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客》观后感
今天看了一部美国电影《太空旅客》,简单的故事情节,寥寥几个人物,却凭借瑰丽奇谲的想象,刺激震撼的视觉冲击,深刻丰富的人性展示,以及浪漫动人的情感演绎,俘获了观众的心。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在一艘以50%的光速飞行着的太空飞船里,五千名旅客及工作人员全部沉睡在休眠舱内,他们将要飞往一个名叫家园‖号的殖民星球开启全新的生活。这段旅程将耗时120年,在此期间所有休眠者的新陈代谢全部停止,直到抵达终点前四个月才开始苏醒。飞行器性能极佳,构形复杂而精巧,所有零部件都能经受住任何严酷环境的考验,发生故障的概率几乎为零。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在飞行了三十年后,由于陨石的碰撞,飞行器的核心部件遭到损坏,好在部件质量过硬,没有立刻构成致命威胁,但损坏在慢慢扩大,危险也在步步紧逼。不久,其中一个休眠舱提前结束休眠状态,主人翁摇摇晃晃地爬出了舱,经过短暂的适应性调整后,他从欣喜状态跌入了巨大的恐惧中—他比计划苏醒的时间提前了整整90年!而且他是唯一一个醒过来的人!这就意味着他将在一个绝对孤独的环境中单调地生活90年,或许他没有那么长寿,他只能毫无悬念地在太空中等待死亡的降临。他不甘心,他开始尝试用各种方法去重启休眠系统,他也给自己找各种乐子打发无聊而漫长的时光,一年之后,当他的一切努力变成徒劳,一切自娱自乐终究抵挡不住孤独的洪流,他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他穿上宇航服,在安全绳的牵引下将自己抛向了浩瀚、绚烂却又无比残酷的星空。躲在厚厚的宇航衣里,他泪流满面,他想到了自杀。但是,当他返回机舱脱下宇航服,并鼓起勇气想要跳出舱门时,巨大的恐惧迫使他选择了继续苟活。但他实在太孤独了,他来到休眠舱,试着了解一下和他一起选择星际移民的人们。这时,一个美丽的面庞豁然映入眼帘,通过系统,他了解到她是一个作家,他开始阅读她写过的作品,看她休眠前录制的视频,她的文字、声音慢慢地钻进了他的心理,他觉得她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爱人。他爱上了她,却同时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之中。完美的爱人,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只能默默地守着她休眠的身体,而当她醒来时,他却早已死去,多么残酷的现实!突然有一天,他产生了一个令自己不寒而栗的念头——破坏她的休眠系统,把她唤醒。这样他将与她相伴终老,他将摆脱绝对孤独的梦魇,至少拥有一个活下去的希望。但是,这是极其自私的,他很可能摧毁她的一生,她将与他一样承受这绝望的悲惨的命运,更可怕的是,一旦她知道真相,她的痛苦与仇恨必将无以复加。故事正是按这样的线索发展下去的,女主角苏醒后在男主角的引导下逐步摆脱恐慌,并迅速堕入了爱河,浪漫的爱情使人沉湎,悲惨的命运几乎被遗忘,正当爱火蔓延,生活开始增添色彩,谎言却被头脑简单的机器人侍者戳破了,女主角顿觉天旋地转,精心构筑起来的世界轰然崩塌。女主演歇斯底里的表演将内心深处的痛苦、痛恨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忍直视。
祈求谅解几乎是徒劳的,但飞船故障的逐步扩大,危险的逐渐降临,让他们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正是那燃烧在死亡边缘的烈火淬炼了他们的爱情,愤怒、怨恨统统融化在了爱情里,让它变得无比坚韧。最终,他们选择了勇敢地活下去,并且在这个毫无悬念的没有希望的世界里创造出了一个美丽新世界。当沉睡的人们醒来,惊喜地发现了一片花草繁茂、生机盎然的景象,男女主人翁已然逝去,他们的故事却在这片他们亲手创造的世界里流传了下来,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这部影片很容易打动人心,尤其是它所刻画出的人性的矛盾、复杂和真实,真的具有抵达灵魂深处的力量。它所涉及的现实、深刻而又古老的议题,则继续拷问着我们的心灵。
一、生存和死亡。“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面对死亡需要巨大的勇气,人生一去不复返,没有人能告诉你死亡之后意识、灵魂将如何存在,“一口气上不来,将往何处安身立命?”死亡是人类无法解开的谜题,因死亡导致的恐惧是人类无法免疫的恐惧。
