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读书会
今天参加了一个读书会,大概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吧,而且还是在异国他乡。
说是读书会,不如说是以读书会为title的华人见面会。好多嫁给冰岛人的华人哦,不过我这也是废话,在这样的场合,除了能见到嫁给冰岛的中国人,在冰岛的留学生,还能见到什么人呢?哈哈
上半场是一位冰岛人的演讲,讲他的经历已经冰岛和中国的文化差异。他的口音听地好吃力。好久没有需要通过掐自己保持清醒了。
下半场是Fei老师的对艾米丽诗人的介绍,也是在这一刻明白,在这里的老师,毕竟是外派老师,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老师讲的思路很清晰,而且没有多余的话,整个介绍都很吸引你,而且能够在某些时刻,和我们自身联系起来,做一些调侃。和老师个人的喜好联系起来,比如做面包这件事,这样就很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且会让人觉得有意思,因为它不是枯燥的课本知识,不是长而无味的别人的世界。而是和我们都有关联的有趣的事情。要懂得讲故事,这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而且有些东西信手拈来,跟我们熟知的东西类比,让人很快就能明白老师的意思。加上昨天刚好听了黄执中的一期好好说话,觉得自己要做的实在是太多了。
老师口中的艾米丽,是一个拥有着强大内心的女士。她和外界隔离,后半生没有出过自己房门一步。她和自己对话,在笔尖和朋友倾诉;写的诗几乎都没有发表,写的信都没有寄出。她喜欢做面包,也喜欢园艺。在那个还相对保守的美国,她质疑上帝,探讨死亡,提出了很多超前的观点。而这些也是知道逝世以后,才为人所知。
觉得在国外生活的人,观念确实是不一样很多。在读书会上的两位女士都说乘年轻多谈谈恋爱,可以找冰岛男孩谈一谈,不喜欢就再回国找一个。说冰岛男孩很多都不是以结婚为目的的,所以不喜欢了就换一个,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也是很尴尬。
好像自己也慢慢倾向于变成一个不婚人士了。觉得自己一个人的状态真的是非常好,很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牵挂,也没有牵绊。只要做自己就好了。有时候想想,如果不是可以生一个混血宝宝的话,真的是不想生娃,如果生出来的娃不够美丽和聪慧,我觉得我会宁愿不生。
慢慢改变的自己,曾几何时,急着想结婚和安定。结果慢慢竟然觉得独生真的很好,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大概是因为我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才会如此享受单身。即使现在身在异国,也还是不够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光是备课和工作就几乎已经占用了我所有的时间了。
但我好喜欢我的工作,好喜欢我现在的状态,以及好希望可以一直留在这里。虽然第一天到的时候真的很想马上回家去,但是一周以后,当我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以后,我真的很喜欢这里,也很享受我的生活。
感谢这一切,感谢人生中的每一个事件,让我学会跟多,变成更好、更丰富的自己。
说是读书会,不如说是以读书会为title的华人见面会。好多嫁给冰岛人的华人哦,不过我这也是废话,在这样的场合,除了能见到嫁给冰岛的中国人,在冰岛的留学生,还能见到什么人呢?哈哈
上半场是一位冰岛人的演讲,讲他的经历已经冰岛和中国的文化差异。他的口音听地好吃力。好久没有需要通过掐自己保持清醒了。
下半场是Fei老师的对艾米丽诗人的介绍,也是在这一刻明白,在这里的老师,毕竟是外派老师,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老师讲的思路很清晰,而且没有多余的话,整个介绍都很吸引你,而且能够在某些时刻,和我们自身联系起来,做一些调侃。和老师个人的喜好联系起来,比如做面包这件事,这样就很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且会让人觉得有意思,因为它不是枯燥的课本知识,不是长而无味的别人的世界。而是和我们都有关联的有趣的事情。要懂得讲故事,这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而且有些东西信手拈来,跟我们熟知的东西类比,让人很快就能明白老师的意思。加上昨天刚好听了黄执中的一期好好说话,觉得自己要做的实在是太多了。
老师口中的艾米丽,是一个拥有着强大内心的女士。她和外界隔离,后半生没有出过自己房门一步。她和自己对话,在笔尖和朋友倾诉;写的诗几乎都没有发表,写的信都没有寄出。她喜欢做面包,也喜欢园艺。在那个还相对保守的美国,她质疑上帝,探讨死亡,提出了很多超前的观点。而这些也是知道逝世以后,才为人所知。
觉得在国外生活的人,观念确实是不一样很多。在读书会上的两位女士都说乘年轻多谈谈恋爱,可以找冰岛男孩谈一谈,不喜欢就再回国找一个。说冰岛男孩很多都不是以结婚为目的的,所以不喜欢了就换一个,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也是很尴尬。
好像自己也慢慢倾向于变成一个不婚人士了。觉得自己一个人的状态真的是非常好,很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牵挂,也没有牵绊。只要做自己就好了。有时候想想,如果不是可以生一个混血宝宝的话,真的是不想生娃,如果生出来的娃不够美丽和聪慧,我觉得我会宁愿不生。
慢慢改变的自己,曾几何时,急着想结婚和安定。结果慢慢竟然觉得独生真的很好,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大概是因为我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才会如此享受单身。即使现在身在异国,也还是不够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光是备课和工作就几乎已经占用了我所有的时间了。
但我好喜欢我的工作,好喜欢我现在的状态,以及好希望可以一直留在这里。虽然第一天到的时候真的很想马上回家去,但是一周以后,当我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以后,我真的很喜欢这里,也很享受我的生活。
感谢这一切,感谢人生中的每一个事件,让我学会跟多,变成更好、更丰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