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
(一)
我终于将这座城市厌弃到一刻也呆不下去的境地。
打了辞职报告后,等不及领导的批准我就登上了回家的列车。辗转了几趟车之后我终于见到了那片熟悉的村落,我打开公交车破旧的车窗,一阵尘土裹挟着一股浅浅的树的味道钻进了我的鼻腔,昏昏欲睡的我瞬间被这个味道激的精神起来。一车叽叽喳喳的乡音,多在抱怨我弄脏了车厢。我就是在一片讨伐声中将沉重的行李箱拉下了车。
村子变了很多,青瓦房变成了红砖小楼,稀疏的电线变成了齐密的高压电缆。小村没变的也很多,小村的人一代又一代,相同的面庞不停的老去又成长起来,小村的田地里长着玉米和花生,同一种野草在这条进村的野路上枯荣又荣枯。可惜,这个季节的它们是繁荣了,我箱子的四个轮子却败在这条路上,任我拖拽推拉,它也只是磕磕绊绊。我只好双手拽起箱子,脚步踉跄着往家走,正当我后悔应该背着背包而不是拉箱子的时候,我听见了一声生涩的乡音“粒粒…”,我抬起头,透过被尘土迷荡模糊的镜片,看见一个穿着西服挺拔的身影,我一下子就认出了那正是离家多年的四叔。
(二)
四叔是丫丫的四叔。
四叔是村子里唯一穿西装的男人。
村子里的人都管他叫老四,我爸喊他小四儿,丫丫放学后总是跟我一起写作业,我也经常跟着喊“四叔”。
“经常”这个词用于很久之前,因为他离开我们这个小村庄的具体时间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四叔的书房,我和丫丫靠着书柜席地而坐,一人一本翻看着对于八九岁的小姑娘来说似懂非懂的文字,偶尔抬起头,阳光晃得我眯起眼睛,只来得及看见折射进房间的微尘翻滚,还有躲在角落里布满了灰尘的蓝色吉他。那种蓝色,在我幼年的暑假中,都散发着微凉的孤独感。这就是那时候的我对于暑假的全部认识。或者说,四叔房间里的书,是离家前的我对世界的全部认识。
我和丫丫,从最底下的杂志看起,一直到,我们的身高终于可以够得到的最高地方的书。那是我记忆中时间最快、最单纯的年月:老式风扇嗡嗡作响,院子里的蝉鸣时有时停,大黄狗吐着舌头眯着眼呼哧呼哧的喘气,小花猫打着呼噜趴在合欢树下悠悠荡着的秋千上。窗台下,开满了火热的、我从没见过的花,一枝枝昂扬着硕大的花朵,耀武扬威的炫耀着大把的青春和时光。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四叔家窗台下庭院里,玫瑰和牡丹,确切的说是红超和洛阳红。而村子里别人家的庭院里,种的最多的就是指甲草、丝瓜、葫芦,在看不见的角落,还野生着一藤一藤的牵牛。
(三)
路上长满了野草的地方,在夕阳的余晖下,也开满了一藤一藤的牵牛。
四叔避过瘦弱的牵牛花,接过我手中的行李箱,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轻声问我:“你怎么这个时候放假?”
我一愣:“四叔,我都工作好几年了。”
四叔讶然:“是吗?丫丫还在读书,我以为你也在上学呢。”说着眼睛瞟了一眼我的行李箱:“你这又是唱哪出?”
我有些不好意思:“我把工作辞了。”
四叔看了我一眼,不以为然:“有新打算?”
我更不好意思了:“没有,裸辞,想歇段时间。”
四叔颠了颠手中的行李箱笑了:“看来,歇的这段时间不短啊。”
我也笑了,紧紧跟上四叔矫健的身影。
我和四叔说了说我的近况,多数情况下是他问我答。我记得村头的那条路很长,可现在再走,感觉很短。
我似乎看见十几年前,梳着俩小辫儿的我背着大红书包在这条路上奔跑,想要努力超越一起放学的小伙伴,村子里升起袅袅的炊烟,飘来一股柴禾的味道,苦苦的,香香的,是灶头大铁锅的气息。回到家,爬到房顶上,隔着一道街和浅浅的墙,喊丫丫跟我一起写作业,每当这时,就能看见四叔房间外火热的花朵,闻见那股悠悠妖妖的香。多少年后,我还记得在那香味中,丫丫妈妈——四叔的三嫂,在给花儿浇水,我和丫丫在四叔房间里翻的一片凌乱。
(四)
童年小伙伴身上都有一种叫做好奇心和破坏力的东西,我一直将自己身上的美化为求知欲。当我带着丫丫将房间里的书接连看了几遍,其中的某些段落可以回忆起在第几页,甚至能说出哪本书哪个位置有一方朱红的篆体印章的时候,我俩对文字的焦渴感,让我们扫荡遍了这个房间每个角落的每张纸片和每个符号——直到我们无意中弄开了一个带锁的抽屉。好吧,其实是我弄开的,由于用力过猛,我还摔了一个结实的屁墩儿,抽屉也应声倒地,一大叠或斑驳或鲜艳的图片撒了一地。
我有点儿不好意思,但这点儿不好意思随着我看清图片这个动作立马烟消云散。看了两张我就确定,这些图片就是书上说的明信片。那是我和丫丫第一次对南方和都市两个词有了具象认识,很多书里读到的场景就在那一刻清晰起来。而那张照片出来的时候,我和丫丫的脑袋都凑了上去。
四叔穿着蓝色的牛仔裤和白衬衫,站在台阶下一手摁着那把蓝色吉他,头上还顶着一副大墨镜,他另一只手揽着一个长发飘飘的姑娘,有着嫣红的唇和英挺的眉毛,大大的耳环和一张扬肆意的脸,我心里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他们是一对璧人。我问丫丫照片上的女孩儿是谁,丫丫摇摇头:“不知道,四叔已经三年多都没回来了。”
那个姑娘,总让我想起窗台下的玫瑰和牡丹。
(五)
我愣神的功夫,四叔把我落下了好远。直到一声“粒粒”入耳,我才抬起头来,看到四叔笑呵呵地看着我,扬声问:“怎么了?家里变化很大,不认识了?”
我不好意思的笑笑:“是啊,我都快记不起小时候这儿是什么样了。”
四叔等我过去并肩走着:“前些年我也不记的村子以前是什么样了,反而是这次回来记忆越来越清晰了。”
我踢中了一颗小石子:“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你老家院子里种的玫瑰和牡丹,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弄一块儿地方,种花种草种梦想。”
四叔朗声笑了起来:“我现在的愿望是弄一块儿地方,种花种草就行。”
我有点儿悲哀,唉,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像那时候的四叔一样啊!以至于在很多年,我都记得第一次见到穿西服的四叔的样子,就好像,在此之前我根本就不记得四叔。
(六)
四叔第一次穿着西装回来的时候,我觉得他是全天下最帅的人。我无比羡慕丫丫,多希望这个西装笔挺的四叔就是我的四叔啊,丫丫也因为这个原因得意了好久。总跟我显摆,每天家里去了多少人,争着抢着找四叔说话。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更加羡慕丫丫了。
可是没过多久,丫丫就不得意了,因为大家都不去找四叔了。我很高兴,我终于可以借口找丫丫,去他们家看穿西装的四叔了。我走到他们家大门口,看到有人出来啐了一口痰,恶狠狠的:“混了这么久还是羊粪蛋子表面光,没钱穿什么西装!”另一个人也附和着:“还拽城里的新鲜词,有本事就别回来啊,装什么装!”我之所以记得清楚一是因为学到新词叫“羊粪蛋子表面光”,二是被他们恶狠狠的语气吓到了,以至于我后来我在四叔的房间里看到书中的反派人物时,总能想到那恶狠狠的语气和表情。
四叔在那次回来后没多久就走了,很长时间都不再回来。从那儿后,我跟丫丫每年的暑假都是在四叔那一屋子书中度过的。我问过我爸四叔什么时候回来,我爸看了看我,眼神飘到很远的地方,轻轻叹了一句:回来,有什么好呢?
(七)
四叔好像不知道要问我什么了,路上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换了换手,像是斟酌了再三似的:“你爸爸,还好吗?”
我有些疑惑:“你回来后没见过他?”
四叔笑笑:“我也是刚回来。”
我抿着唇:“我也是。”
四叔哈哈笑了,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四叔笑完后,想像小时候那样拍我的脑袋,手举在半空,却又放了下来:“跟你爸简直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闹铃响了,五点,朝九晚五时的下班时间。我摁掉的时候,四叔却对铃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曲子怎么这么生涩?”
我老脸一红:“呃……这是我自己拉的一段,录了下来做铃声。”
四叔眉毛一挑:“你还学琴了?”
我:“好多年了,现在都忘记了。”
四叔的眼神远远的,好久之后自己轻轻叹道:“嗯,我也忘记了。”
我脚步停了一下,想起了四叔房间里那把积了陈年老灰的吉他,那也是我第一次想要做一件事,想要学一种乐器,或者,别的什么。
我学了,也忘了。
我的眼睛有点润润的,指着另一条路:“小时候这条路能直通到你家后边。我和丫丫,总喜欢去你房间里看书。”
四叔:“嗯,我很宝贝的许多书都是被你俩给翻掉皮的。”
(八)
四叔被我翻坏的书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本《红楼梦》,大红的封面上是宝黛一起看书的插画。当时还拿回家看,我爸一眼认出了四叔的书。
他打开封皮,一页页细细翻下去,粗粝的手指划过丰润的纸张。抬头看见我疑惑的眼神,我爸笑了:“粒粒啊,你四叔很爱惜书的,你也要爱惜啊。”我突然意识到,为了里面的宴席和糕点就把四叔的书请下神坛,太浪费了。
后来,我和丫丫在不同的地方求学,一年也难得见几次,尤其,没怎么见过四叔,可能正是因为见不到,四叔,连同他那一屋子的书都在我心中变得神圣起来。
再次见到四叔的时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爱情”的时候。
那也是四叔离家多年后,第二次回家。但,是这个小村,第一次迎来大城市的姑娘。
那个暑假的午后特别热,丫丫风风火火地闯进了我家,鼻尖上闪着晶亮的汗珠,一把拽住我的胳膊:“姐姐快走,我带你去看我花婶婶!”
我被丫丫拉走,刚进丫丫家的院门,就看见一个穿着牛仔短裤的女子,波浪长发,嫣红的唇,大圈圈耳环,头上还顶着一副大大的墨镜,啊,就是照片上的女子。我小声的对丫丫说:“花婶婶真好看。”
花婶婶很好看,一口软软的普通话,跟我们俩说话的时候一直在笑,露出两颗小虎牙。我忘了她跟我说了什么,可总忘不掉她的模样。
可是,当我第二天去找丫丫看花婶婶的时候,她已经不在了,我只看见丫丫奶奶坐在院子里高声骂着什么,我跑进四叔屋里,看见四叔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正当我一脸诧异的时候,我爸进来了,他看了一眼四叔,低声让我回家,我出去的时候看见了我妈、丫丫妈妈、丫丫大伯母正在劝着丫丫奶奶,她原本只是骂,这时候又是哭又是骂,我零星听到什么“小妖精”“骚货”之类的词句。丫丫走过来牵着我的手,望着我,我的大脑像是被太阳烤化了一样,空白一片。只记得那天特别热,窗台下的玫瑰和牡丹开得生机勃勃。
花婶婶走了没多久,四叔也走了,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在我家呆到很晚,我不知道四叔什么时候走的,只记得我爸睡到了下午酒才醒。
后来的四五年的时间里,我再也没见过他。
我想,四叔一定是不愿意回来了,因为,窗台下的花儿一年比一年蔫了。
(九)
从那儿以后,我视为神圣的人物,渐渐成为别人的眼里茶余饭后的谈资。
四叔很长时间没有回来村子,我也是寒暑两假的时候听到四叔的很多传言。
于是,我渐渐知道了老四年届四十还不结婚,老四这些年没有挣出多么美好的生活,老四被他母亲诓骗回来去邻村相亲了,老四跟人说话总是抬杠,老四过年回来打牌输了很多钱,老四借钱在村子里盖了一座好看但不实用的房子……
……
我听到这些很难过,因为我知道,四叔窗台下的玫瑰和牡丹,肯定没了。
大年三十,我站在我家的房顶上,仰望着隔了一条街,一道浅墙的那座灰扑扑的小楼,心里酸酸的。听到的欢声笑语,是丫丫一家子和丫丫奶奶的,借钱盖了这座房子的四叔,还在南方的一个温暖的城市漂泊。
我始终想不明白,别人的生活,这些旁观者凭什么就轻易判定对错?
