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地方多好——鸟屋书店
我曾经跟不止一个人分享过,鸟屋书店可以成为我移民东京的强烈理由。
鸟屋书店与其说是一个书店,不如说是一个给你带来远超于生存层面的精神乐园。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书籍、电影、音乐、杂志或者是其它有趣好玩小物带来的充实感与新鲜感。
在《知日》这本杂志对鸟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的专访里面,它里面是这样介绍这家书店的:走进代官山T-site的核心鸟屋书店,相信爱书人大概会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鸟屋书店总共有两层,分为1、2、3号馆,1号馆由一层的文学、宗教哲学、历史书籍和二层的童书、电影DVD专区组成,2号馆由一层的车、设计、艺术类书籍和二层咖啡An jin组成,3号馆由一层的星巴克和料理、旅行书籍、文具专区和二层的音乐专区组成。1号馆到3号馆一层中央是由世界各地的杂志组成的magazine street。
这里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magazine street,因为它有成千上万全世界的杂志任你翻阅,你可以在这里受到各种创新想法,视觉冲击的洗礼。或许一本杂志的封面,一个仰慕者的专访,或者只是几张图片,都随时让我闪现不少灵感,就像在快速翻看杂志过程中突然某一页让你想瞬间抓住。
这条magazine street也是众多创意人,设计者的集聚地,哪怕是星期一的下午,这里的阅读区都是爆满的。很多人都在magazine street里挑选了一摞杂志,然后买了一杯星巴克的咖啡,再配上一部手提电脑,就这样呆一个下午。这很可能就是东京自由职业者的日常。
在很多从事文化创意、设计该方面创作的人,杂志是他们不可获取的灵感来源。对我而言,我可以不看书,但我一定不可以不看杂志,因为杂志是走在社会最前面兼具信息和视觉美感的媒体。虽然日益发达的自媒体看似把传统媒体都搞死了,但我觉得是杂志本身的问题,因为如果杂志本身可以做到在它本来的优势(视觉方面)足够吸引人,自媒体是无法取代它这一点的。
其中,我看到一位身着时尚的美男子,在商业空间设计与时尚服饰的杂志区域里面各选择了几本杂志,然后安静地走回阅读区,戴上耳机翻看着杂志。想必又是一个小时尚达人在筹划着属于自己的梦想小店吧。
除了杂志,我最喜欢的另外一个元素就是“音乐”。音乐区域的导购负责人是爵士乐的发起人及川亮子,企划、主办过200多场演唱会,也做过爵士唱片制作人。该区域有成千上万张cd,不同国家,不同音乐风格,不同乐队,不同歌手,让大家随便试听。看到不少人就淘了几十张cd,坐在窗边,带着耳机,就这样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慢慢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个声音,那段曲子,没人打扰。
除了书店的内容以外,我也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全透明的落地玻璃,面对窗户的桌椅,窗外的景色一览无遗。看着窗户绿色的树木与草地,干净的花园,点缀着零零星星的人与桌子,让人觉得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
坐在这里,看了会杂志,听了会歌,然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安静地坐下来。这一个下午的时间是宝贵的,因为难得有这么一段时间让我完全没有了焦虑,没有了浮躁,只想好好地在这个空间里面与自己相处。看着旁边静静做手帐的女孩,她穿得很讲究,妆容很精致,桌面上堆满了画手帐的工具。虽然与她没有交流一句话,但我已被她身上那种对生活的认真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如果说,用一句话来解释为什么我这么喜欢鸟屋书店,也许就是因为它给予了我无限的正能量,无论是这里的杂志,音乐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值得我去探索与坚持,还是一个充满梦想与干净的时尚小哥和认真美丽的手账姑娘。
在写完这篇文章之后,看回代官山鸟屋书店馆长田岛直行的访问,记者问他:和其他书店相比,你觉得鸟屋书店的最大魅力是什么?他说:我觉得这里是一个居心地,就是有一种“有这样的地方真好啊”的感觉。在这里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喝自己喜欢的咖啡,从早到晚,这种氛围可能是最不一样的吧。
是啊,也许我那种因为它而移民于此的强烈感受就是这句所描绘的——有这个地方,真的很好。
