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时他的父母以为他死了,做了13年幽灵之后,是什么解救了他?
想象一下,你想说但不能说出,
"我饿了","我好疼",
"谢谢你" 和 "我爱你"
完全失去了交流能力,也不能做出任何反应。
独自一人被困在自己的身体里,
13 年来,这就是马丁·皮斯托留斯的生活。
12岁的时候,因为脑部感染,
马丁成了一个植物人,
在父母眼中,过去的马丁已经死了,
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幽灵。
然而随后一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他的大脑开始慢慢苏醒,
但他还是不能动,不能说话,
没有人知道他“回来了”。
他被困在自己的身体里,
直到有人发现他是有意识的。
马丁最终把自己的故事写了出来,
"Ghost Boy" (幽灵男孩,中文版又名“失语者”)旋即登上纽约时报、亚马逊等畅销书排行榜。
有人把他的故事看成了一个励志故事,
而我看到的却是孤独,人性,尊严,
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什么才能给人带来希望?
真正把马丁从无边的孤独解救出来的又是什么?
故事开始于1988年。
12岁的南非男孩马丁和同龄人
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学生生活。
但有一天下午,
马丁突然觉得不舒服就请假跑回家,
没想到的是,他再也没有回去学校。
尽管医生极力治疗,但他的状况却越来越糟,
逐渐他失去了行走,说话,进食的能力,
甚至无法与人进行目光交流。
在医院,马丁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家,
他问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
而这成了他用自己的声音
跟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
医生们无法确诊,更无法治疗,
马丁的父母被告知,他们的儿子
相当于一颗植物,只有三个月婴儿的智力,
他们应该带儿子回家,等待死亡。
马丁的父母尽己所能地照顾他。
但是一年变成了两年,两年变成了三年。
从前那个爱好乐高积木的男孩消失了,
他变成了一个幽灵,成为了褪色的记忆。
然而就在马丁病后的第四年,
他的意识渐渐开始复苏。
但没有人意识到他已经苏醒过来。
他的父亲还是每天早上把他放在日托中心,
晚上再接回家里,抱上床睡觉。
别人以为他对周围的世界毫无知觉。
可他就像任何正常人一样,
什么都可以看到,也什么都明白。
但马丁却找不到任何一个方法,
能让别人知道他知道。
他的意识像被埋葬在一个看似寂静的身体里,
活跃的内心则像是被蛹束缚起来。
马丁逐渐意识到,他的有生之年
将会被锁在自己的身体里,
过着完全孤独的生活,只能和自己的思想为伴。
永远不会有人温柔以待,
永远不会有人来救他,
永远不会有一个朋友和他聊天,
永远没有人会爱他。
没有梦想,没有希望,没有期待,没有留恋。
他生活在无限的恐惧中,
等待着死亡最终解放他。
在TED演讲中,马丁提到那段日子说:
“我不知道是否真的能用言语来表达
不能够交流是什么感觉。
就像是你的意识在大雾弥漫中烟消云散,
所有的感情和欲望都被窒息和静音在身体内。
你仅仅是存在,却又完全无能为力。
那是一个非常黑暗的地方,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已经消失了。”
他的生活任人摆布。
别人决定他什么时候吃,吃什么。
即使是他最不喜欢吃的冷果冻。
在护理中心每天下午,他都会像植物一样,
被推到外面晒太阳,回来再坐着等父亲来接他。
护理中心的电视常年开着,
光“狮子王”他就看了九年,早就看到吐!
马丁也清楚地记得戴安娜王妃的事故,
南非总统尼尔逊曼德拉的就职,
以及纽约的911恐怖袭击。
10 多年来,人们把马丁当作一颗植物,
视而不见。尽管他更像是一个沉默且无形
的观察者,每天看着他的父母和弟弟妹妹
在家里来来往往,说话,聊天,生活。
有时,他又被当作一个手无寸铁的对象,
让某些人用来发泄自己最黑暗的欲望。
马丁无数次被那些本来是该照顾
他的人打骂甚至被性骚扰。
在一个养护中心,
一个胖胖的女护工把烫嘴的食物喂给他,
一边喂还一边骂:
“你这个蠢货,还不快点!”
