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玄机之死
大概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在一本《中学生月刊》上第一次读到写鱼玄机的文章,因为女诗人一生太过传奇,结局又是个悲剧,让我有一种不适感。年幼的我掩上书卷,心里默叹道:这大概只是个虚拟的故事罢!
长大了,接触唐诗,明了了鱼玄机的存在。可是还是不愿意触及到她。这种感觉,就好像看了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以后一样——心下恻然。
可巧近期读了森鸥外写的《鱼玄机》,遂又勾起了我对这位女诗人的兴趣。这期间阅读的史料和文章包括《三水小牍》(唐.皇甫枚)、《唐才子传》(元.辛文房)、《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安意如)、《寻找无双》(王小波)。
《三水小牍》作为最接近鱼玄机生活年代的文字记载,应当是最接近历史真相。鱼玄机因妒杀婢女绿翘,被处斩。撰写者皇甫松对这位爱情诗人似乎不大有好感,呈现的是一个凶悍狂暴的女诗人形象。相较而言,日本文豪森鸥外的处理要温和得多。森鸥外搜集了相当多的史料来撰文,故能将鱼玄机的生平叙述得较详尽,行文中对鱼玄机也饱含了赞赏和同情。所谓文如其人,森鸥外确乎乃温情之人。(无怪乎森茉莉一生都在追忆父亲)换言之,森鸥外的《鱼玄机》可视为史料而不单单是小说。

得知辛文房在《唐才子传》里为鱼玄机开启了篇章,这是出我意料的。因为古之女子,无论如何了得,其事迹总是罕见于经传的,至多也不过是作为补充列于夫婿之后。辛文房能摒除俗见,为女子立篇章(正史上均无鱼玄机事迹的记载),令人好生佩服!
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对鱼玄机杀死绿翘一事只字未提,只是客观地评述了女诗人的文才,大概也是不愿提及吧。

安意如在《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里对鱼玄机抱有极大同情,但是部分描述与史料有出入,安文中坐实了绿翘与陈生之事,而史料记载一切只是鱼玄机的主观臆想,绿翘并未与陈生有染。虽然有这些不足,安意如的文字本身还是很动人的。
王小波在《寻找无双》这篇小说里穿插了对鱼玄机之死的追寻,鱼玄机在小说里已不是历史上的她,而成为被作者赋予自由主义理念的人物形象。毫无疑问,王小波对鱼玄机是持肯定态度的,尤其是她的从容赴死。小说里的鱼玄机玩世不恭,蔑视权威,寄托了经历了(此处省略五个字)的那一代的知青对曾经牢牢负在他们肩上的政治枷锁的反叛。
一言以蔽之,安意如和王小波笔下的鱼玄机已不再是历史上的鱼玄机,而是承载了作者情思的另一人物。
对于史料记载中的鱼玄机,本人有如下感想:
鱼玄机的悲剧来源于两点:
1.将情爱看得太重。这要归咎于她从小是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加上之前经历了与温庭筠的分离,被李亿妻排斥的经历,鱼玄机愈加渴望找到一个稳定的情郎。这时陈生的出现弥补了她内心情感的空缺,所以陈生与绿翘稍加亲密便会令她恼羞成怒。传言中,鱼玄机临终前有诗云:“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唉,鱼姑娘,情郎对你来说就真的那么重要吗?你的后辈李清照姑娘比你可独立,坚强多啦!
2.善妒。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鱼玄机失手杀死了绿翘。虽然是失手,但是也可以想见之前下手一定很重。由此可见鱼玄机暴躁的脾性。所谓的妒忌心理都是源于畏惧和自卑,害怕情郎会移情别恋,害怕自己找不到更好的。唉,鱼姑娘啊鱼姑娘,对方移情别恋就移情别恋好了,难道普天之下只剩下他一个男子了吗?你终究还是不够洒脱啊!
其实与安意如一样,还是希望鱼玄机和温庭筠能走到一起呢!森鸥外也说,鱼玄机被处斩,最伤心的还是温庭筠。竹简相交数十载,怎么可能没有情呢?同是才子才女,当有惺惺相惜之感,怎么可能都无意?只是温庭筠啊温庭筠,你终究没有胆量,一直在逃避。若是当年你娶了鱼姑娘,那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