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几部过誉的影片和两部惊喜短片——1月1日-8日观影笔记
6部长片
《水瓶座》:一部过誉的影片
推荐指数:两星
观影日期:1月1日

国人大概都以为片名和星座有关,其实水瓶座是一栋公寓,这座公寓位于导演的故乡——巴西累西腓,没错,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巴西有一座这样的城市。累西腓——巴西东北部港口城市,也是巴西第五大城市,有500年历史,有漫长的海滩。了解这些,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影片。
六十多岁的音乐评论家克拉拉,居住在上世纪40年代建造的一座叫水瓶座的公寓。整部影片围绕她和地产商的抵抗展开,在固执地坚持和不断的压力之下,她回忆起了水瓶座里几十年的过往和自己的生活:老人离世、中年丧夫、孩子长大成人,做过乳腺癌手术,晚年退休独居。
导演小克莱伯·门多萨是影评人出身,2012年曾凭借长片处女座《舍间声响》亮相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并于同年获得了第56届伦敦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座提名,当时媒体给到的评价是——惊艳众人。
时隔四年,去年5月,这部《水瓶座》来势更猛,直接入围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饰演克拉拉的索尼娅·布加拉,在电影节期间盛传其为影后热门(影后最终花落菲律宾电影《罗莎妈妈》中女主的扮演者贾克林·乔司)。最终结果是,《水瓶座》颗粒无收,同时还因为主创集体在戛纳红毯打出“巴西正在发生一场政变”的政治标语,而被政府挡在了今年的申奥大门之外。
影片于去年九月底在法国上映,口碑相当不俗,尤其各大媒体都相继给出了好评。《电影手册》更是在去年年底的“2016十佳电影榜单”中,将这部排名第四。但我的个人观后感受是,这是一部被过誉的影片。网络上的一些评论中,也不乏和我持相同观点之人。
如果说影片有两条线,一条为克拉拉和地产商的“战争”,一条为不时闪回、穿插其中的女主个人回忆。那么,在第一条线中,导演试图展现累西腓地区,个人与建筑空间,以及个人与社区的关系。克拉拉每天起床后,去海边健身跑步;她指着不远处,跟侄子侄女讲述海滩上一条污水沟的变化等等细节,构建起她与这片土地的关系。第二条线中,大量镜头围绕克拉拉,通过不断闪回等手法,重现她的生活,以及她与家人间的关系。两条线索交互进行。
导演小克莱伯·门多萨在一次访谈中明确表示,累西腓和很多城市一样,面临着被拆迁被改造的命运,对居民生活空间与城市发展的关注,是贯穿他两部作品的主题。然而,由于在空间与回忆两部分素材上的取舍不当,影片渐渐偏离主题,突然且不断出现的闪回镜头,甚至到了哗众取宠的地步。
从头到尾,你看到的是一个固执、强势、高冷、孤僻女人的大量中近景特写镜头。总之,我对克拉拉一点也爱不起来,就像我始终对《水瓶座》爱不起来一样。相反,同样是反应中产阶级女性,人到中年生活的种种情形与问题,我更喜欢《将来的事》里,走路一阵风的伊莎贝尔·于佩尔。尤其喜欢她在结尾处,抱着外孙轻声哼唱,影片随即结束的场景。可以入选个人2016最佳结尾。
《垫底辣妹》:年级倒数第一的辣妹一年内偏差值提升40以上并考入应庆大学的故事
推荐指数:三星
观影日期:1月2日

题目不是我发明的,它来自于影片改编的书名——《年级倒数第一的辣妹一年内偏差值提升40以上并考入应庆大学的故事》,这本据说在日本累计销量超过90万册的书,来自于影片中补习班老师的原型。
《垫底辣妹》——大陆翻译过来的名字,直接误导了大批观众。反倒是香港的译名更符合影片——《奇迹补习社》。影片讲述的是女学渣沙耶加出生于一个并不和谐的家庭。母亲温柔得像只绵羊,暴躁强势的父亲,一心将棒球梦寄托在儿子身上,对两个女儿完全忽视。母亲将她送到一所补习学校,没想到她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逆袭,最终考上心仪大学。
想看辣妹校园青春暴力打架,统统没有。影片很纯粹的是一部学渣逆袭高考的励志故事,加入了一点温情搞笑元素。镜头聚焦在学渣转变、挑战、受挫、突破自我,不断进步的过程,沙耶加的前后心路历程转变,也做到了完整且有说服力。
这一方面来自于剧本的扎实,另一方面来自于沙耶加的扮演者——有村架纯。她细腻的演技,捕捉到了角色前后的变化,以及面对苦难时的细微情感。她也曾凭此片,获得去年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不过影片一大弊病出在这个神奇的补习班。这所补习班专门收学渣和问题少年,在坪田老师的指导下,坏小孩也能变学霸。这个设置本没有问题,但影片缺少的是完成这个命题的过程。须知学习本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且要让学渣爱上学习,就更加工程庞大。
坪田老师如何帮助学渣纠正错误的观念习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补上功课,他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影片只做了非常浅显的交代,实在没有说服力。另外,坪田老师的人设也不够饱满,如此年纪轻轻的一位老师,如何就有能力开办得了如此补习班。也没有说服力。
影片于去年4月份在国内上映,要知道能在国内大银幕看到日本电影的机会少之又少,我想这大概是导致这部并无太多亮点的影片,票房飙升的直接原因。如果有人感动,大概是影片勾起了每一个人关于拼搏高考的回忆,也收获了那么一点点励志后的触动吧。
就像去年引进的另外一部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前半年各视频网站早已挂出资源,在后半年登陆国内院线后,却掀起了一股全民观影讨论热潮,甚至有家长表示要带小孩子去看,殊不知新海诚是拍给成人看的动画片。我们在大银幕,看到国外优质影片的机会太少太少,以至于能有一两部,便不小心过誉。
《初恋这首情歌》:跟初恋基本无关的好听演唱会
推荐指数:两星
观影日期:1月3日

