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记
查看话题 >回忆下这些年,交往过和相亲过的女孩,长文连载中(一)
一天晚上睡不着,大概半夜三点起来,写到五点,然后趟了一会,继续一天的休假生活,幸亏是休假。本打算随便写点,越写越多,索性就深度剖析一下自己,总结一下。如下原文。 晚上睡不着,随便写点 强调,白天少睡觉,白天多散步,多闲逛,少玩游戏 突然想到为什么自己还是晚上自己睡,没有妹子陪,用生物术语叫,没有异性或者伴侣陪。 我很渴望有妹子——原谅我喜欢这个轻佻的名词——陪我,可家里给我介绍了很多妹子,可各种原因,都分手了,捋一下,反正睡不着! 第一个,首先请出我的第一任女友YY,几年前还在纠结究竟谁才是我的第一任女友,后来想想,她喜欢我,我也喜欢她,才算!所以高中喜欢很久,可迟迟未答应我的TT,延后咯! 认识她很早很早,那时候我们还年轻,简单点就是懵懂,不知!然后渐渐滋生情意,第一次拥抱,第一次坐在我的腿上,第一次那么近的闻她头发的味道,还有第一次牵手抱!尽管那是我才大一,寒假回家发呆!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她是那么的喜欢我,愿意为我做任何事!而我,只想睡她,睡她,一直睡她!可能只睡一个女孩,也是一种爱吧!可是年轻不懂爱。 我们进行下一个,TT,没错,就是我高中喜欢的女孩!比较害羞的女孩,身高腿长,唯一不足的是胸稍微有点平!和YY一样是长发,长发飘飘!白,真白,电脑里有一张和她在高中元旦时候的合影,曾经的岁月。 再第三个,就是出去散心遇到以前的同学,然后就好上了,FF,这个名字吧!她也不矮,身材好,皮肤是真好,摸起来滑滑的。可惜,家里极力反对和她在一起,我就不懂了,可能是怕我辞了这边的工作,去找她吧。 中间穿插一下同城高校的一个女孩,南方女孩,挽着我的胳膊,特别的柔情似水,当时我就化了。后来家里和同事介绍过好几个,看看我还能回忆几个,鸭梨,丫丫,ZY,还有身材特别好的熊小露,可惜她只是身材好,脸当时过敏了;见过一面的杜和LY;柏少爷介绍的WH,可惜关于钱的事情谈不拢,还有小N。当然还要两个女孩只是加了QQ,但没见面。 现在说说家里为什么极力反对,或者叫极力干涉我的情感生活。好像60年代出生的人,错过了很多很多,特别喜希望下一代人能够实现他们错过的,曾经我也被这么洗脑过,不过后来醒悟了,因为那不是我喜欢的。醒悟之后,就犯了天规天条一般,被各种打压。 大学的时候,就被父亲各种教育,谁谁家孩子上学四年,没花家里一分钱,还给家里挣了很多钱,多么多么的有才华,有头脑。给我年轻的信心打压的一无是处,剩下的就只是自卑。希望我好是真的,但仅仅有要求,有憧憬,没有退一步去织网。对别人家的孩子是羡慕,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却留下了遗憾。当然,要是现在哪个家长,特别是女孩的家长,还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花家里的钱,那这个思想就特别危险啦,哈哈哈。具体是什么,拿出手机,看看就懂了。想想从小到大,我自己做的选择确实很少,很多都是爹妈给选的。比如暑假,别的孩子去补习班,也要我去,理由就是别人的孩子都去了,你也要去。当时我的心里啊,用现在的话就是无数只草泥马奔腾而过!我也不是跟不上学习进度,补习个锤子,并且补习不花钱啊!我想买个零食,没钱,我想换个自行车,不换,补习就有钱了,补习个鬼!尽管各种狂轰滥炸,这个我是真的顶住了压力,补习的钱一分没花,足够吹牛逼了。当然也没去什么清华北大,理想是清华,可现实是去了矿工学校,好歹能吃口饭。大学是我自己选的,专业好像不是,好像是博士姐姐——家里学历最高,没用之一——建议的。后面我连一点自主权都没有,出去玩的时候,老爷子的电话想间谍卫星一样按时扫描,并且不会错过。很破坏气氛!真的很破坏气氛。毕业去向也是家里给了个方向,剩下的我自己来。大方向就是家里定,剩下的苦活累活我自己干,唉,这么想起来,确实在积蓄矛盾。 为什么会有矛盾呢?