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过着怎样的生活?
作者:小菌子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均值回归》。“美漂”精算师梁丹青最近对工作和生活都有些迷茫,27岁的她已经考完了所有的精算考试,进入了一种叫做“薛定谔的升职”的状态,不知道事业上升的通道何时会打开,生活上她则感觉激情不再……】
闹钟等指针一指向六点半就急不可耐地响了起来,但只两声就被梁丹青按掉了,最近夏日炎炎,梁丹青的睡眠不太好,总是先于闹钟醒来,看着天色尚早她又继续躺着跟床温存。现在闹钟一响,梁丹青便挣扎着起来到洗手间洗漱,隔壁易思夏的房间还没有动静,梁丹青尽量轻手轻脚一些。
她刷了牙,想到等会儿要去健身房运动,结束之后会洗澡,为了避免重复清洁,现在就不要洗脸了。她这几天这么注意保养完全是因为上周末去纽约听张震岳演唱会时,张震岳说有一首歌要送给在座的轻熟女,当时梁丹青没有对号入座,结果音乐一响,歌词唱的是“她是个面临尴尬的轻熟女今年二十七……” 梁丹青顿感中枪,回家就把所有长草的护肤品都买了。
洗漱完毕,梁丹青下楼来到客厅,今天她给自己安排的早餐是:两片面包加蓝莓酱,还有一杯橙汁,她把这些都放铺好的红色桌垫上才坐下来吃饭,一个人的早餐梁丹青也尽量不辜负。 虽然七点不到,北纬的阳光已经透过落地窗照进来了,晃眼间梁丹青还是会想起周济的脸,她揉揉眼决定赶快批示一下朋友圈转移注意力。
梁丹青生活在美国东部的K州,这里夏令时期间正好与国内时差十二小时,梁丹青睡觉的时间正是国内微信朋友圈的高产期。梁丹青在一堆微商广告中看到有人分享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揭秘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精算师》,看标题梁丹青就想翻白眼,但还是耐着性子想看看作者是怎么扯淡的,文章很短,大意是北美精算师人才稀缺,目前全球只有三千人取得了从业执照,一旦考下执照,一生衣食无忧。
梁丹青一看文章作者是某某留学咨询就明白了三分,这种文章从来只顾把人煽动起来,其它概不负责。梁丹青在文章下面评论到 “作为一个在美国工作的精算师来发言,这篇文章有误人子弟的嫌疑,确实全美现在只有三千人获取了精算师的资格证,但是这个行业实际上只需要两千人,从业人员完全供大于求,而且现在来美读精算相关专业的国际学生连年增长,工作越来越难找,考虑出国学习精算专业进而留在当地就业的学子们还需谨慎地自行判断。”
关上这篇文章,再往朋友圈下面翻, 梁丹青看到了一条好笑的消息:国内地产名人林建王在一个访谈节目上说“做人啊,应该先设立一点微小的目标,比如先挣他个一个亿。” 梁丹青愉快地结束了早餐,决定今天上班时要认真一点为挣一个亿付出努力。
收拾好餐具,梁丹青上楼换好运动服,拿了包,把昨晚就挑好的黑色裙子塞进个袋子,今天是周五,也是她加入PX保险三周年的日子,她晚上约了李震他们一起吃饭庆祝。梁丹青走出房间,正遇上易思夏睡眼惺忪地从她自己的房间里走出来,思夏看见梁丹青之后问候了一句早安,梁丹青叮嘱她不要忘了晚上一起吃饭的事儿。
出门之后,梁丹青看到阳光灿烂,心情大好,夏日的H城充满了活力,再过几个月进入秋冬时节之后,这里就会冷得让人生无可恋。H城是美国的保险业之都,正好坐落在美国两大著名城市波士顿和纽约的直线连线之间,在这里聚集了大大小小几十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核心岗位是精算师,负责给保险产品定价和计算保险公司应留的偿付准备金,这个职业在国人眼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常被与高薪,高智商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美国,精算行业的大部分职位都只要求本科学历即可,所以精算师并不能算是智商多么出类拔萃的群体,而就收入来说,精算师也只是高于平均水平,比不过诸如律师之类的职业。精算行业又细分为人寿保险精算,财产保险精算和再保险精算三种,梁丹青工作的PX是一家人寿保险公司,而易思夏所在的TW则是一间为许多财产保险公司提供精算咨询服务的公司。