但我想,近年来的四叔终究是有了那么一点点妥协。
因为这几年,过年的时候经常见到四叔。四叔依然西装笔挺,头发修剪得十分精神。别人上门拜年都是一家子,大人小孩儿,男男女女好不热闹,只有四叔是一个人,四叔给我爷爷拜年,我也给四叔拜年,四叔的新年祝辞像电视里的话,周到而礼貌。不像村子里的人那样粗鲁却亲切。四叔不抽烟,就着煤炉能跟我爸说很长时间的话,大多数的时候,他只是笑着听着。看见我在一旁,便问问我的功课。四叔走后,我听得到我爸那似有似无的叹息,不知道为什么,又看得见他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
领完大学的毕业证,回到家。辞了长辈给我安排好的工作。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只知道我不要做什么,迷茫着晃荡着,午夜醒来,只记得明信片上的远方,似乎能听见轰轰隆隆的火车声。
我想,我的灵魂可能就是在第一次进入四叔的书房时就出走了,它走的时候就是轰轰隆隆地响着,从那时起我的肉体开始孤独了。
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流放自己。直到,这次回家。
(十)
四叔将我送到胡同口,放下了行李箱:“你自己回吧。”
我垂了眼睛,一下子看到四叔的皮鞋,借着夕阳,看到上面一层浮尘,他的裤子倒还是笔挺整洁,我抬起头:“回家坐一会儿吧,这时候我爸应该在家。”
四叔把行李箱的拉杆拉出来递给我:“到饭点了不方便,我过两天再来。”
四叔说得真挚,我也不懂虚让,就点了点头,突然蹦出一句普通话出来:“四叔再见。”四叔自然的用普通话回了我一句再见。我拖着箱子走了两步才回过味儿来,猛然转身,只看见四叔笔挺的身影被夕阳的余晖拉成长长细细的一道,锋利而苍凉。
我爸妈见到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惊讶,只顾忙活着问我路上顺不顺累不累,我张了张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把碰见四叔这事儿给憋了回去。无论如何,我对我爸妈的态度还是挺欣慰的,虽然,我回答不了他们一连串抛给我的问题: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买房?打算买哪里?
我低着头苦笑一声,还是暂时不要告诉他们我辞职好了。
(十一)
第二天。
傍晚的饭桌上,爷爷放下饭碗说:“老四回来了。”
我爸从电视上的新闻收回视线:“看清楚了吗?这不年不节的,怎么会?”
爷爷:“我能连老四都认不准吗?晨练时我俩一起回来的。老四跟以前一个样,从背影上看,还跟个20多岁的小伙子似的。还是大城市养人啊!”
我爸急急将一口菜吞下,声音有点高:“看你说的,保养再好也不可能跟20啷当岁的小伙子似的,你仔细看的话他脸上的皮肯定都松了!”
我扑哧笑出了声,忙用碗挡住自己的脸。我爸生气了:“你笑什么?”
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带笑意:“确实不老啊,你急什么?”
我爸有些气急败坏似的:“我急了吗?我凭什么急啊?我比起他来不知道好多少呢!我女儿聪明,老婆贤惠……”
我有些不认识似的看着我爸,打断了他的话:“爸!”
我爸愣愣的看着我,我鼻子有些酸:“爸爸,你从来不这样。”
我妈看着我俩,忙打岔似的将饭碗收了:“老四可能是听说村子里要卖地,回来卖地呢。”
我心里细碎的破裂声十分清晰,为四叔,为我爸,也为自己。
四叔现在在村子里就是失败者的代名词吧,从前书生意气的父亲也被浸染成众多村民中的一个,而我,我逃避了一圈又一头撞了回来。
我躲在厕所里给丫丫打电话,丫丫的声音听起来涩涩的,她说她在晚自习,我告诉她我没事了。我坐在马桶上,想明白一个道理,我和丫丫都在逃避,她用学校逃避,我用远方逃避,而我爸,用看失败者的眼光作比较来逃避,我们都是懦夫。
(十二)
接下来的这几天,我借了邻居家的狗狗遛,老实说,我是惧怕一个人出门,随便有个什么东西陪我就行:在我碰见村里谁家陌生的新媳妇时,能有个把头低下头骂狗而不用尴尬地打招呼的理由。
一天早上,正当我嘴上骂狗心里过意不去的时候,听见了一阵喧哗,仔细听去,像是吵架的声音。我怕吵架,尤其怕大妈们扯着嗓子叉着腰一蹦三尺高的对吵,也许是童年时代丫丫奶奶那次隆重的骂街给我留下的阴影。所以当我下意识要绕道走的时候,听见了我爸激昂的声音,我一愣,抱起小狗轻手轻脚的躲在墙角探头看去,只见七八个跟我爸岁数差不多的人或蹲或站,在聊着什么,四叔就在边儿上站着,衬衫雪白的领子又挺又直,早晨的阳光金闪闪地洒在他的整齐的头发上。
我爸的大嗓门震得我耳朵嗡嗡直响:“这种事儿没法进公,到时候又是解剖又是取证,几年都下不来!”
头发斑白的是村头的黑爷,我还记得小时候放学路过他家门口的时候,他总是粗声粗气的叫我大丫头,此时他靠着墙站着,瓮声瓮气:“可不是嘛,赶紧让他们赔钱才行,不能拖。”
这时我听见四叔平静无波的声音:“一条人命,不能对方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最好还是交给公检法,私了是快,但是也容易留下后遗症,自身利益很难保障。”
蹲在墙根儿的二麻大爷吐了一口烟圈:“人都死了,还要什么利益?照我说,把棺材往征地办公室门口一放,不给够钱就不走,这就是利益。”
蹲在地上拿着树枝在地上划拉的那位抬起头来,声音冷冷的:“听说别的村儿去年在厂子里电死的那个赔了30多万,也不知道今年这个能赔多少。”
我情不自禁的看向他,太阳的光刺得我眼睛酸胀,但我还是看到了那张枯瘦的脸上一道道沟壑,那是国庆叔吧,记忆里,将四五岁的我背在背上忽然蹲下忽然起来。那时候,他是个健壮白净的青年,声线温暖欢快。“粒粒飞啦……落下来……再飞高高……”
四叔的充满了力量的声音将我从回忆里拉了回来:“不能这么算,你说得那个是工伤,现在这个是他跟人吵架的时候猝死的。不过,你说的那个,一条人命,按照咱们这儿上一年度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加上丧葬费,怎么的也得150万,怎么可能区区30万就打发了?所以说还是报警,交给警察和法院处理。”
我爸抬了抬手:“老四,你那是理论上的赔偿。你还别跟我抬这个杠,你不想想,走程序要走多长时间?那尸体能在太平间放上一年?活人还过不过了?”
四叔张了张嘴,却被国庆叔打断:“就是,你那是抬杠的话。你以为这是在城市里啊?照我说,这次能赔35万就已经不错了。”
四叔涨红了脸,想要说什么却始终没有说出来,他尴尬地笑了笑,就推说自己有事儿先走一步,我急忙转身装作要走过来的样子,四叔转过来时刚好看见了手足无措的我。四叔冲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也回之一笑,可我能感觉到我的脸笑得很难看。
四叔就像没看见似的,走过去摸了摸小狗的头:“真是个聪明的小东西。”我望着四叔渐行渐远的身影,也蹲下去,摸了摸小狗的头,小狗冲我直摇尾巴,我叹口气,捧着小狗的脑袋:“我觉得四叔说的对。”
(十三)
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都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错觉,我今天又一次的瞅着天花板默念:我在家里我在家里……突然听到外面嘈杂的嬉闹声,我下床趿拉着拖鞋打开了一点门缝,那声音清晰地钻进了我的耳朵。
“真是不太平,听说西柳村死了一个劳力。征地的时候跟人吵起来了,一口气没上来,心脏病就犯了。”
“你说是不是咱们这边修路坏了风水,连着可没少出事儿。”
“而且死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真可怜。”
“也不知道能赔多少钱?”
“那老四可说了,按照法律能赔150万呢。”
“老四的话能听吗?150万,显得他多有本事似的。他去让人赔赔啊!”
“你说老四这么仪表堂堂的,就一个嘴上功夫,连个媳妇都娶不上。”
“估计是常年在外面,眼界高,看不上村里的姑娘。”
“也保不准在外面有人。”
“能有什么人啊,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他挣到多少钱,谁愿意跟着个不着调的穷大叔?”
“这次征地分了钱应该有不少呢。”
“得了吧,就这点儿地,能分多少钱啊。”
“外面的姑娘一个个的多精明啊,没有钱谁跟你谈对象?”
“对了,你家姑娘岁数不小了吧?我娘家嫂子的侄子也在北京打工,我给你们牵个线啊?”
“小姑娘家家的,趁着年轻赶紧结婚生子才是,不要再在外面跑了。”
“就是,成天在外面瞎跑,被人骗了怎么办?”
“她在外面做什么工作的,工资多少?这次回来给你带什么稀罕吃食了,拿出来给我们尝尝啊……”
……
这些声音夹杂着“东风红中发财碰”的麻将声一阵一阵的传过来,当她们说道我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了,“啪”的一声重重的关上了门,乱七八糟的声音也戛然而止。我正在换衣服,我妈开始敲我的房门:“你婶子也是好意,你出来跟你婶子聊聊啊。”
我脑袋正套在衣服里左右为难,不禁火大起来:“我的事你别管。”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我咣当一下子拉开了门:“她们一个个的谁啊?生我了还是养我了,凭什么说我啊?我俩大眼睛好着呢,怎么就瞎跑了?我工资多少给她们有一毛钱关系啊?我在外面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她就不怕她那娘家侄子被我祸害了啊?”
我妈愣了,大妈们的脸色都变了。
其中一个尴尬地笑着:“你看你粒粒,大家都是好心。”
我关上门:“谢谢,我不需要。”
(十四)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天,我妈既生气又心疼,喊了我几次我都没开门。我不开门并不是生妈妈的气,更多的是生自己的气,我知道大妈们没什么坏心眼,她们是想表示亲近和热闹,可我,总是从这些话中感到深深的屈辱和恶意。就像我变坏了似的。
晚饭的时候,我爸打开了我的房门。
“有话不能好好说吗,看把你妈吓的?”
“我的反抗方式从来就很激烈,我才不是四叔呢,由着她们说三道四。”
“你这孩子,其实她们一个个的也没说什么。我知道你在外面习惯了社交场合的距离感和分寸感,可是,这是在家里。家里就是这样啊。”
正说着他的手机响了,他接起来才听了一句,眉毛就皱巴在了一起。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一定是件坏事,没等我开口,我爸就站了起来:“你四叔家出事了,我得过去一趟,赶紧出来,你妈还在等你吃饭。”
我迅速穿好衣服,来到厨房。我妈看见我眼睛就红了,我脑袋往她肩上一靠:“妈,对不起……”
我妈把我一下子推开:“吃饭去。”
我在餐桌上坐了下来,我妈叹了口气:“你也真是的,在外面是受了什么委屈吗,脾气这么大?”