很简单啊,他们没有干涉我的思想啊,我就在当地图书馆借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书回家看,造炸药的,历史的,笑话的,占卜星相的,心灵鸡汤的,都看过,然后就造成了我心里的本我开始逐渐形成,不过缺少自我。因为经济不独立,没法建立防卫的自我。还有一点,《走向共和》电视剧只看了一点,却心里特别向往独立和平等的大同社会,这不是年少对《悲惨世界》巴黎革命党起义的憧憬,是源于生活的感触。很多家庭,特别是只有几千年历史的父权家庭,父亲的地位特别高,因为我家就是。老爷子说什么是什么,错的也是对的。我现在就愿意调侃他,说十几岁的小孩能预言你们兄弟三几年后不和,你不信,现在是不是真的不和了?父权很明显的就是,他很多事情明白的不是那么多,却要装作懂的很多,和他辩解,却要被责备,不理睬,就说没学好!我也是醉了,什么都啊!判断标准还是二元的,他挣钱养家,怎么做都是对的,我就不服,我也是家庭的一员,凭什么我做事就只能靠成绩,成绩不好我就是个渣渣。将来我挣钱了,我一定要改变这一点,让大家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下生活。 然后矛盾在一个点爆发了,就是对我感情生活的粗暴干涉。为什么我可以反抗了呢?因为我挣钱了,或 者是上班后经济独立了。我可以实现我想的事情了,或者是部分的实现。我可以自己的选择,你们介绍的女孩,我看了,没感觉,再议!很常见的一件事,但当时不行!因为爹妈认为那个女孩很好,好上天了,我不和她在一起,我就违背天理。我问了,你们见过了吗?你们交流过吗?答复却是,你姑姑说了,女孩好,那就很好!然后积蓄已久的怨气开始爆发,无休止的吵架,无理由的责备,心情不好也打电话骂我,凭什么!我也不是出气筒,弹回去,不理睬。这样僵持下去,我明白了,我占据主动了,因为他们没招了。我说,谁要替我做决定,肯负责今后所有的事情,写下字据,我就认了!是不是很不要脸,对,当时就是假正经和不要脸PK,不过不要脸占据主动。很快女孩和我提出咱们该干嘛干嘛去,求之不得啊,这可是女孩要求分的,不赖我啊!我就这么不要脸,和不讲理的吵架要脸干嘛。我写上一句就是为了嘲讽。 后面的几个案例大多相似相近,其根源就是他们认为好的,或者他们说,这是为你好!然后就要听他们的,按照他们说的做。幸亏没听,2015年5月让我去买股票,被我断然拒绝,1949年入国军的事情我能干? 现在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了很久,大概总结了一下: 第一,家里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简单的沟通有,吵架这种比较极端的沟通也有,缺点就是感情会变淡。举个栗子,就是这个栗子!还上中学的时候,特别想和家里聊聊学校的事情,现在的家长都懂,一定会和孩子好好说的。那个时候可没有,孩子千言万语不及路边谁在拾破烂。有矛盾怎么办,强权啊!强权解决,老子说了算。老子不会错,老子生你养你怎么会错。这个环境下,就导致了很多十年前可以解决的问题,拖到了现在。就把对手——就是对手,双方斗智斗勇——生生由手持木棒的轻步兵成长为会用多种武器的现代步兵,万一哪一步走错了,可是连改都没得改了。天佑本宝宝啊!除了轻度反社会,其他三观还算正常。 第二,父权观念的余存。20世纪的天朝各种糟心的历史,也就只有靠男人养家,能温饱就不错了。家庭中男人的地位就被抬高了,不懂制衡之术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判断的双重标准。明明抽烟不对,当爹就可以抽,原因就是那是爹。餐桌靠冰箱的座位是爹的,别人不能坐。真的好二!不过最近说的少了,家里常年就老两口,谁和他抢!难得回去,我也找宽敞地方躺着,不要和他抢。 第三,现实与理想主义冲突。刚毕业的时候,就和我说,找女朋友要找家庭条件好点的,不然你太辛苦了。我一脸懵逼的看着他,好现实主义的想法啊!不过我承认有钱人的思路还是不一样的,暴发户除外!几年之后,最近就和我说,咱也不是完美的,差不多就行了。并且你要是没看上,赶紧散!我去,就给人一种感觉,他儿子要没人要了。他儿子给他丢人了。他儿子在别人都结婚的环境下,还没结婚。