但是死亡并不是唯一让人恐惧的东西,还有很多由生存导致的恐惧足以跟死亡抗衡。比如无法更改的因而也是无法掌控的命运,当你的人生被另一种力量完全操纵,你只能按照既定的轨迹朝着明白无误的终点行进时,你的一切意识、精神都仿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们对现实无能为力。如同影片中的主人翁,他们的命运被锁定,他们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当他们意识到这样的命运之后,无法不陷入生存还是死亡的两难。这部影片的灵感或许来源于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两部作品的主人翁所遭遇的命运何其相似,而他们也都做出了同样的抉择——活下去!是的,勇敢地活下去!即使面对如此荒谬的命运,人也应当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要死亡,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荒谬的,这种荒谬性造成了人的痛苦,同时也造就了人的胜利。只有清醒的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才能真正懂得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现在、活在当下。正如加缪指出的那样“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没有无阴影的太阳,而且必须认识黑夜”,“荒谬的人说‘是’,但他的努力永不停止”。从此刻起,全身心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去,于是,你会意识到,遇见的一切人和事,做出的每一个行动其实都是命运的一部分,你完全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命运。虽然命运最终都要指向死亡,但是通过不懈努力而充实起来的命运,较之于放任自流、消极等待死亡的命运已有了本质的不同。对于前者来说,命运是内容丰富、精彩无限的有机整体,命运因为充实而被扩展和拉伸了,而死亡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它沦为了命运的附庸;而对于后者,死亡却是无处不在的主宰,它侵蚀了命运的全部,于是命运被大大压缩了,变成了只有起点和终点的单调的线条。生存和死亡是一个终极命题,很少人会无聊到时常去思考它,但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它。绝大多数人处于本能都会选择生存下去,然后不可逆转地走向死亡。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以何种身份和姿态走向死亡,是生存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二、阴谋与爱情。影片也为爱情设置了一道没有答案的难题——占有还是无望的守候?如果选择占有,他或许会与她一起收获甜蜜的爱情,但她的命运将在毫无防备、毫不知情、没有选择的前提下被彻底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是身不由己地落入了他设下的陷阱,这是对她命运的粗暴干涉,对她而言无异于一个巨大的阴谋!如果选择守候呢?那就成了绝对的单相思,他的一切爱意、举动都不会有任何回应,所谓的爱情只能让他受尽煎熬,但是,他充分地尊重了她,他没有将可能的厄运带给她,没有破坏她可能到来的幸福。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选择更符合爱情的含义,两情相悦、心心相印是爱情的前提,相互尊重,为对方的幸福牺牲同样是爱情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在影片中,无论选择哪个选项,都会否定另一选项,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简单地用是非对错来加以评判,比如男主人翁最终选择了用“阴谋”换取爱情,虽热这爱情带着犯罪的血腥和沉重的忏悔,但这也是对他绝望人生的拯救,如同一个濒死之人抓住的救命稻草,求生、求爱不正是人的本能吗?阴谋与爱情实质上是理智与本能的斗争,无法用道德标准进行衡量,没有答案可解。
许多作家都曾指出,在善与恶、黑与白之间,还存在一大片灰色地带,说不得善也说不得恶,说不得黑也说不得白,似是而非、混沌难解,但正是这种状态,才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思索和回味的空间。
这部影片所涉及的两难问题就隶属于这种灰色地带,当然,这并非导演的创造性发现,而是由来已久的古老议题,但用现代的故事和手法来阐发和探讨古老的议题不也是一种创新吗?不也同样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吗?
