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产剧的女性角色一窥社会女权审美变迁
谈起女性角色,大部分女性肯定绕不开从小给我们普及性教育以及情爱知识的言情小说。小时候,互联网不发达,我们看言情小说,都是去书店里租,一次租十来本,上课时偷偷藏在课桌下眯着眼睛看。少女时期,言情小说就是女生的春药,里面的女主都是傻白甜,坐在家中等着被狂拽酷炫霸的男主拯救,我们把自己代入女主的身份中无法自拔,期待有一天校门口开来一辆玛莎拉蒂,一名帅哥从车上下来,他走向我牵起我的手坐上车带回家。那么多年过去了,这一套从言情小说里沿袭开来的玛丽苏套路依然热度不褪,持续在我们的国产剧中发光发热,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做着公主梦的小女生。 纵观我们的国产剧,这种从言情小说里走出来的傻白甜女主看得人心里腻味,这几年最著名的可能是《杉杉来了》里面的薛杉杉,因为这部剧贡献了一个网络流行金句——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片鱼塘被你承包了。男主这句霸气的话,创造了一个网络名词“鱼塘体”,从此以后,霸道总裁有了一个新头衔“塘主”。霸道总裁送傻白甜豪车包包都不新鲜了,要玩点新意思搞点贴近自然的东西,于是就开始送鱼塘了,下次可能是送一座山头让傻白甜们做压寨夫人吧。

这些言情剧的主要观众是女性群体,一般男主都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多金温柔专一宇宙大帅哥,而女主呢,就是普通路人,对,路人。这些女主基本上没什么优点,都是靠着走狗屎运让男主看上的,后来编剧想一想,宇宙大帅哥喜欢上路人女主好像没什么说服力,于是便给了女主一些加持,比如善良、迷糊、视钱财如粪土这些特质。男主觉得“哇这样善良不做作的女生跟外面那些妖艳贱货好不一样,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从此就对女主爱得死心塌地。编剧大人,这样真的会比较有说服力吗?并没有,然而我们的女观众也不需要言情剧有逻辑,都说了言情文和言情剧都是女性的春药,它只要能让女性high起来、能让女性沉浸在里面好好意淫就算成功了。
这样的言情剧,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比如韩国),都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少女心。虽然老夫的少女心也被言情剧戳得痒痒痒,可是,我必须说,这种剧非常没头脑、不现实,看多了择偶观容易出现偏差。而言情剧里面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是非常男权、非常不负责任的,一个女人,只负责善良,其余的人生全部依靠一个男人来实现,这种把自己的命运完全托付给男人的想法,看起来女主非常幸福,实际上是把女性放在了一个寄生虫的位置上,十分危险,一旦寄主决定把你除掉,你就小命不保。 当我以为言情剧里面的傻白甜已经很无脑的时候,国产剧就是有本事刷新下限,我看到了一部令人恨不得砸电视机的剧——《贤妻》。《贤妻》这部剧上映时还引起了一波轰动,原因是女主刘涛在微博上发了一篇文章回顾自己的坎坷婚姻路。

《贤妻》这部剧代表了我国社会大部分男性的审美,他们对老婆的要求就是,安分守己、顺从听话、包揽家中大小事务,不要管我在外面拈花惹草、反正最后我懂得回家就好,比如说最近引爆舆论的《乘风破浪》主题曲《男子汉宣言》,就生动展示了一个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田螺姑娘形象,居然还有大量韩寒粉丝为这歌词洗白说“这就是爱情这就是婚姻”。不好意思,我们家的爱情没有这么悲哀,我们家的姑娘结婚不是为了受苦受难拯救直男癌。
不止如此,我国很多女性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这样,贤良淑德、对老公有外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留到最后的是自己就可以。他们把感情当儿戏,婚姻对他们来说只是进行繁殖的必要条件。本来这部剧是为了歌颂家庭主妇,结果这种在婚姻中物化女性的价值观,反而令女人恐惧婚姻。
同样是描写家庭主妇的剧,我们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傲骨贤妻》里面,老公被捕入狱,女主结束家庭主妇的生活,担起家庭重任,重拾工作,是一名在家可以包揽家务、在外可以独挡一面走路生风的女强人。同样是主妇,为什么我们的主妇跟人家的主妇差了好几个光年的距离?《傲骨贤妻》才是对女性的褒奖,它告诉我们,不要一昧依附男人,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这才是合理的社会生存法则。

当然,近年来,国产剧里面的女性角色也有一步步在脱离男人而独立存在,还是刘涛主演的剧——《欢乐颂》。这一次,她不再是苦苦哀求男人回家的悲催小媳妇,而是一个上市公司高管,随口就能背诵出一溜数据,飙英文也不在话下,真正实现了“我的人生我做主”。
《欢乐颂》这部剧一共有四个女主角,每一个女主角都代表了不同类型的都市女性,有刘涛这样的高管、有大龄单身女青年、有刚出社会的小白领、有咋咋呼呼的小女生,她们都要凭借自身能力在大城市站稳脚跟。这部剧把注意力全放在女性角色身上,男性角色成了陪衬品,更能让女性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它成功成为了话题性作品,引发了讨论热潮。

《欢乐颂》让我们看到,我们的社会审美不再单一,对女性的要求不再只是停留在“三从四德”的层面,人们更愿意看到多元化的女性,无论是家庭妇女、还是事业型女性,都有自己的价值。最重要的是,不能把自身命运完全托付给男人,女性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提高生活幸福度的。
不止如此,这两年来,我国的女性大有翻身做地主的势头,比如在2015年的大热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里面,女主是一名性别调转的王妃,大闹皇宫,泡皇帝的妞顺便调教皇帝,动不动就自称“老子”,不高兴了就把脚支在桌子上大口喝酒,这种豪放型的女主竟然意外博得了观众大量好感,很多女粉丝上前把女主认作自己老公。这也代表了社会审美的进步,原来女性的特质不仅限于柔弱,外放、坚强、豪爽也可以是女性的魅力,女性帅气起来分分钟撂倒一批男人。我们的社会,终于进化出了好眼光,既能欣赏似水柔情的女人,也懂得欣赏帅气逼人的女人。

而在《甄嬛传》、《芈月传》里面,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女性也站到了宫廷权力的正中心,女性也可以有勇有谋、参与权力斗争。而女性玩谋略描述得更深刻的是在HBO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里面,龙母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一步步成长为可以参与君主角逐、掌握大权的成熟女人……这些剧都在告诉我们,女性不只是为男人洗衣做饭带孩子的工具,她们不应该再在现实生活中、影视作品里、歌词内被男性客体化,女性首先是一个社会人、自然人,然后才是一个女人。

作为女性,我们可能从小就被教育,你要学乖、不要争强好胜、最好稳定一点,这其实是在对我们的人生设立框架,幸好,社会文明的进步逐渐为女性拆掉了这些条条框框,而很多女性也在用自身努力去打破这种框架。从《贤妻》到《欢乐颂》,从《杉杉来了》到《甄嬛传》,在一部又一部的国产剧中,女性角色越来越勇敢、聪明、干脆利落,她们不再拘泥于家庭生活,成功地走出家门,她们就像易卜生笔下的娜拉,有了觉醒的意识开始出走,而且,娜拉出走之后并没有堕落、也不会回头,她们走到了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地球的另一边。舒婷的《致橡树》里面写: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这首诗才是值得鼓励的女权主义、值得鼓励的爱情观,但愿无论你是男是女,都要懂得,我们必须以一棵树的形象站在世界上,才能够获得爱人的尊重、获得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