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音乐伴我行
那天看到刘雪枫老师关于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一文中写到,“我年轻的时候,克莱德曼的音乐陪我爱过两次,我本来以为记忆早随风飘散了,结果它没有,一切都历历在目,所以我伤感”。彼时我正点开《水边的阿狄丽娜》一曲听着,它的旋律又一次深深触动了我,我青春的记忆也都回来了,我也伤感了起来。 我无尽地循环播放着,想一直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老人,总爱回忆过去。我知道,我已经快30岁了,有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年华不知虚度没,只知道我抓不住这似水的年华。快节奏的互联网生活,让我们变得容易遗忘。以前的的事情有时候觉得恍然如隔世。 但是,当你听到熟悉的音乐,以前的岁月就历历在目了。它参与了你某一时段的生活,记录了你某一时段的心情,甚至有的音乐,一直伴随着你成长,你为它赋予了不同时段的不同心情。 班得瑞的音乐,是我上高中时别人推荐给我的,从此我悲伤难过的时候,尤其刚上大学思乡心切的时候,经常在晚上整张专辑整张专辑地听。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听着《童年》,就会想起儿时的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寂静之声》《安妮的仙境》《雪之花》《春天》《追梦人》等等,这些悠远的旋律,时时抚慰着我这颗孤独伤感的心。我暂时放下心事,跟着这些旋律去游荡,有时它们还会进入我的梦乡。 石进的钢琴曲,也是一曲钟情,当时最爱的是《灰蒙的天空》,我还记得自己心情不好时就听着这首曲子,去操场或学校周围的湖边转几圈。《夜的钢琴曲五》,《一个人的时光》和《街道的寂静》,也是适合在寂静的晚上静静地聆听,任由这些音符滑过你的心尖,拨动你的心弦。 林海《琵琶语》,琵琶与钢琴主伴奏的灵活变换和巧妙结合,让人心里升起一股淡淡的忧伤。他的《远方的寂静》《流动的城市》也是悠扬忧伤的意境。 其他的音乐如久石让的《天空之城》,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凯文科恩的《走过绿意》,马克西姆的《出埃及记》和《克罗地亚狂想曲》,以及神秘园和神思者的曲子等等,都是我心里熟悉的旋律。 随着生活的变化,也会认识一些新的朋友,从而接触到新的音乐。有一次参加爱尔兰哨笛的活动后,我就喜欢上了凯尔特风格的音乐,特别是那首经典的《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说到古典音乐,我却迟迟未能入门。直到今年第一次仔细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才喜欢上了古典音乐。《蓝色多瑙河》《拉德斯基进行曲》等经典的旋律,让人久久回味。
日子平淡地过着,惟有音乐伴我行,伴我成长,时时给我温暖,给我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