我一愣,知道我妈这是反应过激了,我一转脸,我爷爷也目光灼灼地看着我,我赶紧道:“我没受委屈,我觉得她们背后那么议论不好。”
我妈叹了口气:“粒粒,她们没有坏心眼,都习惯这样聊天,你不要上纲上线的。”
我点了点头,知道自己也是反应过激了:“放心吧妈,回头再看见她们我就给她们赔个不是。”
我爷爷这才点了点头:“这样就对了,可不敢跟老四一样,凡事上纲上线的连玩笑都不能开。人活的就是这口人间烟火气,没了这口烟火气,那就不是人了。”
我想了想,没这么夸张吧,顶多就是村里的烟火气。
我咧着嘴连连点头,才想起来问我妈:“妈,四叔家出了什么事吗?”
我妈叹了一口气,爷爷则放下了筷子,看着我:“他三哥,下煤窑的时候出事了。”
我一愣,看向我妈,我妈叹了口气:“唉,丫丫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我想起隔着一道街和一道浅墙,在四叔窗台下给花儿浇水的那个女子,不管什么时候,眼角眉梢都是温柔的那个三婶婶,每次吃饭都是轻声细语喊着“丫丫、明明”的丫丫妈妈。
(十五)
吃完饭,躺在床上正想着白天的事,却接到了丫丫的电话,我刚“喂”了一声,丫丫的哭声就传了出来:“粒粒姐,我九点半到车站,你能不能来接我?”
我安慰道:“别哭别哭,先告诉我车次。”
丫丫:“我爸……”
我:“听说在医院,情况还不清楚,你先不要慌。”
丫丫:“我妈都让我回来了,情况能好吗?”
我被丫丫的哭泣声弄得心烦意乱,自己的话自己都不太信:“没事的,你妈和四叔他们都在,不会有事的。”
丫丫还是哭:“明明才十二岁……”
我忍不住吼了她:“别哭了,没死呢也被你哭死了。”
丫丫被我凶巴巴的吼声吓住了,我十分内疚,赶忙轻声道:“赶紧上车,注意安全,不要哭也不要跟陌生人说太多。”
挂了电话后我就去四叔家找我爸拿车钥匙,临出门想了一想,将身上的茜红色的风衣换了下来。我没进四叔家的门,我爸把钥匙给我送了出来,隔着门缝我看见西装笔挺的四叔蹲在在院子里抽烟。
(十六)
丫丫还是原来的样子,及腰的长发在脑后扎成一束,眼睛红红的。我拉开车门,让丫丫坐在了后面,没有回家,径直往医院驶去。
我看了看丫丫身上的粉色毛衣,又看了看手边纸袋里我的黑色衣裤,还是将纸袋放到了座位下面。
丫丫上车后就止不住的又要哭:“我爸,到底怎么样了?”
我心里默默的叹口气,嘴上却说:“还在抢救,你不要着急。”
丫丫:“我爸前几天还在电话里提起你,嫌我笨,说如果我也像你一样有主见就好了。”
我特别不爱听这话,立即反驳了回去:“你不是没主见,你是不想对自己负责。你爸妈也有问题。小时候你不懂事让你听他们的,长大后懂事了还让你听他们的,现在你研究生毕业了,你的学历和社会情况他们了解不了了,就开始逼你自己拿主意。”
丫丫愣住了,显然没料到我会这么说,她低头想了一会儿,声音低低的:“粒粒姐,我……”
我不忍心看她的样子:“算了,他们也只是不想让你跟四叔似的。如果我有一个你四叔那样的亲叔叔,我爸妈只会逼我逼得更狠。”
丫丫摇摇头:“其实四叔挺好的。”
我点点头:“大家衡量别人的标准差不多:挣不到钱就是原罪,娶不到媳妇就是废物,为人宽和就是窝囊。四叔好不好,不是你我说了算的。”
丫丫:“四叔的钱,补贴给我上学不少,我们现在住的房子也是四叔盖的。”
我没说话,丫丫眼神有些躲闪的看着我:“高考填报志愿那会儿,四叔让我自己选择专业和学校,我没选好,我爸那会儿就怨上四叔了。后来,四叔就尽力弥补我。”
我的心渐渐不平静了,我转头看丫丫,特别想问她:四叔对你的爱,你怎么会理解成弥补?四叔欠你什么吗?可丫丫望着黑漆漆的窗外,不知道想些什么。我也没能问出口。
(十七)
我站在楼梯口,把玩着手里的打火机,火光一明一灭之间,一阵阵阴风带着尸体的味道一次次扑向我,一同扑向我的还有阵阵哭声和喁喁低语的声音,听不真切,我也不愿听清。听见了身后的脚步声,我回头就看见了四叔。他的脸,感觉一下子老了很多,但背依旧笔直。
我走了过去:“四叔,节哀顺变。”
四叔点了点头:“丫丫刚才晕过去了,你去陪陪丫丫吧。”
我刚要转身,四叔叫住了我:“给我根烟。”
我不知道四叔怎么知道我有烟,在家,我是从不敢拿出来的。我从包里摸出烟盒,连同手里的火机,一同递给了四叔。四叔的手和嘴唇都在抖,点了好几次,都没有点着。我接过打火机,帮他把烟点着,看到他被烟雾熏出了眼泪。
我在太平间外的椅子上看见了已经转醒的丫丫,丫丫姑姑看见我后抹了一把眼泪。我坐过去,握住了丫丫冰冷的手。看见丫丫舅舅、我爸、丫丫大伯等人在跟矿井的负责人交涉。乡音中夹杂着不标准的普通话,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声音充斥着我木木的大脑,我实在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但连续出现的“私了”两个字,让我木木的大脑有了一丝清明。
我捏了捏丫丫的手:“丫丫,我知道你很伤心,可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你要坚强一点。”
丫丫的嘴唇哆嗦着:“我爸,怎么会在里面?他昨天还在给我打电话……”
我也掉下泪来,轻轻拍着她:“人死不能复生,只能学着接受。”
我拉了拉丫丫:“你妈妈很需要你,你去陪陪你妈妈吧。”丫丫听了这话,像是突然想起来一样,冲到了太平间。
我来不及反应,忙跟在丫丫身后也冲了进去。只看见丫丫愣在原地,我一转脸,看见丫丫妈妈表情肃穆,整理着丫丫爸爸的头发,衣服。丫丫走过去,试图抱她,她推开丫丫:“乖,你爸爸爱整齐,他这个样子会不高兴的。”
丫丫突然放声哭了出来,丫丫妈妈的眼泪也开始噗嗒噗嗒往下掉,终于,她的哭声像一把割开喉咙的匕首一样,弥漫着血腥气,尖利地刺进了每个人地耳膜。
悠长凄厉的哭声瞬间响彻整个走廊。四叔大概是听到声音了,又走了过来。
丫丫妈扯着负责人的衣服,嚎哭不已,哭声中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吼声:“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儿,就他不行了?我好好的一个人交给你们怎么就成一具尸体了?我的儿子才12岁啊,我的女儿还没出嫁啊,他怎么舍得哟……”
听着她边哭边嚎,听的我的眼泪也成串成串往下掉。
那边的负责人好像低声说了什么,丫丫妈力气更大了,推搡得也更厉害了,声音也更尖利起来:“我不私了,我不要钱,我只要他活过来……”
四叔也走过去,声音掷地有声:“我们不会私了,事故怎么发生的,操作是不是规范,矿井下是不是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一定要讨个说法。我们死要死得明白。”
我看见有人拉了四叔一把,四叔挺拔的站着,不为所动。
负责人软声安慰着丫丫妈,丫丫姑姑上前去将丫丫妈拉开,丫丫妈一声长嘶,瘫坐在冰凉的地板上,开始哭起来:“我苦命的丈夫啊,你好狠的心啊,留下我们娘儿仨孤儿寡母可怎么活啊!”声音哀婉的如同戏台子上的青衣唱腔。
负责人擦了擦汗:“给大家在附近宾馆开好了房间,这都凌晨两点了,大家先休息一下,我们明天等矿上的老总来了再商量老三的后事。”
丫丫大伯拦住负责人:“你也要跟我们住在一起。”
负责人忙忙点头:“这是自然。”扭头吩咐他的助手:“小李,去把车开到楼下。”
我看了看我爸,欲言又止。我爸拍了拍我的头,回到家后,我临上楼的时候,转过身来轻轻的抱了抱我爸。生命太短,在我们刚开始懂得拥有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剥夺了。
(十八)
一觉到了第二天下午,我起床后简单梳洗了一下就准备去看看丫丫。我妈像是知道我要做什么似的,在大门口拦住了我:“别人家有丧事,这么大个人了也不知道避讳一下。”说着就将一篮子豆角塞到了我怀里:“去给妈妈掰掰豆角。”
我拎着篮子,到底有些担心。头一次像隔壁的大妈们一样,拖着个小凳子准备坐在家门口听听隔壁的动静。一出门才发现,我家和丫丫家中间隔的那条街上,三五成群的聚满了小媳妇和老媳妇儿,老媳妇儿们一个个手里还煞有介事地纳着鞋底织着毛衣挎着菜篮子,小媳妇儿们抱着孩子嗑着瓜子玩着手机,更有甚者,都快站到我家门口了。
我抱着一篮子豆角去了楼上,四叔和丫丫大伯争吵的声音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私了什么私了?你让我跟你回来找村干部找话事人就是为了去协商这个事儿吗?!”
“事情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办?打官司,打个几年到最后还不是赔点钱?”
“总得弄清楚三哥到底是怎么死的啊?是矿井有问题还是操作失误还是被人为杀害!”
“那如果是他自己操作失误呢?不关矿井的事儿呢?连赔偿金都没有!你让你三嫂和丫丫明明怎么过?”
“他们的矿井一看就是有问题,私了的话那矿井不照样开工?”
“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你是要搞垮矿井还是要你三哥的赔偿?”
“私了解决不了问题!”
“那能怎么样?你这些年在外面白混了!哪个矿井没个保护伞?你斗得过他们吗?进公也行,来来回回几年,还要尸检,你想过咱妈没有?她儿子尸体得解剖得零零碎碎才能入土!”
突然一阵老太太得骂声和哭声传来:“我怎么生了你们这群不孝子哟?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哦……”
我居高临下看着街上的人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什么。我细细想着丫丫大伯的话,还真是,无从反驳。
(十九)
我刚走到院子里时,就闻到了隔着客厅的帘子散发出来的浓浓烟味。
掀开帘子,客厅的沙发上围坐着八九个中年人,有几个是村里的干部,有几个是丫丫的本家叔伯。他们压低了声音说着什么,丫丫大伯不停地抽烟,发出一阵阵咳嗽声。我爸冲我抬了抬下巴,我一言不发的往楼上自己的房间走去,正在这时,一阵皮鞋的哒哒声传了过来。我一扭头,看见了西服笔挺的四叔,和另一个西服笔挺的陌生人,那个陌生人还夹着一个大大的公文包。我听见四叔给我爸他们介绍那位西装革履夹着公文包的人是个什么律师,还没等四叔介绍完,丫丫大伯就大声嚷嚷了起来,我爸拦着要起身的丫丫大伯,看到我还在楼梯口愣着,大声让我回房。
我满耳朵嗡嗡乱响,看见我爸的嘴唇一张一翕,使着劲儿我也听不到四叔的声音。
我不知道这事儿是怎么解决的,因为,我接到了单位电话,让我回去交接工作并办理离职手续。
我的主管最后找我聊了几句,笑容很浅却无比真诚:“你要是想回去,那就趁早,因为,时间越长,你越回不去。”
从办公室出来我整个人都是懵的,看着车窗外灿烂的霓虹灯和巨大的广告屏,听着车窗外汽车声和车厢里售票员报站提示让座的语音,我才清醒过来,我戴上耳机,看着街边弹吉他的卖场艺人,他身后巨大的公交站台广告牌哗啦啦翻上了一页房地产广告,那广告语瞬间让我双眼酸涩: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
我不知道我留不留的下这个城市,但我知道,那个故乡,我是真的回不去了。我的脑袋贴在车窗玻璃上,感受到一阵冰冷。
(二十)
在自动取款机上使劲儿地数了数银行卡内的一串数字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我必须要再找一个工作。
这个结论让我十分沮丧,因为我意识到,我的辞职变得毫无意义;我当初的逃离,也是那么任性和幼稚;最重要的,我兜兜转转,又转了回来。
我在这个城市向来眠浅,一个短短的短信提示音就已经足够把我惊醒。我眯着眼睛盯着屏幕。我爸发来一个陌生的姓名和银行账号,让我往上面打一万元钱。
我瞬间清醒过来,给我爸回电话。
我爸的声音松松散散的,我有些听不清,直到我爸重复到第三遍的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四叔急需用钱,需要网银实时转账,我爸只好找到我让我先打过去。我把手机拿到眼前,再次调出信息看了一下,明明不是四叔的名字,这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被骗了啊?