影片想讲述的故事是这样的:80年代的爱尔兰,男孩康纳(昵称“宇宙”)在学校备受同学欺负,只好从音乐中寻找慰藉,他喜欢上了比他大一岁的女孩拉菲娜,发现她也是个音乐迷,为了吸引她,他决定组建乐队,并邀请她拍摄音乐录影带,一发不可收拾,最后两人一起逃到伦敦,去实现更远大的音乐梦想。
影片想讲述的故事,本来应该是以上版本,只可惜在讲述中开了太多场演唱会,一个本来具有年代感的音乐励志故事,变成了无脑自嗨。前半部分康纳组建乐队部分,是全片精彩之处。他找来的全是些身怀音乐绝技的“怪胎”,组成了一个人设上很有趣的组合。紧接着,乐队初始的几次彩排、录影带拍摄的几场戏,非常好看。青春、迷幻、摇滚气质完美融合进流畅多变的运镜之中,甚至有格斯·范·桑特全盛时期的气质。
基本上在乐队第一场正式演出开始,全片就毁了。后半段全部沦为演唱会模式,人物也不有趣了,梦想也不讲述了,爱情也不要了,就是一场接一场唱歌再唱歌。以至于结尾处,康纳带着拉菲娜突然要出逃伦敦,显得十分突兀。
最后不要被片名欺骗,影片虽然有爱情,但基本着墨不多,初恋故事不痛不痒,中间还被编剧遗忘了一会儿。倒是可以抱着欣赏音乐的心态去看,因为选取的配乐,以及乐队演奏曲目,确实好听。
《家族之苦》:三世同堂滑稽有趣
推荐指数:四星
观影日期:1月4日

88岁的日本国宝级导演山田洋次又出新作品了!这部《家族之苦》继续聚焦导演擅长的家庭喜剧。他最具代表性的喜剧作品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系列电影《寅次郎的故事》,这部大卖的电影曾经一共拍了48集,成为日本喜剧电影中的经典作品。
山田洋次在拍摄完这部《家族之苦》后坦言,好像找到了当年拍摄《寅次郎》的感觉和状态,再加上前者于去年,在日本取得的成功,目前,已经开拍第二部,并定在今年初夏在日本上映。
《家族之路》讲述了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里,苦乐参半琐碎生活的故事。即将迎来金婚的父母,却突然要离婚,一家的和谐生活随即被打破。看似和谐幸福的三代同堂下,却也包裹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和冲突。
粗俗脾气暴躁如老顽童般的爷爷、优雅淡然爱好文艺的奶奶、辛苦操劳的儿媳、拼命工作压力山大的大儿子,年长未婚的小儿子,年轻漂亮的女朋友,女强人姐姐,弱懦的姐夫,两个小孙子,一只滑稽的狗狗,组成了这个家庭。
长久的琐碎生活,让每个人不得不面对来自生活的困惑和压力,也要小心维持家庭的祥和,在同一个屋檐下,却也逐渐各怀心事。影片看似是解决年迈父母的婚姻问题,实则是通过他们的人生和婚姻,反观每一个人的生活。
导演用十分诙谐幽默的笔触,讲述这个有心酸也有温情的故事,期间各种笑料不断。在人物塑造上,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力求饱满,性格、形象鲜明突出。这一个家庭里发生的故事,就像是发生在我们小区里的故事,亲切温暖。剧本强大扎实,笑料自然,所有的包袱都是生活最根本处的精巧提炼,轻巧自然又极具反思精神
《长城》:一部合格的商业片
推荐指数:三星
观影日期:1月6日

