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把时间当做朋友》
最近看到好多人写读书笔记都提到了这本书,我记得我以前看过,但是没看完,决定再来看看,后来才发现原来我都看完了,只不过忘记了,这再次说明了写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一、与其说爱好不如说擅长
李笑来说有时所谓的兴趣爱好其实就是更擅长做这件事,因为擅长,做起来有成就感,就更愿意去练习,这样就做得更好,良性循环下去。
所以不要再找借口说某件事坚持不下去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自己兴趣不在那里,除了占比极小的天赋外,能不能坚持下去都是看心智的。
不知道以前看的哪本书里也说到,有个研究者让他的两个女儿都从小去学习下围棋(好像是围棋,这就是不做读书笔记,靠脑子没记住多少),她们一开始并不喜欢围棋,可是不断地练习最终两个女儿都成为了高手。
我学生时代每次填兴趣爱好都是填打乒乓球,现在想想,大概也是因为相比其他运动,乒乓球算打得好的,于是自然而然的成了我的爱好。
二、真正培养一个习惯需要更久的时间
李笑来说他培养一个习惯需要5年时间,尽管现在有很多21天培养好习惯的说法,但我觉得他说的也许是对的。
我在这里先自创一下,浅习惯和深习惯。所谓浅习惯就是你坚持了一段时间,做起来不用那么费心智了,但是,如果你不做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而深习惯就是,某件事比如刷牙,已经成为你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如果你不做,你会觉得特别难受。
我觉得李笑来说要培养5年的习惯应该指的就是这种深习惯。
我曾经在种子习惯APP上每天打卡存10元钱,这个习惯坚持了300天,后来因为家里发生一些事断掉了,这300天理论上来讲可是10多个21天啊,然而我说不做就不做了,也没有觉得哪里不妥。
坚持5年以上的事我想我确实没几件,硬要说的话,除了早上起来刷牙洗脸外,还有个习惯就是上厕所一定要带着手机或者书,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要是哪天什么都没带去上厕所,也要拿起一瓶洗发水看看瓶身上的说明。
三、做长期计划是一种能力
我们常常说规划,学校里还没毕业就开始谈职业规划,工作了谈人生规划。现在想想,当年我直到大四快毕业也压根没想过我会做现在这个岗位,更何谈什么规划。
李笑来说他做计划的时候,发现写不出长久的计划,他就从一周计划的做起,发现做个一周计划他能很好得坚持,一段时间后,延长到做一月计划,再后来是一季计划,到现在是做年计划,更久的计划目前还没有能力去做。
而我们动不动就是一生的计划,或者十年计划,其实我们写下的不是计划,是愿望,我们希望我以后会怎样,希望我到多少岁能得到什么。
为什么说做长期计划也是一种能力,计划做做很简单,难的是执行,你做个十年计划,你能十年如一日的执行下去么。
李笑来不止一次得提到《基督山伯爵》里的唐泰斯和《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这两本书我也看了,唐泰斯长达十几年的复仇计划,安迪的越狱计划,他们都是一步步在执行的,这种人才是真正地拥有强大的心智。
四、培养人脉不如打造自身价值
每次去书店,看到畅销书那里各种关于人脉的书我就很焦虑,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对于不熟的人都不知道聊天聊些什么,朋友都是大学时候的,现在天南海北的不在身边,生活的城市除了亲戚就只认识同事了,而我跟同事也是保持着同事的距离,就是上班了一起扯扯,下班后不会联系的那种。
看到那些书告诉你人脉有多重要,我当然焦虑,因为这样看来我没啥人脉,而且也没有去拓展人脉的能力,那不是死定了。
还好看到李笑来的这本书,其实所谓人脉都是互相利用,一个人有被利用的价值自然而然的就有人来找你,你啥都不行,整天跟人家吃饭喝酒唱歌,最多也就是个饭搭子。
五、慢慢来,比较快
这六个字是我一个练字老师说的,说练字这个事急不得,要慢慢写,一笔一划看清楚写清楚,没有所谓的多少天速成的练字方法,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写字丑的人。
李笑来也提到了人的天性急功近利,很多学生听完课后总在想老师教的这个方法有没有用?有没有捷径?因为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没时间浪费在一个没用的方法上,但是他们他们却把时间浪费在找捷径上迟迟不肯开始,其实你去做了就知道有没有用了。