每周二和周五早晨,梁丹青都给自己安排了半个小时跟健身教练一对一的课程,这是跟周济分手之后,她给自己制定的“重构生活之大龄失恋女青年自救活动”的一部分,课程费用则从她给自己拨的“重构生活之特别基金”里扣除。今天教练又给她加重量了,举铁的时候梁丹青哀号连连,终于熬到解放,她急不可待地去冲澡,她喜欢在健身分泌的多巴胺影响下看镜子里的自己,颜值起码上升了五个百分点。 不过脑补归脑补,洗脸时,她还是尽量放轻打圈的动作,只希望这温柔能拖住眼角细纹增长的脚步。
梁丹青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埃拉正好在梁丹青座位旁边的饮水机接水,埃拉一看梁丹青的黑裙子就挤眉弄眼地说:“哟,某人今天有约会啊。”梁丹青笑笑不说话, 埃拉马上兴趣来了,说:“还真有约会啊,快给我看看照片。”梁丹青实话实说:“今天是我加入PX三周年的日子,晚上约了朋友吃饭,就想穿得好看一点嘛。”埃拉一副扫兴的样子。 这个埃拉,是个热心且八卦的四十岁出头的白人大姐,主要职能是精算部大老板威尔的秘书。她平时工作比较清闲,过着与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传达室老大爷一样的生活,只是老大爷们看的是报纸,喝的是茶,而在地球的这一端报纸换成了脸书网,茶叶换成了咖啡。梁丹青刚加入公司的时候注意到埃拉没有带戒指,当时只猜她是离婚了,后来某次埃拉为了套梁丹青的八卦自爆了隐私。梁丹青才知道埃拉年轻时有过一个男朋友,这人却在跟她订婚后爱上了别人,埃拉说她当时消沉了好久,觉得这辈子再也不可能会结婚了,然后……现在果然没结成婚。 梁丹青听了心里一慌,电视剧里不是这样演得啊,不过看着埃拉蹦蹦跳跳的身影,梁丹青相信没有人陪伴的埃拉也是快乐的。
这天梁丹青的老板彼得请假不来,又适逢周五,梁丹青便也身心放松,昨天下班前她已经计划好了今天的工作,应该能轻松完成。 梁丹青先泡上一壶茶再打开电脑,聊天系统里的同事基本都已经上线了,她查看了一下会议安排,识趣的人都不会把会议安排在今天,果然上面空空如也。梁丹青开始浏览邮件,埃拉把昨天同事集资购买的彩票单子扫描了发给了大家。 彩票是最近两日刷爆北美互联网的话题,本周三已经是强力球连续十次大奖无人中了,于是今晚将要开奖的彩票的奖金达到了破纪录的十亿美元,这会儿全美国的公司里员工估计都在凑钱买彩票。梁丹青贡献了五注彩票的钱,占整个小组彩票池的10%,想到早上看到的林建王的那番言论,梁丹青觉得自己马上要走上人生巅峰了。说起来也好笑,作为精算师,大家理应对概率论有着比平常人更深刻的理解,应该懂得彩票就是对穷人征收的税,然而诱惑面前,大家都丧失理性,去期盼起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起来。
浏览完邮件,梁丹青打开公司内网,网站登出了这个夏天公司里所有实习生的照片和自我介绍,六男四女,从本科在读到博士在读都有, 梁丹青看到了林秋涵。 几个月前,有人在领英求职上给梁丹青发了一封私信说自己对PX的暑期实习项目很感兴趣,查到梁丹青在PX工作且也是中国人,想问问方不方便出来喝个咖啡聊聊天。梁丹青看了看发信人的资料,Qiuhan Lin, 在国内A大读了一年本科之后转学到美国K大继续读本科, 现在是精算专业大三的学生,梁丹青也是K大精算专业毕业的,只不过她当时读的是研究生,本着帮助学妹的目的,梁丹青欣然赴约。
在星巴克见面的下午,林秋涵显然有备而来,问了很多精心准备过的问题,她们从面试技巧谈到职业发展路径,梁丹青对林秋涵的老练印象深刻。她想想自己从国内B大的数学本科毕业后刚来美国K大读硕士时,对在北美找工作的艰难完全没有概念。像所有刚到美国的菜鸟一样,她的第一个学期也沉浸在旅行,做饭和派对中,意识到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已是第二学期,那时许多保险公司的暑假实习名额都已经发完,梁丹青在父母的帮助下回国做了一份相关实习。第二年秋天开始找全职工作时,梁丹青意识到在美国就要用美国人的方法找工作,要调整战略主动出击,最后梁丹青在一位校友的帮助下拿到了PX公司的精算分析师职位。林秋涵问:“学姐,你觉得我有必要再读个研究生吗?” 梁丹青说:“我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建议你还是集中火力找工作比较好,你已经拥有了美国的本科学历,对从事精算相关工作已经足够,除非你能申请到常春藤,其他学校的硕士学历对你来说比较鸡肋,浪费时间和金钱,” 林秋涵说:“我其实也是这样想的,只是还是对找工作这件事没有底气,担心没有退路。”梁丹青说:“大部分找工作的人其实都是这种心理状况,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你是第一个在网上联系我喝咖啡的中国学生,我相信你的判断力和行动力都已经超越同龄人一大步了,你现在就好好找实习,到了六月份等一切都尘埃落定了,那时候没有找到实习再开始准备GRE考试也不迟。”
