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自己吧,你没必要活成别人口中的那个你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活成一个未知数。
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这种感觉,但最近我的这种感觉十分强烈——
就是人呢,如果再为了满足他人期待活下去,往后的人生几乎可以预见的八九不离十了,能看到自己未来活着的时间,有好有坏,但多数都是坏的。
然后是一种恐惧登堂入室,大摇大摆走到我的心里。
如果有成为别人口中的自己的念头。

-1-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报喜不报忧”。
在学校读书的孩子,成绩好,被老师表扬自然会第一时间冲回家告诉爸妈。
但成绩下滑,被老师批评的时候,却总想方设法瞒天过海。
拿出练字的刻苦劲儿练家长签名,签在没有考进前十的试卷上。
找高年级,嗓门粗的同学冒充家长给老师打电话,说家长会无法出席。
小孩子都会“报喜不报忧”,更别说我们成年人了。
出门在外的子女,愿意跟父母分享一些生活、工作上的乐事胜过生活的烦恼。

如果说学生时代的所作所为是没胆量,那成年后的也是没胆量吗?
我们这个年纪,谁还会害怕被父母骂?
错了,第二种也是没胆量。
没胆量让父母知道我们过得不如他们想的好。
我们在父母面前,从小到大,唯一有胆量做的事情就是,伪装成一个厉害的角色。
至于有多厉害呢?大概就像父母在外面跟朋友同事谈论的那么厉害就行。
这是一个令人疲惫的现象,之前我提到过,中国式家庭的“互坑模式”。父母在同事、邻里间谈论自己的孩子时,总喜欢添油加醋,给自己加上一层不真实的滤镜。这层滤镜有多狠呢?比我们小姑娘磨皮美颜还要狠。
而我们居然会想方设法变成滤镜里自己的样子。
却不知道什么时候,
忘记了,
我们本想成为什么样的大人。

-2-
我们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大部分情况除了父母,更有伴侣。
“想成为对方眼中的那个自己”成为陷入爱情里的人的座右铭。
也无需否认,谁都在热恋里做过傻逼。
只是有人抽离角色技能强。
而有些人,就像个还没进入游戏角色的菜鸟。
男人要求女人勤俭持家,贤妻良母,相夫教子,这是男人希望女人成为的样子。
女人都做到了,所以现在世道变成了,这成为女人本应恪守的职责。
女人希望男人不花天酒地,从一而终,工作上进,照顾家庭,体贴自己,这是女人对男人的奢望。
男人做到了,少数派。
某年某月,谁家丈夫从不花天酒地,体贴家人居然变成了一句夸奖。
这难道不是男人应该做的吗?
难道不是父亲应该的吗?
难道不是人 应 该 做 的 吗 ?
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辨别男女双方的诉求才算本事。
“优秀的女性都在单身”这句话这些年频繁冒出不是没有原因的。
越来越多人从第一层“依赖型自尊”-在意他人给自己评价,转换为“独立型自尊“-能够自己给自己评价。
从”希望或者需要得到他人认同”,转变为“自我价值认同“。
过去需要男人扮演的角色,现在优秀女性也能扮演。
于是想问,要男人干嘛呢?

-3-
家人,伴侣是我们在生活最难说服自己去不在意他们对自己评价的角色。
除此之外,还有同事,老板,甚至经常在面包店遇到的陌生人。
放过自己吧,你没必要活成别人口中那个你。
不管是爸妈,伴侣,朋友,同事……都不会占据我们生命的100%。
为了做好别人口中的自己,我们要放弃自己成为自己的权利吗?
-我饿了,我就是想吃宵夜啊!为什么男朋友说:“我不喜欢胖女生。”我就要停下我点外卖的手。
-我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就是喜欢一个人生活,怡然自得。为什么父母说:“你老大不小了,给你相了一个男(女)生,过年回来看看。”我们就要莫名其妙开始一段鬼知道以后会不会幸福的婚姻。
-这件事情我确实做不来嘛,为什么同事说:“他很厉害的,居然还会修电脑。”我就要硬着头皮一边手机百度,一边笨拙的寻找该按哪个键盘。
-我爱穿阔腿裤,那个陌生人用打量的眼光看我。可能在他眼里这条裤子丑爆了,但是你喜欢不如我喜欢。
我们去到对方的生活中,不是去拜访的,而是走近了一个王国,这个王国可能有你前所未见的东西,这里的每一条河流都在等待对方的倒影,每条路都在等对方踏足。
这个时候走进去的一方却说,我不喜欢你的王国,但是我也不走,你把国家拆了,建成我喜欢的样子。
你们的意见,关我屁事呢?
我做我自己,又关你屁事呢?
我不要每个人都看得惯我呀。
你来,喜欢我,就在我的王国留下;你走,看不惯我,就趁早离开,顺便把门带上。
年岁是我的闹钟,我该在什么时候成为怎样的人,闹钟提醒我就好。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
本文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微信公众号:溺水的大象(ID:drowningelep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