被食物烫到嗓子的马丁,强忍住不吐
但还是没忍住吐了,气急败坏的护工
扇了马丁几个嘴巴,
又把他吐出来的食物喂了回去。
还有一个女护工经常趁人不在,
摸马丁的下体,偶尔还脱光衣服
爬到他身上自慰。
第一次发生的时候,马丁震惊又困惑。
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他想哭,又想反抗。
然而他无能为力,
仅仅是被悲伤和愤怒吞没。
没人来安慰他,因为父母都全然不知。
他住在恐惧里,知道它会再次发生,
但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有一次他听到惠特尼 · 休斯顿的歌
"无论从我这里拿走什么,
他们不能夺走我的尊严”
马丁在心里对自己说:"是的,不信打赌!"
也许马丁的父母本可以发现他是有意识的。
但多年无微不至的照料,
夜里每两个小时就得起来替他翻身,
加上痛失他们的儿子的情感煎熬,
使得他的父母无数次因为马丁而争吵。
在一次激烈的争执后,
他的母亲绝望地转过头对马丁说:
“你必须死掉!”
说的时候眼里都是泪,
她当然没想过她的儿子能听见这句话,
然而他不但听见了而且绝望地想自己
要能像妈妈诅咒的那样死掉才好!
很多年后,马丁回忆道:
“当时我的心伤透了!
但当我看到这背后的绝望和恐惧,
我能理解她的情绪从何而来。
我也早就原谅了她,
但我不知道她是否原谅了自己?”
最难以承受的还是日复一日的单调。
马丁只能靠幻想来给自己解闷。
他学会了如何从窗前阴影的移动来判断时间,
算着还有几个小时就会被接回家。
每天,听到爸爸咚咚的靴子,
看到他穿过那扇门来接他,
是一天最美好的时刻。
很多次马丁想要放弃生命。
有一天晚上他把自己的头套在枕套里,
希望能够窒息而死。
然而第二天早上他沮丧地发现自己还活着。
连死都死不成,这让他更加觉得自己没用!
但总有人给他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一次情绪极端低潮的时候,
父亲进到地去商店里买些东西,
把马丁一个人留在车中。
一个陌生人走过来,看了他一眼,
给了他一个微笑。马丁并不知道他为何笑,
但那个简单的动作,那转瞬间人与人的交流,
改变了马丁的想法,让他非常想要坚持下去。
转机来自于一个叫维纳的芳香疗法专家,
她开始每周一次去护理中心为马丁做康复。
和其他护工不一样,维纳跟马丁说话的时候
会真的把他当作听众。
可能因为她的直觉,
也可能是因为一些被别人忽视的细节,
她逐渐确信马丁能理解人们所说的话。
于是她恳请马丁的父母送他去专家那里检查。
经过测评,专家惊讶地发现马丁有清晰的意识。
不到一年,马丁就学会了用键盘输入转为
语音的仪器来与外界交流。
尽管电脑出来的声音没有语气的变化 ,
不能生气的时候大喊,悲伤的时候小声。
但马丁的生活从此开始变得不同。
当母亲问他晚上要吃什么时,
他能回答“意大利面”。
这让他很开心。
那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
变成了马丁期待了整整十三年的恩赐与礼物。
随着马丁的交流能力逐渐提高,
他终于结束了在护理中心的生活,
并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尽管就是复印这样简单的工作,
对于马丁来讲,就像另一个陌生的世界。
这个新世界让他异常兴奋,
马丁就像一个成人巨婴,
为自己久违的自由欢呼雀跃。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尽管现在人们
可以通过计算机“听”到他说话,
但却不一定会把听到的当回事。
那些认识他很久的人,
总忘不掉他曾是一个幽灵。
而陌生人却总是看着这个沉默的
坐在轮椅上的人,想象他过去的样子。
这让他意识到
艰难的不是如何与人交流,而是如何让人倾听
真正的沟通不仅仅是传递信息,
而是被听取和被尊重。
好在马丁的身体慢慢地越来越强壮了,
他重新回到了学校,完成了学业,
还成为了一个自由网页设计师,
他甚至有了一条梦寐以求的小狗!