回去之后,梁丹青想起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大头琳达被盛传不喜欢中国人, 就叮嘱林秋涵简历上的名字一定要写英文名,这样可保证不会简历关就被刷下来。收到林秋涵简历后,梁丹青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才发了封邮件给琳达表示推荐。
没过两周,林秋涵联系梁丹青说拿到了面试机会,梁丹青看了看面试官的名单,都是她打过交道的同事,于是给林秋涵分别科普了一下每个人的情况。第一个面试官是黑人小伙子爱德华,他在藤校读的本科,非常聪明,专业很强,面试时应该会问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对了,他很喜欢中国文化,还有一个中文名叫何家明 (梁丹青记得刚听到这个名字时在心里腹诽了一下爱德华的中文老师一定很喜欢亦舒), 可以多跟他聊聊文化的话题。第二个面试官是胖大叔钱德勒,统计局说K州有着全美国最高的双胞胎率,钱德勒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他跟前妻生了一对双胞胎之后,他的第二段婚姻又给他添了双胞胎女儿和双胞胎儿子各一对,办公室里的人常开玩笑说他家里的人口是呈指数型增长的。钱德勒人如其名,有着跟老友记里的钱德勒一样的幽默感,跟他面试要注意表现自己热情有趣好相处的一面。最后是大老板威尔,他是梁丹青老板彼得的老板,年过六旬,兢兢业业,他人是出了名的和善,他在面试时的作用主要是介绍公司情况和解答候选人的疑问,跟他面试可以放轻松,相信他不会问太多问题。在梁丹青的帮助下,林秋涵顺利拿到了PX今年的实习生名额。
现在,看着内网上新一届实习生稚嫩的脸,梁丹青突然有了一点危机感,她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环境就像一个无菌室。PX老牌,口碑好,在金融危机之前从来没有过裁人的纪录,虽然金融危机之后公司一直在走下坡路,毕竟低利率环境让所有保险公司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但PX整体来说还是安稳的,在这里除了梁丹青这种五年以下的新兵基本上就是工作二十年以上的老人了。老资格的人在这里的工作都很安分,就等着到了退休年龄可以领养老金。
梁丹青目前已经考完了所有的精算考试,进入了一个被她自己称为薛定谔的升职的状态,意思就是说所有升职的硬件条件她都具备了,但升职的时机还没有到,而这时机你又是无法预估何时会来临的。不过比升职更重要的是,近来梁丹青时常陷入对人生的思考中。她感觉中产阶级的生活是如此的虚幻,一个工作撑起了一个人的房租车贷以及所有的生活开支,也撑起了一个人的社交生活。有一个体面的工作给她带来自己是一个体面人的幻觉,在这幻觉底下,梁丹青却觉得自己是一具行尸走肉,她开始不知道对自己来说什么是重要的。
每次听到《杀死那个石家庄人》里的那句“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梁丹青都要感同身受地摇头晃脑哀叹一阵。 对工作,梁丹青谈不上激情,她有时候觉得工作是现代社会奴役人的一种机器,工作的繁忙可以掩盖内心的苍白,而闲下来的时候她会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在这点上,梁丹青很欣赏美国人的生活,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爱好:冲浪,滑雪等等户外运动。梁丹青现在对无效社交也已经免疫,只跟几个老朋友保持定期见面的频率,她想说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却发现身边很多人都是这样,或许这只是一种叫做北美生活症的病。在美国的这五年,梁丹青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看这个世界,却渐渐发现其实一切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
