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注”-庄子》12/272 :海运的声音(二)
导读:每期有一点导读,也抄下吧
为什么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却不如一台机器?我们真的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面对来势汹汹的新机器时代,我们该如何借势而为?
梁说:
过去,未来,人都在学习与机器相处。现在的一个“势”:巨大的产能,与许多人无所适从的矛盾的趋势。
温饱之后,要做什么呢?人们如何面对无聊?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我们在寻找不用太花钱,但是能够让你自在的方法。这就是我为什么认为中国文化为什么必然复兴的原因。
写字、打坐、站桩、弹琴。。。。。。
不一定要有很多钱,你才能心灵自由。你也不可能永远心灵自由。下一盘棋的那一刹那,那20分钟;写毛笔字那1小时,你是心灵自由的。
海运:大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顺势,则乘风破浪,绝尘而去;逆势,则举步难行。
我说:
梁冬今天谈的当今的“势”,是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人在基本的生活得到保障之后内心的空虚,如何解决,就是看清这个势,多学点看似无用的东西(写字,打坐,弹琴),实际是寻找心灵自由的方式。梁冬大概也是清楚地看到这个大趋势,才从事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事业:中医,国学等等。
印象深刻的是:
1.财务自由也许很难,但心灵自由的方式不需要花很多钱;
2.你不可能“总是”或永远的“心灵自由”,只是那一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