尽管如此,马丁还是如此渴望
与他人分享他的生活和他内心无限的爱。
然而,从12岁就被当作一颗植物对待,
从来就没人管他叫过“男人”
马丁难以相信,
有人能够真正看到他残缺的身躯以外的部分,
并接受真正的他。
就在他已经决定放弃,
认定自己会孤独一生的时候,
他遇到了妹妹的朋友乔安娜,
并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开始了网恋,
透过马丁优美的文字,乔安娜爱上了他。
乔安娜坚定的温柔为马丁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
他开始自信地表达自己真实想法,
他开始感到生命的完整,
当别人叫他“男人”的时候,他开始有了认同,
并相信自己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推荐
第一眼看这本书“Ghost Boy"
以为是一个“张海迪”式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但看完以后却觉得这本书适合
任何想要探索人性,亲情,爱情的人。
在一次TED演讲中,马丁说他用语言的力量
挑战了来自于身边人的,和来自于自己的偏见。
而这也是本书最让我感到奇妙的地方之一,
马丁25岁才重新开始学习认字,
但他的英文却行文优美,感人肺腑。
我想他是对的,
他用语言的力量挑战了我的偏见。
在自己的身躯里囚禁了13年后终于能够交流了,
马丁却感慨地说:
艰难的不是如何与人交流,而是如何让人倾听?
难道不是吗?
有多少父母看到,却没有听到孩子?
有多少情侣爱过,却没有接纳对方?
有哪些人你早已原谅,他们却还没原谅自己?
在热闹的人群中,
你是否时常沉浸在自己的孤独?
你是否也有过不被听到的时候?
你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声音?
当你失望,甚至绝望时,又如何找到希望?
马丁说圣经里的三要:信,望,爱,
他都经历过后觉得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爱。
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为什么马丁的父母那么爱他,无微不至地照顾
他13年却没有发现他是有意识的?
爱是倾听,爱是接纳。
什么才能给人带来希望?
也许我们都会以为是父母,是家人。
但马丁却说是陌生人的善意,
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
就能让他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真正把马丁从无边的孤独解救出来的又是什么?
是对自己的信念,对自己的爱。
如惠特尼休斯顿的歌《最伟大的爱》中所唱:
”最伟大的爱发生在我身上,
当你身陷绝境、孤立无援
到爱中寻找力量“
"我饿了","我好疼",
"谢谢你" 和 "我爱你"
完全失去了交流能力,也不能做出任何反应。
独自一人被困在自己的身体里,
13 年来,这就是马丁·皮斯托留斯的生活。
![]() |
12岁的时候,因为脑部感染,
马丁成了一个植物人,
在父母眼中,过去的马丁已经死了,
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幽灵。
然而随后一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他的大脑开始慢慢苏醒,
但他还是不能动,不能说话,
没有人知道他“回来了”。
他被困在自己的身体里,
直到有人发现他是有意识的。
马丁最终把自己的故事写了出来,
"Ghost Boy" (幽灵男孩,中文版又名“失语者”)旋即登上纽约时报、亚马逊等畅销书排行榜。
有人把他的故事看成了一个励志故事,
而我看到的却是孤独,人性,尊严,
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什么才能给人带来希望?
真正把马丁从无边的孤独解救出来的又是什么?