我爸重复得也烦了,他的声音有些大:“那是你四叔请的律师的账号,他借我钱给律师劳务费。”
我一阵莫名其妙:律师的劳务费,怎么会让四叔去付?不是私了吗,私了之后的赔偿的钱呢?
虽然满心疑惑,挂了电话,我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用手机将钱转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我还是不放心,拨通了我妈的电话:“那个,丫丫爸爸的事儿,怎么处理的啊?”
我妈叹了口气:“你说你这孩子,这是你操心的事儿吗?”
我想了一下,还是照实说了:“我爸借给四叔一万块钱,我给转过去的。”
我妈惊雷一般的声音:“你说啥?”
我妈也不听我说话,声音高了起来:“老四又借钱!以前盖房子借的两千,这都多少年了还没还,偏你爸还充好人,这么大的事儿都不跟我商量。”
“我这不跟你说了吗?听我爸说是四叔付给律师的劳务费。”
我妈又奇道:“那律师不是他同学吗?帮个忙搭把手的事儿怎么还要钱?哪有这样处同学的?”
我听得一头雾水:“干活收钱,天经地义。再说人家律师的知识积累,案件调查,庭审辩护都是付出很多辛苦劳动的,不给钱算怎么回事?”
我妈又激动了:“那律师那么有钱,就是帮个忙跟那边的管事儿谈价钱而已,怎么好意思要钱,你爸帮他找的法院工作的你表姑家的表姐夫,都没收钱!”
我按了按眉心,天知道这个拐了几道弯的表姐夫是谁:“好了,妈,到底怎么处理的?”
我妈的声音这才正常一点:“具体情况不清楚,律师和你表姐夫去谈的,赔了60多万。”
我越来越奇怪:“既然赔钱了,怎么还让四叔出律师费呢?直接从赔偿款里划出来给律师不就行了吗?”
我妈:“就不该要钱嘛!不过你说得也对,就是要钱也是丫丫妈妈给,怎么轮也轮不到老四啊。”
我妈重复了好几遍的“不该要钱”这句话,突然像是一道闪电在黑夜中照亮了什么一样。我匆匆挂了电话。
我还是忍不住给丫丫打了电话,丫丫比起以前,更加沉默了。
我不忍心,只能叮嘱她想开些,提醒她现在身上背负的责任。快要挂电话的时候,丫丫喊住了我。
丫丫:“粒粒姐,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这个事儿我也知道做得很不对,可是,我妈和我奶奶那样,我实在开不了口。”
我叹了口气:“我明白。”
丫丫:“奶奶和妈妈都说这是用爸爸的命换来的,即便是没有律师,这也是爸爸应得的。我大伯也说凭什么律师动动嘴皮子挣的都比他一年都多。我知道他们不对,可是我实在没法开口……”
我隔着电话安慰她:“我知道,丫丫,不怪你。你要是觉得难受,就哭一哭吧。”
村子里的人对死亡有自己的对待方式:死亡那一刻,是真的悲痛;哭的那一刻,也是真的伤心。可是悲痛与伤心过了,日子总是会更快更好的过下去。我常常羡慕这样干脆利落的表达方式,可也惧怕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二十一)
又到过年的时候了。
这个年,整个村子都是喜气洋洋的。
因为,村子里的土地补偿款过了年就要发下去了。
这次回去,没有四叔在村头的果园唤我。
我轻装简行,在暮色中穿过家家户户的炊烟,一路走回去,也一路听到妇人喊孩子吃饭的声音,小孩子的哭声,狗叫声,鸭子和母鸡的叫声,还有尖利的谩骂声,吵架的声音。我拧着眉头,小村的人很质朴,这种质朴表达得却很凶猛。
走到我家那条胡同的时候,我听见邻居大娘的责骂声,我轻轻叹口气,正想自嘲有一种母爱叫做你妈认为你该找对象了,就听见大娘尖利的声音传了出来:“你今年都25了,难道想学老四打光棍吗?”
“我才23,着什么急啊?”
“不着急,不着急同岁数的小姑娘都给挑没了,回头把你剩下跟老四一样,看你着不着急?”
“我看四叔一个人挺好的,最起码没像你这样的人在跟前絮叨。再说了,粒粒姐大我三四岁呢,也没见她爸妈着急。”
“你还有脸比?粒粒在外面上学工作,人多机会多,你在村子里十三不靠的不结婚干吗?”
……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四叔当了这么多年的反面教材,今年,我也上榜了!
(二十二)
除夕夜,我爸从外面回来,将包得整整齐齐的一万块钱带给了我。我转手给了我妈。我妈眉眼弯弯的数着钱,也数落着我:“嫁妆都给你准备好了,你抓点紧啊。”
我爷爷冲我招招手,我笑嘻嘻的挨过去,刚要给爷爷磕头拜年,爷爷就递给我个大大的红包:“压岁钱,攒着买嫁妆啊!”
我笑着接了,听见外面噼啪作响的鞭炮声,拖着长长的尾音与尾巴的焰火。
我站在街上,深吸一口带着硝烟的空气,看着胡同街巷里挂成红彤彤一片的灯笼,盛放得轰轰烈烈,满天缤纷的烟花,穿着新衣新帽疯跑的孩童,这就是人间烟火气啊,活色生香的人间烟火气!
岁月如此,也好!
我沿着灯笼的亮光,慢慢地走到热闹的街头,每个揣着手看烟花的人,都专注得可爱。
焰火终于在几个最大的烟花齐齐盛放之后结束,人们围在一起评论着哪种烟花好看,一共花了多少钱,谁家捐出来的烟花钱最多,谁家今年做生意赚得最多。
我看见很多人围在街头的那座小庙前,隐隐约约听到我爸的声音,我挤进去一看,几个人在玩扑克,确切地说,是在赌博。我朝我爸蹭去,想喊我爸回家。我爸饶有兴致地看着牌局,并没有看见我,我顺着他地目光看去,四叔正在牌桌前起牌。我蹭到我爸面前,将冰凉的手揣进我爸大袄的兜里,我爸看见我高兴地跟我解说起牌面来。
连着几把,四叔输进去几百块。我爸看出了我的担心,拍拍我的脑袋,笑着并不说话。
可我,似乎知道了什么。
回去的路上,我问我爸四叔打牌是不是经常输。我爸点着头并不否认,我停下来看着我爸,我爸笑了一下:“他愿意输,输得越多就越有人跟他玩。越不在乎输多少,大家就越会认为他过得好。”
我不想相信。
(二十三)
过年,过得就是这股子烟火气儿。
我尽量避着些迎来送往。
因为我怕回答诸如“职业、工资、男朋友”这类话题。
总有一些事儿是避不过去的,因为,它无处不在。
我家二楼客厅外就是一个很大的阳台。我爷爷的躺椅就安置在阳台上。窗户后面的客厅是我妈她们的沙龙地盘。隔着一道墙,一扇窗,各自相安,互不打扰。
午后,我就躺在爷爷的躺椅上看书。阳光安好,我差点睡着。直到,听见她们的声音。
一个故作神秘的低语:老婶子让老四娶他新寡的三嫂!!!
我脑子轰的一声,想起了眉眼温柔的丫丫妈妈,那个哭起来哀婉的像戏台子上青衣的妇人,那个站在窗台下的花丛中浇水的妇人,那个四叔无比尊敬的嫂子!
可是,那又怎样? 他俩,又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为了征地的赔偿款,她十来岁的大孙子,老三换来的60万,老婶子也够聪明了!”
“就是,左右老四现在娶不上媳妇,这不就是现成的嘛!”
“再说了,老三媳妇儿要改嫁了,丫丫长大了没什么,明明还小肯定得带走,遇见后爹能有好的?这亲叔叔总不会坑自己亲侄子!”
“肉烂也要烂到自家锅里,老四娶了老三媳妇儿,这大孙子、赔偿款、征地款全落他们家!”
“要说这一手好算计,还是老婶子厉害!”
……
四叔是丫丫的四叔。
四叔要成为丫丫的爸爸。
不知道在阳台上坐了多长时间,直到听见我妈一声又一声唤我乳名让我吃饭的悠长的声音,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些暑假里我和丫丫沉浸在四叔的书房里,我妈到饭点儿就是这样一声声悠长的呼唤,空气里是家家户户灶头柴禾与大铁锅的苦香味儿……
可是,现在的空气里,只有烟花焚烧后残存的苦涩,那是生命化为灰烬的味道,是时间化为灰烬的气息。
(二十四)
我再见到四叔的时候,是去看丫丫的时候。
丫丫瘦了很多,沉默了很多,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陪着她坐着。
我从丫丫的房间出来,就看见四叔站在院子里。就像是在等我一样。
我跟四叔走进他的房间,却发现,那一墙的书,已经没了。新盖的房子也旧了,墙上只留下四四方方的书柜的印记。
见我盯着墙看,四叔给我拉了把椅子:“坐吧,那些书我都收起来了。”
四叔见我坐下,点起一支烟:“丫丫,你多劝劝她吧,劝不动,也多陪陪她吧。我现在不知道怎么面对她,你们从小要好,她也还听你几句。”
我点了点头:“我会的。”
四叔抿了抿嘴唇,接着问我:“什么时候走?”
我回答:“过了元宵节就走。”
四叔点点头,深吸一口烟,呛得自己咳嗽起来,眼睛通红:“我是一个失败者。年轻时高看了自己,总觉得世事精彩,大有可为,以至于高不成低不就。该坚持的时候又不够坚定。还要强,总觉得出来了就比家里人强,总想着把家里的责任担到自己身上。可笑啊,我连自己的斤两都不清楚,还招摇着优越感,生生把自己熬成了个笑话。跟你说这些,是知道你心气高,读的书多想的就多,到头来还不如普普通通的姑娘家。别学我,我是没机会重来一次啦!”
