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
注上注:skills易理解,不作解释;training[4.5见修养,以及评价弟子其余则日月尔];beyond training参见[9.11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学而篇》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training)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training)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training)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training)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5.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beyong training) 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过,则勿惮改。
6. 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7.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skills)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参加朋友聚会,有些时候出于大家共乐的心理,报名参加;结果没参加,言不可复。
8.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training) 贫而无谄未若贫而乐, 富而无骄未若富而好礼者也。
9.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training) 患不知人也
[夫子不急于为自己辩解, 不在意对方误解自己,却注重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对方]
[不患人之不己知, 这是一个前提,需要有很强大的内心作支撑]
---------------------------------------------------------------------------------------------------------
《为政篇》
1.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training) 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
2.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training & education)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4.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程子曰:「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5.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skills) 以,为也。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也。安,所乐也。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
6. 子曰:「君子不器。」
7.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skills) 思而不学则殆
9.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言寡尤,行寡悔
10.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
《雍也篇》
1.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 (skills) 居敬而行检,not 居简而行简
2.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无二过,不迁怒 (金华买房的事,不能因为杭州没买到,母亲不懂而迁怒与她)
3.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 (skills) 君子周急不继富。
4.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 (training)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5.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beyond training)
7.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8.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skills) 先难而后获 (杭州买房之事,余建议先租房后伺机买之;母与友揣测人家获利的意图,不同意尔)
9.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beyond training)
10.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 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skills & ways) 夫子所言的君子之道,温、良、恭、俭、让,并不压迫他人,“君子无所争:(p25)。夫子仁而爱人,不存在被人落井下石。宰我的问法颇有在自己圈定的范围内让人做选择,其实道理往往在圈定的范围之外。
11.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夫子不赞成太过嚣张,哈~
12.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skills) 子见南子。 不懂礼,无以立。
How to deal with the persons we dislike is a big challenge to master arts(礼).
13.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beyond training)
14.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beyond training)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的思想能够包容他家的说法,道家、佛家、西哲——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的落脚点都是仁而爱人)
---------------------------------------------------------------------------------------------------------
《述而篇》
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character) 述而不作: 今人应当不急于发论文, 厚积薄发
2.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平时见人的态度]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4.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5.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skills)
6.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skills)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职场或者读书, 在一个团体中不被任用。
7.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skills)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人生不能大富大贵, 心态亦当如此。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9.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易)可以无大过矣。」
10.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1. 子不语怪,力,乱,神。
* 存而不论
12.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13.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character)
14. 子曰: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见而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善人,吾不得见而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15.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character)
16.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character)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17.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skills)(character)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1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子罕篇》
1*.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 (skills) 反思creditcard注销一事
2.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杨氏曰:「自可欲之谓善,充而至于大,力行之积也。大而化之,则非力行所及矣,此颜子所以未达一闲也。」
4.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training) 诚实
5*.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程子曰:「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
7.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言山成而但少一篑,其止者,吾自止耳;平地而方覆一篑,其进者,吾自往耳。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8.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有错就改。
10**.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
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过则勿惮改。
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
11*.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metrics)
12*.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 (交友) 的几条metrics:人焉廋哉;不可则止;毋友不如己者;还有本条
---------------------------------------------------------------------------------------------------------
《乡党篇》
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skills) 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不以贤知先人也。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君子有容乃大。 便便言,辩,直也。
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skills)不同场合的仪态不一样。
3.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arts)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
4.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arts)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去丧,无所不佩。
5.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arts) 居必迁坐。
6.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
7. 食不语,寝不言。
8.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skills)
9.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skills) 正义曰:此明孔子受馈之礼也。鲁卿季康子馈孔子药,孔子拜而受之。凡受人馈遗可食之物,必先尝而谢之。孔子未达其药之故,不敢先尝,故曰“丘未达,不敢尝”,亦其礼也。必告之,直也(《四书章句》)。
10.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skills) 逻辑"与非其鬼而祭之,陷也。“类似
---------------------------------------------------------------------------------------------------------
《先进篇》
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 程子曰:「先进于礼乐,文质得宜,今反谓之质朴,而以为野人。后进之于礼乐,文过其质,今反谓之彬彬,而以为君子。盖周末文胜,故时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过于文也。」
* [论语正义]
先进,谓先辈仕进之人,准於礼乐,不能因世损益,而有古风,故曰朴野之人也。
後进,谓後辈仕进之人也,准於礼乐,能因时损益,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故曰君子之人也。
2.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3*.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skills & training) 诗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4*.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skills) 胡氏曰:孔子遇旧馆人之丧,尝脱骖以赙之矣。今乃不许颜路之请,何邪?... 且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勉强以副其意,岂诚心与直道哉?夫君子之用财,视义之可否岂独视有无而已哉?
