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自救指南
查看话题 >没有年夜饭的除夕
2012年春节,我没回皖南老家,而是随大羊去山东过年。其实那会儿我们只是男女朋友,过年去不去他家并不打紧,只是念叨他毕业之后随我去广州很不容易,出于对他的感激,我便随他回家过年。说实话,那个年我过得并不愉快,甚至说很糟糕。
可能是地域文化差异太大的缘故,我一时难以接受,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他家那里大年三十竟不吃年夜饭!甚至他父母都没听说过有年夜饭这回事!大年三十那天,大羊的母亲从清早就开始调馅包饺子,一直包到晚上。这些饺子是预备着正月初几吃的。除夕村子里一片寂静,大羊家因为包饺子忙活,晚饭就随便糊弄一下,甚至连平日里的晚饭都不如,真是冷清的让人无法接受,跟春晚节目里洋溢出来的喜庆感形成强烈的反差。再反观我老家,大年三十晚上热热闹闹大家一起吃年夜饭,举杯祝福,大年初几开始走亲戚,品尝各家主妇的手艺,怎么着也充满着过年的喜庆啊。
我问大羊:“你们这里怎么没有年夜饭?” "我们这里人不吃年夜饭的呀。从小到大我也没吃过年夜饭啊。"大羊惊讶地说。 我哑然失笑,跟大羊认识那么多年竟从未聊过年夜饭的话题,可能是我以为年夜饭是不言自明的事情,全中国所有地区都有年夜饭,所以才忽略了这个问题。天了噜,我哪里知晓他们这里没有年夜饭呢?
除夕,跟母亲通了电话,听到电话里觥筹交错的声音以及爸爸和妹妹说话的声音。我能想象桌子中间炖着鸡汤的炉子,热气腾腾,似乎听到了炉子烧开后”嘚嘚嘚“的汤汁翻滚的声音,以及汤溢出来滴在炉火上发出的”噗嗤噗呲”声。一瞬间,我鼻子发酸,拼命压着眼泪,小声对母亲说:“祝你和爸爸身体健康。”匆匆挂了电话。我是自愿去大羊家过年的,怪不得旁人,更不能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入乡随俗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
在我老家那里年夜饭应该是春节期间最隆重最严肃的一顿饭了,在饭桌上全家至亲骨肉们彼此传递祝福,表达期许等等。
后来又连续去大羊家过了几个春节,逐渐看明白了,他家也有这种类似“年夜饭”的严肃仪式,只是不在除夕,而是在大年初一清晨。第一次去大羊家过年,大年三十晚上大羊悄悄对我说:“明早记得一定要早起哦,要吃饺子,还要对我父母说‘新年好’。”因为没吃年夜饭的事情,我情绪低落到极点。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天蒙蒙亮就被叫醒,在寒冷中穿衣穿袜,我极不情愿,低声抱怨一句:“年夜饭都没有,天蒙蒙亮就要起来,真是够了。” “不要抱怨了,咱这里风俗就这样哈,又不是天天过年。” “在你们这里要是天天过年,我就不活了。”我说着竟笑了起来。
我们走进大羊父母的房间,他们二位早已把炕桌摆好,两人相对盘腿端坐在炕桌前,炕桌上已经摆好大碗小碗煮熟的饺子。 我朝他们二位问候:“叔叔,阿姨,新年好。” 大羊的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答应,又向我道新年好。 大羊母亲拉我上炕,给我让地方,然后一家人开始吃饺子。大羊父亲吃着吃着停下来,慢慢吐出一枚硬币,笑着说:“我吃到一个钱了!”大羊跟我解释说,前先将几个硬币刷干净,待包饺子之时将硬币包进去。饺子是分批煮,这些带有硬币的饺子混在锅里,散落在不同的碗里。谁吃的钱多,就代表他新年运气好。 不一会儿大羊也吃到一个一块钱的硬币,我吃到一个一角的硬币,总之大家都吃到硬币。把硬币的数额合计一下,大羊的父亲吃的钱最多,我们就向他祝福。在那一瞬,我似乎又体会到“年夜饭”的感觉。好奇怪的“年夜饭”。
吃罢饭,大羊的母亲从枕头底下掏出一叠红色的钞票塞给我,我连忙推脱着说不要。大羊的父亲向我点头,示意让我收下。大羊的母亲说:“收着哈,压岁钱。”我很不好意思,大羊的母亲不止一次给我钱,我大四下学期来也给了我不少钱。他们也只是农人,所挣不多,况且那时我和大羊只是男女朋友,她实在不需要这么客气的。
如今我和大羊都在南方工作,我们两家一南一北,春节就那么几天假,两头折腾也麻烦,所以只好选择去一方家过春节。大羊只有一个姐姐,除此之外便无别的兄弟姐妹了。他姐姐嫁到外地,所嫁之男人也是独生子,过年无需多说,自是在婆家过。若是大羊过年不回去,他家只有老两口孤孤单单了。我母亲体谅大羊家的难处,便对我说:“他父母也不容易,年岁比我们大得多,只有一个儿子。你过年就随他回去吧,十一长假,你们俩回咱们家。这样我们两方父母都能见着到你们。”我深深明白我母亲的善意,她知道我们家好歹还有妹妹陪着她。我妹妹住在镇上,离母亲家步行不超过15分钟。
2015年和2016年的春节我又在大羊家度过。 有过之前的经验,我熟悉了不少,也适应得差不多了。我甚至很期待大年初一清晨的"饺子宴"。大年初一早早起床,穿衣洗漱,然后去说祝福的话,吃饺子,盼望吃出更多的硬币,享一年中的好运气。
2015年腊月二十几的某天,大羊母亲突然跟我商量:“大年三十包饺子没时间做年夜饭,我想了一下,咱们在腊月二十九晚上做一顿年夜饭,咱们一家人吃,你看好不好?” 说实话,那次我着实挺感动的。风俗不同,不能强求。大羊的母亲在努力调和我们南北风俗差异的问题,怎能不教人感激呢。 腊月二十九的晚上,我做了几道自己的拿手菜,大羊的母亲还买了一瓶红酒,虽然不似我老家年夜饭那么丰盛,也好歹有了南方年夜饭的样子了。
2016年年夜饭亦是如此,是在腊月二十八晚上吃的,跟2015年相似。
怎么说呢。北方的春节与我老家差异甚大,我只好努力去适应,并且试图从极其微小的事情中找到些许安慰,减少心理落差。
2017年春节,也就是今年,我依然是要回山东大羊家。我笑着对大羊说:"今年大年初一我要狠狠吃饺子,要吃到很多钱。"大羊说:"希望今年春节你在我家快乐。我们彼此多包容,多忍耐。"其实,我已经渐渐适应了,心态也差不多调整过来了。 当然了,若让我说心底话,我还是期盼着能回皖南过年,与我父母和妹妹一起吃年夜饭。我曾与大羊商量过:“以后过年,你若是不愿意回皖南,咱们可不可以选择某些年份各回各家呢?”大羊说好。其实现在主要是碍于乡村风俗,新婚夫妇若不一起回家过年,会让父母乃至村里人产生误解,认为你们感情不合之类的。结婚年数久了,则没那么多讲究了。说到这里,我还很期待的。也许,以后我们会和父母住在一起,一起过年也未可知。
我今年春节不回我父母家了,等待着2月底再回一趟。我母亲可能还会给我留一些腊肉呢。嘻嘻。
完成于 2017年1月19日
沙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罪与罚》里爱看热闹的俄国人 (7人喜欢)
- 发财树和生活里的“玄学意识” (1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