![]() |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在一艘以50%的光速飞行着的太空飞船里,五千名旅客及工作人员全部沉睡在休眠舱内,他们将要飞往一个名叫家园‖号的殖民星球开启全新的生活。这段旅程将耗时120年,在此期间所有休眠者的新陈代谢全部停止,直到抵达终点前四个月才开始苏醒。飞行器性能极佳,构形复杂而精巧,所有零部件都能经受住任何严酷环境的考验,发生故障的概率几乎为零。
![]() |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在飞行了三十年后,由于陨石的碰撞,飞行器的核心部件遭到损坏,好在部件质量过硬,没有立刻构成致命威胁,但损坏在慢慢扩大,危险也在步步紧逼。不久,其中一个休眠舱提前结束休眠状态,主人翁摇摇晃晃地爬出了舱,经过短暂的适应性调整后,他从欣喜状态跌入了巨大的恐惧中—他比计划苏醒的时间提前了整整90年!而且他是唯一一个醒过来的人!这就意味着他将在一个绝对孤独的环境中单调地生活90年,或许他没有那么长寿,他只能毫无悬念地在太空中等待死亡的降临。他不甘心,他开始尝试用各种方法去重启休眠系统,他也给自己找各种乐子打发无聊而漫长的时光,一年之后,当他的一切努力变成徒劳,一切自娱自乐终究抵挡不住孤独的洪流,他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他穿上宇航服,在安全绳的牵引下将自己抛向了浩瀚、绚烂却又无比残酷的星空。躲在厚厚的宇航衣里,他泪流满面,他想到了自杀。但是,当他返回机舱脱下宇航服,并鼓起勇气想要跳出舱门时,巨大的恐惧迫使他选择了继续苟活。但他实在太孤独了,他来到休眠舱,试着了解一下和他一起选择星际移民的人们。这时,一个美丽的面庞豁然映入眼帘,通过系统,他了解到她是一个作家,他开始阅读她写过的作品,看她休眠前录制的视频,她的文字、声音慢慢地钻进了他的心理,他觉得她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爱人。他爱上了她,却同时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之中。完美的爱人,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只能默默地守着她休眠的身体,而当她醒来时,他却早已死去,多么残酷的现实!突然有一天,他产生了一个令自己不寒而栗的念头——破坏她的休眠系统,把她唤醒。这样他将与她相伴终老,他将摆脱绝对孤独的梦魇,至少拥有一个活下去的希望。但是,这是极其自私的,他很可能摧毁她的一生,她将与他一样承受这绝望的悲惨的命运,更可怕的是,一旦她知道真相,她的痛苦与仇恨必将无以复加。故事正是按这样的线索发展下去的,女主角苏醒后在男主角的引导下逐步摆脱恐慌,并迅速堕入了爱河,浪漫的爱情使人沉湎,悲惨的命运几乎被遗忘,正当爱火蔓延,生活开始增添色彩,谎言却被头脑简单的机器人侍者戳破了,女主角顿觉天旋地转,精心构筑起来的世界轰然崩塌。女主演歇斯底里的表演将内心深处的痛苦、痛恨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忍直视。
![]() |
祈求谅解几乎是徒劳的,但飞船故障的逐步扩大,危险的逐渐降临,让他们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正是那燃烧在死亡边缘的烈火淬炼了他们的爱情,愤怒、怨恨统统融化在了爱情里,让它变得无比坚韧。最终,他们选择了勇敢地活下去,并且在这个毫无悬念的没有希望的世界里创造出了一个美丽新世界。当沉睡的人们醒来,惊喜地发现了一片花草繁茂、生机盎然的景象,男女主人翁已然逝去,他们的故事却在这片他们亲手创造的世界里流传了下来,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这部影片很容易打动人心,尤其是它所刻画出的人性的矛盾、复杂和真实,真的具有抵达灵魂深处的力量。它所涉及的现实、深刻而又古老的议题,则继续拷问着我们的心灵。
一、生存和死亡。“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面对死亡需要巨大的勇气,人生一去不复返,没有人能告诉你死亡之后意识、灵魂将如何存在,“一口气上不来,将往何处安身立命?”死亡是人类无法解开的谜题,因死亡导致的恐惧是人类无法免疫的恐惧。
![]() |