说着朝我挥挥手,自己又沉浸在烟雾中。
我看着黄昏的太阳,美得那么无力。
(二十五)
又过了几天,听说,丫丫奶奶以死相逼,民政局刚上班的那天,四叔与他的三嫂领了结婚证,回来后四叔跟他妈大吵了一架,从那天起就搬到了他家的苹果园去住。
丫丫没过完年就回学校了。
我走的那天,过年的气氛还没散去。
大红的灯笼依旧高高地挂在大街小巷,穿着新衣戴着新帽的小人儿满大街的疯跑,时不时传来的爆竹声音又清脆又响亮,村委的大喇叭响彻村子的角角落落,熟悉的乡音拉着特有的尾音从喇叭里传出来,有些许失真,但足以听清:
各位乡亲、各位乡亲,请各家的户主,在接下来一周的时间内,到农村信用社办理一张专门的储蓄卡,征地补偿款会在7-15个工作日转到各家各户的账户里……
我坐在车上,听着大喇叭一遍又一遍的广播。
路过街头四叔家的果园,我爸鸣笛打招呼,我摁下车窗,看见四叔笑眯眯地冲我们摆手。
我的眼睛湿了,因为四叔没有再穿那身笔挺的西装,因为,我看见四叔老了。
四叔的老并不是我爸说的皮肤松弛。
是眼睛,他的眼睛里,那记忆里亮晶晶的东西,没了。
四叔是丫丫的四叔。
四叔也是我的四叔。
四叔是村子里唯一穿西装的男人。
我终于将这座城市厌弃到一刻也呆不下去的境地。
打了辞职报告后,等不及领导的批准我就登上了回家的列车。辗转了几趟车之后我终于见到了那片熟悉的村落,我打开公交车破旧的车窗,一阵尘土裹挟着一股浅浅的树的味道钻进了我的鼻腔,昏昏欲睡的我瞬间被这个味道激的精神起来。一车叽叽喳喳的乡音,多在抱怨我弄脏了车厢。我就是在一片讨伐声中将沉重的行李箱拉下了车。
村子变了很多,青瓦房变成了红砖小楼,稀疏的电线变成了齐密的高压电缆。小村没变的也很多,小村的人一代又一代,相同的面庞不停的老去又成长起来,小村的田地里长着玉米和花生,同一种野草在这条进村的野路上枯荣又荣枯。可惜,这个季节的它们是繁荣了,我箱子的四个轮子却败在这条路上,任我拖拽推拉,它也只是磕磕绊绊。我只好双手拽起箱子,脚步踉跄着往家走,正当我后悔应该背着背包而不是拉箱子的时候,我听见了一声生涩的乡音“粒粒…”,我抬起头,透过被尘土迷荡模糊的镜片,看见一个穿着西服挺拔的身影,我一下子就认出了那正是离家多年的四叔。
(二)
四叔是丫丫的四叔。
四叔是村子里唯一穿西装的男人。
村子里的人都管他叫老四,我爸喊他小四儿,丫丫放学后总是跟我一起写作业,我也经常跟着喊“四叔”。
“经常”这个词用于很久之前,因为他离开我们这个小村庄的具体时间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四叔的书房,我和丫丫靠着书柜席地而坐,一人一本翻看着对于八九岁的小姑娘来说似懂非懂的文字,偶尔抬起头,阳光晃得我眯起眼睛,只来得及看见折射进房间的微尘翻滚,还有躲在角落里布满了灰尘的蓝色吉他。那种蓝色,在我幼年的暑假中,都散发着微凉的孤独感。这就是那时候的我对于暑假的全部认识。或者说,四叔房间里的书,是离家前的我对世界的全部认识。
我和丫丫,从最底下的杂志看起,一直到,我们的身高终于可以够得到的最高地方的书。那是我记忆中时间最快、最单纯的年月:老式风扇嗡嗡作响,院子里的蝉鸣时有时停,大黄狗吐着舌头眯着眼呼哧呼哧的喘气,小花猫打着呼噜趴在合欢树下悠悠荡着的秋千上。窗台下,开满了火热的、我从没见过的花,一枝枝昂扬着硕大的花朵,耀武扬威的炫耀着大把的青春和时光。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四叔家窗台下庭院里,玫瑰和牡丹,确切的说是红超和洛阳红。而村子里别人家的庭院里,种的最多的就是指甲草、丝瓜、葫芦,在看不见的角落,还野生着一藤一藤的牵牛。
(三)
路上长满了野草的地方,在夕阳的余晖下,也开满了一藤一藤的牵牛。
四叔避过瘦弱的牵牛花,接过我手中的行李箱,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轻声问我:“你怎么这个时候放假?”
我一愣:“四叔,我都工作好几年了。”
四叔讶然:“是吗?丫丫还在读书,我以为你也在上学呢。”说着眼睛瞟了一眼我的行李箱:“你这又是唱哪出?”
我有些不好意思:“我把工作辞了。”
四叔看了我一眼,不以为然:“有新打算?”
我更不好意思了:“没有,裸辞,想歇段时间。”
四叔颠了颠手中的行李箱笑了:“看来,歇的这段时间不短啊。”
我也笑了,紧紧跟上四叔矫健的身影。
我和四叔说了说我的近况,多数情况下是他问我答。我记得村头的那条路很长,可现在再走,感觉很短。
我似乎看见十几年前,梳着俩小辫儿的我背着大红书包在这条路上奔跑,想要努力超越一起放学的小伙伴,村子里升起袅袅的炊烟,飘来一股柴禾的味道,苦苦的,香香的,是灶头大铁锅的气息。回到家,爬到房顶上,隔着一道街和浅浅的墙,喊丫丫跟我一起写作业,每当这时,就能看见四叔房间外火热的花朵,闻见那股悠悠妖妖的香。多少年后,我还记得在那香味中,丫丫妈妈——四叔的三嫂,在给花儿浇水,我和丫丫在四叔房间里翻的一片凌乱。
(四)
童年小伙伴身上都有一种叫做好奇心和破坏力的东西,我一直将自己身上的美化为求知欲。当我带着丫丫将房间里的书接连看了几遍,其中的某些段落可以回忆起在第几页,甚至能说出哪本书哪个位置有一方朱红的篆体印章的时候,我俩对文字的焦渴感,让我们扫荡遍了这个房间每个角落的每张纸片和每个符号——直到我们无意中弄开了一个带锁的抽屉。好吧,其实是我弄开的,由于用力过猛,我还摔了一个结实的屁墩儿,抽屉也应声倒地,一大叠或斑驳或鲜艳的图片撒了一地。
我有点儿不好意思,但这点儿不好意思随着我看清图片这个动作立马烟消云散。看了两张我就确定,这些图片就是书上说的明信片。那是我和丫丫第一次对南方和都市两个词有了具象认识,很多书里读到的场景就在那一刻清晰起来。而那张照片出来的时候,我和丫丫的脑袋都凑了上去。
四叔穿着蓝色的牛仔裤和白衬衫,站在台阶下一手摁着那把蓝色吉他,头上还顶着一副大墨镜,他另一只手揽着一个长发飘飘的姑娘,有着嫣红的唇和英挺的眉毛,大大的耳环和一张扬肆意的脸,我心里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他们是一对璧人。我问丫丫照片上的女孩儿是谁,丫丫摇摇头:“不知道,四叔已经三年多都没回来了。”
那个姑娘,总让我想起窗台下的玫瑰和牡丹。
(五)
我愣神的功夫,四叔把我落下了好远。直到一声“粒粒”入耳,我才抬起头来,看到四叔笑呵呵地看着我,扬声问:“怎么了?家里变化很大,不认识了?”
我不好意思的笑笑:“是啊,我都快记不起小时候这儿是什么样了。”
四叔等我过去并肩走着:“前些年我也不记的村子以前是什么样了,反而是这次回来记忆越来越清晰了。”
我踢中了一颗小石子:“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你老家院子里种的玫瑰和牡丹,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弄一块儿地方,种花种草种梦想。”
四叔朗声笑了起来:“我现在的愿望是弄一块儿地方,种花种草就行。”
我有点儿悲哀,唉,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像那时候的四叔一样啊!以至于在很多年,我都记得第一次见到穿西服的四叔的样子,就好像,在此之前我根本就不记得四叔。
(六)
四叔第一次穿着西装回来的时候,我觉得他是全天下最帅的人。我无比羡慕丫丫,多希望这个西装笔挺的四叔就是我的四叔啊,丫丫也因为这个原因得意了好久。总跟我显摆,每天家里去了多少人,争着抢着找四叔说话。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更加羡慕丫丫了。
可是没过多久,丫丫就不得意了,因为大家都不去找四叔了。我很高兴,我终于可以借口找丫丫,去他们家看穿西装的四叔了。我走到他们家大门口,看到有人出来啐了一口痰,恶狠狠的:“混了这么久还是羊粪蛋子表面光,没钱穿什么西装!”另一个人也附和着:“还拽城里的新鲜词,有本事就别回来啊,装什么装!”我之所以记得清楚一是因为学到新词叫“羊粪蛋子表面光”,二是被他们恶狠狠的语气吓到了,以至于我后来我在四叔的房间里看到书中的反派人物时,总能想到那恶狠狠的语气和表情。
四叔在那次回来后没多久就走了,很长时间都不再回来。从那儿后,我跟丫丫每年的暑假都是在四叔那一屋子书中度过的。我问过我爸四叔什么时候回来,我爸看了看我,眼神飘到很远的地方,轻轻叹了一句:回来,有什么好呢?
(七)
四叔好像不知道要问我什么了,路上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换了换手,像是斟酌了再三似的:“你爸爸,还好吗?”
我有些疑惑:“你回来后没见过他?”
四叔笑笑:“我也是刚回来。”
我抿着唇:“我也是。”
四叔哈哈笑了,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四叔笑完后,想像小时候那样拍我的脑袋,手举在半空,却又放了下来:“跟你爸简直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闹铃响了,五点,朝九晚五时的下班时间。我摁掉的时候,四叔却对铃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曲子怎么这么生涩?”
我老脸一红:“呃……这是我自己拉的一段,录了下来做铃声。”
四叔眉毛一挑:“你还学琴了?”
我:“好多年了,现在都忘记了。”
四叔的眼神远远的,好久之后自己轻轻叹道:“嗯,我也忘记了。”
我脚步停了一下,想起了四叔房间里那把积了陈年老灰的吉他,那也是我第一次想要做一件事,想要学一种乐器,或者,别的什么。
我学了,也忘了。
我的眼睛有点润润的,指着另一条路:“小时候这条路能直通到你家后边。我和丫丫,总喜欢去你房间里看书。”
四叔:“嗯,我很宝贝的许多书都是被你俩给翻掉皮的。”
(八)
四叔被我翻坏的书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本《红楼梦》,大红的封面上是宝黛一起看书的插画。当时还拿回家看,我爸一眼认出了四叔的书。
他打开封皮,一页页细细翻下去,粗粝的手指划过丰润的纸张。抬头看见我疑惑的眼神,我爸笑了:“粒粒啊,你四叔很爱惜书的,你也要爱惜啊。”我突然意识到,为了里面的宴席和糕点就把四叔的书请下神坛,太浪费了。
后来,我和丫丫在不同的地方求学,一年也难得见几次,尤其,没怎么见过四叔,可能正是因为见不到,四叔,连同他那一屋子的书都在我心中变得神圣起来。
再次见到四叔的时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爱情”的时候。
那也是四叔离家多年后,第二次回家。但,是这个小村,第一次迎来大城市的姑娘。
那个暑假的午后特别热,丫丫风风火火地闯进了我家,鼻尖上闪着晶亮的汗珠,一把拽住我的胳膊:“姐姐快走,我带你去看我花婶婶!”
我被丫丫拉走,刚进丫丫家的院门,就看见一个穿着牛仔短裤的女子,波浪长发,嫣红的唇,大圈圈耳环,头上还顶着一副大大的墨镜,啊,就是照片上的女子。我小声的对丫丫说:“花婶婶真好看。”
花婶婶很好看,一口软软的普通话,跟我们俩说话的时候一直在笑,露出两颗小虎牙。我忘了她跟我说了什么,可总忘不掉她的模样。
可是,当我第二天去找丫丫看花婶婶的时候,她已经不在了,我只看见丫丫奶奶坐在院子里高声骂着什么,我跑进四叔屋里,看见四叔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正当我一脸诧异的时候,我爸进来了,他看了一眼四叔,低声让我回家,我出去的时候看见了我妈、丫丫妈妈、丫丫大伯母正在劝着丫丫奶奶,她原本只是骂,这时候又是哭又是骂,我零星听到什么“小妖精”“骚货”之类的词句。丫丫走过来牵着我的手,望着我,我的大脑像是被太阳烤化了一样,空白一片。只记得那天特别热,窗台下的玫瑰和牡丹开得生机勃勃。
花婶婶走了没多久,四叔也走了,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在我家呆到很晚,我不知道四叔什么时候走的,只记得我爸睡到了下午酒才醒。
后来的四五年的时间里,我再也没见过他。
我想,四叔一定是不愿意回来了,因为,窗台下的花儿一年比一年蔫了。
(九)
从那儿以后,我视为神圣的人物,渐渐成为别人的眼里茶余饭后的谈资。
四叔很长时间没有回来村子,我也是寒暑两假的时候听到四叔的很多传言。
于是,我渐渐知道了老四年届四十还不结婚,老四这些年没有挣出多么美好的生活,老四被他母亲诓骗回来去邻村相亲了,老四跟人说话总是抬杠,老四过年回来打牌输了很多钱,老四借钱在村子里盖了一座好看但不实用的房子……
……
我听到这些很难过,因为我知道,四叔窗台下的玫瑰和牡丹,肯定没了。
大年三十,我站在我家的房顶上,仰望着隔了一条街,一道浅墙的那座灰扑扑的小楼,心里酸酸的。听到的欢声笑语,是丫丫一家子和丫丫奶奶的,借钱盖了这座房子的四叔,还在南方的一个温暖的城市漂泊。
我始终想不明白,别人的生活,这些旁观者凭什么就轻易判定对错?