鸟屋书店与其说是一个书店,不如说是一个给你带来远超于生存层面的精神乐园。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书籍、电影、音乐、杂志或者是其它有趣好玩小物带来的充实感与新鲜感。
![]() |
在《知日》这本杂志对鸟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的专访里面,它里面是这样介绍这家书店的:走进代官山T-site的核心鸟屋书店,相信爱书人大概会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鸟屋书店总共有两层,分为1、2、3号馆,1号馆由一层的文学、宗教哲学、历史书籍和二层的童书、电影DVD专区组成,2号馆由一层的车、设计、艺术类书籍和二层咖啡An jin组成,3号馆由一层的星巴克和料理、旅行书籍、文具专区和二层的音乐专区组成。1号馆到3号馆一层中央是由世界各地的杂志组成的magazine street。
![]() |
这里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magazine street,因为它有成千上万全世界的杂志任你翻阅,你可以在这里受到各种创新想法,视觉冲击的洗礼。或许一本杂志的封面,一个仰慕者的专访,或者只是几张图片,都随时让我闪现不少灵感,就像在快速翻看杂志过程中突然某一页让你想瞬间抓住。
这条magazine street也是众多创意人,设计者的集聚地,哪怕是星期一的下午,这里的阅读区都是爆满的。很多人都在magazine street里挑选了一摞杂志,然后买了一杯星巴克的咖啡,再配上一部手提电脑,就这样呆一个下午。这很可能就是东京自由职业者的日常。
![]() |
![]() |
![]() |
在很多从事文化创意、设计该方面创作的人,杂志是他们不可获取的灵感来源。对我而言,我可以不看书,但我一定不可以不看杂志,因为杂志是走在社会最前面兼具信息和视觉美感的媒体。虽然日益发达的自媒体看似把传统媒体都搞死了,但我觉得是杂志本身的问题,因为如果杂志本身可以做到在它本来的优势(视觉方面)足够吸引人,自媒体是无法取代它这一点的。
![]() |
![]() |
![]() |
其中,我看到一位身着时尚的美男子,在商业空间设计与时尚服饰的杂志区域里面各选择了几本杂志,然后安静地走回阅读区,戴上耳机翻看着杂志。想必又是一个小时尚达人在筹划着属于自己的梦想小店吧。
![]() |
除了杂志,我最喜欢的另外一个元素就是“音乐”。音乐区域的导购负责人是爵士乐的发起人及川亮子,企划、主办过200多场演唱会,也做过爵士唱片制作人。该区域有成千上万张cd,不同国家,不同音乐风格,不同乐队,不同歌手,让大家随便试听。看到不少人就淘了几十张cd,坐在窗边,带着耳机,就这样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慢慢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个声音,那段曲子,没人打扰。
![]() |
除了书店的内容以外,我也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全透明的落地玻璃,面对窗户的桌椅,窗外的景色一览无遗。看着窗户绿色的树木与草地,干净的花园,点缀着零零星星的人与桌子,让人觉得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
![]() |
![]() |
坐在这里,看了会杂志,听了会歌,然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安静地坐下来。这一个下午的时间是宝贵的,因为难得有这么一段时间让我完全没有了焦虑,没有了浮躁,只想好好地在这个空间里面与自己相处。看着旁边静静做手帐的女孩,她穿得很讲究,妆容很精致,桌面上堆满了画手帐的工具。虽然与她没有交流一句话,但我已被她身上那种对生活的认真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如果说,用一句话来解释为什么我这么喜欢鸟屋书店,也许就是因为它给予了我无限的正能量,无论是这里的杂志,音乐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值得我去探索与坚持,还是一个充满梦想与干净的时尚小哥和认真美丽的手账姑娘。
在写完这篇文章之后,看回代官山鸟屋书店馆长田岛直行的访问,记者问他:和其他书店相比,你觉得鸟屋书店的最大魅力是什么?他说:我觉得这里是一个居心地,就是有一种“有这样的地方真好啊”的感觉。在这里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喝自己喜欢的咖啡,从早到晚,这种氛围可能是最不一样的吧。
是啊,也许我那种因为它而移民于此的强烈感受就是这句所描绘的——有这个地方,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