注:孔子并不是直接点出对方的错误(义的方式)所在,而是礼节性回应了自己不会这样做。也是考虑到不得罪/伤害人(颜渊是自己的爱徒,死了很悲恸;然而其父亲颜路却没什么见识,他的要求不符合义,但是孔子还是很委婉的拒绝了)。
5.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孔子回答问题很精妙。逻辑地不可能性。
未知生,焉知死? //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说,不能这样说。
6. 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7.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8.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9.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杨氏曰:「四者性之偏,语之使知自励也。」
1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11*.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弒父与君,亦不从也。」
*(skills) 弒父与君,亦不从也。
12.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skills)
13.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颜渊篇》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beyond training) 程子四箴解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视箴曰:『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听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言箴曰:『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动箴曰:『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beyond training) 朱子解释道: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则私意无所容而心德全矣。 敬以持己,何解?
3.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4*.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skills)
5*.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skills)
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范氏曰:「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
8*.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尹氏曰:「杀之为言,岂为人上之语哉?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而况于杀乎?」
9.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10*.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 (skills)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11.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 朱熹的解释很牛,有辩证法的味道。
迟之意,盖以爱欲其周,而知有所择,故疑二者之相悖尔。
举直错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则仁矣。
12*.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 (skills)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见11.24,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见4.26,朋友数,斯疏矣。
---------------------------------------------------------------------------------------------------------
《子路篇》
1*.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 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注疏解释为:女所不知,人将自举之,其肯置之而不举乎?)
2.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 名不正,则言不顺;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metric) 程子曰:穷经将以致用也。
学以致用,伪君子不如真小人。
4*.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metric) 杨氏曰:「务为全美,则累物而骄吝之心生。公子荆皆曰苟而已,则不以外物为心,其欲易足故也。」
5.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skills) 正人先正己
6.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7*.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skills) 《了凡四训》说, “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长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注:有因而盗曰攘。
8.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metric)
9**.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skills & training) 狷者有所不为也。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
10*.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 training)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王弼云:“处三阳之中,居下体之上,处上体之下。上不全尊,下不全卑,中不在体,体在乎恒,而分无所定,无恒者也。德行无恒,自相违错,不可致诘,故或承之羞也。”
11*.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skills) 君子和而不同
注疏曰: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则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朱子曰: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12.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3*.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skills)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14*.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skills & training) 君子泰而不骄
15*.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skills)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切切偲偲,亦作“ 切切节节 ”,相互敬重切磋勉励貌。 (汉典)
// 其他可参考的详细注释
http://www.dfg.cn/gb/chtwh/ssjz/24-lunyu-xueer.htm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15507.shtml
http://www.yiyuanyi.org/tags.php?/%E3%80%8A%E8%AE%BA%E8%AF%AD%E3%80%8B%E8%A7%A3%E8%AF%BB/
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zhexue/843872.html
http://bbs.wenhuacn.com/dispbbs.asp?boardID=27&ID=16253&page=1《论语注疏》又名《论语正义》
《学而篇》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training)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training)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training)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training)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5.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beyong training) 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过,则勿惮改。
6. 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7.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skills)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参加朋友聚会,有些时候出于大家共乐的心理,报名参加;结果没参加,言不可复。
8.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training) 贫而无谄未若贫而乐, 富而无骄未若富而好礼者也。
9.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training) 患不知人也
[夫子不急于为自己辩解, 不在意对方误解自己,却注重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对方]
[不患人之不己知, 这是一个前提,需要有很强大的内心作支撑]
---------------------------------------------------------------------------------------------------------
《为政篇》
1.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training) 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
2.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training & education)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4.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程子曰:「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5.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skills) 以,为也。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也。安,所乐也。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
6. 子曰:「君子不器。」
7.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skills) 思而不学则殆
9.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言寡尤,行寡悔
10.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
《雍也篇》
1.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 (skills) 居敬而行检,not 居简而行简
2.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无二过,不迁怒 (金华买房的事,不能因为杭州没买到,母亲不懂而迁怒与她)
3.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 (skills) 君子周急不继富。
4.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 (training)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5.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beyond training)
7.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8.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skills) 先难而后获 (杭州买房之事,余建议先租房后伺机买之;母与友揣测人家获利的意图,不同意尔)
9.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beyond training)
10.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 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skills & ways) 夫子所言的君子之道,温、良、恭、俭、让,并不压迫他人,“君子无所争:(p25)。夫子仁而爱人,不存在被人落井下石。宰我的问法颇有在自己圈定的范围内让人做选择,其实道理往往在圈定的范围之外。
11.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夫子不赞成太过嚣张,哈~
12.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skills) 子见南子。 不懂礼,无以立。
How to deal with the persons we dislike is a big challenge to master arts(礼).