但我想,近年来的四叔终究是有了那么一点点妥协。
因为这几年,过年的时候经常见到四叔。四叔依然西装笔挺,头发修剪得十分精神。别人上门拜年都是一家子,大人小孩儿,男男女女好不热闹,只有四叔是一个人,四叔给我爷爷拜年,我也给四叔拜年,四叔的新年祝辞像电视里的话,周到而礼貌。不像村子里的人那样粗鲁却亲切。四叔不抽烟,就着煤炉能跟我爸说很长时间的话,大多数的时候,他只是笑着听着。看见我在一旁,便问问我的功课。四叔走后,我听得到我爸那似有似无的叹息,不知道为什么,又看得见他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
领完大学的毕业证,回到家。辞了长辈给我安排好的工作。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只知道我不要做什么,迷茫着晃荡着,午夜醒来,只记得明信片上的远方,似乎能听见轰轰隆隆的火车声。
我想,我的灵魂可能就是在第一次进入四叔的书房时就出走了,它走的时候就是轰轰隆隆地响着,从那时起我的肉体开始孤独了。
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流放自己。直到,这次回家。
(十)
四叔将我送到胡同口,放下了行李箱:“你自己回吧。”
我垂了眼睛,一下子看到四叔的皮鞋,借着夕阳,看到上面一层浮尘,他的裤子倒还是笔挺整洁,我抬起头:“回家坐一会儿吧,这时候我爸应该在家。”
四叔把行李箱的拉杆拉出来递给我:“到饭点了不方便,我过两天再来。”
四叔说得真挚,我也不懂虚让,就点了点头,突然蹦出一句普通话出来:“四叔再见。”四叔自然的用普通话回了我一句再见。我拖着箱子走了两步才回过味儿来,猛然转身,只看见四叔笔挺的身影被夕阳的余晖拉成长长细细的一道,锋利而苍凉。
我爸妈见到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惊讶,只顾忙活着问我路上顺不顺累不累,我张了张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把碰见四叔这事儿给憋了回去。无论如何,我对我爸妈的态度还是挺欣慰的,虽然,我回答不了他们一连串抛给我的问题: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买房?打算买哪里?
我低着头苦笑一声,还是暂时不要告诉他们我辞职好了。
(十一)
第二天。
傍晚的饭桌上,爷爷放下饭碗说:“老四回来了。”
我爸从电视上的新闻收回视线:“看清楚了吗?这不年不节的,怎么会?”
爷爷:“我能连老四都认不准吗?晨练时我俩一起回来的。老四跟以前一个样,从背影上看,还跟个20多岁的小伙子似的。还是大城市养人啊!”
我爸急急将一口菜吞下,声音有点高:“看你说的,保养再好也不可能跟20啷当岁的小伙子似的,你仔细看的话他脸上的皮肯定都松了!”
我扑哧笑出了声,忙用碗挡住自己的脸。我爸生气了:“你笑什么?”
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带笑意:“确实不老啊,你急什么?”
我爸有些气急败坏似的:“我急了吗?我凭什么急啊?我比起他来不知道好多少呢!我女儿聪明,老婆贤惠……”
我有些不认识似的看着我爸,打断了他的话:“爸!”
我爸愣愣的看着我,我鼻子有些酸:“爸爸,你从来不这样。”
我妈看着我俩,忙打岔似的将饭碗收了:“老四可能是听说村子里要卖地,回来卖地呢。”
我心里细碎的破裂声十分清晰,为四叔,为我爸,也为自己。
四叔现在在村子里就是失败者的代名词吧,从前书生意气的父亲也被浸染成众多村民中的一个,而我,我逃避了一圈又一头撞了回来。
我躲在厕所里给丫丫打电话,丫丫的声音听起来涩涩的,她说她在晚自习,我告诉她我没事了。我坐在马桶上,想明白一个道理,我和丫丫都在逃避,她用学校逃避,我用远方逃避,而我爸,用看失败者的眼光作比较来逃避,我们都是懦夫。
(十二)
接下来的这几天,我借了邻居家的狗狗遛,老实说,我是惧怕一个人出门,随便有个什么东西陪我就行:在我碰见村里谁家陌生的新媳妇时,能有个把头低下头骂狗而不用尴尬地打招呼的理由。
一天早上,正当我嘴上骂狗心里过意不去的时候,听见了一阵喧哗,仔细听去,像是吵架的声音。我怕吵架,尤其怕大妈们扯着嗓子叉着腰一蹦三尺高的对吵,也许是童年时代丫丫奶奶那次隆重的骂街给我留下的阴影。所以当我下意识要绕道走的时候,听见了我爸激昂的声音,我一愣,抱起小狗轻手轻脚的躲在墙角探头看去,只见七八个跟我爸岁数差不多的人或蹲或站,在聊着什么,四叔就在边儿上站着,衬衫雪白的领子又挺又直,早晨的阳光金闪闪地洒在他的整齐的头发上。
我爸的大嗓门震得我耳朵嗡嗡直响:“这种事儿没法进公,到时候又是解剖又是取证,几年都下不来!”
头发斑白的是村头的黑爷,我还记得小时候放学路过他家门口的时候,他总是粗声粗气的叫我大丫头,此时他靠着墙站着,瓮声瓮气:“可不是嘛,赶紧让他们赔钱才行,不能拖。”
这时我听见四叔平静无波的声音:“一条人命,不能对方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最好还是交给公检法,私了是快,但是也容易留下后遗症,自身利益很难保障。”
蹲在墙根儿的二麻大爷吐了一口烟圈:“人都死了,还要什么利益?照我说,把棺材往征地办公室门口一放,不给够钱就不走,这就是利益。”
蹲在地上拿着树枝在地上划拉的那位抬起头来,声音冷冷的:“听说别的村儿去年在厂子里电死的那个赔了30多万,也不知道今年这个能赔多少。”
我情不自禁的看向他,太阳的光刺得我眼睛酸胀,但我还是看到了那张枯瘦的脸上一道道沟壑,那是国庆叔吧,记忆里,将四五岁的我背在背上忽然蹲下忽然起来。那时候,他是个健壮白净的青年,声线温暖欢快。“粒粒飞啦……落下来……再飞高高……”
四叔的充满了力量的声音将我从回忆里拉了回来:“不能这么算,你说得那个是工伤,现在这个是他跟人吵架的时候猝死的。不过,你说的那个,一条人命,按照咱们这儿上一年度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加上丧葬费,怎么的也得150万,怎么可能区区30万就打发了?所以说还是报警,交给警察和法院处理。”
我爸抬了抬手:“老四,你那是理论上的赔偿。你还别跟我抬这个杠,你不想想,走程序要走多长时间?那尸体能在太平间放上一年?活人还过不过了?”
四叔张了张嘴,却被国庆叔打断:“就是,你那是抬杠的话。你以为这是在城市里啊?照我说,这次能赔35万就已经不错了。”
四叔涨红了脸,想要说什么却始终没有说出来,他尴尬地笑了笑,就推说自己有事儿先走一步,我急忙转身装作要走过来的样子,四叔转过来时刚好看见了手足无措的我。四叔冲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也回之一笑,可我能感觉到我的脸笑得很难看。
四叔就像没看见似的,走过去摸了摸小狗的头:“真是个聪明的小东西。”我望着四叔渐行渐远的身影,也蹲下去,摸了摸小狗的头,小狗冲我直摇尾巴,我叹口气,捧着小狗的脑袋:“我觉得四叔说的对。”
(十三)
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都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错觉,我今天又一次的瞅着天花板默念:我在家里我在家里……突然听到外面嘈杂的嬉闹声,我下床趿拉着拖鞋打开了一点门缝,那声音清晰地钻进了我的耳朵。
“真是不太平,听说西柳村死了一个劳力。征地的时候跟人吵起来了,一口气没上来,心脏病就犯了。”
“你说是不是咱们这边修路坏了风水,连着可没少出事儿。”
“而且死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真可怜。”
“也不知道能赔多少钱?”
“那老四可说了,按照法律能赔150万呢。”
“老四的话能听吗?150万,显得他多有本事似的。他去让人赔赔啊!”
“你说老四这么仪表堂堂的,就一个嘴上功夫,连个媳妇都娶不上。”
“估计是常年在外面,眼界高,看不上村里的姑娘。”
“也保不准在外面有人。”
“能有什么人啊,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他挣到多少钱,谁愿意跟着个不着调的穷大叔?”
“这次征地分了钱应该有不少呢。”
“得了吧,就这点儿地,能分多少钱啊。”
“外面的姑娘一个个的多精明啊,没有钱谁跟你谈对象?”
“对了,你家姑娘岁数不小了吧?我娘家嫂子的侄子也在北京打工,我给你们牵个线啊?”
“小姑娘家家的,趁着年轻赶紧结婚生子才是,不要再在外面跑了。”
“就是,成天在外面瞎跑,被人骗了怎么办?”
“她在外面做什么工作的,工资多少?这次回来给你带什么稀罕吃食了,拿出来给我们尝尝啊……”
……
这些声音夹杂着“东风红中发财碰”的麻将声一阵一阵的传过来,当她们说道我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了,“啪”的一声重重的关上了门,乱七八糟的声音也戛然而止。我正在换衣服,我妈开始敲我的房门:“你婶子也是好意,你出来跟你婶子聊聊啊。”
我脑袋正套在衣服里左右为难,不禁火大起来:“我的事你别管。”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我咣当一下子拉开了门:“她们一个个的谁啊?生我了还是养我了,凭什么说我啊?我俩大眼睛好着呢,怎么就瞎跑了?我工资多少给她们有一毛钱关系啊?我在外面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她就不怕她那娘家侄子被我祸害了啊?”
我妈愣了,大妈们的脸色都变了。
其中一个尴尬地笑着:“你看你粒粒,大家都是好心。”
我关上门:“谢谢,我不需要。”
(十四)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天,我妈既生气又心疼,喊了我几次我都没开门。我不开门并不是生妈妈的气,更多的是生自己的气,我知道大妈们没什么坏心眼,她们是想表示亲近和热闹,可我,总是从这些话中感到深深的屈辱和恶意。就像我变坏了似的。
晚饭的时候,我爸打开了我的房门。
“有话不能好好说吗,看把你妈吓的?”
“我的反抗方式从来就很激烈,我才不是四叔呢,由着她们说三道四。”
“你这孩子,其实她们一个个的也没说什么。我知道你在外面习惯了社交场合的距离感和分寸感,可是,这是在家里。家里就是这样啊。”
正说着他的手机响了,他接起来才听了一句,眉毛就皱巴在了一起。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一定是件坏事,没等我开口,我爸就站了起来:“你四叔家出事了,我得过去一趟,赶紧出来,你妈还在等你吃饭。”
我迅速穿好衣服,来到厨房。我妈看见我眼睛就红了,我脑袋往她肩上一靠:“妈,对不起……”
我妈把我一下子推开:“吃饭去。”
我在餐桌上坐了下来,我妈叹了口气:“你也真是的,在外面是受了什么委屈吗,脾气这么大?”