是不是在攀比的心态我不好多下结论,这个心态的转变给我很大冲击。毕业之后见的鸭梨为什么他们那么看好,从经济条件看就是女孩家里衣食无忧,好几套房子,并且女孩工作待遇也不错。而现在却仅仅希望我赶紧成家,成家就能解决问题?就能隐藏矛盾?呜呼哀哉,我能做点什么啊! 大学的时候不能谈恋爱,但是!但是毕业两年内起码要有女朋友。还是之前那个女孩的例子,凭什么别人说合适就行啊,我说再考虑下就不行啊!还说就这么定了,我没决定权!然后各种为了荣誉的BGM响起来,我要自己选择。为了部落,兽人永不为奴!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不管多大的矛盾,貌似只要结婚,就行了!结婚可以解决问题?答案是什么呢? 从人的生物属性来说,人的使命就是把基因传下去。可从社会属性来说,人要活的有意义,怎么讲叫有意义?那就是个哲学问题,我也不懂。我能明白的就是结婚就是成家,成家就是担负责任,自己都养活不了,还生孩子,这不是添乱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甚至不能拒绝。给我一个我就要接着,不然后面就是各种的流言蜚语。还是厚黑学搞定,脸皮厚似城墙,不理吧!不然自己活的太累了,就像这几天,身体也不好,人也累。城墙对付老爷子那两招足够了,第一招就是冲我大吼大叫,以前还能威胁钱的事情,现在就是道德绑架,不过那都是几十年前的道德理念,对我这种没有底线的人,根本没用,何况还存在逻辑bug;第二招就是发动全家的参众两院弹劾我,不过参议院这种事情他根本玩不转,我完全可以不理睬,要是咱讲道理,他们也说不过我,因为他们根本就没道理啊!哈哈哈哈!无奈的嘲讽下。 家里父亲的父权很严重,再说说其他人。 离我最近的就是父母了,麻麻大概是那种脾气挺好的处女座,特别是在新家里有处女座特有的洁癖。我的新房子,就是,家里空荡荡,硬是在家各种收拾,各种打扫,洗衣机基本不用,就用手洗,我也是醉了。麻麻有那代人身上所有的特点,勤俭和从众,但很支持教育。再说说麻麻对婚姻的态度,就是在第一个女孩事情上,她和老爷子高度一致,盲目统一,然后在我的强烈抵抗下,后来事情的态度很明显变了,更多的愿意和我沟通。事情起码有的谈,没用那么高高在上的家长感觉。更多的时候,麻麻就在我和爸爸之间斡旋,求得平衡。很多事情我会拒绝老爷子的,麻麻会用她那天生的高情商调节,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特别会说话。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麻麻就是60年代人中,特别特别明显的代表。一直的理念就是别人怎么样,咱也怎么样,这种泯然众人的想法,虽说不会吃亏,但也很难出类拔萃。一辈子的没怎么出去逛逛,还在2016年11月飞机来了趟我这,说天上的云彩真漂亮。然后心里可能有点后悔出来晚了,应该送我上大学那年就该出来逛逛,看看这个世界,从天上看看这片大陆。教育孩子,还是情绪化多一点,就是支持读书。在高中的时候就说,咱什么时候考上研究生,咱什么时候谈恋爱,这个确实好落后的观念。要是我考不上呢?事实就是毕业前夕没考研,直接工作。这是不是一个悲剧的开始,或者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家人里再比较重要的角色就是姑姑,那代人中家里学历的顶点,工农兵大学生,具体自行上网查,不过还是挺厉害的。爷爷那代人算是经历过大是大非的了,尽管认字不多,但也知道多读书还是有用的,上大学还领压岁钱的日子还是挺有意思的。姑姑作为家里最早离开故土出来闯荡的人,经历的事情很多,自然视野也开阔,考虑问题毕竟层次高一点。 下面咱们说正题,那些年,我经历的那些女孩。多写一些相亲认识的女孩,给自己的情感生活做个总结,希望自己能继续进步,早日结束单身生活。
第一篇,写的背景多一点,后面会徐徐发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祝大家新年快乐,早日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