13.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beyond training)
14.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beyond training)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的思想能够包容他家的说法,道家、佛家、西哲——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的落脚点都是仁而爱人)
---------------------------------------------------------------------------------------------------------
《述而篇》
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character) 述而不作: 今人应当不急于发论文, 厚积薄发
2.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平时见人的态度]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4.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5.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skills)
6.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skills)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职场或者读书, 在一个团体中不被任用。
7.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skills)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人生不能大富大贵, 心态亦当如此。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9.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易)可以无大过矣。」
10.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1. 子不语怪,力,乱,神。
* 存而不论
12.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13.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character)
14. 子曰: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见而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善人,吾不得见而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15.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character)
16.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character)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17.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skills)(character)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1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子罕篇》
1*.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 (skills) 反思creditcard注销一事
2.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杨氏曰:「自可欲之谓善,充而至于大,力行之积也。大而化之,则非力行所及矣,此颜子所以未达一闲也。」
4.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training) 诚实
5*.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程子曰:「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
7.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言山成而但少一篑,其止者,吾自止耳;平地而方覆一篑,其进者,吾自往耳。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8.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有错就改。
10**.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
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过则勿惮改。
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
11*.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metrics)
12*.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 (交友) 的几条metrics:人焉廋哉;不可则止;毋友不如己者;还有本条
---------------------------------------------------------------------------------------------------------
《乡党篇》
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skills) 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不以贤知先人也。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君子有容乃大。 便便言,辩,直也。
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skills)不同场合的仪态不一样。
3.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arts)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
4.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arts)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去丧,无所不佩。
5.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arts) 居必迁坐。
6.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
7. 食不语,寝不言。
8.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skills)
9.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skills) 正义曰:此明孔子受馈之礼也。鲁卿季康子馈孔子药,孔子拜而受之。凡受人馈遗可食之物,必先尝而谢之。孔子未达其药之故,不敢先尝,故曰“丘未达,不敢尝”,亦其礼也。必告之,直也(《四书章句》)。
10.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skills) 逻辑"与非其鬼而祭之,陷也。“类似
---------------------------------------------------------------------------------------------------------
《先进篇》
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 程子曰:「先进于礼乐,文质得宜,今反谓之质朴,而以为野人。后进之于礼乐,文过其质,今反谓之彬彬,而以为君子。盖周末文胜,故时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过于文也。」
* [论语正义]
先进,谓先辈仕进之人,准於礼乐,不能因世损益,而有古风,故曰朴野之人也。
後进,谓後辈仕进之人也,准於礼乐,能因时损益,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故曰君子之人也。
2.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3*.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skills & training) 诗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4*.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skills) 胡氏曰:孔子遇旧馆人之丧,尝脱骖以赙之矣。今乃不许颜路之请,何邪?... 且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勉强以副其意,岂诚心与直道哉?夫君子之用财,视义之可否岂独视有无而已哉?
注:孔子并不是直接点出对方的错误(义的方式)所在,而是礼节性回应了自己不会这样做。也是考虑到不得罪/伤害人(颜渊是自己的爱徒,死了很悲恸;然而其父亲颜路却没什么见识,他的要求不符合义,但是孔子还是很委婉的拒绝了)。
5.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孔子回答问题很精妙。逻辑地不可能性。
未知生,焉知死? //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说,不能这样说。
6. 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7.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8.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9.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杨氏曰:「四者性之偏,语之使知自励也。」
1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11*.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弒父与君,亦不从也。」
*(skills) 弒父与君,亦不从也。
12.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skills)
13.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颜渊篇》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beyond training) 程子四箴解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视箴曰:『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听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言箴曰:『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动箴曰:『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beyond training) 朱子解释道: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则私意无所容而心德全矣。 敬以持己,何解?
3.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4*.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skills)
5*.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skills)
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范氏曰:「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
8*.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尹氏曰:「杀之为言,岂为人上之语哉?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而况于杀乎?」
9.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10*.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 (skills)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11.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 朱熹的解释很牛,有辩证法的味道。
迟之意,盖以爱欲其周,而知有所择,故疑二者之相悖尔。
举直错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则仁矣。
12*.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 (skills)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见11.24,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见4.26,朋友数,斯疏矣。
---------------------------------------------------------------------------------------------------------
《子路篇》
1*.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 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注疏解释为:女所不知,人将自举之,其肯置之而不举乎?)
2.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 名不正,则言不顺;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metric) 程子曰:穷经将以致用也。
学以致用,伪君子不如真小人。
4*.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metric) 杨氏曰:「务为全美,则累物而骄吝之心生。公子荆皆曰苟而已,则不以外物为心,其欲易足故也。」
5.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skills) 正人先正己
6.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7*.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skills) 《了凡四训》说, “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长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注:有因而盗曰攘。
8.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metric)
9**.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skills & training) 狷者有所不为也。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
10*.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 training)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王弼云:“处三阳之中,居下体之上,处上体之下。上不全尊,下不全卑,中不在体,体在乎恒,而分无所定,无恒者也。德行无恒,自相违错,不可致诘,故或承之羞也。”
11*.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skills) 君子和而不同
注疏曰: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则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朱子曰: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12.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3*.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skills)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14*.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skills & training) 君子泰而不骄
15*.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skills)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切切偲偲,亦作“ 切切节节 ”,相互敬重切磋勉励貌。 (汉典)
// 其他可参考的详细注释
http://www.dfg.cn/gb/chtwh/ssjz/24-lunyu-xueer.htm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15507.shtml
http://www.yiyuanyi.org/tags.php?/%E3%80%8A%E8%AE%BA%E8%AF%AD%E3%80%8B%E8%A7%A3%E8%AF%BB/
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zhexue/843872.html
http://bbs.wenhuacn.com/dispbbs.asp?boardID=27&ID=16253&page=1《论语注疏》又名《论语正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