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的不是稻,是自由
假使现在再给我一块稻田,那样大片地展现在我眼前,我依然可以娴熟地拿起镰刀,卷起裤脚,昂首挺胸地走进稻田。即使其实我是个女孩子,是个长期在大城市生活的看似很小资的女子。
稻田是我儿时的记忆。
我的记忆开始得太早。有的人要到四五岁才能记清具体的事情,三四岁只是某些片段。我却记得两岁多时,妈妈生完妹妹,从医院坐马车回家遇到马脱缰的每一个细节,所以后面的大部分事情很多都是瞬间,就能跳进大脑,立即就能提取那段记忆。
所以,割稻时的那片蓝天永远在我心里,永远挥之不去。
那时的春天,家后面就是大片的稻子。稻田里有什么?竟然那么让人着迷,一伙又一伙的孩子在田埂上轻快穿梭,猛然停下来,猫着腰缓缓往前走,那炯炯的眼睛盯着某一片稻叶,原来,有只蜻蜓正翩翩地伫立在尖尖的稻叶上。那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意儿,找根线来栓在蜻蜓肚子上可以玩一整天。
有时拎着只小水桶赤脚走进稻田,为的是找到早已轰炸了耳朵的蛙鸣声。孩子总是调皮的,他不懂这些小生灵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总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这些生灵痛苦的基础上。所以,孩子除了童真外,常常还带有残忍。
秋天的稻田,等收割完毕后,剩下的就是一茬一茬的稻桩。虽然稻子都收的七七八八,但很多掉落的碎稻子却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拎着篮子就冲到稻田里,嘻哈着抢过去,即使摔个狗啃屎也乐此不疲。那稻芒确实很扎手扎脚,但那时哪还顾得上疼,感兴趣的不是到手的稻子,而是扎成一团在田里滚的快乐。
割稻子肯定少不了这群捣蛋鬼。大人看见这群孩子,求爷爷告奶奶希望他们赶紧撤离战场,可你越是吼他越是不听话,偏偏要挤进来,拿把镰刀,在那装腔作势,不小心割到手了就嚎啕大哭,任谁哄也没用。
但那时的快乐好纯粹呀,长大了,顾忌的多了,快乐越来越少,越发把自己裹起来。稻田里的自由早已灰飞烟灭。
稻田是我儿时的记忆。
我的记忆开始得太早。有的人要到四五岁才能记清具体的事情,三四岁只是某些片段。我却记得两岁多时,妈妈生完妹妹,从医院坐马车回家遇到马脱缰的每一个细节,所以后面的大部分事情很多都是瞬间,就能跳进大脑,立即就能提取那段记忆。
所以,割稻时的那片蓝天永远在我心里,永远挥之不去。
那时的春天,家后面就是大片的稻子。稻田里有什么?竟然那么让人着迷,一伙又一伙的孩子在田埂上轻快穿梭,猛然停下来,猫着腰缓缓往前走,那炯炯的眼睛盯着某一片稻叶,原来,有只蜻蜓正翩翩地伫立在尖尖的稻叶上。那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意儿,找根线来栓在蜻蜓肚子上可以玩一整天。
有时拎着只小水桶赤脚走进稻田,为的是找到早已轰炸了耳朵的蛙鸣声。孩子总是调皮的,他不懂这些小生灵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总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这些生灵痛苦的基础上。所以,孩子除了童真外,常常还带有残忍。
秋天的稻田,等收割完毕后,剩下的就是一茬一茬的稻桩。虽然稻子都收的七七八八,但很多掉落的碎稻子却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拎着篮子就冲到稻田里,嘻哈着抢过去,即使摔个狗啃屎也乐此不疲。那稻芒确实很扎手扎脚,但那时哪还顾得上疼,感兴趣的不是到手的稻子,而是扎成一团在田里滚的快乐。
割稻子肯定少不了这群捣蛋鬼。大人看见这群孩子,求爷爷告奶奶希望他们赶紧撤离战场,可你越是吼他越是不听话,偏偏要挤进来,拿把镰刀,在那装腔作势,不小心割到手了就嚎啕大哭,任谁哄也没用。
但那时的快乐好纯粹呀,长大了,顾忌的多了,快乐越来越少,越发把自己裹起来。稻田里的自由早已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