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支付宝账单露出金额的人,即使金额再大也是物质的下等人
我一直觉得朋友圈里在讲钱上low得可以和做各种假微商的人比肩的,是那种在朋友圈露出自己生活里金额的人,比如过节过年配上一个红包或者转账的截图,说一句最近吃土了,多亏xxx的好心资助。或者是另一半亦或是炮友金主暧昧对象给予的金钱转账信息,小到52大到52000都有,说真的是真爱。还有就是每到这种bat的app做年终金钱账单总结的时候再晒出截图非要挑有金额那张晒的人。
记得《理想国》里克法洛斯说过:“拥有财富的好处是巨大的:不必无心欺骗或对别人撒谎;当他要离开去另一个世界时,也不必为亏欠神的祭品或欠他人的钱财而充满恐。”我想像他说的钱的作用是止谎和止慌。但我觉得钱的作用也应该主要只局限在这两方面,而现在大部分人已经远远越过了这两方面。
现代人总安慰自己说人是生而平等的,但其实然后一生出以后的那一刻开始便因财富而开始不平等。拥有财富的多少可以决定你能采取多少的态度,不过却并不代表着你的高下。因为高下来自于在这些态度中你采取何种态度。
就像今天成为热潮的支付宝账单。每个人金额的多少只是决定了他们或是拮据或是小富或是金贵,这是他们的天然阶层,但是分享与否以及是否露出金额才代表着他们在这枚钱币面前究竟是高还是低。而前面晒出自己金额的做法明显让自己比钱币矮了一头,于是他们就成为了别人眼里的low币。
在物欲横流,膜拜金钱的时代,追逐财富是的确是政治正确的选择,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往往迷茫,想不好要什么,要钱肯定是一条不错的康庄大道,但是我想讨论的是要到钱以后的事,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要到以后的钱,怎么样和别人在钱的关系上保持着自己的地位。
一个精神枯竭到可悲的人才要靠分享钱的金额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来获取自己的形象肯定以及金额的安全感,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在物欲上已经屈服给了金钱。金钱本来就是人类发明出来在性欲后面最早的成瘾品,一旦你驾驭不好它,那么你就成为它的狂信徒。
本来人应该有很多双眼睛,屁眼,钱眼,眉眼,狗眼,笑眼,用来放屁,用来传情,用来生活,用来喜怒哀乐。但是现在有许多的人把其它的眼都统统塞进了钱眼里,什么都用钱眼去看,这样看好像简单了,其实是傻逼了,因为脑子里除了钱和欲望不装别的东西了,于是只能用钱眼去看了,也觉得自己把钱的金额放进朋友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在审美上,很多人看画也好,看电影也好,听歌也好,不去寻找自己的soulart,而是往貌似代表着金钱主流阶级的艺术去靠。你看一幅不起眼的画但是却触动你万分,在大庭广众之下你不敢去说喜欢或者好,但是当别人告诉你另一幅画,这幅画得要一个亿,你心里其实无感,但却用你身上所有的出气的地方来感叹,真他妈是一幅好画。
每个人心里本来都住着一个小王子,但是这些小王子后来都离开了自己的小星球,来到了地球上,他们都想成为国王,想成为那个有点金术的国王,于是举目都变成了金子,自己也变成了金子,地球上不再有玫瑰,不再有狐狸,不再有关进盒子里的小羊,大家最后不过都是可悲的金雕塑。
的确这些显露金额的人他们中性格其实性格不差也大多好相处,但我想针对的是他们性格中对金钱的那种奴性,那种奴性很容易成为大家盲目崇拜金钱的帮凶,帮助大家互相压迫着对方喜欢金钱,我很喜欢杨迪对四川那边人的描述:当他们有了钱,他们就买部平价车,觉得可以开就好了,然后常常开着吃出去吃喝玩乐,有钱就花,也不去比互相的多少,就是生活得很巴适。
我在上海也已经呆了第四个年头,每天都被金钱信仰侵蚀着,从本来单纯的看人,学会了看那个人包,看那个人朋友圈坐家里车露出的车标,看姑娘朋友圈口红的牌子包的牌子,开始被逼着逼着就学会谈那些金钱粉饰出来的生活,要耐着性子听完这个人认识的家里有多少钱,那个人认识的家里多大的财路。为了能在那种信仰里苟且活下去,我必须耐心地听完,又在每天晚上的夜里带着对自己的鄙夷把这些金钱的侵蚀剥离。
我总是在金钱的欲望快要腐蚀我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那些比钱更重要的东西,要停下来写真的能让自己开心的文章,爱人的时候在两个人都饿不死的情况下多看她的灵魂,表达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勇敢地去向他人展示。然后我才能在每天醒来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活着,像一个上等人一样地活着。
-
温朱梓8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15 08: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