【选段结束,免费阅读全文请戳: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均值回归》;免费阅读更多最新入围作品。】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均值回归》。“美漂”精算师梁丹青最近对工作和生活都有些迷茫,27岁的她已经考完了所有的精算考试,进入了一种叫做“薛定谔的升职”的状态,不知道事业上升的通道何时会打开,生活上她则感觉激情不再……】
闹钟等指针一指向六点半就急不可耐地响了起来,但只两声就被梁丹青按掉了,最近夏日炎炎,梁丹青的睡眠不太好,总是先于闹钟醒来,看着天色尚早她又继续躺着跟床温存。现在闹钟一响,梁丹青便挣扎着起来到洗手间洗漱,隔壁易思夏的房间还没有动静,梁丹青尽量轻手轻脚一些。
她刷了牙,想到等会儿要去健身房运动,结束之后会洗澡,为了避免重复清洁,现在就不要洗脸了。她这几天这么注意保养完全是因为上周末去纽约听张震岳演唱会时,张震岳说有一首歌要送给在座的轻熟女,当时梁丹青没有对号入座,结果音乐一响,歌词唱的是“她是个面临尴尬的轻熟女今年二十七……” 梁丹青顿感中枪,回家就把所有长草的护肤品都买了。
洗漱完毕,梁丹青下楼来到客厅,今天她给自己安排的早餐是:两片面包加蓝莓酱,还有一杯橙汁,她把这些都放铺好的红色桌垫上才坐下来吃饭,一个人的早餐梁丹青也尽量不辜负。 虽然七点不到,北纬的阳光已经透过落地窗照进来了,晃眼间梁丹青还是会想起周济的脸,她揉揉眼决定赶快批示一下朋友圈转移注意力。
梁丹青生活在美国东部的K州,这里夏令时期间正好与国内时差十二小时,梁丹青睡觉的时间正是国内微信朋友圈的高产期。梁丹青在一堆微商广告中看到有人分享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揭秘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精算师》,看标题梁丹青就想翻白眼,但还是耐着性子想看看作者是怎么扯淡的,文章很短,大意是北美精算师人才稀缺,目前全球只有三千人取得了从业执照,一旦考下执照,一生衣食无忧。
梁丹青一看文章作者是某某留学咨询就明白了三分,这种文章从来只顾把人煽动起来,其它概不负责。梁丹青在文章下面评论到 “作为一个在美国工作的精算师来发言,这篇文章有误人子弟的嫌疑,确实全美现在只有三千人获取了精算师的资格证,但是这个行业实际上只需要两千人,从业人员完全供大于求,而且现在来美读精算相关专业的国际学生连年增长,工作越来越难找,考虑出国学习精算专业进而留在当地就业的学子们还需谨慎地自行判断。”
关上这篇文章,再往朋友圈下面翻, 梁丹青看到了一条好笑的消息:国内地产名人林建王在一个访谈节目上说“做人啊,应该先设立一点微小的目标,比如先挣他个一个亿。” 梁丹青愉快地结束了早餐,决定今天上班时要认真一点为挣一个亿付出努力。
收拾好餐具,梁丹青上楼换好运动服,拿了包,把昨晚就挑好的黑色裙子塞进个袋子,今天是周五,也是她加入PX保险三周年的日子,她晚上约了李震他们一起吃饭庆祝。梁丹青走出房间,正遇上易思夏睡眼惺忪地从她自己的房间里走出来,思夏看见梁丹青之后问候了一句早安,梁丹青叮嘱她不要忘了晚上一起吃饭的事儿。
出门之后,梁丹青看到阳光灿烂,心情大好,夏日的H城充满了活力,再过几个月进入秋冬时节之后,这里就会冷得让人生无可恋。H城是美国的保险业之都,正好坐落在美国两大著名城市波士顿和纽约的直线连线之间,在这里聚集了大大小小几十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核心岗位是精算师,负责给保险产品定价和计算保险公司应留的偿付准备金,这个职业在国人眼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常被与高薪,高智商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美国,精算行业的大部分职位都只要求本科学历即可,所以精算师并不能算是智商多么出类拔萃的群体,而就收入来说,精算师也只是高于平均水平,比不过诸如律师之类的职业。精算行业又细分为人寿保险精算,财产保险精算和再保险精算三种,梁丹青工作的PX是一家人寿保险公司,而易思夏所在的TW则是一间为许多财产保险公司提供精算咨询服务的公司。
