所措的人。她若是继续写文章告诉她的读者女人该怎么做女人那她岂不是伪君子?我可以不聪明,但我不可以虚伪。
所以,四十岁的我,发觉一旦加上孩子这一环,男女平等的问题就变得双倍的复杂。更何况,人走到中年,难免要问:这下一半的路是否仍旧这样走下去?现代人怀疑一切、质疑一切,婚姻这个机构更不能免。在我看来,婚姻与个人的关系就如同国家机器和公民的关系。一个人需要安全,所以要婚姻,也要国家;但是人又渴求自由,随时有想逃避婚姻、反抗国家机器膨胀的欲望。婚姻和国家机器一样,两者都是必要之恶。
我自己?我是荒野中的一头狼,喜欢单独在夜间行走,尤其在月光笼罩的晚上,有口哨声的时候。
其他你就不必问了。这个世界有太多的问题最后只有自己知道答案。或者没有。
摘自《美丽的权利》已获广西师大社·理想国授权

勾搭请联系邮箱
yakicreator@foxmail.com
-
雅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04 21: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