《长城》被太多人骂,骂景甜,骂打酱油的群戏。骂声另一边也不乏有支持的声音,从商业片角度来衡量,《长城》是合格的。
两个外国人组团来中国偷黑火药,不小心卷入一场人类与怪兽的大战,为了正义,他们跨越国界文化限制,勇敢参战,期间男主马特·达蒙还和女主景甜,来了点含蓄的感情戏。最终怪兽被两人联手打退,男主骑马而去,女主深情目送。这出标准的好莱坞式的剧本,起承转合各处明确利落,节奏明快,没有任何瑕疵漏洞。
如果把景甜换成斯嘉丽·约翰逊或任何一个好莱坞女演员,把长城换成自由女神像,把所有群演换成美国演员,再顺着剧本演下来,观众大概只会直呼过瘾,而不会有骂声。我们接受得了美国生产线上炮制出来的好莱坞大片,却接受不了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好莱坞大片。
我们接受不了的,其实是张涵予刘德华彭于晏黄轩鹿晗等豪华老腊肉小鲜肉团,隐身为模糊配角,不献计不参战,只有两句台词就匆匆消失。毕竟,这些人的脸,在我们的观影习惯里,都是主角的脸。
《长城》是一部简单粗暴酣畅淋漓的合格商业片,从故事到价值观都是西式的,唯一体现中国元素的地方,有张涵予死后长城上孔明灯的那场戏,和面对饕餮怪兽,我方在战术上的变化以及各种中国发明的运用。张艺谋擅长在大场面中,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来融入中国元素,这种审美,早已被他的多部作品证明,《长城》继续延续其美学风格。
最后,景甜在片中的表演,不应该有那多人去骂,她没有演得很烂。
《28岁未成年》:除了看看倪妮,其余没啥可看的
推荐指数:一星
观影日期:1月8日

2016年年底,张艺谋和张末父女俩,集体扑街。
这部张末导演的小妞电影——《28岁未成年》,除了倪妮确实没啥可看的,一星是给她的。一块神奇的巧克力,让28岁梦想未实现爱情告急的倪妮,穿越回了17岁,并且爱上了机车少年王大陆,上演了一场不断穿越为爱拼命的闹剧。
倪妮完成了,从17岁任性少女到28岁轻熟女之间的转换,不说其中调动了多少演技,最起码这个转换还是令人信服的。表演到位,可是剧本狗血。只见倪妮不停地在两个年龄段之间来回穿越,且每次都要下一番决心,和神婆闺蜜马苏纠结一番,但是,数次穿越的动机是什么,根本不成立或者说压根就没有交代清楚。
其中有一条重拾画家梦想的线,倒是可以好好发挥,成为一个站得住脚的立意。可是也只是蜻蜓点水地带过。倪妮无数次穿越回去,就是为了和王大陆在一起,可是她是怎么爱上王大陆的,以及两人之间的爱情铺垫、发展,几乎为零。倪妮就在那里干演,确实挺尴尬的。
霍建华全程炮灰,他和倪妮的爱情有开头、有结尾,但完全没有过程,两个人出现危机的十年爱情长跑,怎么就突然解决了问题要求婚了。
真是越写越生气,张末连剧本都没写好,就急吼吼出来拍戏了,真是毁家学。
2部短片
《相思》:情意绵绵的古风动画
推荐指数:五星
观影日期:1月7日

这部9分钟的短片《相思》,由85后导演彭擎政拍摄。官方介绍中写道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在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而闻名”。至少,从这部短片中,可以看出导演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挖掘。
和这部短片属于一个项目的,一共有16部短片,组成“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中国唱诗班”是2010年诞生于上海嘉定的一个学生教育文化课题,并且由各方专家合力出版了CD,作为学生的诗乐启蒙。彭擎政的系列动画创意也是来自于CD中的16首古诗(歌曲)。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相思》以王维的诗作为背景,讲述了上海嘉定名士王初桐与六娘青梅竹马、情定红豆却无缘厮守的故事。中国传统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配上古朴清丽的画风,用动画的形式,将那情意绵绵的古典爱情演绎得感人至深。
除此,影片的一大亮点,是对古代嘉定生活的还原,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小桥流水人家、林立的街旁市肆、小贩的叫卖声,一个活生生的中国江南水乡。影片对中国民间文化的挖掘可谓细致,六娘家门上的对联,随着剧情的发展,换了几次,每次都暗示她的命运。就连街上卖伞卖梨的叫卖声中,也暗含两人未来的命运。
秀才进京赶考,佳人嫁于大家少爷。有情人相忘于江湖,到底意难平。一只多年后的红豆簪子,像是诉说着个中深情与凄凉。
《元日》:最有趣的年,在记忆里
推荐指数:四星
观影日期:1月7日

《元日》彭擎政导演“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第二部,以王安石的同名诗作为创作背景。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前门万门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讲的是过年时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影片聚焦在上海嘉定古城,城里鞭炮声不断,人们忙忙碌碌做准备,小孩子开开心心,迎接新年。名士唐时升端坐家里,学生们纷纷赶来向老师拜年,他以家里祭灶的几样吃食,与自家田地的蔬菜,做出一道“贺年羹”招待来客。
影片对小细节把握得十分精准,几个调皮捣蛋的小孩,跑跑跳跳中,带出了人们年前准备百忙图。偷吃祭灶糖果、灶神偷笑等细节,充满童趣和想象力。
唯一不足的是,这部《元日》犯了国产动画爱说教的毛病,不管是大人教育小孩不要偷吃祭灶糖,还是老师端起贺年羹的一番说教,都显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