我一愣,知道我妈这是反应过激了,我一转脸,我爷爷也目光灼灼地看着我,我赶紧道:“我没受委屈,我觉得她们背后那么议论不好。”
我妈叹了口气:“粒粒,她们没有坏心眼,都习惯这样聊天,你不要上纲上线的。”
我点了点头,知道自己也是反应过激了:“放心吧妈,回头再看见她们我就给她们赔个不是。”
我爷爷这才点了点头:“这样就对了,可不敢跟老四一样,凡事上纲上线的连玩笑都不能开。人活的就是这口人间烟火气,没了这口烟火气,那就不是人了。”
我想了想,没这么夸张吧,顶多就是村里的烟火气。
我咧着嘴连连点头,才想起来问我妈:“妈,四叔家出了什么事吗?”
我妈叹了一口气,爷爷则放下了筷子,看着我:“他三哥,下煤窑的时候出事了。”
我一愣,看向我妈,我妈叹了口气:“唉,丫丫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我想起隔着一道街和一道浅墙,在四叔窗台下给花儿浇水的那个女子,不管什么时候,眼角眉梢都是温柔的那个三婶婶,每次吃饭都是轻声细语喊着“丫丫、明明”的丫丫妈妈。
(十五)
吃完饭,躺在床上正想着白天的事,却接到了丫丫的电话,我刚“喂”了一声,丫丫的哭声就传了出来:“粒粒姐,我九点半到车站,你能不能来接我?”
我安慰道:“别哭别哭,先告诉我车次。”
丫丫:“我爸……”
我:“听说在医院,情况还不清楚,你先不要慌。”
丫丫:“我妈都让我回来了,情况能好吗?”
我被丫丫的哭泣声弄得心烦意乱,自己的话自己都不太信:“没事的,你妈和四叔他们都在,不会有事的。”
丫丫还是哭:“明明才十二岁……”
我忍不住吼了她:“别哭了,没死呢也被你哭死了。”
丫丫被我凶巴巴的吼声吓住了,我十分内疚,赶忙轻声道:“赶紧上车,注意安全,不要哭也不要跟陌生人说太多。”
挂了电话后我就去四叔家找我爸拿车钥匙,临出门想了一想,将身上的茜红色的风衣换了下来。我没进四叔家的门,我爸把钥匙给我送了出来,隔着门缝我看见西装笔挺的四叔蹲在在院子里抽烟。
(十六)
丫丫还是原来的样子,及腰的长发在脑后扎成一束,眼睛红红的。我拉开车门,让丫丫坐在了后面,没有回家,径直往医院驶去。
我看了看丫丫身上的粉色毛衣,又看了看手边纸袋里我的黑色衣裤,还是将纸袋放到了座位下面。
丫丫上车后就止不住的又要哭:“我爸,到底怎么样了?”
我心里默默的叹口气,嘴上却说:“还在抢救,你不要着急。”
丫丫:“我爸前几天还在电话里提起你,嫌我笨,说如果我也像你一样有主见就好了。”
我特别不爱听这话,立即反驳了回去:“你不是没主见,你是不想对自己负责。你爸妈也有问题。小时候你不懂事让你听他们的,长大后懂事了还让你听他们的,现在你研究生毕业了,你的学历和社会情况他们了解不了了,就开始逼你自己拿主意。”
丫丫愣住了,显然没料到我会这么说,她低头想了一会儿,声音低低的:“粒粒姐,我……”
我不忍心看她的样子:“算了,他们也只是不想让你跟四叔似的。如果我有一个你四叔那样的亲叔叔,我爸妈只会逼我逼得更狠。”
丫丫摇摇头:“其实四叔挺好的。”
我点点头:“大家衡量别人的标准差不多:挣不到钱就是原罪,娶不到媳妇就是废物,为人宽和就是窝囊。四叔好不好,不是你我说了算的。”
丫丫:“四叔的钱,补贴给我上学不少,我们现在住的房子也是四叔盖的。”
我没说话,丫丫眼神有些躲闪的看着我:“高考填报志愿那会儿,四叔让我自己选择专业和学校,我没选好,我爸那会儿就怨上四叔了。后来,四叔就尽力弥补我。”
我的心渐渐不平静了,我转头看丫丫,特别想问她:四叔对你的爱,你怎么会理解成弥补?四叔欠你什么吗?可丫丫望着黑漆漆的窗外,不知道想些什么。我也没能问出口。
(十七)
我站在楼梯口,把玩着手里的打火机,火光一明一灭之间,一阵阵阴风带着尸体的味道一次次扑向我,一同扑向我的还有阵阵哭声和喁喁低语的声音,听不真切,我也不愿听清。听见了身后的脚步声,我回头就看见了四叔。他的脸,感觉一下子老了很多,但背依旧笔直。
我走了过去:“四叔,节哀顺变。”
四叔点了点头:“丫丫刚才晕过去了,你去陪陪丫丫吧。”
我刚要转身,四叔叫住了我:“给我根烟。”
我不知道四叔怎么知道我有烟,在家,我是从不敢拿出来的。我从包里摸出烟盒,连同手里的火机,一同递给了四叔。四叔的手和嘴唇都在抖,点了好几次,都没有点着。我接过打火机,帮他把烟点着,看到他被烟雾熏出了眼泪。
我在太平间外的椅子上看见了已经转醒的丫丫,丫丫姑姑看见我后抹了一把眼泪。我坐过去,握住了丫丫冰冷的手。看见丫丫舅舅、我爸、丫丫大伯等人在跟矿井的负责人交涉。乡音中夹杂着不标准的普通话,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声音充斥着我木木的大脑,我实在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但连续出现的“私了”两个字,让我木木的大脑有了一丝清明。
我捏了捏丫丫的手:“丫丫,我知道你很伤心,可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你要坚强一点。”
丫丫的嘴唇哆嗦着:“我爸,怎么会在里面?他昨天还在给我打电话……”
我也掉下泪来,轻轻拍着她:“人死不能复生,只能学着接受。”
我拉了拉丫丫:“你妈妈很需要你,你去陪陪你妈妈吧。”丫丫听了这话,像是突然想起来一样,冲到了太平间。
我来不及反应,忙跟在丫丫身后也冲了进去。只看见丫丫愣在原地,我一转脸,看见丫丫妈妈表情肃穆,整理着丫丫爸爸的头发,衣服。丫丫走过去,试图抱她,她推开丫丫:“乖,你爸爸爱整齐,他这个样子会不高兴的。”
丫丫突然放声哭了出来,丫丫妈妈的眼泪也开始噗嗒噗嗒往下掉,终于,她的哭声像一把割开喉咙的匕首一样,弥漫着血腥气,尖利地刺进了每个人地耳膜。
悠长凄厉的哭声瞬间响彻整个走廊。四叔大概是听到声音了,又走了过来。
丫丫妈扯着负责人的衣服,嚎哭不已,哭声中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吼声:“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儿,就他不行了?我好好的一个人交给你们怎么就成一具尸体了?我的儿子才12岁啊,我的女儿还没出嫁啊,他怎么舍得哟……”
听着她边哭边嚎,听的我的眼泪也成串成串往下掉。
那边的负责人好像低声说了什么,丫丫妈力气更大了,推搡得也更厉害了,声音也更尖利起来:“我不私了,我不要钱,我只要他活过来……”
四叔也走过去,声音掷地有声:“我们不会私了,事故怎么发生的,操作是不是规范,矿井下是不是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一定要讨个说法。我们死要死得明白。”
我看见有人拉了四叔一把,四叔挺拔的站着,不为所动。
负责人软声安慰着丫丫妈,丫丫姑姑上前去将丫丫妈拉开,丫丫妈一声长嘶,瘫坐在冰凉的地板上,开始哭起来:“我苦命的丈夫啊,你好狠的心啊,留下我们娘儿仨孤儿寡母可怎么活啊!”声音哀婉的如同戏台子上的青衣唱腔。
负责人擦了擦汗:“给大家在附近宾馆开好了房间,这都凌晨两点了,大家先休息一下,我们明天等矿上的老总来了再商量老三的后事。”
丫丫大伯拦住负责人:“你也要跟我们住在一起。”
负责人忙忙点头:“这是自然。”扭头吩咐他的助手:“小李,去把车开到楼下。”
我看了看我爸,欲言又止。我爸拍了拍我的头,回到家后,我临上楼的时候,转过身来轻轻的抱了抱我爸。生命太短,在我们刚开始懂得拥有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剥夺了。
(十八)
一觉到了第二天下午,我起床后简单梳洗了一下就准备去看看丫丫。我妈像是知道我要做什么似的,在大门口拦住了我:“别人家有丧事,这么大个人了也不知道避讳一下。”说着就将一篮子豆角塞到了我怀里:“去给妈妈掰掰豆角。”
我拎着篮子,到底有些担心。头一次像隔壁的大妈们一样,拖着个小凳子准备坐在家门口听听隔壁的动静。一出门才发现,我家和丫丫家中间隔的那条街上,三五成群的聚满了小媳妇和老媳妇儿,老媳妇儿们一个个手里还煞有介事地纳着鞋底织着毛衣挎着菜篮子,小媳妇儿们抱着孩子嗑着瓜子玩着手机,更有甚者,都快站到我家门口了。
我抱着一篮子豆角去了楼上,四叔和丫丫大伯争吵的声音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私了什么私了?你让我跟你回来找村干部找话事人就是为了去协商这个事儿吗?!”
“事情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办?打官司,打个几年到最后还不是赔点钱?”
“总得弄清楚三哥到底是怎么死的啊?是矿井有问题还是操作失误还是被人为杀害!”
“那如果是他自己操作失误呢?不关矿井的事儿呢?连赔偿金都没有!你让你三嫂和丫丫明明怎么过?”
“他们的矿井一看就是有问题,私了的话那矿井不照样开工?”
“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你是要搞垮矿井还是要你三哥的赔偿?”
“私了解决不了问题!”
“那能怎么样?你这些年在外面白混了!哪个矿井没个保护伞?你斗得过他们吗?进公也行,来来回回几年,还要尸检,你想过咱妈没有?她儿子尸体得解剖得零零碎碎才能入土!”
突然一阵老太太得骂声和哭声传来:“我怎么生了你们这群不孝子哟?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哦……”
我居高临下看着街上的人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什么。我细细想着丫丫大伯的话,还真是,无从反驳。
(十九)
我刚走到院子里时,就闻到了隔着客厅的帘子散发出来的浓浓烟味。
掀开帘子,客厅的沙发上围坐着八九个中年人,有几个是村里的干部,有几个是丫丫的本家叔伯。他们压低了声音说着什么,丫丫大伯不停地抽烟,发出一阵阵咳嗽声。我爸冲我抬了抬下巴,我一言不发的往楼上自己的房间走去,正在这时,一阵皮鞋的哒哒声传了过来。我一扭头,看见了西服笔挺的四叔,和另一个西服笔挺的陌生人,那个陌生人还夹着一个大大的公文包。我听见四叔给我爸他们介绍那位西装革履夹着公文包的人是个什么律师,还没等四叔介绍完,丫丫大伯就大声嚷嚷了起来,我爸拦着要起身的丫丫大伯,看到我还在楼梯口愣着,大声让我回房。
我满耳朵嗡嗡乱响,看见我爸的嘴唇一张一翕,使着劲儿我也听不到四叔的声音。
我不知道这事儿是怎么解决的,因为,我接到了单位电话,让我回去交接工作并办理离职手续。
我的主管最后找我聊了几句,笑容很浅却无比真诚:“你要是想回去,那就趁早,因为,时间越长,你越回不去。”
从办公室出来我整个人都是懵的,看着车窗外灿烂的霓虹灯和巨大的广告屏,听着车窗外汽车声和车厢里售票员报站提示让座的语音,我才清醒过来,我戴上耳机,看着街边弹吉他的卖场艺人,他身后巨大的公交站台广告牌哗啦啦翻上了一页房地产广告,那广告语瞬间让我双眼酸涩: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
我不知道我留不留的下这个城市,但我知道,那个故乡,我是真的回不去了。我的脑袋贴在车窗玻璃上,感受到一阵冰冷。
(二十)
在自动取款机上使劲儿地数了数银行卡内的一串数字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我必须要再找一个工作。
这个结论让我十分沮丧,因为我意识到,我的辞职变得毫无意义;我当初的逃离,也是那么任性和幼稚;最重要的,我兜兜转转,又转了回来。
我在这个城市向来眠浅,一个短短的短信提示音就已经足够把我惊醒。我眯着眼睛盯着屏幕。我爸发来一个陌生的姓名和银行账号,让我往上面打一万元钱。
我瞬间清醒过来,给我爸回电话。
我爸的声音松松散散的,我有些听不清,直到我爸重复到第三遍的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四叔急需用钱,需要网银实时转账,我爸只好找到我让我先打过去。我把手机拿到眼前,再次调出信息看了一下,明明不是四叔的名字,这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被骗了啊?