每周二和周五早晨,梁丹青都给自己安排了半个小时跟健身教练一对一的课程,这是跟周济分手之后,她给自己制定的“重构生活之大龄失恋女青年自救活动”的一部分,课程费用则从她给自己拨的“重构生活之特别基金”里扣除。今天教练又给她加重量了,举铁的时候梁丹青哀号连连,终于熬到解放,她急不可待地去冲澡,她喜欢在健身分泌的多巴胺影响下看镜子里的自己,颜值起码上升了五个百分点。 不过脑补归脑补,洗脸时,她还是尽量放轻打圈的动作,只希望这温柔能拖住眼角细纹增长的脚步。
梁丹青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埃拉正好在梁丹青座位旁边的饮水机接水,埃拉一看梁丹青的黑裙子就挤眉弄眼地说:“哟,某人今天有约会啊。”梁丹青笑笑不说话, 埃拉马上兴趣来了,说:“还真有约会啊,快给我看看照片。”梁丹青实话实说:“今天是我加入PX三周年的日子,晚上约了朋友吃饭,就想穿得好看一点嘛。”埃拉一副扫兴的样子。 这个埃拉,是个热心且八卦的四十岁出头的白人大姐,主要职能是精算部大老板威尔的秘书。她平时工作比较清闲,过着与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传达室老大爷一样的生活,只是老大爷们看的是报纸,喝的是茶,而在地球的这一端报纸换成了脸书网,茶叶换成了咖啡。梁丹青刚加入公司的时候注意到埃拉没有带戒指,当时只猜她是离婚了,后来某次埃拉为了套梁丹青的八卦自爆了隐私。梁丹青才知道埃拉年轻时有过一个男朋友,这人却在跟她订婚后爱上了别人,埃拉说她当时消沉了好久,觉得这辈子再也不可能会结婚了,然后……现在果然没结成婚。 梁丹青听了心里一慌,电视剧里不是这样演得啊,不过看着埃拉蹦蹦跳跳的身影,梁丹青相信没有人陪伴的埃拉也是快乐的。
这天梁丹青的老板彼得请假不来,又适逢周五,梁丹青便也身心放松,昨天下班前她已经计划好了今天的工作,应该能轻松完成。 梁丹青先泡上一壶茶再打开电脑,聊天系统里的同事基本都已经上线了,她查看了一下会议安排,识趣的人都不会把会议安排在今天,果然上面空空如也。梁丹青开始浏览邮件,埃拉把昨天同事集资购买的彩票单子扫描了发给了大家。 彩票是最近两日刷爆北美互联网的话题,本周三已经是强力球连续十次大奖无人中了,于是今晚将要开奖的彩票的奖金达到了破纪录的十亿美元,这会儿全美国的公司里员工估计都在凑钱买彩票。梁丹青贡献了五注彩票的钱,占整个小组彩票池的10%,想到早上看到的林建王的那番言论,梁丹青觉得自己马上要走上人生巅峰了。说起来也好笑,作为精算师,大家理应对概率论有着比平常人更深刻的理解,应该懂得彩票就是对穷人征收的税,然而诱惑面前,大家都丧失理性,去期盼起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起来。
浏览完邮件,梁丹青打开公司内网,网站登出了这个夏天公司里所有实习生的照片和自我介绍,六男四女,从本科在读到博士在读都有, 梁丹青看到了林秋涵。 几个月前,有人在领英求职上给梁丹青发了一封私信说自己对PX的暑期实习项目很感兴趣,查到梁丹青在PX工作且也是中国人,想问问方不方便出来喝个咖啡聊聊天。梁丹青看了看发信人的资料,Qiuhan Lin, 在国内A大读了一年本科之后转学到美国K大继续读本科, 现在是精算专业大三的学生,梁丹青也是K大精算专业毕业的,只不过她当时读的是研究生,本着帮助学妹的目的,梁丹青欣然赴约。
在星巴克见面的下午,林秋涵显然有备而来,问了很多精心准备过的问题,她们从面试技巧谈到职业发展路径,梁丹青对林秋涵的老练印象深刻。她想想自己从国内B大的数学本科毕业后刚来美国K大读硕士时,对在北美找工作的艰难完全没有概念。像所有刚到美国的菜鸟一样,她的第一个学期也沉浸在旅行,做饭和派对中,意识到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已是第二学期,那时许多保险公司的暑假实习名额都已经发完,梁丹青在父母的帮助下回国做了一份相关实习。第二年秋天开始找全职工作时,梁丹青意识到在美国就要用美国人的方法找工作,要调整战略主动出击,最后梁丹青在一位校友的帮助下拿到了PX公司的精算分析师职位。林秋涵问:“学姐,你觉得我有必要再读个研究生吗?” 