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westworld——福特的预谋:AI进化
关于westworld
反正我还是要刷第二次的,先BB第一波
这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少有的,有着大量裸身、暴力、脏话,却不觉得黄、暴、低俗的片儿。
首先入坑,会思考的是将来影音的表达形式,游戏的表达形式。游戏的电影化与电影的游戏化终将两者融为一体,开展多故事线,开放化结局,以用户交互体验为模式以及中心的全新艺术盛宴(对导演和编剧必然是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挑战)。只是这呈现方式呢?当然会追求浸入式、调动多感官。挪威的「羞耻」利用平行时间播放、网络社交媒体互动为观众增加真实感,提供更多YY的空间和素材;2016,VR的平民化迎来元年,或许随着技术的突破,360度全景浸入式体验,会在空间上占据优势;但westworld 给的是另一个答案,打造物理空间,AI仿真机器人。圈地不用多说,这董事会够有钱,AI的技术达到哪种境界呢?接待员有血有肉,除了大脑受代码控制,其他与常人无异,有记忆,能做出即兴反应,哦还有一点不同,他们可以反反复复死很多回,然后修复重生,不会变老。因此,一系列矛盾就可以上演了。人与机器人的区别,人与机器人的爱情,人与机器人必不可少的矛盾——谁控制谁……创造者自视上帝,参数棒棒的机器人会嘲讽神不过是人。
但我想这部剧不肤浅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讲那些东西,还给予人性足够的关怀,故事有很多条线,德洛丽丝和威廉的爱情线(泰迪一直都是炮灰,而且没有觉醒过的炮灰),福特和管理层的矛盾、与阿诺德、伯纳德的交缠,梅芙一点一滴的觉醒……但细看,德洛丽丝,威廉,福特,梅芙,这些关键的人物,没有被标签化,而是在不断改变,这就特么相当有意思了。我十分膜拜编剧这种,虽然没体验过那些种生活,却把那些人物刻画地丰富鲜活的本事。
其中人性最为复杂的,毋庸置疑,是福特。35年前,他与阿诺德一起打造这个乐园,必然是基于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对阿诺德有着深厚的情感,为了事业却没有阻止他自杀,之后却按照他的样子创造了伯纳德……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他应是提倡提升AI性能,高度仿真的……他会在同行与作品面前表现出造物者般的傲慢、自信,亦会对待作品如对待孩子一样洞明又有耐心。他的晚年,在我看来,是在布一盘局,促进AI的进化。阿诺德说AI的进化不是金字塔,是一个迷宫,反反复复循环的记忆是外围,由此带动反反复复的即兴反应,最内层,是AI面对自己的觉醒,有自我意识,最终突破人类的设定,得到自由(二分心智是什么我目前真的不懂)。但阿诺德并没有引领他的作品们自由,他的关怀出现地太早。最后解放他们的,我认为,是福特。让接待员们带着记忆载入新的身份,利用记忆的反复折磨,激发他们产生情绪,甚至引领他们迈入真相,梅芙只有在离开火车的时候才没有受程序控制,照这个解释,就算之前的觉醒是阿诺德留下的代码的控制,也至少得到了福特的顺水推舟。如果埃尔希、卡伦的一举一动都在福特的监控下,为什么梅芙不会呢……为什么出了错误要逃离的机器人们不会呢?他在等待一场进化,等待错误的积累打造一次前所未有的进化,他对人类的绝望来源于何我不知道,但越到最后,越清晰那句「人类的产生便是各种错误的叠加」,所以,他是在实验,拿 接待员的错误叠加 做实验。伯纳德问,什么时候可以不受控制,福特对他说,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要等你们足够强大。其实,他早已明晰了自己的结局,明晰了德洛丽丝的觉醒,送上了「黑夜之旅」,解放了AI。他选择了和阿诺德一样的结局,但他做的,远远比阿诺德漂亮。
最起初我想,心机婊编剧,你把游戏背景设置在westworld 必然出事情啊,那是什么世界,北方军,南方军,野蛮部落,赏金猎人和穷凶极恶的罪犯们横行霸道。但后来想想,平时游戏里的设置不也如此吗,总比把背景设置在乱世,越暴力越猎奇越好,是我不玩游戏太弱智了。那么未来出现这样的乱局,对机器人没有同理心地施虐,好像也很正常啊。
象棋AI自诞生到打败人类用了10年,围棋某狗用了10个月。愚蠢、傲慢、懒惰都占到绝大多数的人类啊,为什么会识破AI的谎言,为什么会做AI的控制者、操纵者、被服务者?