现在就开始,慢慢来,比较快。
一、与其说爱好不如说擅长
李笑来说有时所谓的兴趣爱好其实就是更擅长做这件事,因为擅长,做起来有成就感,就更愿意去练习,这样就做得更好,良性循环下去。
所以不要再找借口说某件事坚持不下去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自己兴趣不在那里,除了占比极小的天赋外,能不能坚持下去都是看心智的。
不知道以前看的哪本书里也说到,有个研究者让他的两个女儿都从小去学习下围棋(好像是围棋,这就是不做读书笔记,靠脑子没记住多少),她们一开始并不喜欢围棋,可是不断地练习最终两个女儿都成为了高手。
我学生时代每次填兴趣爱好都是填打乒乓球,现在想想,大概也是因为相比其他运动,乒乓球算打得好的,于是自然而然的成了我的爱好。
二、真正培养一个习惯需要更久的时间
李笑来说他培养一个习惯需要5年时间,尽管现在有很多21天培养好习惯的说法,但我觉得他说的也许是对的。
我在这里先自创一下,浅习惯和深习惯。所谓浅习惯就是你坚持了一段时间,做起来不用那么费心智了,但是,如果你不做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而深习惯就是,某件事比如刷牙,已经成为你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如果你不做,你会觉得特别难受。
我觉得李笑来说要培养5年的习惯应该指的就是这种深习惯。
我曾经在种子习惯APP上每天打卡存10元钱,这个习惯坚持了300天,后来因为家里发生一些事断掉了,这300天理论上来讲可是10多个21天啊,然而我说不做就不做了,也没有觉得哪里不妥。
![]() |
坚持5年以上的事我想我确实没几件,硬要说的话,除了早上起来刷牙洗脸外,还有个习惯就是上厕所一定要带着手机或者书,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要是哪天什么都没带去上厕所,也要拿起一瓶洗发水看看瓶身上的说明。
三、做长期计划是一种能力
我们常常说规划,学校里还没毕业就开始谈职业规划,工作了谈人生规划。现在想想,当年我直到大四快毕业也压根没想过我会做现在这个岗位,更何谈什么规划。
李笑来说他做计划的时候,发现写不出长久的计划,他就从一周计划的做起,发现做个一周计划他能很好得坚持,一段时间后,延长到做一月计划,再后来是一季计划,到现在是做年计划,更久的计划目前还没有能力去做。
而我们动不动就是一生的计划,或者十年计划,其实我们写下的不是计划,是愿望,我们希望我以后会怎样,希望我到多少岁能得到什么。
为什么说做长期计划也是一种能力,计划做做很简单,难的是执行,你做个十年计划,你能十年如一日的执行下去么。
李笑来不止一次得提到《基督山伯爵》里的唐泰斯和《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这两本书我也看了,唐泰斯长达十几年的复仇计划,安迪的越狱计划,他们都是一步步在执行的,这种人才是真正地拥有强大的心智。
四、培养人脉不如打造自身价值
每次去书店,看到畅销书那里各种关于人脉的书我就很焦虑,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对于不熟的人都不知道聊天聊些什么,朋友都是大学时候的,现在天南海北的不在身边,生活的城市除了亲戚就只认识同事了,而我跟同事也是保持着同事的距离,就是上班了一起扯扯,下班后不会联系的那种。
看到那些书告诉你人脉有多重要,我当然焦虑,因为这样看来我没啥人脉,而且也没有去拓展人脉的能力,那不是死定了。
还好看到李笑来的这本书,其实所谓人脉都是互相利用,一个人有被利用的价值自然而然的就有人来找你,你啥都不行,整天跟人家吃饭喝酒唱歌,最多也就是个饭搭子。
五、慢慢来,比较快
这六个字是我一个练字老师说的,说练字这个事急不得,要慢慢写,一笔一划看清楚写清楚,没有所谓的多少天速成的练字方法,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写字丑的人。
李笑来也提到了人的天性急功近利,很多学生听完课后总在想老师教的这个方法有没有用?有没有捷径?因为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没时间浪费在一个没用的方法上,但是他们他们却把时间浪费在找捷径上迟迟不肯开始,其实你去做了就知道有没有用了。
现在就开始,慢慢来,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