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所以多向榜样和普世价值观学习
最近跟两个出轨的男人聊天
才发现之前听说的性在婚姻中很重要是没错的
而且发现如果两个人除了性,还有多个需求可以相互匹配,关系就会比较稳固
所以之前想找一个对我没啥需求的对象的观念还是不太好啊
就像土豆一样,只是很在意性,是因为他没有其他兴趣爱好
我很在意有没男友,在意他能不能给我带来快乐,是因为我有没其他兴趣爱好
而我就算得到满足了,也会腻,就像大雄对我好一样,跟土豆呆久了一样,其实我就会腻,进而更觉得生活无趣
所以普世价值观真的是很有道理--
要有兴趣爱好有朋友
有多个精神支柱,自己也能独立开心
两个人在一起要有情趣,是因为兴趣爱好价值观相似而在一起的,懂自己的需求也懂得满足别人的需求
那些无趣的人,需求很少,所以也容易厌倦,就跟我自己一样
我自己想变得有趣,也想找个有趣的人,而不是两个人都把快乐寄托在单一的事情上面
只有复杂的多元化的价值塑造,才能带来稳稳的、真正的幸福
就跟人在工作中、社会中的价值一样,想只做好一方面就大获全胜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
越有价值的事情就越难办到,不想付出努力就接受现实,想要更好的就要付出精力
之前心里没接受以上的普世价值观,是因为我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多看看别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没有体验思考自己的是怎样的
所以想以后还是参考幸福的人的做法,有时可能不明白是因为现在没有这样的契机和时间让我去理解,但是因为幸福的道路总是相似的,所以还是多听听老人言,否则很大概率是花样作死
还有读书看报,多与人交流,多接触这个世界总是能有很大收获,解开我很多疑惑,让我可以更和谐、更快乐地融入这个社会
昨天看到关于女人想要被宠的心理的探讨,也是解开了我多年以来的心结
宠与被宠,本质上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所以往往是易变的,靠不住的
宠我就是帮我承担了我生活中的部分责任(包括让自己快乐的责任),帮我带来生活中更多的惊喜,但这对我的成长绝对没有好处,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任何成长和价值的积累,况且,万一他死了呢,我还要为此一蹶不振伤心欲绝,这不是超级亏嘛?所以不要贪图好处,不要偷懒侥幸,本来应该要自己做的事,如果有男友有家人有同事帮忙那就最好全都由他们承担,这种不愿意吃亏、最好能占别人便宜的心态,会让我无法成长。有价值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就像很多男生在工作中愿意吃亏,是因为他们知道多做一些事情能让自己成长,能学到东西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现在想想有的男人真是把利己主义发挥到极致了,能自我增值的事情就任劳任怨(比如工作),没有价值的事情(比如家务做饭),顶多抱着学习心态做一次学会了就够了,或者学个拿手好菜能显摆酒行了。妥妥的目标导向啊。所以不要让一个人宠我,使我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我只需要他有宠我的心,可以偶尔宠我,也给机会我宠他,相互宠,而不是只一昧地讲究公平独立,或者不愿意主动先宠我。宠,当调味剂就很好,不然我也会腻。
另外,如果他不是因为真心爱我才宠我,而是因为我的神秘感得不到去追求讨好我等其他种种原因,这样的宠只是短暂的,别人随时可以收回,也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如果他是因为真心爱我才宠我的呢?我就更加不应该舍得让他承担那么多的事情,也应该担心他会累得难以继续,担心他病倒的时候我没法帮忙承担。
我很开心自己有这样的价值观转变,所以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开拓眼界多阅读交流的想法。其实以上的价值观都是从欧美传过来的,毕竟我们现在婚恋模式一夫一妻,现在的商业社会模式,都是从欧美刘传过来的,他们经历探讨适应的时间都比我们长,很多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道理是他们经过时间的历练总结形成的,而我们还没足够的时间让大环境去理解接受从而传导到个人,所以我自己应该多学习欧美文化,去适应越来越现代化的社会。怪不得之前他们说看美剧日剧的都比较成熟,看韩剧都比较脑残,还是有点道理的,毕竟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接受怎样的世界观,现在我对美剧日剧都比较能接受了,毕竟还是能学习和感受到现实生活的道理。