![]() |
故事开始于1988年。
12岁的南非男孩马丁和同龄人
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学生生活。
但有一天下午,
马丁突然觉得不舒服就请假跑回家,
没想到的是,他再也没有回去学校。
尽管医生极力治疗,但他的状况却越来越糟,
逐渐他失去了行走,说话,进食的能力,
甚至无法与人进行目光交流。
在医院,马丁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家,
他问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
而这成了他用自己的声音
跟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
医生们无法确诊,更无法治疗,
马丁的父母被告知,他们的儿子
相当于一颗植物,只有三个月婴儿的智力,
他们应该带儿子回家,等待死亡。
马丁的父母尽己所能地照顾他。
但是一年变成了两年,两年变成了三年。
从前那个爱好乐高积木的男孩消失了,
他变成了一个幽灵,成为了褪色的记忆。
![]() |
然而就在马丁病后的第四年,
他的意识渐渐开始复苏。
但没有人意识到他已经苏醒过来。
他的父亲还是每天早上把他放在日托中心,
晚上再接回家里,抱上床睡觉。
别人以为他对周围的世界毫无知觉。
可他就像任何正常人一样,
什么都可以看到,也什么都明白。
但马丁却找不到任何一个方法,
能让别人知道他知道。
他的意识像被埋葬在一个看似寂静的身体里,
活跃的内心则像是被蛹束缚起来。
马丁逐渐意识到,他的有生之年
将会被锁在自己的身体里,
过着完全孤独的生活,只能和自己的思想为伴。
永远不会有人温柔以待,
永远不会有人来救他,
永远不会有一个朋友和他聊天,
永远没有人会爱他。
没有梦想,没有希望,没有期待,没有留恋。
他生活在无限的恐惧中,
等待着死亡最终解放他。
在TED演讲中,马丁提到那段日子说:
“我不知道是否真的能用言语来表达
不能够交流是什么感觉。
就像是你的意识在大雾弥漫中烟消云散,
所有的感情和欲望都被窒息和静音在身体内。
你仅仅是存在,却又完全无能为力。
那是一个非常黑暗的地方,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已经消失了。”
他的生活任人摆布。
别人决定他什么时候吃,吃什么。
即使是他最不喜欢吃的冷果冻。
在护理中心每天下午,他都会像植物一样,
被推到外面晒太阳,回来再坐着等父亲来接他。
护理中心的电视常年开着,
光“狮子王”他就看了九年,早就看到吐!
马丁也清楚地记得戴安娜王妃的事故,
南非总统尼尔逊曼德拉的就职,
以及纽约的911恐怖袭击。
![]() |
10 多年来,人们把马丁当作一颗植物,
视而不见。尽管他更像是一个沉默且无形
的观察者,每天看着他的父母和弟弟妹妹
在家里来来往往,说话,聊天,生活。
有时,他又被当作一个手无寸铁的对象,
让某些人用来发泄自己最黑暗的欲望。
马丁无数次被那些本来是该照顾
他的人打骂甚至被性骚扰。
在一个养护中心,
一个胖胖的女护工把烫嘴的食物喂给他,
一边喂还一边骂:
“你这个蠢货,还不快点!”
被食物烫到嗓子的马丁,强忍住不吐
但还是没忍住吐了,气急败坏的护工
扇了马丁几个嘴巴,
又把他吐出来的食物喂了回去。
还有一个女护工经常趁人不在,
摸马丁的下体,偶尔还脱光衣服
爬到他身上自慰。
第一次发生的时候,马丁震惊又困惑。
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他想哭,又想反抗。
然而他无能为力,
仅仅是被悲伤和愤怒吞没。
没人来安慰他,因为父母都全然不知。
他住在恐惧里,知道它会再次发生,
但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有一次他听到惠特尼 · 休斯顿的歌
"无论从我这里拿走什么,
他们不能夺走我的尊严”
马丁在心里对自己说:"是的,不信打赌!"
![]() |
也许马丁的父母本可以发现他是有意识的。
但多年无微不至的照料,
夜里每两个小时就得起来替他翻身,
加上痛失他们的儿子的情感煎熬,
使得他的父母无数次因为马丁而争吵。
在一次激烈的争执后,
他的母亲绝望地转过头对马丁说:
“你必须死掉!”
说的时候眼里都是泪,
她当然没想过她的儿子能听见这句话,
然而他不但听见了而且绝望地想自己
要能像妈妈诅咒的那样死掉才好!
很多年后,马丁回忆道:
“当时我的心伤透了!
但当我看到这背后的绝望和恐惧,
我能理解她的情绪从何而来。
我也早就原谅了她,
但我不知道她是否原谅了自己?”
最难以承受的还是日复一日的单调。
马丁只能靠幻想来给自己解闷。
他学会了如何从窗前阴影的移动来判断时间,
算着还有几个小时就会被接回家。
每天,听到爸爸咚咚的靴子,
看到他穿过那扇门来接他,
是一天最美好的时刻。
很多次马丁想要放弃生命。
有一天晚上他把自己的头套在枕套里,
希望能够窒息而死。
然而第二天早上他沮丧地发现自己还活着。
连死都死不成,这让他更加觉得自己没用!