我爸重复得也烦了,他的声音有些大:“那是你四叔请的律师的账号,他借我钱给律师劳务费。”
我一阵莫名其妙:律师的劳务费,怎么会让四叔去付?不是私了吗,私了之后的赔偿的钱呢?
虽然满心疑惑,挂了电话,我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用手机将钱转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我还是不放心,拨通了我妈的电话:“那个,丫丫爸爸的事儿,怎么处理的啊?”
我妈叹了口气:“你说你这孩子,这是你操心的事儿吗?”
我想了一下,还是照实说了:“我爸借给四叔一万块钱,我给转过去的。”
我妈惊雷一般的声音:“你说啥?”
我妈也不听我说话,声音高了起来:“老四又借钱!以前盖房子借的两千,这都多少年了还没还,偏你爸还充好人,这么大的事儿都不跟我商量。”
“我这不跟你说了吗?听我爸说是四叔付给律师的劳务费。”
我妈又奇道:“那律师不是他同学吗?帮个忙搭把手的事儿怎么还要钱?哪有这样处同学的?”
我听得一头雾水:“干活收钱,天经地义。再说人家律师的知识积累,案件调查,庭审辩护都是付出很多辛苦劳动的,不给钱算怎么回事?”
我妈又激动了:“那律师那么有钱,就是帮个忙跟那边的管事儿谈价钱而已,怎么好意思要钱,你爸帮他找的法院工作的你表姑家的表姐夫,都没收钱!”
我按了按眉心,天知道这个拐了几道弯的表姐夫是谁:“好了,妈,到底怎么处理的?”
我妈的声音这才正常一点:“具体情况不清楚,律师和你表姐夫去谈的,赔了60多万。”
我越来越奇怪:“既然赔钱了,怎么还让四叔出律师费呢?直接从赔偿款里划出来给律师不就行了吗?”
我妈:“就不该要钱嘛!不过你说得也对,就是要钱也是丫丫妈妈给,怎么轮也轮不到老四啊。”
我妈重复了好几遍的“不该要钱”这句话,突然像是一道闪电在黑夜中照亮了什么一样。我匆匆挂了电话。
我还是忍不住给丫丫打了电话,丫丫比起以前,更加沉默了。
我不忍心,只能叮嘱她想开些,提醒她现在身上背负的责任。快要挂电话的时候,丫丫喊住了我。
丫丫:“粒粒姐,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这个事儿我也知道做得很不对,可是,我妈和我奶奶那样,我实在开不了口。”
我叹了口气:“我明白。”
丫丫:“奶奶和妈妈都说这是用爸爸的命换来的,即便是没有律师,这也是爸爸应得的。我大伯也说凭什么律师动动嘴皮子挣的都比他一年都多。我知道他们不对,可是我实在没法开口……”
我隔着电话安慰她:“我知道,丫丫,不怪你。你要是觉得难受,就哭一哭吧。”
村子里的人对死亡有自己的对待方式:死亡那一刻,是真的悲痛;哭的那一刻,也是真的伤心。可是悲痛与伤心过了,日子总是会更快更好的过下去。我常常羡慕这样干脆利落的表达方式,可也惧怕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二十一)
又到过年的时候了。
这个年,整个村子都是喜气洋洋的。
因为,村子里的土地补偿款过了年就要发下去了。
这次回去,没有四叔在村头的果园唤我。
我轻装简行,在暮色中穿过家家户户的炊烟,一路走回去,也一路听到妇人喊孩子吃饭的声音,小孩子的哭声,狗叫声,鸭子和母鸡的叫声,还有尖利的谩骂声,吵架的声音。我拧着眉头,小村的人很质朴,这种质朴表达得却很凶猛。
走到我家那条胡同的时候,我听见邻居大娘的责骂声,我轻轻叹口气,正想自嘲有一种母爱叫做你妈认为你该找对象了,就听见大娘尖利的声音传了出来:“你今年都25了,难道想学老四打光棍吗?”
“我才23,着什么急啊?”
“不着急,不着急同岁数的小姑娘都给挑没了,回头把你剩下跟老四一样,看你着不着急?”
“我看四叔一个人挺好的,最起码没像你这样的人在跟前絮叨。再说了,粒粒姐大我三四岁呢,也没见她爸妈着急。”
“你还有脸比?粒粒在外面上学工作,人多机会多,你在村子里十三不靠的不结婚干吗?”
……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四叔当了这么多年的反面教材,今年,我也上榜了!
(二十二)
除夕夜,我爸从外面回来,将包得整整齐齐的一万块钱带给了我。我转手给了我妈。我妈眉眼弯弯的数着钱,也数落着我:“嫁妆都给你准备好了,你抓点紧啊。”
我爷爷冲我招招手,我笑嘻嘻的挨过去,刚要给爷爷磕头拜年,爷爷就递给我个大大的红包:“压岁钱,攒着买嫁妆啊!”
我笑着接了,听见外面噼啪作响的鞭炮声,拖着长长的尾音与尾巴的焰火。
我站在街上,深吸一口带着硝烟的空气,看着胡同街巷里挂成红彤彤一片的灯笼,盛放得轰轰烈烈,满天缤纷的烟花,穿着新衣新帽疯跑的孩童,这就是人间烟火气啊,活色生香的人间烟火气!
岁月如此,也好!
我沿着灯笼的亮光,慢慢地走到热闹的街头,每个揣着手看烟花的人,都专注得可爱。
焰火终于在几个最大的烟花齐齐盛放之后结束,人们围在一起评论着哪种烟花好看,一共花了多少钱,谁家捐出来的烟花钱最多,谁家今年做生意赚得最多。
我看见很多人围在街头的那座小庙前,隐隐约约听到我爸的声音,我挤进去一看,几个人在玩扑克,确切地说,是在赌博。我朝我爸蹭去,想喊我爸回家。我爸饶有兴致地看着牌局,并没有看见我,我顺着他地目光看去,四叔正在牌桌前起牌。我蹭到我爸面前,将冰凉的手揣进我爸大袄的兜里,我爸看见我高兴地跟我解说起牌面来。
连着几把,四叔输进去几百块。我爸看出了我的担心,拍拍我的脑袋,笑着并不说话。
可我,似乎知道了什么。
回去的路上,我问我爸四叔打牌是不是经常输。我爸点着头并不否认,我停下来看着我爸,我爸笑了一下:“他愿意输,输得越多就越有人跟他玩。越不在乎输多少,大家就越会认为他过得好。”
我不想相信。
(二十三)
过年,过得就是这股子烟火气儿。
我尽量避着些迎来送往。
因为我怕回答诸如“职业、工资、男朋友”这类话题。
总有一些事儿是避不过去的,因为,它无处不在。
我家二楼客厅外就是一个很大的阳台。我爷爷的躺椅就安置在阳台上。窗户后面的客厅是我妈她们的沙龙地盘。隔着一道墙,一扇窗,各自相安,互不打扰。
午后,我就躺在爷爷的躺椅上看书。阳光安好,我差点睡着。直到,听见她们的声音。
一个故作神秘的低语:老婶子让老四娶他新寡的三嫂!!!
我脑子轰的一声,想起了眉眼温柔的丫丫妈妈,那个哭起来哀婉的像戏台子上青衣的妇人,那个站在窗台下的花丛中浇水的妇人,那个四叔无比尊敬的嫂子!
可是,那又怎样? 他俩,又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为了征地的赔偿款,她十来岁的大孙子,老三换来的60万,老婶子也够聪明了!”
“就是,左右老四现在娶不上媳妇,这不就是现成的嘛!”
“再说了,老三媳妇儿要改嫁了,丫丫长大了没什么,明明还小肯定得带走,遇见后爹能有好的?这亲叔叔总不会坑自己亲侄子!”
“肉烂也要烂到自家锅里,老四娶了老三媳妇儿,这大孙子、赔偿款、征地款全落他们家!”
“要说这一手好算计,还是老婶子厉害!”
……
四叔是丫丫的四叔。
四叔要成为丫丫的爸爸。
不知道在阳台上坐了多长时间,直到听见我妈一声又一声唤我乳名让我吃饭的悠长的声音,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些暑假里我和丫丫沉浸在四叔的书房里,我妈到饭点儿就是这样一声声悠长的呼唤,空气里是家家户户灶头柴禾与大铁锅的苦香味儿……
可是,现在的空气里,只有烟花焚烧后残存的苦涩,那是生命化为灰烬的味道,是时间化为灰烬的气息。
(二十四)
我再见到四叔的时候,是去看丫丫的时候。
丫丫瘦了很多,沉默了很多,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陪着她坐着。
我从丫丫的房间出来,就看见四叔站在院子里。就像是在等我一样。
我跟四叔走进他的房间,却发现,那一墙的书,已经没了。新盖的房子也旧了,墙上只留下四四方方的书柜的印记。
见我盯着墙看,四叔给我拉了把椅子:“坐吧,那些书我都收起来了。”
四叔见我坐下,点起一支烟:“丫丫,你多劝劝她吧,劝不动,也多陪陪她吧。我现在不知道怎么面对她,你们从小要好,她也还听你几句。”
我点了点头:“我会的。”
四叔抿了抿嘴唇,接着问我:“什么时候走?”
我回答:“过了元宵节就走。”
四叔点点头,深吸一口烟,呛得自己咳嗽起来,眼睛通红:“我是一个失败者。年轻时高看了自己,总觉得世事精彩,大有可为,以至于高不成低不就。该坚持的时候又不够坚定。还要强,总觉得出来了就比家里人强,总想着把家里的责任担到自己身上。可笑啊,我连自己的斤两都不清楚,还招摇着优越感,生生把自己熬成了个笑话。跟你说这些,是知道你心气高,读的书多想的就多,到头来还不如普普通通的姑娘家。别学我,我是没机会重来一次啦!”
说着朝我挥挥手,自己又沉浸在烟雾中。
我看着黄昏的太阳,美得那么无力。
(二十五)
又过了几天,听说,丫丫奶奶以死相逼,民政局刚上班的那天,四叔与他的三嫂领了结婚证,回来后四叔跟他妈大吵了一架,从那天起就搬到了他家的苹果园去住。
丫丫没过完年就回学校了。
我走的那天,过年的气氛还没散去。
大红的灯笼依旧高高地挂在大街小巷,穿着新衣戴着新帽的小人儿满大街的疯跑,时不时传来的爆竹声音又清脆又响亮,村委的大喇叭响彻村子的角角落落,熟悉的乡音拉着特有的尾音从喇叭里传出来,有些许失真,但足以听清:
各位乡亲、各位乡亲,请各家的户主,在接下来一周的时间内,到农村信用社办理一张专门的储蓄卡,征地补偿款会在7-15个工作日转到各家各户的账户里……
我坐在车上,听着大喇叭一遍又一遍的广播。
路过街头四叔家的果园,我爸鸣笛打招呼,我摁下车窗,看见四叔笑眯眯地冲我们摆手。
我的眼睛湿了,因为四叔没有再穿那身笔挺的西装,因为,我看见四叔老了。
四叔的老并不是我爸说的皮肤松弛。
是眼睛,他的眼睛里,那记忆里亮晶晶的东西,没了。
四叔是丫丫的四叔。
四叔也是我的四叔。
四叔是村子里唯一穿西装的男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