但是死亡并不是唯一让人恐惧的东西,还有很多由生存导致的恐惧足以跟死亡抗衡。比如无法更改的因而也是无法掌控的命运,当你的人生被另一种力量完全操纵,你只能按照既定的轨迹朝着明白无误的终点行进时,你的一切意识、精神都仿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们对现实无能为力。如同影片中的主人翁,他们的命运被锁定,他们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当他们意识到这样的命运之后,无法不陷入生存还是死亡的两难。这部影片的灵感或许来源于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两部作品的主人翁所遭遇的命运何其相似,而他们也都做出了同样的抉择——活下去!是的,勇敢地活下去!即使面对如此荒谬的命运,人也应当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要死亡,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荒谬的,这种荒谬性造成了人的痛苦,同时也造就了人的胜利。只有清醒的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才能真正懂得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现在、活在当下。正如加缪指出的那样“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没有无阴影的太阳,而且必须认识黑夜”,“荒谬的人说‘是’,但他的努力永不停止”。从此刻起,全身心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去,于是,你会意识到,遇见的一切人和事,做出的每一个行动其实都是命运的一部分,你完全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命运。虽然命运最终都要指向死亡,但是通过不懈努力而充实起来的命运,较之于放任自流、消极等待死亡的命运已有了本质的不同。对于前者来说,命运是内容丰富、精彩无限的有机整体,命运因为充实而被扩展和拉伸了,而死亡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它沦为了命运的附庸;而对于后者,死亡却是无处不在的主宰,它侵蚀了命运的全部,于是命运被大大压缩了,变成了只有起点和终点的单调的线条。生存和死亡是一个终极命题,很少人会无聊到时常去思考它,但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它。绝大多数人处于本能都会选择生存下去,然后不可逆转地走向死亡。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以何种身份和姿态走向死亡,是生存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 |
二、阴谋与爱情。影片也为爱情设置了一道没有答案的难题——占有还是无望的守候?如果选择占有,他或许会与她一起收获甜蜜的爱情,但她的命运将在毫无防备、毫不知情、没有选择的前提下被彻底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是身不由己地落入了他设下的陷阱,这是对她命运的粗暴干涉,对她而言无异于一个巨大的阴谋!如果选择守候呢?那就成了绝对的单相思,他的一切爱意、举动都不会有任何回应,所谓的爱情只能让他受尽煎熬,但是,他充分地尊重了她,他没有将可能的厄运带给她,没有破坏她可能到来的幸福。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选择更符合爱情的含义,两情相悦、心心相印是爱情的前提,相互尊重,为对方的幸福牺牲同样是爱情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在影片中,无论选择哪个选项,都会否定另一选项,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简单地用是非对错来加以评判,比如男主人翁最终选择了用“阴谋”换取爱情,虽热这爱情带着犯罪的血腥和沉重的忏悔,但这也是对他绝望人生的拯救,如同一个濒死之人抓住的救命稻草,求生、求爱不正是人的本能吗?阴谋与爱情实质上是理智与本能的斗争,无法用道德标准进行衡量,没有答案可解。
许多作家都曾指出,在善与恶、黑与白之间,还存在一大片灰色地带,说不得善也说不得恶,说不得黑也说不得白,似是而非、混沌难解,但正是这种状态,才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思索和回味的空间。
![]() |
这部影片所涉及的两难问题就隶属于这种灰色地带,当然,这并非导演的创造性发现,而是由来已久的古老议题,但用现代的故事和手法来阐发和探讨古老的议题不也是一种创新吗?不也同样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吗?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