但总有人给他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一次情绪极端低潮的时候,
父亲进到地去商店里买些东西,
把马丁一个人留在车中。
一个陌生人走过来,看了他一眼,
给了他一个微笑。马丁并不知道他为何笑,
但那个简单的动作,那转瞬间人与人的交流,
改变了马丁的想法,让他非常想要坚持下去。
![]() |
转机来自于一个叫维纳的芳香疗法专家,
她开始每周一次去护理中心为马丁做康复。
和其他护工不一样,维纳跟马丁说话的时候
会真的把他当作听众。
可能因为她的直觉,
也可能是因为一些被别人忽视的细节,
她逐渐确信马丁能理解人们所说的话。
于是她恳请马丁的父母送他去专家那里检查。
经过测评,专家惊讶地发现马丁有清晰的意识。
不到一年,马丁就学会了用键盘输入转为
语音的仪器来与外界交流。
尽管电脑出来的声音没有语气的变化 ,
不能生气的时候大喊,悲伤的时候小声。
但马丁的生活从此开始变得不同。
当母亲问他晚上要吃什么时,
他能回答“意大利面”。
这让他很开心。
那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
变成了马丁期待了整整十三年的恩赐与礼物。
随着马丁的交流能力逐渐提高,
他终于结束了在护理中心的生活,
并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尽管就是复印这样简单的工作,
对于马丁来讲,就像另一个陌生的世界。
这个新世界让他异常兴奋,
马丁就像一个成人巨婴,
为自己久违的自由欢呼雀跃。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尽管现在人们
可以通过计算机“听”到他说话,
但却不一定会把听到的当回事。
那些认识他很久的人,
总忘不掉他曾是一个幽灵。
而陌生人却总是看着这个沉默的
坐在轮椅上的人,想象他过去的样子。
这让他意识到
艰难的不是如何与人交流,而是如何让人倾听
真正的沟通不仅仅是传递信息,
而是被听取和被尊重。
![]() |
好在马丁的身体慢慢地越来越强壮了,
他重新回到了学校,完成了学业,
还成为了一个自由网页设计师,
他甚至有了一条梦寐以求的小狗!
尽管如此,马丁还是如此渴望
与他人分享他的生活和他内心无限的爱。
然而,从12岁就被当作一颗植物对待,
从来就没人管他叫过“男人”
马丁难以相信,
有人能够真正看到他残缺的身躯以外的部分,
并接受真正的他。
就在他已经决定放弃,
认定自己会孤独一生的时候,
他遇到了妹妹的朋友乔安娜,
并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开始了网恋,
透过马丁优美的文字,乔安娜爱上了他。
乔安娜坚定的温柔为马丁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
他开始自信地表达自己真实想法,
他开始感到生命的完整,
当别人叫他“男人”的时候,他开始有了认同,
并相信自己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 |
推荐
第一眼看这本书“Ghost Boy"
以为是一个“张海迪”式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但看完以后却觉得这本书适合
任何想要探索人性,亲情,爱情的人。
在一次TED演讲中,马丁说他用语言的力量
挑战了来自于身边人的,和来自于自己的偏见。
而这也是本书最让我感到奇妙的地方之一,
马丁25岁才重新开始学习认字,
但他的英文却行文优美,感人肺腑。
我想他是对的,
他用语言的力量挑战了我的偏见。
在自己的身躯里囚禁了13年后终于能够交流了,
马丁却感慨地说:
艰难的不是如何与人交流,而是如何让人倾听?
难道不是吗?
有多少父母看到,却没有听到孩子?
有多少情侣爱过,却没有接纳对方?
有哪些人你早已原谅,他们却还没原谅自己?
在热闹的人群中,
你是否时常沉浸在自己的孤独?
你是否也有过不被听到的时候?
你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声音?
当你失望,甚至绝望时,又如何找到希望?
马丁说圣经里的三要:信,望,爱,
他都经历过后觉得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爱。
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为什么马丁的父母那么爱他,无微不至地照顾
他13年却没有发现他是有意识的?
爱是倾听,爱是接纳。
什么才能给人带来希望?
也许我们都会以为是父母,是家人。
但马丁却说是陌生人的善意,
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
就能让他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真正把马丁从无边的孤独解救出来的又是什么?
是对自己的信念,对自己的爱。
如惠特尼休斯顿的歌《最伟大的爱》中所唱:
”最伟大的爱发生在我身上,
当你身陷绝境、孤立无援
到爱中寻找力量“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