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Calendar - Shanghai x Artists
今年底也在加班的间隙抽空做了手绘版的年历。
https://www.douban.com/photos/album/1642065414/
去年画了飞鸟,今年恰巧搬到上海,在上线上摄影课的时候也积累了一些上海的市井照片,索性就用照片打底,参照不同画家的风格,制作了这个Shanghai x Artists 的系列。

打头阵的一月份用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灵感来自于Robert Delaunay的埃菲尔铁塔系列。

前两个月刚去看了蓬皮杜的展览,在一百多幅形形色色的作品中,这幅色彩鲜艳的画作是给我印象最深的。

Delaunay先生和他的太太Sonia Delaunay 等人一同引领了立体主义运动下的一个小小分支,奥费主义,主要特点是绝对的抽象和明亮的色彩。埃菲尔铁塔正是得劳内先生从类马赛克的人物/风景风格朝奥赛主义探索时期的作品。

二月份的陆家嘴三剑客是每天从公司窗口都能看见的景色,用了吴冠中先生在香港夜景系列的配色。然而笔力完全不够呢(捂脸)

吴冠中一生致力于西方油画的民族化和传统国画的现代化,中西方不同技巧的交融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而我最喜欢的吴冠中的作品果然还是双燕,中式的留白搭配上Modrian式的简洁集合曲线,远飞的双燕,共同构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


三月份的灵感来自赵无极晚期的抽象作品,然而水彩和油画的质感真真不一样啊.

赵无极和吴冠中都曾师从林风眠,且两人均赴法进修,然而一人留学归国,一人则在法国扎根下来,两人此后的不同命运也从这一刻展开了。知识份子家庭的小少爷在法国艺术界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他一生的三次婚姻也是跌宕起伏,好在他把这一切都放进了自己的画里,我们才能看到这么多丰富有美丽的作品。

四月份的原型是一张阴天里的外滩照片,试图用莫奈早期的手法来呈现。


灰蒙蒙的背景中依然开放的花。去年趁着出差的机会去了巴黎市郊的莫奈花园,是莫奈晚年居住的地方,他也是在这里画出了荷塘系列的佳作。花园是日式和法式风格的结合,大house的内装则完全体现了莫奈本人的少女心



五月的原型也是一张摄于黄浦江畔的黑白照片,你有观察到江水的漩涡是在向梵高的星空致敬么?



说起来虽然我一直很喜欢梵高,但除了在伦敦的National Gallery见过向日葵的几幅真迹外,巴黎的奥赛博物馆因为去的时候正好是周一没有开放,去纽约的时候时间太短加上同行旅伴不敢兴趣没有去成MOMA, 也是很醉
六月的四色小笼包则是收到来自安迪沃霍尔的丝印系列作品的启发

Silk Printing几乎成了Andy Warhol的代名词,以及他那些以玛丽莲梦露的肖像画作为载体的一系列五颜六色的印刷品。而他那句著名的Everyonewill be world-famous for15 minutes也已经成为现实。 然而,好几年前在艺术馆看他那个桃红色调的特展时,最令我感到着迷的还是他的时间胶囊系列,当然还有silver factory广袤的空间可以堆放的下如此多的时间胶囊,要知道他们有整整610个诶。


七月切割的线条色块,简单的线条,用毕加索的手法展现时间变换在女性妆容的体现。

公牛一般的男人,这是我对毕加索最直观的印象。然后就是任性的线条和色彩,海魂衫,以及旺盛的创作力。在新奇之外,毕加索也有许多我无法理解的部分。念master的时候难得香港有毕加索的真迹展,文化博物馆简直挤到人满为患,跟着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听导览员讲解,快要结束的时候,她说,你们知道这里的拿幅画最贵么?然后随手一指,然后我看到了一幅深红色背景下的黑色人影轮廓。“蛤?” 至今不懂为什么?


八月黄色与蓝色的交响曲来自马蒂斯的启发,特意在桌上画了三个茄子,据说马蒂斯觉得这是幸运的象征。

本来是要来看蓬皮杜展览的,结果和基友误打误撞坐下来听了两个小时的马蒂斯讲座,感觉应该有点抓到这位先生的脑回路了。不过,比起大幅色块的市内景物画,我更喜欢他较早期的人物画以及线条简洁的手稿。


九月是一幅达利的大象系列的变体,把原作中的方尖碑换成了上海的城隍庙,突然就有了一种要去西天取经的feel.

提到达利,通常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一个留着俏皮胡子的男人还有他著名的软钟系列。不过,除了软钟之外,大象也是他笔下一个重复出现的意向,给身材笨重的大象加上昆虫般关节分明的细细的四肢,仿佛他们不是在行走,而是在漂浮。这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也许就是超现实主义的真谛吧。除了油画,达利也参与过电影拍摄,舞台剧的布景工作。去年有幸在香港艺术看到的一出结合马戏与戏剧的表演《奇幻真相坊》便是来自一幅达利四十年代在纽约创作的幕布画。超现实主义画作和亦幻亦真的演出共同交相辉映,勾勒出舞台的不真实感。




十月想要画奈良美智笔下的小孩,结果化成了不二家的牛奶糖女孩。

哈,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次看见奈良美智这个名字的时候以为人家是个女性画家吧,然而人家是个中年大叔哦,一个喜欢画愤怒的小孩的中年大叔。虽然同样受到日本漫画的影响,但和推崇超扁平的村上隆不同,奈良美智的作品是尖锐的,疏离的,充满不确定性和矛盾感。


十一月用了林风眠的手法来画张爱玲。



林风眠是吴冠中和赵无极的老师,一生都在追求中国艺术的发展却不被人理解,文革时期被批判入狱,亲手销毁自己大半辈子的所有作品,与妻女分别二十余载,晚年隐居香港。难以想象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孕育出的却是这样温柔圆润的作品,尤其是他笔下的侍女图既有西方油画的质感,又充满中式的温婉可人。 十二月的黑白色调是有感于丰子恺的的漫画作品,描绘的是我住的公寓楼前的情景。


低矮的老公房旁边,隔着一堵矮矮的墙,旁边就是一座五星级的大酒店,交错的电线杆,凌乱的各色通告,站在黑暗中独自吸烟的男子,构成这个城市神秘又平凡的角落。
-
Kid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4 15:28:59