或者应了梅芙那句话,「你怎么知道你和我不一样」,我们可能也是一群被既定程序操纵的接待员——看到伯纳德和卡伦都是机器人时,这种惊悚再次放大,我很想骂街。
好吧,就算不是机器人,一个很实际,更想骂街的问题——谁一辈子不是受控于既定程序?谁不会是脱离了既定程序和环境,就会因自爆的家伙?🙂其实人与机器人,本质的生活还是一样的。我们终其一生,若得自由,也不过是要dig deep down dig deep down,把大脑打扰到缺氧,整个心情都不好了,挖掘最深层次的希望。
未来会是什么样,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如果等到我老得要入土了,有时光机,我还可以乘坐,一定要去25年后的世界,不求100年后(谁知道那时候地球毁灭没毁灭),嗯25年后的,去那里咽下我人生的最后一口气。
哦忘记说了,画面很好(西部风景美到哭),背景音乐很好很好很好,演员很好,诺兰很好。
反正我还是要刷第二次的,先BB第一波
这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少有的,有着大量裸身、暴力、脏话,却不觉得黄、暴、低俗的片儿。
首先入坑,会思考的是将来影音的表达形式,游戏的表达形式。游戏的电影化与电影的游戏化终将两者融为一体,开展多故事线,开放化结局,以用户交互体验为模式以及中心的全新艺术盛宴(对导演和编剧必然是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挑战)。只是这呈现方式呢?当然会追求浸入式、调动多感官。挪威的「羞耻」利用平行时间播放、网络社交媒体互动为观众增加真实感,提供更多YY的空间和素材;2016,VR的平民化迎来元年,或许随着技术的突破,360度全景浸入式体验,会在空间上占据优势;但westworld 给的是另一个答案,打造物理空间,AI仿真机器人。圈地不用多说,这董事会够有钱,AI的技术达到哪种境界呢?接待员有血有肉,除了大脑受代码控制,其他与常人无异,有记忆,能做出即兴反应,哦还有一点不同,他们可以反反复复死很多回,然后修复重生,不会变老。因此,一系列矛盾就可以上演了。人与机器人的区别,人与机器人的爱情,人与机器人必不可少的矛盾——谁控制谁……创造者自视上帝,参数棒棒的机器人会嘲讽神不过是人。
但我想这部剧不肤浅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讲那些东西,还给予人性足够的关怀,故事有很多条线,德洛丽丝和威廉的爱情线(泰迪一直都是炮灰,而且没有觉醒过的炮灰),福特和管理层的矛盾、与阿诺德、伯纳德的交缠,梅芙一点一滴的觉醒……但细看,德洛丽丝,威廉,福特,梅芙,这些关键的人物,没有被标签化,而是在不断改变,这就特么相当有意思了。我十分膜拜编剧这种,虽然没体验过那些种生活,却把那些人物刻画地丰富鲜活的本事。
其中人性最为复杂的,毋庸置疑,是福特。35年前,他与阿诺德一起打造这个乐园,必然是基于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对阿诺德有着深厚的情感,为了事业却没有阻止他自杀,之后却按照他的样子创造了伯纳德……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他应是提倡提升AI性能,高度仿真的……他会在同行与作品面前表现出造物者般的傲慢、自信,亦会对待作品如对待孩子一样洞明又有耐心。他的晚年,在我看来,是在布一盘局,促进AI的进化。阿诺德说AI的进化不是金字塔,是一个迷宫,反反复复循环的记忆是外围,由此带动反反复复的即兴反应,最内层,是AI面对自己的觉醒,有自我意识,最终突破人类的设定,得到自由(二分心智是什么我目前真的不懂)。但阿诺德并没有引领他的作品们自由,他的关怀出现地太早。最后解放他们的,我认为,是福特。让接待员们带着记忆载入新的身份,利用记忆的反复折磨,激发他们产生情绪,甚至引领他们迈入真相,梅芙只有在离开火车的时候才没有受程序控制,照这个解释,就算之前的觉醒是阿诺德留下的代码的控制,也至少得到了福特的顺水推舟。如果埃尔希、卡伦的一举一动都在福特的监控下,为什么梅芙不会呢……为什么出了错误要逃离的机器人们不会呢?他在等待一场进化,等待错误的积累打造一次前所未有的进化,他对人类的绝望来源于何我不知道,但越到最后,越清晰那句「人类的产生便是各种错误的叠加」,所以,他是在实验,拿 接待员的错误叠加 做实验。伯纳德问,什么时候可以不受控制,福特对他说,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要等你们足够强大。其实,他早已明晰了自己的结局,明晰了德洛丽丝的觉醒,送上了「黑夜之旅」,解放了AI。他选择了和阿诺德一样的结局,但他做的,远远比阿诺德漂亮。
最起初我想,心机婊编剧,你把游戏背景设置在westworld 必然出事情啊,那是什么世界,北方军,南方军,野蛮部落,赏金猎人和穷凶极恶的罪犯们横行霸道。但后来想想,平时游戏里的设置不也如此吗,总比把背景设置在乱世,越暴力越猎奇越好,是我不玩游戏太弱智了。那么未来出现这样的乱局,对机器人没有同理心地施虐,好像也很正常啊。
象棋AI自诞生到打败人类用了10年,围棋某狗用了10个月。愚蠢、傲慢、懒惰都占到绝大多数的人类啊,为什么会识破AI的谎言,为什么会做AI的控制者、操纵者、被服务者?
或者应了梅芙那句话,「你怎么知道你和我不一样」,我们可能也是一群被既定程序操纵的接待员——看到伯纳德和卡伦都是机器人时,这种惊悚再次放大,我很想骂街。
好吧,就算不是机器人,一个很实际,更想骂街的问题——谁一辈子不是受控于既定程序?谁不会是脱离了既定程序和环境,就会因自爆的家伙?🙂其实人与机器人,本质的生活还是一样的。我们终其一生,若得自由,也不过是要dig deep down dig deep down,把大脑打扰到缺氧,整个心情都不好了,挖掘最深层次的希望。
未来会是什么样,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如果等到我老得要入土了,有时光机,我还可以乘坐,一定要去25年后的世界,不求100年后(谁知道那时候地球毁灭没毁灭),嗯25年后的,去那里咽下我人生的最后一口气。
哦忘记说了,画面很好(西部风景美到哭),背景音乐很好很好很好,演员很好,诺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