才发现之前听说的性在婚姻中很重要是没错的
而且发现如果两个人除了性,还有多个需求可以相互匹配,关系就会比较稳固
所以之前想找一个对我没啥需求的对象的观念还是不太好啊
就像土豆一样,只是很在意性,是因为他没有其他兴趣爱好
我很在意有没男友,在意他能不能给我带来快乐,是因为我有没其他兴趣爱好
而我就算得到满足了,也会腻,就像大雄对我好一样,跟土豆呆久了一样,其实我就会腻,进而更觉得生活无趣
所以普世价值观真的是很有道理--
要有兴趣爱好有朋友
有多个精神支柱,自己也能独立开心
两个人在一起要有情趣,是因为兴趣爱好价值观相似而在一起的,懂自己的需求也懂得满足别人的需求
那些无趣的人,需求很少,所以也容易厌倦,就跟我自己一样
我自己想变得有趣,也想找个有趣的人,而不是两个人都把快乐寄托在单一的事情上面
只有复杂的多元化的价值塑造,才能带来稳稳的、真正的幸福
就跟人在工作中、社会中的价值一样,想只做好一方面就大获全胜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
越有价值的事情就越难办到,不想付出努力就接受现实,想要更好的就要付出精力
之前心里没接受以上的普世价值观,是因为我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多看看别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没有体验思考自己的是怎样的
所以想以后还是参考幸福的人的做法,有时可能不明白是因为现在没有这样的契机和时间让我去理解,但是因为幸福的道路总是相似的,所以还是多听听老人言,否则很大概率是花样作死
还有读书看报,多与人交流,多接触这个世界总是能有很大收获,解开我很多疑惑,让我可以更和谐、更快乐地融入这个社会
昨天看到关于女人想要被宠的心理的探讨,也是解开了我多年以来的心结
宠与被宠,本质上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所以往往是易变的,靠不住的
宠我就是帮我承担了我生活中的部分责任(包括让自己快乐的责任),帮我带来生活中更多的惊喜,但这对我的成长绝对没有好处,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任何成长和价值的积累,况且,万一他死了呢,我还要为此一蹶不振伤心欲绝,这不是超级亏嘛?所以不要贪图好处,不要偷懒侥幸,本来应该要自己做的事,如果有男友有家人有同事帮忙那就最好全都由他们承担,这种不愿意吃亏、最好能占别人便宜的心态,会让我无法成长。有价值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就像很多男生在工作中愿意吃亏,是因为他们知道多做一些事情能让自己成长,能学到东西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现在想想有的男人真是把利己主义发挥到极致了,能自我增值的事情就任劳任怨(比如工作),没有价值的事情(比如家务做饭),顶多抱着学习心态做一次学会了就够了,或者学个拿手好菜能显摆酒行了。妥妥的目标导向啊。所以不要让一个人宠我,使我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我只需要他有宠我的心,可以偶尔宠我,也给机会我宠他,相互宠,而不是只一昧地讲究公平独立,或者不愿意主动先宠我。宠,当调味剂就很好,不然我也会腻。
另外,如果他不是因为真心爱我才宠我,而是因为我的神秘感得不到去追求讨好我等其他种种原因,这样的宠只是短暂的,别人随时可以收回,也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如果他是因为真心爱我才宠我的呢?我就更加不应该舍得让他承担那么多的事情,也应该担心他会累得难以继续,担心他病倒的时候我没法帮忙承担。
我很开心自己有这样的价值观转变,所以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开拓眼界多阅读交流的想法。其实以上的价值观都是从欧美传过来的,毕竟我们现在婚恋模式一夫一妻,现在的商业社会模式,都是从欧美刘传过来的,他们经历探讨适应的时间都比我们长,很多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道理是他们经过时间的历练总结形成的,而我们还没足够的时间让大环境去理解接受从而传导到个人,所以我自己应该多学习欧美文化,去适应越来越现代化的社会。怪不得之前他们说看美剧日剧的都比较成熟,看韩剧都比较脑残,还是有点道理的,毕竟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接受怎样的世界观,现在我对美剧日剧都比较能接受了,毕竟还是能学习和感受到现实生活的道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