梁丹青说:“我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建议你还是集中火力找工作比较好,你已经拥有了美国的本科学历,对从事精算相关工作已经足够,除非你能申请到常春藤,其他学校的硕士学历对你来说比较鸡肋,浪费时间和金钱,” 林秋涵说:“我其实也是这样想的,只是还是对找工作这件事没有底气,担心没有退路。”梁丹青说:“大部分找工作的人其实都是这种心理状况,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你是第一个在网上联系我喝咖啡的中国学生,我相信你的判断力和行动力都已经超越同龄人一大步了,你现在就好好找实习,到了六月份等一切都尘埃落定了,那时候没有找到实习再开始准备GRE考试也不迟。”
回去之后,梁丹青想起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大头琳达被盛传不喜欢中国人, 就叮嘱林秋涵简历上的名字一定要写英文名,这样可保证不会简历关就被刷下来。收到林秋涵简历后,梁丹青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才发了封邮件给琳达表示推荐。
没过两周,林秋涵联系梁丹青说拿到了面试机会,梁丹青看了看面试官的名单,都是她打过交道的同事,于是给林秋涵分别科普了一下每个人的情况。第一个面试官是黑人小伙子爱德华,他在藤校读的本科,非常聪明,专业很强,面试时应该会问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对了,他很喜欢中国文化,还有一个中文名叫何家明 (梁丹青记得刚听到这个名字时在心里腹诽了一下爱德华的中文老师一定很喜欢亦舒), 可以多跟他聊聊文化的话题。第二个面试官是胖大叔钱德勒,统计局说K州有着全美国最高的双胞胎率,钱德勒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他跟前妻生了一对双胞胎之后,他的第二段婚姻又给他添了双胞胎女儿和双胞胎儿子各一对,办公室里的人常开玩笑说他家里的人口是呈指数型增长的。钱德勒人如其名,有着跟老友记里的钱德勒一样的幽默感,跟他面试要注意表现自己热情有趣好相处的一面。最后是大老板威尔,他是梁丹青老板彼得的老板,年过六旬,兢兢业业,他人是出了名的和善,他在面试时的作用主要是介绍公司情况和解答候选人的疑问,跟他面试可以放轻松,相信他不会问太多问题。在梁丹青的帮助下,林秋涵顺利拿到了PX今年的实习生名额。
现在,看着内网上新一届实习生稚嫩的脸,梁丹青突然有了一点危机感,她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环境就像一个无菌室。PX老牌,口碑好,在金融危机之前从来没有过裁人的纪录,虽然金融危机之后公司一直在走下坡路,毕竟低利率环境让所有保险公司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但PX整体来说还是安稳的,在这里除了梁丹青这种五年以下的新兵基本上就是工作二十年以上的老人了。老资格的人在这里的工作都很安分,就等着到了退休年龄可以领养老金。
梁丹青目前已经考完了所有的精算考试,进入了一个被她自己称为薛定谔的升职的状态,意思就是说所有升职的硬件条件她都具备了,但升职的时机还没有到,而这时机你又是无法预估何时会来临的。不过比升职更重要的是,近来梁丹青时常陷入对人生的思考中。她感觉中产阶级的生活是如此的虚幻,一个工作撑起了一个人的房租车贷以及所有的生活开支,也撑起了一个人的社交生活。有一个体面的工作给她带来自己是一个体面人的幻觉,在这幻觉底下,梁丹青却觉得自己是一具行尸走肉,她开始不知道对自己来说什么是重要的。
每次听到《杀死那个石家庄人》里的那句“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梁丹青都要感同身受地摇头晃脑哀叹一阵。 对工作,梁丹青谈不上激情,她有时候觉得工作是现代社会奴役人的一种机器,工作的繁忙可以掩盖内心的苍白,而闲下来的时候她会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在这点上,梁丹青很欣赏美国人的生活,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爱好:冲浪,滑雪等等户外运动。梁丹青现在对无效社交也已经免疫,只跟几个老朋友保持定期见面的频率,她想说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却发现身边很多人都是这样,或许这只是一种叫做北美生活症的病。在美国的这五年,梁丹青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看这个世界,却渐渐发现其实一切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
【选段结束,免费阅读全文请戳: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均值回归》;免费阅读更多最新入围作品。】
-
三七二十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10:24:10
-
酱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2-09 21:27:19
-
SmilingElain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2-07 10:39:48
-
好的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30 01:31:28
-
Alicia.Ash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27 10:58:12
-
BlueFlaming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25 10:38:24
-
亖亖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22 05:25:46
-
Nanc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9 15:29:54
-
NGO民工进城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9 10:55:42
-
败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9 04:36:39
-
许豆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9 02:43:00
-
忘川观鹤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21:31:49
-
ku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17:18:17
-
一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17:13:29
-
胖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16:35:50
-
温月下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14:07:14
-
forever now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14:00:00
-
陌Leth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13:51:36
-
20171231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13:05:44
-
橙光熹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12:44:35
-
蓝色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12:42:32
-
G._.Desig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10: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